一、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管理理念落后
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一些班主任往往以自己的主觀判斷為依據,對學生進行表揚或批評,缺乏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的意識,同時沒有及時學習和更新教育理念,對現代教育所倡導的學生主體地位、師生平等關系等理念理解不深。由于升學壓力的影響,較多班主任在管理理念上過度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在班級管理中,一切活動都圍繞著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展開,班主任可能會要求學生花費大量的課余時間來學習,減少了學生參與其他有益活動的時間,同時班主任對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也不夠重視。
(二)管理方式單一
較多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過于強調學校和班級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缺乏對學生違紀原因的深人了解和針對性的引導教育。部分班主任習慣采用說教的方式來處理班級事務和引導學生,沒有真正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和內在需求。此外,一些班主任在管理中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對待所有學生,評價學生時多以統一的標準來衡量,而且主題班會形式陳舊,缺乏趣味性與時代性,課外活動形式單一,未結合學生多元興趣愛好,限制了學生個性發展與團隊協作培養。
(三)班級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當前較多班級缺乏明確且合理的組織結構,班干部的職責劃分不明確,導致在班級事務處理中容易出現混亂,問題就得不到及時有效地解決,影響了班級的正常秩序,而且班級的規章制度過于簡單或存在漏洞,不能涵蓋班級管理的各個方面。一些班級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反饋機制,缺乏對班級管理和學生行為的日常監督,無法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糾正,而且當學生提出班級管理中的不合理之處或有好的建議時,也很難得到及時的回應和解決,嚴重打擊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
(四)不夠重視家校合作
當前高中班主任在家校合作方面存在諸多不足,未能充分認識到家校合作在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中的關鍵作用,高中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次數較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班主任很少主動向家長反饋學生的積極表現、進步情況以及學校的各項活動安排,容易在教育過程中出現信息斷層,導致家校雙方難以形成連貫、統一的教育策略。在溝通方式上,大部分班主任主要依賴傳統的電話溝通或簡單的微信群消息通知,缺乏多樣化的交流渠道,不利于家校之間建立平等、互動的合作關系。
二、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對策
(一)革新管理理念
高中班主任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通過與學生一對一的交流、問卷調查等方式收集信息,為個性化教育提供依據,在班級管理和決策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選擇,鼓勵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和路徑,同時班主任應強化人本管理理念,主動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當發現學生有壓力或困惑時,及時給予心理上的支持和疏導,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挖掘學生的潛能,通過正面激勵的方式激發其上進心,引導學生將個人的成長與社會的發展緊密聯系起來。班主任應秉持民主管理理念,設立班級管理崗位,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定期召開班委會和班會,讓學生共同討論班級事務,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并鼓勵學生表達不同的觀點和意見,尊重思想碰撞產生的火花,而且班主任應以平等的姿態參與班級討論,虛心接受學生的合理建議,當出現分歧時,通過民主協商的方式達成共識,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
(二)創新管理方式
高中班主任應根據不同的學科內容和學習目標,為學生打造情境化的學習環境,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創設沉浸式的學習情境。在生物課上,可以通過VR技術讓學生仿佛置身于微觀的細胞世界中,直觀地觀察細胞的結構和生命活動,增強學習的直觀性和互動性。學習歷史時,組織學生模擬歷史事件中的角色,通過角色扮演深入理解歷史背景、人物關系和事件發展過程,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歷史的魅力,提高學習興趣和參與度。班級管理和品德教育中,可以設置生活情境模擬活動,組織“困難情境應對”訓練,模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挑戰,如人際關系沖突、家庭變故等,引導學生思考并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提高其生活適應能力。當前信息化時代,學校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班級專屬的信息平臺,班主任通過微信公眾號、班級網站或在線學習社區等平臺,可以及時發布班級通知、作業信息、學習資料等,方便學生隨時獲取信息,并在信息平臺上設置在線討論區、答疑解惑板塊等互動功能,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能夠便利地交流和互動。
(三)完善班級管理體系
班主任應完善常規管理制度,制定遲到、早退、曠課等情況的處理辦法。如規定遲到三次算一次曠課,曠課達到一定課時數需與家長溝通并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同時也要了解學生曠課的原因,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建立課堂紀律規范,明確學生在課堂上的言行舉止要求,對于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根據情節輕重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還應完善作業管理制度,規定作業的完成時間、質量和提交方式,定期對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和反饋,表彰優秀作業,督促學生改進不足之處。
班主任應優化班級組織架構,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選拔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紀律委員、生活委員、文體委員等班干部,同時定期對班干部進行培訓,提高其管理能力和服務意識,并建立班干部監督機制,對其工作表現進行定期評估和反饋,促使班干部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班主任應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提煉班級的核心價值觀,通過班會、主題活動等形式向學生宣傳和灌輸,設計富有特色的班級口號、班歌、班徽等文化標識,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歸屬感,并精心布置教室環境,創設溫馨、和諧、富有教育意義的學習氛圍。可以在教室墻壁上張貼名人名言、學生的優秀作品、班級榮譽證書等,設置圖書角、植物角等區域,為學生提供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
(四)重視家校合作
加強家校合作應定期召開家長會,每學期至少召開2-3次家長會,可選擇在開學初、期中考試后、期末考試前等關鍵時間節點,同時家長會內容不僅要包括學生的學習成績分析,還要涵蓋班級管理計劃、近期學生的心理狀況和行為表現等方面,鼓勵家長在家長會上分享自己的教育經驗和困惑,促進家長之間的交流與學習。
例如,班主任應經常與家長進行電話溝通,特別是當學生出現突發情況時,應及時告知家長,并利用微信建立班級家長群,及時發布學校和班級的通知、活動安排等信息。班主任可以在群里分享一些教育文章或學習資源,方便家長獲取相關知識。班主任應豐富家校合作活動,每學期組織1-2次親子活動,如親子運動會、親子戶外拓展等,在親子活動中,設置一些互動環節,如親子拔河比賽、兩人三足等,鼓勵家長和學生積極參與,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此外還可以根據班級管理和教學活動的需要,邀請家長參與學校活動,定期安排家長進課堂活動。
三、結束語
綜上,高中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需要班主任不斷地思考與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班級和學生的管理模式,重視班級文化建設,和學生一起精心布置教室,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班主任應創新管理方式,靈活運用各種方法,為學生的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進而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環境和學生需求。
參考文獻:
[1]李嬋平.高中班主任工作創新思路分析[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4(12).
[2]樊曉薇.細水長流徐徐圖之—淺談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美育”意識與作為[J].班主任之友(中學版),2024(11).
[3]張麗君.大數據背景下的高中班主任工作策略研究[A].2024年第四屆教育創新與經驗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24.
[4]彭聰.高中班主任師生關系的困境與突破[J]第二課堂(D),2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