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1986一),女,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第二中學。
英語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是高三階段英語復習的教學設計依據。高三英語語法復習可以理解為針對高中英語語法的全面回顧與鞏固,立足于完整的高中英語學習視野,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語法知識,提升英語應用能力的復習活動。將核心素養融入高三英語語法復習中,能提升語法復習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因此,在實際復習過程中,教師需重視核心素養在語法復習中的融入與滲透。
一、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三英語語法復習的重難點
(一)注重語法知識的意義和作用
高三英語語法復習的重難點之一是注重語法知識的意義和作用。語言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更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在英語學科領域,語法是語言的規則和框架,它為語言的運用提供了規范。學生對語法知識的掌握程度將直觀影響其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只有明確語法知識學習的意義、作用和重要性,學生才能對語法復習予以重視,積極配合教學,從而獲得良好的復習效果。
(二)注重語法知識的遷移和應用
在語法教學中,培養學生舉一反三、遷移應用的能力,是復習的重要目的。高三語法復習的關鍵目標在于訓練學生的應試能力,使學生熟練掌握語法知識,能將其應用于高考,從而幫助學生提升成績。因此,教師需要著重培養學生對語法知識的遷移和應用能力。語法知識并非孤立存在的學習內容,而是與聽、說、讀、寫等技能密切相關的重要元素。教師需要將語法知識融入聽、說、讀、寫的練習活動中,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語法知識。
(三)注重語法知識的區別和共性
在語法應用的過程中,部分語法結構存在共性特點。學生在應用語法時,常將正確語法與結構相似的語法混淆,這是導致其出現錯誤的一大原因。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師指導學生集中探究語法之間的共性與區別,是幫助學生規避錯誤、提升做題準確率的有效方式。教師需要強調不同時態、語態、語氣中語法的使用規則,從而幫助學生深化對語法的理解。這一復習角度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能為學生提供錯題歸因的依據,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語法應用方法。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三英語語法復習的教學特點
(一)知識呈現散點狀分布
高三英語語法復習主要包括詞法復習、句法復習、時態和語態復習、慣用短語和固定搭配復習等方面的內容。多元化的英語語法知識蘊藏于單元詞句應用、語言情境、主題閱讀之中,呈現散點狀分布態勢。這一分布態勢提升了語法教學的難度。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注意關注并了解語法復習的這一特點,指導學生對零散的知識點進行整理、總結和分類,從而構建一個關聯緊密的語法知識體系,形成系統的復習思路。
(二)學生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
高三階段的學生由于多種客觀原因以及語法知識分布的零散性,在進行語法復習時,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英語語法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感到枯燥。教師在復習指導過程中需注意這一客觀教學現象,通過合理的教學措施,調動學生語法復習的積極性,以有效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課堂專注力和學習效果。
(三)語法訓練需求實用化
無論是《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的教學指導意見,還是新高考背景下的題目訓練要求,都強調英語語法應用的實用性。這里的“實用”要求學生能將語法知識應用于真實的語言情境中,運用語法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語法訓練的形式,選擇擬真類訓練形式開展語法復習,如模擬試題、情境對話、寫作練習等。通過這些方式,學生可以在語法的實際運用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三、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三英語語法復習策略
(一)豐富復習過程,運用靈活教學模式
為凸顯語法復習的實用性,激發學生對語法復習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豐富語法復習過程的方式,落實核心素養培養與語法知識復習目標。適用于高三語法復習的教學形式包括情境化教學、對比式教學、練習式教學和合作式教學等。教師可以運用情境化教學,創設與現實生活中語言應用相符的情境,在情境中植入英語文化要素,在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過程中落實語法復習目標;教師可以運用對比式教學,將高中相似的語法知識點進行對比和辨析,向學生直觀地展示語法概念和用法,以此提升學生語言能力,深度落實復習目的;教師可以運用練習式教學,結合學情設計針對性強的語法練習題,讓學生在習題實戰中鞏固知識,在模擬高考的情境中提升學習能力;教師還可以運用合作式教學,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和討論,以合作學習促進學生思維發散,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與品質。如此靈活地安排復習過程,能在確保語法復習趣味性與實用性的同時,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全面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目標[1]。
例如,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2SPORTSANDFITNESS語法復習中,教師需引導學生復習關系代詞的用法。在講解關系代詞that和which的應用情況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如下情境:“The book which/thatwason the desk wasboughtbymyfather.”。教師可以在此情境中滲透英語文化要素,引入生活化的語法應用案例,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教師可以采取對比式教學的策略,對that和which的用法進行直觀的對比講解:當先行詞是all、something、everything、anything、nothing、little、much、few等不定代詞時,只能用that不能用which。按照這一教學設計思路,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設計練習類活動和討論類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
(二)豐富復習內容,采用生活語境素材
為提升語法復習的實用性,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核心素養,教師可以采用生活語境素材來豐富復習內容。生活語境素材可以將語法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法知識的實際應用。教師可以在語法復習中依托語法內容,創設多元的生活語境,供學生探究學習。教師可以結合語境為學生設計對話式口語交際任務或微寫作任務,讓學生將所學的語法知識以口語或書面形式進行表達和應用。學生在多元語境的作用下,能了解語法在生活中的多種應用形式和場合,進而形成生活化的學習思路。這一設計能有效落實文化意識、學習能力、思維品質等核心素養培養目標,提升語法復習的質量[2]。
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5HUMANSANDNATURE語法復習為例,本單元的語法知識包括現在完成時的應用以及定語從句的結構。基于此復習重點,教師可以結合單元主題和語法內容,創設“保護大自然”的生活語境。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工具展示自然主題的圖片,如大自然中動物和諧共生、捕食行為以及人類的捕獵活動等畫面,引導學生運用本單元所學的語法知識討論人類應該如何保護大自然。學生可以運用“shouldn'tdosth.”“besupposed todosth.”等句型展開情境討論:“Peopleshouldn't hurt animals;humans are supposed to be theguardiansofnaturalbeings.”。教師還可以請學生運用現在完成時來描述相關話題,以復習現代完成時的語法應用。例如:“Peoplehavenowraised theirawarenessofwildlifeprotectionandestablishedwildlifeprotectionorganizations.”。這樣的設計將語法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可以顯著提升語法復習質量,有效落實文化意識、學習能力、思維品質等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三)創設英語氛圍,利用微課凸顯重點
微課視頻是一種提倡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工具,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核心素養的發展。在高三英語語法復習中,多種類型的微課視頻能起到突出語法重點、保留復習資料、營造英語氛圍等重要作用。適合高三英語語法復習的微課視頻類型包括總結類微課、情境類微課、習題類微課等。教師可以借助總結類微課,將一個單元的零散語法知識整合起來,以便學生集中學習語法知識,提升語言能力;教師可以借助情境類微課,展示課時語法應用的情境,為學生實踐訓練提供語境載體,同時可以在情境中植入英語文化要素,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教師可以利用習題類微課直觀考查學生對語法知識的掌握情況,查漏補缺,在課堂上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在復習課堂中,通過微課視頻,學生可以自主復習和鞏固所學語法知識,同時也可以根據自身學習進度和需求,在真實的語境中運用英語,培養多元核心素養[3]。
例如,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三冊UNIT8GREENLIVING語法復習中,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視頻幫助學生復習英語語法,培養核心素養。首先,教師可以將零散的語法知識整合起來,制作成總結類微課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在復習前期,教師可以將本單元的重點語法知識進行集中講解,如倒裝句、情態動詞等,并列舉相應的例句,以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如“bothersb.withsth.”意為“因某事煩擾某人”,例句:Mustyoubother mewithsuchsillyjokes?)。之后,教師可以制作蘊含英語文化背景的情境類微課視頻,設計一個關于“環保”主題的情境,在視頻中加入一些與環保相關的英語文化背景和實際應用場景,如英語國家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環境、如何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環保觀點等。學生可以在情境中學習和運用情態動詞和倒裝句等語法知識。在習題類微課視頻中,教師可以根據本單元的語法知識點,設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習題,讓學生進行自我檢測和鞏固。
教師通過以上三種類型的微課視頻,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所學的語法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多元核心素養。學生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在課下進行自主復習,以此提升學習效率,趕上復習進度。
(四)提升復習實效,組織遷移應用活動
在高三英語語法復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將語法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語法規則和用法。組織遷移應用活動能幫助學生提升復習的實效性。為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可以設計貼合生活實際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運用所學的語法知識進行表達和交流。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小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遷移應用語法知識。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共同完成一個語法實踐任務,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的語法知識[4]。通過指向語法遷移應用的實踐活動,學生可以在貼合實際生活的語境中運用所學語法知識進行個性化表達和交流,以實踐活動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對語法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如此設計,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語法知識掌握水平,還能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合作精神,促進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深度發展[5]。
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一冊UNIT3CONSERVATION語法復習為例,本單元語法的復習重點包括現在完成時的用法(特別是過去發生的動作對現在造成的影響或結果)以及表示推測或建議的情態動詞用法。基于這一復習重點,教師可以在復習階段組織以下遷移應用活動。
(1)教師可以讓學生編寫一段對話,要求學生使用現在完成時態描述過去的一段經歷,并分析這段經歷對當前產生的影響。同時,應用將來時態描述未來的計劃和期望。
(2)教師可以請學生翻譯一篇包含情態動詞的短文,并針對文中情態動詞的用法進行口頭分析。
上述活動能在實踐的基礎上,檢驗并訓練學生的語法遷移和應用能力。第一個遷移活動旨在考查學生對現在完成時語法知識的靈活應用,要求學生能正確運用該時態表達過去的事件對現在的影響。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撰寫的語句了解學生運用現在完成時語法知識的錯誤之處,進而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第二個任務則考查學生對語篇的分析能力,以及對語篇中情態動詞的作用和意義的理解能力。學生能在真實的語境中檢驗并鞏固自身對情態動詞的掌握水平,在遷移語法知識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語用習慣,培養英語核心素養。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三英語語法復習中,教師通過運用靈活教學模式、采用生活語境素材、利用微課凸顯重點、組織遷移應用活動等,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語法學習效果和語言運用能力。這些方法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法知識的實際應用,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參與語法復習的興趣。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進行英語語法復習的教學設計,能有效提升高三英語語法復習的效率,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深度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潔.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三英語語法填空專項復習課淺談:以海南省高考英語真題為例[J].英語教師,2022,22(7):155-160.
[2]李曉菊.主題語境下的高三英語語法復習教學實踐和探究[J].科技資訊,2021,19(24):114-116.
[3]李季.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MPDT模式”設計與實踐:以一節高三“非謂語動詞”復習課為例[J].中學生英語,2021(30):103.
[4]杜銳.基于統整的高三英語總復習策略[J],教學與管理,2020(34):43-45.
[5」陳姝珍.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語法教學實踐:以一堂高三英語語法復習課為例[J].英語教師,2020,20(16):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