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下,國家衛生健康委“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正在深入實施。《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4年)》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34.8%,肥胖率16.7%;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合計19.8%;25%的成年人群日均久坐時間超過8小時。超重肥胖問題持續凸顯。
當健康體重管理納入慢性病防治核心策略,尋找科學有效且可持續的體重管理方案迫在眉睫。然而,傳統減肥方式時間成本高、趣味性不足,執行起來相對較難,堅持不易;減脂舞蹈則以獨特的科學性與趣味性異軍突起,融合音樂、社交與運動,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
“跳舞,每一次都能讓我滿血復活。”做文案工作的林瑜在微信朋友圈留下這樣的記錄。她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自己堅持跳減脂舞已經快兩年,“因為我的工作需要伏案、久坐,腹部長了很多贅肉,就想到要運動。之前只會上跑步機、橢圓機,確實有些無聊,忙起來的時候更不想去。一次偶然機會看到舞蹈團課,抱著試一試的想法跳了幾節,沒想到很快就愛上了。”
通常來說,減脂舞能產生顯著的“后燃效應”,讓身體在運動后持續消耗熱量,而且趣味性更高,提升了運動者的依從性。
林瑜跳的減脂舞名為尊巴。這是一種結合舞蹈、有氧運動和音樂節奏的全身性健身課程,主要通過快節奏的舞步(如薩爾薩、雷鬼、弗拉門戈、肚皮舞等)配合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模式,幫助提升心肺功能、燃燒熱量并塑造體形。其創始人佩雷茲曾這樣評價尊巴的火爆程度:“全世界每個星期有超過1500萬人參加尊巴課程,相關課程已進入20多萬個不同的健身場館。”
融合了多種舞蹈元素的尊巴,動作幅度大且連貫,能調動全身肌肉群尤其是核心、臀腿和上肢,單次45分鐘左右的課程約消耗400-600千卡,燃脂效率較高。“我現在差不多一周跳五次,無論是下班后還是午休時間都可以就近上課,每隔一段時間教練還會更新一套動作套路,是一種開心運動。”林瑜說,自己都沒想到此前不太喜歡運動的她堅持了這么久,身體狀況也有了改善,很少再因為小毛病跑醫院了。
“減脂舞易學、不枯燥,不僅能夠持續消耗卡路里,還可以讓人在不知不覺間養成運動習慣,釋放壓力、身心愉悅。”尊巴官方儲備培訓師、ZIN認證(尊巴教練網絡認證)教練牛怡婕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這就是減脂舞的魅力——超越了傳統運動的單一模式,形成豐富多元的流派體系,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以尊巴為例,其受眾廣泛,動作明了易學,無論是減肥需求者、健身新手,還是中老年人,甚至小朋友都可以來跳。”國家衛生健康委新版《體重管理指導原則》也明確將舞蹈列為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建議超重人群每周進行150-300分鐘此類鍛煉。
以舞控重、以舞強體,正在成為健康新風尚。和辦公室一族林瑜不同,北京市民馬女士選擇了漫步舞林和炫健身舞作為主要運動方式。這兩種舞蹈包含了街舞、爵士、拉丁等多種多樣的風格,再結合當下最流行的音樂,使人在享受舞蹈的同時,完成減脂塑形和鍛煉身體協調性的目的。“漫步舞林除了必要的熱身和放松小節外,課程被分成了上下兩大組合和一個恢復小節,教練會將組合進行拆解,從簡單動作到組合動作,完成兩段完整的舞蹈套路,學員在鍛煉的同時能獲得更多的成就感。”漫步舞林教練、炫健身舞教練、CBBA中國健美協會高級私教佳琪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減脂舞并非簡單的身體擺動,背后有著嚴謹的科學機制支撐。從能量消耗角度看,不同舞蹈形式的熱量消耗有所差異,但都遠超普通有氧運動;其涉及身體多部位協同運動,這種全身性肌肉激活不僅增強力量與耐力,還能促進肌肉增長,進而提高基礎代謝率。
“舞蹈健身的獨特性在于其‘多維度健康效益’。”畢業于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現任LEE工作室健康私教的李明澤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通常來說,減脂舞能產生顯著的“后燃效應”,讓身體在運動后持續消耗熱量,而且趣味性更高,提升了運動者的依從性。另外,舞蹈中的一些動作可以激活肌肉。“比如,有的可以通過腰部扭轉精準鍛煉腰腹核心肌群,有的刺激腹直肌、腹斜肌等深層肌肉,還有的能收縮肌肉纖維,拉長身體線條。這些動作在音樂節奏的配合下,可以讓參與者不知不覺完成高強度訓練。”
練習舞蹈的心理效益同樣令人矚目。2025年發表在《運動心理學期刊》的研究提出,團體舞蹈能促進內啡肽和血清素分泌,降低壓力激素皮質醇水平。當情緒改善與身體變化形成正向循環,參與者便更易堅持——這正是傳統鍛煉方式欠缺的關鍵要素。“別猶豫,多參加多跳,先跟腳下動作再加入上肢動作,實踐和時間是最好的老師。”牛怡婕建議,鍛煉者不需要擔心是否能夠跟上,在自己可完成動作的范圍內選擇難度即可,“穿著適合運動的鞋子和衣服,自信大膽地跳起來,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佳琪也說:“唯一要做的就是開始跳舞。”對于剛開始運動的人群,可以每周選擇2-3次課程來讓身體適應運動強度,如果是經常鍛煉的人群可以根據自身體能情況和時間增加課程頻率,保證勞逸結合,在快樂跳舞的同時達到鍛煉的目的。“當然,減脂舞課程中一定包含一些移動、跳躍、旋轉,所以還是要保證關節的對位,減少如膝蓋內扣等動作的出現。”

減脂舞正在多地綻放出新活力。不久前,北京亞運村街道總工會特別開設“職工午間課堂”,以減脂舞健身活動吸引職工踴躍參與,讓大家在舞蹈的節奏和韻律中體驗著愜意美好的時光;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將“體重管理年”活動系統化推進,康雅居黨群服務站下午有蒙古舞、民族舞輪番上演;廈門市廣場職工文化季夏日尊巴燃動夜吸引了上千名職工,他們在教練的帶領下度過美好夏夜……
腰胯搖擺間汗水流淌,節奏躍動中脂肪燃燒,人們正用身體語言激活健康的模樣。“這里環境好,景色美,特別有氛圍感。”一直堅持參加北京龍潭中湖公園“能量喚醒季”超集燃動周末活動的王先生表示,跟隨教練的動作和動感音樂躍動起舞,有一種大汗淋漓的暢快。而“00后”上海市民小趙最近則開始接觸“FOC(Face Of China)中國風”,一種運用中國傳統文化、結合中國傳統養生學以及有氧運動的健身舞蹈。“它簡單易學,音樂也好聽,包括了東北秧歌、傣族舞、新疆舞、江南古典舞、安徽花鼓燈甚至京劇等各種元素,是傳統和現代的碰撞,讓人特別上癮。”小趙說。
《瞭望東方周刊》觀察,“智能化、社交化”也是減脂舞的潮流走向。比如,在社交平臺流行的“梅氏減肥舞”,通過30分鐘燃脂挑戰吸引超千萬用戶參與,它在傳統波比跳中加入扭胯和響指動作,讓枯燥的訓練變得有趣。而且,通過短視頻,可以將復雜動作解構成“碎片化步驟”,配以精準卡點,降低了學習門檻。同時,舞蹈健身的社交屬性也在逐漸放大,不僅線上的“云跳舞”收獲了不少人的喜愛、大家可以在燃脂挑戰中展示智能手環記錄的熱量消耗數據,線下的大型舞蹈派對更是吸引了各年齡層的鍛煉者參與。
“我參加過幾次這樣的活動。”林瑜說,一些官方機構會定期舉辦戶外舞蹈派對,多數情況下,報名即可參加,“通常現場會有幾位教練帶領,來跳舞的人們涵蓋了各個年齡層。”她看到過一對父母領著幾歲的孩子,也看到過五六十歲的愛好者積極舞動,“我還因此結識了好幾位‘舞搭子’,平時會互相分享課程視頻、聊一聊舞蹈服裝。”
當舞步遇見健康,身體與心靈共振,國人正在舞動中重塑著健康生活的定義。從健身房到廣場,甚至在每個普通人家的客廳里,減脂舞正以多元形態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通過沉浸式的運動體驗,帶動人們在揮灑汗水中收獲健康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