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義務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基礎,影響著國民整體素質的提升與社會公平的實現,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已成為義務教育發展的戰略要求與首要任務。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既是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目標,也是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1]。
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研究背景
(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提出背景
1.“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初步顯現國家對教育公平、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視,為后期提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提供了有利條件。
2.“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正式提出“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概念。該理念彰顯了國家對農村教育的重視,旨在推動教育公平和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為后續深入實施城鄉一體化及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3.“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體現了國家高度重視“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同時在政策方面,也為國家進一步推行和實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過以上內容可以直觀地體現出國家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以及城鄉一體化的高度重視。
(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需重點關注及明確的問題
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是一個長久而漫長的問題,只有找出問題的本質,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1.重點關注及明確發展實質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的實質是由現階段我國社會存在的主要矛盾所決定。其中“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一個重要體現即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主要表現為城鄉教育之間的不平衡不充分發展。需要關注及明確問題存在的實質原因,只有徹底解決現階段我國社會存在的主要矛盾,才能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
2.重點關注及明確發展重要性
全面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是國家“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要目標和體現,對解決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對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有力支撐和重要保障。
3.重點關注及明確兩者之間的關系
從理論上看,城鄉一體化是區域均衡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在區域上包括縣域層面,指向縣域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涉及義務教育各學校之間的均衡發展[2]。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之間既有非常密切的聯系,又有一定的區別。關于義務教育階段,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總要求、總布局、總目標,而城鄉一體化是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具體體現、具體方略。然而,城鄉一體化并非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全部內容,因此不能將二者等價看待。在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的過程中,需要關注及明確兩者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二、現階段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存在問題及原因
(一)存在問題
鄉村振興與綠色發展
我國對發展教育極為重視,為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教育部門應積極采取相關措施,大力支持農村教育事業發展。然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在城鄉方面還不健全。
1.現階段城鄉義務教育辦學條件不均衡
有了國家的重視和教育資源不斷投入,城鄉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差距正在逐步縮小,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城鄉義務教學條件仍存在發展不均衡的問題。通過實地考察發現,一些農村地區中小學校舍建造質量及硬件條件設施遠低于城市,一些貧困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極為簡陋。關于學校教學硬件設施方面,大部分農村中小學也相對落后。
2.現階段城鄉義務教育師資力量不均衡
無論是農村學校,還是城市學校,學校如果想取得優質的教學質量和長久發展,學校師資力量是決定性因素之一。城鄉義務教育教師師資力量在很多方面仍存在著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比如,在教師專業度、教師職稱、教師年齡、教師學歷、教師教學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著城鄉不平衡發展的問題。很多農村學校存在教師專業不對口的問題。此外,農村教師相對城市教師,尤其是相對偏遠的學校,教師學歷明顯偏低,專業度相對城市教師明顯不夠。從師資力量來看,農村教師的職稱、學歷和年輕化程度相對城鎮較為遜色。這種師資力量不均衡帶來的問題勢必影響學生發展[3]。
3.現階段城鄉義務教育生源不均衡
首先,城鄉生源數量不均衡。隨著家庭的教育意識明顯提高,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且有良好的教育理念的家庭,會離開農村進入城市導致農村學校生源數量明顯減少,而城市學校生源數量明顯增多;其次,城鄉生源質量不均衡。農村部分優質生源隨著父母隨遷到城市,選擇城市學校就讀。同時城市學校也會下沉到農村學校進行部分優質生源的選拔,將農村優質生源破格錄取到城市學校。
4.現階段城鄉義務教育教輔資源不均衡
首先,城鄉教育教輔資源數量的差別。農村家庭對于教育教輔資源的投入明顯低于城市學生,甚至有些偏遠地區,除了公立學校提供的教育教輔資源之外,沒有任何額外的教育教輔資源的補充;其次,城鄉教育教輔資源質量的差別。農村學生接觸到的教育教輔資源在質量上明顯落后于城市學生。
(二)問題原因
1.根本問題一—現階段城鄉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
現階段的主要矛盾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一個重要體現即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體現在東西部、南北方、城鄉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農村經濟基礎相對城市經濟落后,學校及家庭資金有限,導致學校及家庭無法提供更優質的教學資源。
2.主要問題一現階段不恰當的基礎教育管理體制
基礎教育分級辦學的管理體制由中共中央、國務院1985年頒布的《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確立。
2001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對義務教育管理制度作出新部署。這個系統具有一定的正面意義,但教育經費的投入高度依賴地方財政收入增加的影響。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性必然導致城鄉教育經費投入呈現出不均衡的現象,必然導致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發展。
3.衍生問題 現階段城市進程加快,年輕人不愿扎根農村
隨著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去城市打拼,最終在城市落地生根,教師隊伍亦是如此。由于農村學校相對城市學校進入門檻要低很多,有些年輕教師在找工作初期,選擇退而求其次進入農村學校,進入這個體系之后再逐步進行考試,直到考進城市學校為止,這會導致農村優質的教師資源逐漸外流向城市。
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對策及建議
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旨在打破城鄉之間的二元壁壘,通過優化整合城鄉間的教育資源,形成城鄉動態平衡、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最終實現城鄉教育的均衡、協調、共同發展[4]。
(一)深化“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內涵,明確戰略目標
現階段的教育界普遍認為均衡就是要保障城鄉義務教育機會以及辦學條件相當,大力扶持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投入。近年來,城鄉之間的差距已經在逐步縮小。然而,這仍不足以滿足需求,當前更應重視教育品質的提升。因此在義務教育階段,無論做什么決定,都要以“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理念為準繩,時刻要求自己。
(二)政府加強并完善教育數據平臺,科學有力提供數據支撐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及大數據的推行,為建立義務教育城鄉數據庫提供了可能性,需要在原有的數據庫基礎上加強和完成對教育數據的分析,從科學數據維度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相應的并且科學的保障。
1.政府建立并完善城鄉教育經費數據庫并跟蹤分析
如果想獲得更好更優質的教育資源,教育經費投入具有極為關鍵的作用。建立并完善城鄉教育經費數據庫并跟蹤分析,有助于客觀有效地分析城鄉教育經費投入的比例,對后期教育經費投入的調整能起到有效的調節和平衡作用。同時鑒于目前農村教育經費投入相比城市偏低的現狀,在調控過程中,可適當對農村教育加大投入。政府需要加大對鄉村學校的經費投入,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運轉,促進鄉村學校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提升師資力量,不斷提高教育質量[5。但一定要根據當地的客觀實際情況,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適當進行傾斜,切忌矯枉過正及一刀切的現象出現。
2.政府建立并完善城鄉教育師資數據庫并跟蹤分析
學校師資力量是學校教學質量和長久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也是教學質量優異和學校長久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建立并完善城鄉教育師資數據庫及跟蹤分析,有助于預測和規劃該地區的整體教育水平,從而可以進行師資力量的預控及調節。城鄉師資力量在教師專業度、教師職稱、教師年齡、教師學歷、教師教學水平等方面存在著城鄉不平衡發展的問題,數據庫建立及分析可以此為參考,并建立完善的分析機制,從而達到預控及調節的目的。同時,目前城鄉師資力量之間存在的差距,在教師招聘及教師調崗過程中,可給予農村學校適當的經濟補助及精神獎勵等,以更好地達到調節城鄉師資力量的目的。但在調控過程中仍然要根據當地的師資力量客觀實際情況進行適當適度的調節。
3.政府建立并完善城鄉生源數據庫并跟蹤分析
建立并完善城鄉生源數據庫及跟蹤分析,有助于客觀分析城鄉生源之間的流動。同時建議建立單獨的數據庫,數據跟蹤生源小學、初中及高中學業成績,通過多年的數據分析,評估了統一行為對生源學習效果的影響,以及它所帶來的提升和改善。這些數據可以為縮小城鄉義務教育優質資源差距提供方向性指標。優質生源外流減少,說明家長對農村教育更加信任。
4.政府建立并完善城鄉教育資源數據庫并跟蹤分析
建立并完善城鄉教育資源數據庫并跟蹤分析,這里的數據庫可以從教育公共資源、教師提供資源、家長購買資源、家庭教育資源、學生共享資源等維度進行建立及分析。政府可以建立更多更優質的教育公共平臺,縮小直至消除城鄉義務教育優質資源差距。政府可以搭建更完善家庭教育平臺,加大農村家庭教育知識的普及。有了更前沿的家庭教育理念,家庭在教育資源的投入比例就會相對提高。農村學生有了更多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就可以更好地預習和復習知識,對教學效果能夠起到更有力的保障。
(三)政府統一科學規劃城鄉學校布局
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大力加強學校建設,確保教育事業良好發展。現在大家往往關注的是學校的辦學條件,對于學校的選址卻很少關注,但學校的建設與發展,根本就在于此。政府統一科學規劃城鄉學校的布局,對城鄉一體化至關重要。通過政府統一科學規劃城鄉學校布局,將優質資源學校嵌入農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優質師資及優質生源外流,對縮小城鄉差距,對義務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起到很好的協調作用。
(四)政府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質量與管理工作,從全局出發
各級政府要積極響應并執行任務,肩負起歷史使命。在政府的統一規劃下,用全局的角度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各學校如同各個散落的點,需要由政府統一的規劃,將這些點科學地串聯在一起,從而凝聚在一起更好地發揮合力。各級政府要齊心協力,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質量與管理工作建設,確保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并達到良好的預期。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高度快速發展,城鄉一體化下的義務教育優質資源均衡發展是大勢所趨。人民現在對教育的要求,已不再是能夠上學,而是如何能夠上好學,取得更大更好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成果。我國是超級人口大國,且擁有多個省份,在實現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也是我們要經歷的一個必然階段。但是只要心中有“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的信念,不懼怕問題和困難,并且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和困難,就一定可以戰勝一切困難,最終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
參考文獻:
[1]王天平,潘勤情.聚焦城鄉一體化:新時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應然走向[J].現代教育管理,2024,(11):71-83.
[2]秦玉友.聚焦優質均衡與城鄉一體化—新時代我國義務教育質量指標體系建構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01):22-31+46.
[3]柏立山.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與城鄉一體化的標準化路徑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4,(10):248-250.
[4]譚天美,歐陽修俊.我國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研究的回顧與省思[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22,34(02):64-72.
[5]鄭磊,李虔,張繪.中國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的發展現狀、動力機制及政策路徑[J].教育學報,2023,19(03):86-99.
(作者單位:華北理工大學)
(責任編輯:袁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