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新教材、新評價”三新改革持續推進的大背景下,基礎教育領域正迎來深層次轉型。從國家“雙減”政策出臺到“核心素養導向”逐步取代應試導向,教師群體正在成為教育變革的中堅力量。以北京市西城區為核心的首都基礎教育體系中,涌現出一批勇于探索、持續創新的骨干教師,其中北京市回民學校殷茉,憑借其在地理教學與學科統籌方面的持續貢獻,成為新時代教師隊伍中的突出代表。
2005年進入北京市回民學校任教以來,殷茉始終扎根教學一線,專注于高中地理教學工作,課程覆蓋人口、資源、環境等多個維度。在長達近20年的教學生涯中,她不僅教學風格扎實嚴謹,更能緊跟教育改革導向,將跨學科理念與社會實踐深度融合。她主講的多個高三畢業班在歷年高考中地理成績穩居年級前列,學生地理學科綜合素養普遍提升。她對于“因材施教”與“問題導向型學習”的理解與實踐,也讓其課堂成為區域內觀摩與交流的樣板課程。
在擔任教學管理崗位期間,殷茉逐步從教學骨干成長為地理教學體系的統籌者。2019年起,殷茉被任命為年級中層主任,全面負責高年級教育教學及德育工作,期間她推行的教師崗位優化分工與年級教學計劃協同機制,使整個年級高考上線率提升顯著。2023年,她進一步升任為學校地理教學主管,正式步入學校高級管理層,承擔起跨年級學科統籌、教研組織、課程改革落地等核心職責。
在殷茉主導下,學校構建起以“統編教材改革+項目式學習”為導向的地理教研體系,打破原有的年級壁壘與課型割裂,推動初高貫通教學方案的成型。她組織并實施的市級教學展示課《服務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廣受好評,成為北京市教研平臺上的優秀案例,在“空中課堂”“歌華有線”等市級線上教育資源平臺上廣泛傳播。
值得關注的是,殷茉不僅在教學和管理上有所突破,更在教育科研與教師培養方面作出了系統性貢獻。她撰寫的論文《中學開展地理社會實踐活動必要性的研究》獲得北京市基礎教育科研論文一等獎,其內容強調了基于真實情境與區域發展的課堂轉化路徑,回應了當前國家課程改革對“育人目標多元化”與“實踐導向能力構建”的要求。她主導設計的教學案例《流域內協調發展》與《基于數據分析發現真問題,進行精準化指導》等多篇教學設計,也多次在西城區骨干教師研修課程中使用,具有廣泛的實用性與示范價值。
殷茉在教師資格考試評審、教育碩士研究生實習指導、課題成果推廣等領域也持續發力,成為北京市教師隊伍素質提升工作的中堅力量。在2017~2025年間,殷茉連續8年被評為西城區骨干教師,并在2024年、2025年多次擔任區級高三研究課執教人,其教學成果被廣泛引用與傳播。
在當前教育改革日趨深入的大勢下,殷茉的探索不是孤立的個體行為,而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專業實踐。她將國家教育發展戰略與學科教學實際緊密結合,體現了一名教育者對時代精神的回應。
殷茉的腳步仍未停歇,面對未來更加開放、多元、融合的教育格局,她將繼續以教育的初心為燈、以專業的積淀為基,在更高平臺上續寫屬于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