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體系作為學校育人的核心載體,是學生成長的基石。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通過課程體系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成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課題。北京市延慶區第四中學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五育融合為方向,努力構建多元化、特色化的課程體系,致力于培養擁有“六氣”品質(正氣、大氣、銳氣、才氣、朝氣、神氣)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課程體系建設的三個原則
融合性原則?!拔逵⑴e”是我國教育的基本理念,但隨著教育改革和社會需求的變化,教育需走向“五育融合”。五育融合強調“五育”之間的有機聯系與協同作用,通過整合資源、創新方法實現德智體美勞深度融合,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學校應樹立融通式教學理念,構建五育融合的課程體系,營造創新教育生態。
協調性原則?!拔逵诤稀辈皇呛唵蔚寞B加,而是協同實現“1+1gt;2”的效果。課程體系建設需多部門協作,共同制定課程目標、內容和評價標準,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
實踐性原則。課程體系建設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平衡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之間的關系。一方面,教師要通過案例分析、模擬真實情境等方式增強學生的實踐體驗,幫助他們理解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設置實驗、實訓等實踐環節,為學生提供實踐動手的機會,以達成課程目標。
課程建設的具體舉措
創新課程組織形式、內容與評價體系。自2022年以來,學校積極改變課程組織方式,增加定向援助和個性引導,如根據學生特長引導選課,強化學生相關能力。課程內容方面,結合學段特點與考試改革方向,開設閱讀課和數學思維課,并依據辦學特色設計體育與科技類課程。課程評價方式上,學校將校本課程分為四大項目,按形式分為動態展演類、靜態展出類、競技展示類等,確保評價體系的全面性和多樣性。
開發跨學科主題課程。學校遵循國家課程標準,結合學習目標和學科知識特性,采用縱向貫通的課程設計策略,確保同一主題在不同年級深入探討和持續實踐。此外,將跨學科綜合課程分為五大主題類型,實現橫向學科融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同時,推動全校性綜合主題課程設計,打破學科壁壘,如校本課程“我是創業家”,通過主題活動讓學生了解創業過程,培養其領導力、團隊協作能力等。
探索主題實踐活動課程化路徑。將主題實踐活動課程化是深化課程改革、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課程建設中心、學生成長中心等部門共同制定實踐活動目標、參與規則和激勵機制,后勤部門提供場地、設備等支持,確?;顒禹樌M行?;顒咏Y束后,各部門共同收集反饋、分析問題,并優化設計。
(作者單位:北京市延慶區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