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饒市廣豐區桐畈鎮中心小學是一所偏遠的農村小學。學校堅持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著力構建課程一體化、活動常態化、育人品牌化的教學模式,走出一條富有成效的農村小學思政教育之路。
課程一體化,構建銜接貫通的思政課程體系
學校結合地域特色與學生實際,開設以廣豐紅色歷史故事為主體的課程,為學生了解和學習本土文化、感悟家國情懷提供新的視角。課程強調“熱愛家鄉、勤于勞動、感恩之心”,根據學生的成長特點,將多學科特色融入教學。如“語文+思政”,組織學生結合農耕體驗撰寫“田間日記”;“歷史+思政”,挖掘本地紅色文化資源,讓學生編排并表演歷史情景劇;“勞動+思政”,建立勞動教育基地,設立“責任田”,學生分組種植蔬菜,收獲后義賣,捐助經濟困難家庭;“音樂+思政”,組織學生學唱紅色經典歌曲,在激昂的旋律中感受愛國主義情懷與革命精神等。各學科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與思政課實現同向同行,有力推進課程一體化。
活動常態化,搭建融入日常的思政實踐平臺
學校構建“每月一事”“思政小崗位”等特色德育體系,實現每月聚焦一個思政主題,每周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愛國主義月”,開展唱紅歌比賽和講紅色故事等活動;“勞動實踐月”,組織“小小鏡頭,大大能量”攝影征集和“最美勞動者征文”等活動,開辟校園“種植角”,讓學生用鏡頭捕捉勞動瞬間,用文字譜寫勞動贊歌,深刻領悟“勞動最光榮”的時代內涵;“學雷鋒月”,開展“學雷鋒見行動,我為學校添光彩”好人好事征集活動,鼓勵學生從撿起一片垃圾、輔導一次功課等點滴小事做起,用五彩粉筆設計“學習雷鋒好榜樣”黑板報,加深對雷鋒精神的理解。同時,學校設立文明禮儀監督崗、班級圖書角管理崗、心理健康與安全宣傳崗等多個“思政小崗位”,鼓勵學生輪流上崗體驗。組織“紅領巾志愿者”定期走街串巷參與環保公益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常態化的活動開展,有效推動了學生的知行合一。

育人品牌化,創建思政教育特色名片
學校緊密結合思政育人的實際,創新打造“桐畈思政小明星”育人品牌,實現品牌輻射引領。學校遵循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構建了一套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科學且嚴謹的評價體系。結合評價積分,側重在思政課、主題教育、少先隊活動等學校思政教育活動中表現突出、積極參與并發揮示范作用的學生,采取自我推薦與班級推薦相結合的方式,每個月推選一批學生為“桐畈思政小明星”候選人,隨后組織全體學生進行線上投票,并廣泛征集教師、家長的意見,綜合評選出最終的“桐畈思政小明星”。學校新媒體平臺和校園宣傳欄,對“桐畈思政小明星”的先進事跡進行宣傳,引導全校學生以身邊典型為榜樣,見賢思齊、奮發向上,掀起爭當“桐畈思政小明星”的熱潮。近兩年,學校累計評選162名“桐畈思政小明星”,與10余所兄弟學校分享經驗,起到了輻射示范作用,提升了思政育人實效。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桐畈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