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潤生教授的《守護好我們的精神家園》是一部系統梳理中國少數民族新聞傳播史的學術力作。作為一個出版人,能參與這部重量級著作的出版工作,是一件幸事。感謝作者白潤生先生托付此稿,我們深知這是白先生多年來研究成果的精編,蘊含了作者半生心血。得為此稿工作,也是與白先生所治之學結緣。
與白潤生先生相識,源于“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借這部叢書,第一次了解到“民族新聞傳播學”。
原先,花木蘭文化出版社專精于古文獻、古代歷史、文學的研究成果出版。至于“新聞”這類伴隨現代社會發展出現的新學科,則鮮有涉及?!吧贁得褡濉钡墓糯妨虾臀墨I,我們是常出的。但一直等到拜讀了白先生領銜編著的大作《民國時期的少數民族新聞業》,才補上了我社出版的空白。
后來再為白先生付梓《中國少數民族文字報刊史綱(修訂本)》,審閱之余不由得驚嘆作者研究之精深之系統?!妒刈o好我們的精神家園——白凱文少數民族文化文選》,是白先生授予我社的第三本力作,我不得不再次驚嘆作者致力之持久,成果之豐碩。
能以一生之力,孜孜不倦地專注于民族新聞事業史,非有大愛者不能為。書中詳細梳理了民族新聞傳播從興起到繁榮的發展歷程。從先秦時期開始,到20世紀30年代民國時期的蒙藏語廣播,到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設立多種民族語言節目,再到改革開放后的蓬勃發展,民族新聞傳播事業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艱辛歷程。
白先生的研究令人感佩,他詳細梳理了少數民族報刊、廣播從興起到繁榮的發展歷程。正是在他的研究中,我第一次知道,早在“滿園春色”①時期,大陸已有近200個廣播電臺使用25種少數民族語言播音,這在世界范圍內都是罕見的成就。這些數據充分展現了新中國對少數民族文化保護的高度重視。在這樣的數據面前,境外的一些流言自然不攻而破。
作為一部系統研究少數民族新聞史的著作,白教授的著作填補了學術空白。他以詳實的史料和嚴謹的治學態度,記錄了中國少數民族新聞事業發展的完整軌跡。這種學術努力本身就是在守護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通過梳理歷史,我們不僅看到了過去的成就,更能從中汲取經驗,指導未來的發展。
注釋:
①“滿園春色”時期是指20世紀70年代中葉至20世紀末。
(作者為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副總編輯)
編輯:孟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