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撒嬌與卑微的語調,一句跨越國界的親昵稱呼“洪森叔叔”,在泰國社會精心構筑的優越感壁壘上,鑿開了一道刺目的裂縫??偫砼逋ㄌ顾饺送ㄔ挼囊馔庑孤?,瞬間點燃了公眾對“賣國者”的滔天怒火,更引爆了深埋于泰國政壇百年痼疾之上的火藥桶—文官與軍人集團的權爭。
這場由稱謂引發的政治海嘯,不僅撕裂了脆弱的執政聯盟,將佩通坦從權力巔峰掀落,更將其置于憲法裁決的刀鋒之下。佩通坦以近乎黑色幽默的方式“降格”為文化部長,艱難續命;他信家族在通過姻親與王室拉近關系后,似乎仍擺脫不了如影隨形的政治宿命。
5月28日在泰國東北部烏汶府與柬埔寨接壤的地區,泰柬兩國爆發沖突,有柬埔寨士兵傷亡。此后兩國社會對立情緒不斷激化,6月15 日泰國總理佩通坦與柬埔寨前總理、參議院主席洪森以私人身份通話。
“洪森叔叔,別聽第二軍區那幫人說的話,他們都是我們的‘對頭’?!?/p>
“現在他們(第二軍區)的行為,就是在耍帥?!?/p>
“洪森叔叔就可憐可憐侄女我吧,現在泰國人都在驅趕我去當柬埔寨總理了?!?/p>
“我非常愛和尊敬叔叔,實際上如果需要什么,您一個電話吩咐就行?!?/p>
3天后,兩人的通話錄音在網絡上瘋傳,佩通坦用略帶撒嬌又卑微的口吻,抱怨與柬埔寨起沖突的泰國第二軍區軍人,并表示洪森“需要什么只管吩咐”。“洪森叔叔”立刻成為泰國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詞匯,佩通坦也被貼上了“賣國”的標簽。
一句話激起千層浪,對民族自豪感瞬間被擊碎的不甘,對經濟遲緩民生艱難的擔憂,對精英階層羞辱軍隊出賣國家利益的失望,在此刻全都疊加在一起,帶來民間的集體“大破防”。由于泰國的外勞群體中柬埔寨人占了很大一部分,很多泰國人內心里,始終覺得是自己給柬埔寨人賞飯吃。不過這種優越感,被佩通坦撒嬌又卑微的口吻,以及“洪森叔叔”的稱呼,打懵了。
更致命的是,佩通坦作為泰國總理,在通話中拉高踩低,輕視正在泰柬邊境保護泰國領土的泰國軍人。佩通坦在電話里提到軍方不是“自己人”,這在泰國社會可以說是公開的秘密。文官集團與軍人集團的爭權奪利延續了近百年,他信無時無刻不想把國家機器牢牢掌握在手中。無論是他信直接介入軍警高層年度調動,還是英拉擔任總理的同時兼任國防部長,抑或是佩通坦擔任總理前到國防大學培訓班,都是在作相關努力,但最終都沒能如愿以償。
泰國社會雖然對于軍隊干政感到無奈和反感,但巴育將軍在2019年大選中獲勝擔任總理,標志著泰國社會對于軍人集團執政的態度已經改變。對于批評軍人,泰國社會有著出奇一致的共識,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只能自己打,不能當著外人的面打孩子”。更重要的是,此次泰柬邊境沖突雖給民生帶來眾多負面影響,但讓泰國國內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有所抬升,軍隊在沖突中隱忍克制但絕不退讓的表現也收獲了民心。因此,佩通坦在通話中貶低泰國軍人,實際上是觸了泰國社會的逆鱗。
6月18日佩通坦通話錄音曝光的當天,阿努庭率領泰自豪黨部長集體辭職,隨后發起對總理的不信任案動議。作為報復,6月25日衛生部宣布廢除泰自豪黨一手推動的大麻合法化政策,要求大麻僅限于醫療用途、購買醫用大麻必須出示醫生處方,并著手將大麻重新列為麻醉類毒品。
此次泰柬邊境沖突雖給民生帶來眾多負面影響,但讓泰國國內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有所抬升,軍隊在沖突中隱忍克制但絕不退讓的表現也收獲了民心。
泰國2023年大選中,前進黨獲得151席成為國會下議院第一大黨,為泰黨擁有141席緊隨其后,兩黨均未達到組閣的最低席位數量;阿努庭領導的泰自豪黨成為關鍵的“騎墻派”,帶著71席投入為泰黨懷抱,組成聯合政府。阿努庭得償所愿,獲得了副總理兼內政部長的職位,但這也為2 年后佩通坦總理被停職埋下了伏筆。
2024年開始,為泰黨試圖推動一項“娛樂綜合體”法案,將賭場納入合法化軌道。對佩通坦而言,這是為泰黨兌現經濟增長承諾、提升稅收的關鍵一步。這本應是一張“經濟發展王牌”,但阿努庭不為所動,公開表示賭場不是泰國社會的出路。賭場的牌照發放和后續監管,根據分工是由內政部管轄。2025年娛樂綜合體法案進入最終審議階段,拿下內政部成了為泰黨保障法案落地以及獲得長期利益的最佳選項。
根據泰媒報道,為泰黨先后提議以商業部、衛生部、高教部等部門,交換阿努庭的內政部,但都遭到阿努庭的明確拒絕。過去兩個月,兩派的唇槍舌劍從未停止。為泰黨多次釋放將強行把泰自豪黨踢出執政聯盟的消息,泰自豪黨內部也有人以退出執政聯盟相挾,向為泰黨施壓。佩通坦“錄音門”成為壓垮聯合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也為泰自豪黨退出執政聯盟找到最堂皇的理由。
因時任總理賽塔被憲法法院判決解職,為泰黨在此后支持佩通坦擔任總理。泰國輿論始終認為,他信在幕后操縱佩通坦。實際上,這種輿論從沙馬、宋猜、英拉、賽塔擔任總理后,至今從未停止。為泰黨在最近2 次競選期間,多次使用“他信思考,為泰黨行動”的競選話語。
在這種語境下,泰國社會普遍認同政黨已經淪為政治家族的“合規工具”。泰愛泰黨、人民力量黨、為泰黨抑或是提前布局的一系列他信家族的衛星政黨,似乎最終都在重復他信2006年下臺的劇本。但他信看似沒有認真“復盤”政黨一次又一次覆滅的經驗教訓。
2023年他信在回國、保外就醫和多起案件躲過起訴后,高調發表對泰國內政、外交的觀點,并參與政治集會,讓泰國社會對他“影子總理”的身份更加確信。這導致泰國青年對于他信家族的反感度大幅提升。特別是2025年,多方對他信結束流亡回國后宣稱“重病保外就醫”并在警察醫院14樓住院治療的事件進行挖掘,發現他信存在使用特權(可能通過偽裝生病保外就醫)的情況,“14樓假就醫事件”引發各方的聲討。
他信對于自己第一任期內用經營企業的思維治理政府取得的政績念念不忘,特別是對其曾在內閣、國會獨攬大權,甚至能直接插手軍隊、警察高層任命的歷史性高光時刻,存有很深的執念。他信當年倒在了再進一步的試探中,但至今他仍然很享受“勝天半子”的感覺。
他信始終希望能夠達成贏家通吃的局面,無論是在英拉政府期間還是在賽塔政府期間,掌權后都不斷擠壓軍人派系政黨的生存空間,最終遭受反噬。對于佩通坦的“錄音門”事件,泰國國內有觀點認為就是泰國軍方派系跟洪森聯手做局,但是雙方對彼此的預期行為都存在誤判,導致事件意外升級。
佩通坦脫離了外交話語體系的通話內容,無論是基于試探、推卸、撒嬌、誤導抑或是真情流露,她所說的內容中一部分的確是事實,而這個事實是泰國精英階層所熟知的,是泰國社會所默認的,同時也是擺上桌面后大家必須都表現出震驚的。
佩通坦通話錄音引發廣泛爭議后,軍人集團立馬開始行動。上議院軍事與安全事務委員會主席薩瓦上將表示,總理的行為不僅是不愛國,而且涉及危害國家安全罪,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傷害,讓人民對政府失去信任,要求佩通坦立即停職。6月20日,上議院議長向憲法法院提交彈劾總理佩通坦的請愿書。
佩通坦在等待憲法法院是否立案期間,進行內閣調整,主要是為了填補泰自豪黨退出執政聯盟導致的內閣部長空缺,但更為重要的是對憲法法院可能暫停自己總理職務的裁定,進行技術性規避。佩通坦在作為總理向國王提交的內閣名單中,將自己任命為文化部部長,這導致此后的一系列合規又荒誕的場面。
憲法法院7 月1 日宣布,受理有關調查佩通坦是否存在違憲行為的請愿,并決定即日起暫停其總理職權。也就在當天早些時候,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批準了佩通坦內閣調整的申請。7月3日,佩通坦作為文化部長參加新內閣成員向國王宣誓就職的儀式。她站在前排最右邊,失去屬于總理的C 位,卻造就了符合規則的、荒誕又自洽的名場面。一個可能違反憲法被暫停職權的總理,通過憲法的規則流程將自己任命為部長,這很泰國—總能在一個維度有無法調節的矛盾,又在另一維度達成共識。
佩通坦會否成為他信家族又一個流亡的總理?應該說,這種可能性始終存在,但泰國社會對于佩通坦政府仍存在期待。
7月3日,佩通坦作為文化部長參加新內閣成員向國王宣誓就職的儀式。她站在前排最右邊,失去屬于總理的C位,卻造就了符合規則的、荒誕又自洽的名場面。
目前“錄音門”事件還在持續發酵,接下來還會有多頻次的、多方參與的政治博弈。雖然如今年輕人在網絡上,將佩通坦和他信家族塑造成了賣國者,但佩通坦也正在通過對柬埔寨嚴厲的懲戒措施,獲得更多國內民粹主義群體的支持。在經濟下行時期,民間因對經濟問題未能得到解決而蓄積的負面情緒,正在被轉化為對于柬埔寨的“仇恨”。
佩通坦在向泰國第二軍區司令道歉試圖止損的同時,將洪森釋放錄音的道德瑕疵放大,以打擊電詐之名對柬埔寨進行口岸、水電、網絡的全面封鎖。這套組合拳,是基于“柬埔寨對泰國的經濟依賴度更高”的判斷,其核心在于“以時間換取空間”—佩通坦及其團隊意在將泰柬爭議變成“持久戰”,時間拖得越長,對于柬埔寨的傷害將越大。同時,佩通坦也可以藉此獲得喘息的空間,騰出更多精力來應付國內的政治博弈,通過重新組建內閣,分化、拉攏更多小黨派議員以穩固政府地位,實現余下2 年的政治力量再平衡。
“洪森叔叔”的余音尚未消散,7月4日佩通坦已經正式到泰國文化部上任。他信家族的影子,如同一個揮之不去的政治咒語,在佩通坦的跌宕命運中再次顯影,將個體掙扎嵌入歷史輪回的沉重齒輪。無論這場權力博弈最終走向再平衡,抑或是他信家族流亡宿命的又一次重演,都是由泰國土地上的普通民眾,在每一次歷史震蕩與身份幻覺破滅后,吞咽最真實的代價。
佩通坦的“錄音門”事件,對于我國在當地利益的影響也逐漸顯現。佩通坦為了能夠平息事件,一方面會繼續對柬埔寨展現鐵血手腕,要讓泰國社會相信她能維護泰國的尊嚴;另一方面,她也會盡快尋找犧牲品來與國內反對派系達成妥協。這種妥協可能是非常寬泛的,可以包括大麻政策等議題,也可以是針對泰國低收入人群的提高工人最低工資的民粹政策,這也包含了提升外資企業當地雇員人數的最新民粹政策。
近年來,伴隨著中國企業出海泰國,中國在泰國的利益關切不斷增加。近期,泰國某些政黨的議員將中資企業形容成“零團費旅游團”,抱怨中資企業對泰國缺乏貢獻,而要加大對中資企業管控的論調也在不斷發酵。隨著政治博弈的復雜化,一切針對中企的話題隨時可能會被推升成熱點議題,這是我們需要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