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歲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28 歲名揚國際,33 歲當選為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事業巔峰時刻,他毅然回國,隱姓埋名,從事原子能及核武器研究。晚年,他捐出所有積蓄用于獎勵科學研究。然而,每當談到個人貢獻時,他總是說自己做得很少。他就是彭桓武院士。
立志要做“飛英雄”
彭桓武從小體弱多病,卻才智驚人,讀書時連連跳級,16 歲就考上了清華大學。正是在清華大學,彭桓武遇到了他的第一位恩師周培源。當時,周培源在清華大學開設了廣義相對論課程。他早就注意到班上有一個清瘦的男生,年齡最小,成績卻是門門優秀。大四時,周培源成了彭桓武的畢業論文指導老師。當彭桓武交上論文選題《地球上單擺的擺動周期是多少》時,周培源有點兒失望:“你的理論物理基礎好,又聽了我這么多節廣義相對論課程,論文為什么不考慮寫一下廣義相對論呢?”彭桓武囁嚅著說:“我想研究得更透徹一點兒后再寫。”沒想到這一耽擱,就是大半輩子。
大學畢業后,彭桓武成了周培源的研究生。有一天,周培源批改著彭桓武的論文作業,改著改著,他突然放下筆,感慨道:“你應該找一位更厲害的老師……”“周先生——”彭桓武話還沒出口,就被周培源伸手制止了:“你不用感到不安,學生應該超越老師,不然科學怎么進步?你去英國吧。”“去英國劍橋嗎?”發現了萬有引力的牛頓就是畢業于劍橋大學,能去牛頓學習、生活過的地方,這可是彭桓武夢寐以求的啊!可是,周培源卻堅定地說:“不,去愛丁堡大學,因為馬克斯·玻恩教授在那里?!本拖袷墙恿愐粯樱芘嘣磳⒆约旱膼弁剿偷搅瞬6鹘淌诘氖掷铮屗恿ε囵B。馬克斯·玻恩便成了彭桓武的第二位恩師。
愛因斯坦為什么要搞廣義相對論
玻恩教授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而彭桓武是他的第一位中國弟子。在一次討論會上,大家談起了廣義相對論。正當同學們議論紛紛的時候,彭桓武突然問了一個問題:“愛因斯坦為什么要搞廣義相對論?”場上霎時安靜下來。大家關注的都是廣義相對論中那些深奧難解的問題,誰都沒想過研究初衷??膳砘肝湎氲搅?,他一直牽掛著“拖欠”的那篇論文,想從源頭開始,一點兒一點兒將廣義相對論研究透徹。
玻恩教授贊賞地看著彭桓武,開始娓娓道來:“牛頓創立的經典力學理論成為物理學的基礎理論后,100 多年來,無人敢質疑。直到19 世紀中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發現,牛頓的理論體系同新事物之間存在著尖銳的矛盾,出現了許多難以自圓其說的現象,如宇宙結構、光電效應等就無法用牛頓的理論加以解釋??茖W家們雖然感到很困惑,但是都囿于牛頓的權威性,不敢有所突破。只有愛因斯坦敏銳地捕捉到了物理學新理論產生的時機,提出了狹義相對論。這樣,宇宙中的新事物就有了新的理論基石??墒?,新的問題又來了。狹義相對論建立起來之后,科學家們又發現,牛頓的引力理論無法適配狹義相對論。也就是說,狹義相對論與牛頓的引力理論之間產生了矛盾。所以,愛因斯坦又提出了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用狹義相對論挑戰了牛頓,而廣義相對論又突破了他自己?!迸砘肝浣釉挼?。“是的,科學研究就應該不畏權威、勇于創新,就像愛因斯坦那樣?!辈6鹘淌诘倪@句話像一記重錘,敲打在了彭桓武的心上。
不久后,玻恩教授替彭桓武擬好了論文的方向。彭桓武一看,愣住了:玻恩教授給自己定的論文是固體量子理論方面的,這并不是玻恩教授的研究領域。玻恩教授解釋道:“雖然固體量子的研究我不會做,但是你可以嘗試做。讓學生超越自己,不正是導師的終極目標嗎?”彭桓武欣然接受了挑戰。畢業時,他順利提交了論文《電子的量子理論對金屬的力學及熱學性質之應用》。
28 歲名揚國際,回國不需要理由
彭桓武在馬克斯·玻恩門下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后,又在玻恩的推薦下,前往愛爾蘭都柏林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在此期間,他與漢密爾頓、海特勒一起發表了關于介子理論的論文,首次解釋了宇宙線的能量分布和空間分布,被稱為“HHP介子理論”。這項研究讓年僅28 歲的彭桓武名揚國際物理學界。1945 年在愛丁堡大學獲科學博士學位后,彭桓武再次來到都柏林高等研究院,在薛定諤任所長的理論物理研究所任助理教授。薛定諤非常器重彭桓武,在給愛因斯坦的信中夸獎道:“簡直不能相信這個年輕人學了那么多,知道那么多,理解得那么快?!?/p>
1947 年,在科研領域成果豐碩的彭桓武回到了魂牽夢縈的祖國。
多年以后,有人問彭桓武:“年輕時您已在英國學術界有了極高的聲譽與地位,為何還要選擇回國?”彭桓武回答:“你應該問為什么不回國?回國不需要理由,不回國才需要理由!學成回國是每一個海外學子應該做的,學成不回國才應該問個為什么。”
不是工農兵協力,焉能數理化成功
1961 年,彭桓武被調到核武器研究所,從事原子彈理論研究。面對外部封鎖,以彭桓武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咬緊牙關,攻堅克難,在每一個燈火通明的夜里,在每一次學術會議的爭論中,在每一次推翻重來的計算下,勇攀了一座又一座科學高峰。
1964 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在慶功宴上,彭桓武即興賦詩:“亭亭鐵塔矗秋空,六億人民愿望同。不是工農兵協力,焉能數理化成功?!彼麖牟痪庸?,將功勞都歸于集體。
多年后,彭桓武等10 名科學家因原子彈、氫彈理論研究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在這個重要獎勵中,彭桓武被排在了首位。按照相關規則,這個獎章應由彭桓武來保存,他卻表示榮譽應該屬于大家。他說:“獎章我收下了,現在它已經歸我所有,我有權來處理它,請你們把它帶回去,就放在研究所,獻給所有為我們這項事業貢獻過力量的人吧!”并且,他還揮筆寫下了:“集體,集集體,日新,日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