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學滲透于中國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最先從理論角度證明勾股定理的人是商高。商高是哪個時期的人?
A.秦朝
B.春秋戰國
C.西周
2.哥白尼的巨著《天體運行論》認為宇宙是什么樣的?
A.無形的
B.橢圓球體
C.圓球體
3.閏月是歷法置閏方式的一種,我國古人用上月的月份名稱或序數稱“閏某月”。下列關于閏月的說法中,錯誤的是哪項?
A.農歷閏幾月與氣候有關
B.閏年不一定有閏月
C.設置閏月是為了農歷和四季對應
4.北宋是我國歷史上文明空前璀璨的時期,經濟和科技相當發達,也因此誕生了一件杰出的天文儀器——水運儀象臺。水運儀象臺的功能除了天文觀測、天文演示,還包括哪種功能?
A.導航
B.報時
C.氣象預報
5.把一支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確的溫度計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數為3℃;把它放沸水中,示數為98℃。當它的示數為41℃時,實際溫度是多少?
A.39℃
B.40℃
C.41℃
6.關于疫苗,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哪一項?
A.疫苗在常溫下不穩定,所以在運輸過程中需要低溫和避光
B.常用的疫苗一般是將特定的病原體滅活或減毒以后制成的藥品
C.疫苗進入人體后,能直接殺死細菌、病毒
7.下列哪種動物可能會傳播諸如森林腦炎、萊姆病等疾病?
A.蒼蠅
B.蚊子
C.蜱蟲
8.和人一樣,金屬也會產生疲勞。金屬一旦疲勞了,其強度會降低,甚至斷裂損毀,造成突發事故。下列做法中,哪一種可以減少金屬疲勞現象?
A.在正常使用機械前,多次重復地推、拉、扭,增加其韌性
B.對金屬進行熱處理,不斷回火和錘打,使其韌化
C.在設計機械時,隔一定距離打個小孔,避免熱脹冷縮對金屬的影響
9.太陽系中的行星大多數自轉和公轉方向跟太陽自轉方向相同,因此在這些星球上看太陽總是東升西落。金星則是例外,在金星上看到的太陽是西升東落的。
A.正確
B.錯誤
10.通常,我們將依靠昆蟲為媒介進行傳粉的花稱為“蟲媒花”,油菜、桃、杏、草莓、梨的花是蟲媒花。
A.正確
B.錯誤
11.有些人由于極度緊張、憂愁、悲傷等原因會在短時間內出現白發,這是人體的循環系統出現了問題。
A.正確
B.錯誤
12.東南季風產生在副熱帶高壓及其西北邊緣,受它的影響,我國東部降水集中,天氣炎熱。
A.正確
B.錯誤
參考答案
1.C。從勾股定理來看,該定理的發現和證明經歷了從先民們的長期實踐到西周商高的理論證明。
2.C。哥白尼提出的宇宙是球體,因為他認同亞里士多德說的“球體最完美”。哥白尼之所以看不慣托勒密的宇宙偏心圓體系,是因為它不夠美。文藝復興時期流行新柏拉圖主義,導致人們認為宇宙是簡單的、對稱的。
3.A。農歷閏哪個月,取決于二十四節氣。每隔兩到三年,必須增加一個與上一個月相同的農歷月份,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中國農歷將二十四個節氣分為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每月第一個稱為“節氣”,例如立春,第二個稱為“中氣”,例如雨水。中氣落在月末,下個月就沒有中氣。當出現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這個月就是閏月。
4.B。水運儀象臺是蘇頌、韓公廉等人發明制造的集天文觀測、天文演示和報時系統于一體的大型自動化天文儀器,以漏刻水力驅動。這件杰出的天文儀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
5.B。冰水混合物溫度為0℃,1 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100℃。溫度計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數為3 ℃,把它放沸水中示數為98℃,所以此溫度計上每格刻度表示的實際溫度為100/(98-3)℃,溫度計上示數從3 變化到41,變化了41-3=38 格,所以實際溫度為100/95℃ ×38=40℃。
6.C。疫苗的免疫應答原理是通過疫苗中含有的抗原( 微生物或其毒素、酶等), 刺激人體免疫系統, 使其產生一定的保護物質, 如免疫激素、活性物質、特殊抗體等, 使人體獲得抵抗病毒等的能力; 當人體再次接觸到這種病原體時, 免疫系統便會依循其原有的記憶, 制造更多的保護物質來阻止病原體的傷害。
7.C。蜱蟲通常隱匿在草叢里, 會找機會爬到人和動物的身上, 可能會傳播諸如森林腦炎、萊姆病等疾病。
8.B。金屬材料在受到反復變化的外力作用時, 強度會下降得非常明顯, 科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金屬疲勞”。選用高強度的金屬材料,進行合理的熱處理, 消除材料內應力, 設計合理的零件結構、形狀, 避免應力集中等, 都是減少金屬疲勞現象的有效方法。
9.A。金星公轉方向與其他行星一樣,但自轉方向相反,所以在金星上看太陽是西升東落的。
10. A。蟲媒花是以昆蟲為媒介進行傳粉的花,油菜、桃、杏、草莓、梨的花是蟲媒花。
11.B。人在短時間內出現白發,是因為內分泌系統出現了問題。內分泌腺的分泌物稱為“激素”, 對整個機體的生長、發育、代謝和生殖起著調節作用,所分泌的激素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內分泌失調會導致體內的黑色素分泌變少,進而出現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