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諧音式拼讀依賴母語發音,降低了英語發音的準確性,同時,它忽略了單詞音形間的聯系,導致詞匯記憶效果較差,影響了詞匯的積累。因此,尋找更科學有效的拼讀方法非常重要。自然拼讀法基于英語的發音規則,建立字母與發音的對應關系,讓學生能夠根據單詞的字母組合規律進行精準拼讀。因此,文章主要探究基于自然拼讀理念破解小學英語諧音式拼讀困境的策略。
一、小學英語諧音式拼讀困境
(一)語音準確性受限
諧音式拼讀嚴重破壞了英語發音的準確性。由于用漢語諧音來替代英語發音,學生無法掌握英語音素的正確發音方式。例如,將“big”讀成“必個”,把英語中原本短促有力的 /I/ 音,讀成了漢語里類似“一”的發音,偏離了英語的標準發音。學生一旦養成錯誤的發音習慣,在口語表達時,就難以讓他人理解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影響正常的英語交流。在聽力理解方面,由于學生自身發音錯誤,當聽到正確的英語發音時,大腦無法將其與自己錯誤記憶的發音進行有效匹配,導致聽力理解出現障礙,極大地阻礙了英語語言能力的發展。
(二)詞匯記憶障礙
諧音式拼讀對詞匯記憶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學生采用諧音記憶單詞,只是記住了一個與單詞發音相似的漢語表述,對于單詞的拼寫和含義理解并不深刻。而自然拼讀通過字母與發音的對應關系,讓學生在掌握發音的同時,自然地記住單詞的拼寫,并且能理解單詞的含義。
(三)閱讀與寫作受阻
在閱讀過程中,諧音式拼讀帶來的問題凸顯。當學生遇到生詞時,由于沒有掌握正確的拼讀規則,只能憑借之前的諧音記憶去猜測發音,往往無法正確拼讀出生詞,嚴重影響閱讀的流暢性。例如,在閱讀一篇簡單的英語短文時,遇到“candle”這個單詞,如果用諧音式拼讀,就很難準確讀出單詞,影響對整個句子和段落的理解。在寫作方面,由于發音不準確,拼寫也容易出錯,如學生按照自已錯誤的發音來拼寫單詞,把“friend”寫成“frend”。這種拼寫錯誤在寫作中頻繁出現,降低了寫作質量,也反映出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存在的嚴重問題,阻礙了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1」
二、基于自然拼讀理念破解小學英語諧音式拼讀困境的策略
(一)強化自然拼讀規則教學
系統教授自然拼讀規則是破解諧音式拼讀困境的關鍵。在教學時,先從單個字母的發音入手,如教授字母“a”時,通過展示發音口型圖、教師示范發音,學生直觀了解了其在不同情況下的發音,如:在“cat”中,“a”發/ae/音;在“cake”中,“a”發/eI/音。接著,教授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如:“ch”發/tf/音;“sh”發/?/音。
在教學時,教師需要引入新的發音規則,通過簡單的單詞舉例說明,讓學生跟讀模仿,強化發音記憶,再給出一組包含該發音規則的單詞,讓學生自主拼讀練習。例如,學習字母組合“ee\"發/i:/音時,教師先展示“bee”“see”“tree”等單詞,帶領學生認讀,再讓學生嘗試讀出“feet”“meet”等單詞,隨后設計發音卡片游戲:教師出示寫有發音規則的卡片,學生快速找出符合該規則的單詞卡片,以此加深對自然拼讀規則的理解。
(二)采用多感官結合的教學方法
多感官結合的教學方式能有效幫助學生掌握自然拼讀法。視覺方面,利用色彩鮮艷的字母卡片、生動形象的圖片和動畫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比如,播放動畫展示字母“b”的發音時,畫面中出現一只可愛的小蜜蜂(bee),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字母與發音的聯系。聽覺方面,借助音頻資源,讓學生反復聽正確的發音。如在開展“聽發音找單詞”游戲時,教師讀單詞,學生從卡片中找出對應的單詞,強化聽覺記憶。觸覺方面,讓學生感受發音時口腔的變化,如發“p”音時,讓學生把手放在嘴前,感受氣流噴出。通過多種感官的協同作用,學生能夠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和記憶自然拼讀規則,提高學習效果。
(三)設置語境化拼讀練習
創設豐富的英語語境能提升學生的拼讀能力。在課堂上創設情境,如餐廳點餐,學生分別扮演顧客和服務員,在交流過程中運用自然拼讀法讀出菜單上的單詞,如“hamburger”“sandwich”等。這樣不僅練習了拼讀,還讓學生體會到了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教師也可以利用英語歌曲創設語境,因為歌曲的韻律和節奏能幫助學生輕松記憶單詞發音。此外,教師還可以布置英語閱讀角,放置簡單有趣的英語繪本,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進行自然拼讀練習。通過參與語境化的拼讀練習活動,學生能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自然拼讀法,提高拼讀的熟練度和準確性,激發英語學習興趣[2]
三、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要點———以冀教版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1ANeWSchoolYear為例
(一)加強教材分析
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內容,結合單元主題創設情境,根據所學詞匯和句型找準應用自然拼讀法的要點。例如,冀教版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1ANewSchoolYear圍繞“新學年”這一主題展開。課文通過新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場景,如Mr.Wood與Jenny、Danny、Steven等同學的對話,展現日常交流情境。文中有“new”“nice”“meet”“pupil”等單詞,以及“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Fine,thanks.”等常用問候語與回應。新單詞為自然拼讀法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學生在學習日常詞匯和句型的過程中,初步接觸并感知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則,為后續深入學習自然拼讀法奠定基礎。在詞匯學習環節,通過反復朗讀單詞,學生感受到了字母與發音的對應關系。此外,教師還應教授學生某個字母在不同情況下的發音,如學習“nice”中“c”的發音后,教師可以拓展講解“c”在不同情況下的發音規則:當“c”后接元音字母“a”“o”“u”時,發/k/音,如“cat”“coat”“cup”;當“c”后接“i”“e”“y”時,發/s/音,如“city”“cent”“cycle”。結合具體句型中的單詞,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和運用發音規則,加深對自然拼讀法的記憶,提升學生在實際交流中正確發音的能力,實現教材內容與自然拼讀法的有機融合[3]
(二)自然拼讀法教學要點
1.字母音教學
在字母音教學中,借助肢體語言能讓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比如,教授字母“b”的發音時,緊閉雙唇,然后突然放開,發出 ?/b/? 的音,同時雙手做出快速打開的動作,模擬發音瞬間氣流的沖出過程;而在教授字母“h”時,嘴巴微張,哈氣發出 ?h? 的音,雙手同步做出扇風動作,讓學生直觀感受氣流,強化對該發音的認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發音情況,及時察覺并糾正錯誤。有些學生可能會受到母語發音習慣的影響,出現發音偏差。此時,教師要進行正確示范,讓學生觀察口型和發音動作,通過反復練習掌握正確的發音。
2.拼讀方法教學
拼讀方法教學的要點在于讓學生掌握單音合并的技巧,了解不同發音之間的差異。以“cat”這個單詞為例,先教學生字母“c”發 /k/ 音,“a”發/a/音,“t”發/t/音,再引導學生將這三個音快速連讀,從慢到快,逐漸熟練,最終拼讀出“cat”。在這個過程中,要強調每個音的準確性和連貫性。又如,在教學\"dog\"時,教師要先教學生字母\"d\"發/d/音,“o”發 /d/ 音,“g”發/g/音,讓學生感受不同發音的特點,尤其是元音和輔音的區別,再通過示范、領讀,讓學生跟讀,不斷強化練習。
3.拼讀法則教學
在拼讀法則教學中,元音字母在不同結構中的發音規律是重點。在“a-e”結構中,元音字母“a”發字母本身的音/eI/。以單詞“cake”為例,“a”在“c”和“e”的幫助下發/ei/音,類似的還有“name”“face”“make”等單詞。在“e-e”結構中,“e”發/i:/音,如“these”。在“i-e”結構中,“i”發/ai/音,像“bike”“like”“nice”等單詞都遵循這一規律。在“o-e”結構中,“o”發/?u/音,如“nose”“rope”“hope”等。在“u-e”結構中,“u”發/ju:/音,如“cute”“use”“mute”等。教師在講解規律時,應結合教材中的單詞,讓學生先觀察單詞的結構,再聽標準發音,然后自己嘗試發音,感受元音字母在不同結構中的發音變化。
4.字母組合教學
字母組合教學可以通過趣味記憶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記憶效果。比如,在教學字母組合“ch”時,讓學生記憶“ch”發/tf/音,“chair”“cherry”“chicken”等單詞中的“ch”也都發這個音。“sh\"發/S/音,如“ship\"\"fish\"\"sheep\"等。“th\"的發音較難區分,清輔音/0/記為“咬舌尖,輕輕吐氣”,如“thin”“thank”等;濁輔音/δ/記為“咬舌尖,振動聲帶”,如“this”“that”“the”等。掌握字母組合的發音,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4]。
(三)教學實踐
以Unit1中的Lesson2IsThisYourPencil?為例,本課主要學習文具類單詞,將字母發音與單詞拼寫緊密結合。比如,在教授“pencil”時,教師先清晰地讀出單詞,再拆分講解“p”發/p/音,“e”發/e/ 音,“n”發 /n/ 音,“c”發 s 音,“i”發 /I/ 音,“1”發 N 音,讓學生跟讀字母發音,邊讀邊感受發音與拼寫的聯系。接著,用同樣的方法教授“ruler”“crayon”等單詞,學生嘗試根據發音拼寫單詞,強化記憶,在掌握單詞的同時,熟悉自然拼讀規則。在借助自然拼讀法開展句型練習時,教師可以組織對話活動,并給出句型“Isthisyour...?”“Yes,itis./No,itisn't.”,讓學生互相提問、回答,強化句型運用。教師還可以組織小組競賽,看哪個小組能快速、準確地用自然拼讀法讀出單詞并完成對話。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熟練掌握句型,在自然拼讀過程中加深對單詞發音和拼寫的記憶,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例如,開展“單詞拼讀競賽”,教師說出文具類單詞的發音,學生快速用自然拼讀規則拼出單詞,拼寫正確且速度快的學生獲勝,以此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強化學生的自然拼讀能力。
以Unit1中的Lesson3WhosePenIsThis?為例,在教授本課單詞時,著重講解字母組合發音規律。比如,“whose”中的“wh”發 /h/ 音,與常見的“wh”發/w/音不同,通過對比“what”“where”中“wh”的發音,讓學生感受其中的差異。“pen”中的“e”發/e/ 音,引導學生體會字母在單詞中的位置與發音的聯系。在“schoolbag”中,“oo”發/u:/音,“a”發/a/音,學生反復跟讀,體會發音規則。學生掌握規律后,單詞拼寫更輕松,能提高自主拼讀新單詞的能力。在此基礎上,運用自然拼讀法輔助物主代詞教學。以“my”為例,先讓學生聽單詞發音,感受字母“m”發 /m/ 音、“y”發/ai/音,邊讀邊寫,強化記憶。之后,教師拿起一支筆問:“Whosepen is this?”。學生回答:“It'smy pen.”。通過自然拼讀法讀出“my”,加深對物主代詞意義和用法的理解。對于“your”,同樣先講解發音,然后讓學生在對話中運用“Is thisyour...?”句型,如“Isthis your book?”“Yes,it'smy book.”,在自然拼讀中體會“your”與“my”的區別與聯系,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流,并融入自然拼讀元素。比如,在教室中設置“失物招領”場景,并擺放一些文具,如鋼筆、書包等。教師拿起一支鋼筆問:“Whose pen isthis?”。學生用自然拼讀法讀出單詞并回答:“It'smypen.”或“It'shis/herpen.”。之后,學生輪流扮演詢問者和失主開展對話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Whose...isthis?”等句型,通過自然拼讀法準確讀出單詞,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自然拼讀熟練度,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興趣[5]。
結語
自然拼讀理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旨在解決諧音式拼讀導致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通過強化自然拼讀規則教學、采用多感官結合的教學方法、設置語境化拼讀練習等策略,學生在發音、詞匯記憶、閱讀與寫作等方面進步顯著。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加強教材分析,結合主題和詞匯、句型,找準自然拼讀法的應用要點,提升教學系統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昕,吳樂.自然拼讀教學助力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升[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24(3):25-28.
[2]何亦君.自然拼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小學生(下旬刊),2024(9):112-114.
[3]王舉.自然拼讀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作用及應用[J].學苑教育,2024(24):13-15.
[4]楊艷.運用自然拼讀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4(20):27-28.
[5]張悅.自然拼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融入[J].安徽教育科研,2024(10):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