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清代民國時期傳統藥業的金融工具運用研究

2025-07-21 00:00:00劉新龍
社會科學動態 2025年6期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冷門絕學項目“中國北部邊疆民間商業文書的整理、釋讀與研究(1636—1956)(21VJXG004)

中圖分類號:K2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982(2025)06-0076-09

不同行業的金融需求各異,故各行業自身對金融產品的吸納與運用的過程自然道路不一。自晚明以來,隨著白銀貨幣化與長途貿易迅猛發展,匯兌、撥賬、匯劃、錢票等金融工具日漸普及,但每一個行業對其接受與實踐的時段不同,再疊加地域商幫群體因素,相應經驗傳導過程更為復雜,且更為明顯的是地域商幫對金融工具的掌控能力決定著其發展高度,明清時期徽商、晉商等地域商幫一躍而成為全國性商幫,若從行業角度而言,當是其金融商人的帶頭結果,同時也是其內部不同行業商人與同幫金融機構合作的外在表現,大型地域商幫群體也由此成為各個行業的核心力量。故而從“地域商幫 + 行業”的角度出發,分析清代民國時期各個行業商人所彰顯出來的資金動員能力與特殊方式,可以推動學界重新認識到清代民國時期金融的發展過程。本文遂從藥商群體的融資方式人手,考察清代民國時期傳統藥業、藥商、藥市的金融表現,由此歸納出“藥業金融”議題。

一、問題的提出

清代民國時期,傳統藥業明顯出現產業化發展特征,相繼涌現祁州、禹州、亳州等全國性藥市、十三藥幫、川廣云貴道地產區等重要發展成就,推動著藥材長途貿易越發昌旺。傳統藥業經濟對于民生之重要,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也較為豐碩,蔣竹山、許檀、劉秋根等學者從藥品、藥市、藥商等角度共同推進傳統藥業研究進程。①然總體來看,學界仍以關注商貿、文化議題為主,有關傳統藥業中的金融運用及發展領域研究較為薄弱。

傳統藥業經濟規模發展之盛,必然有相應金融要素進行支撐,正如長途貿易對于商品經濟、白銀匯兌之于貨幣金融,商業與金融兩側核心因素一體演進,以藥材長途貿易為特點的藥業經濟,展現出藥幫、藥市等商貿新因素,為新式金融事物的發展與運用提供契機,相對應著白銀匯兌背景下的傳統金融新變化,自然為藥業經濟提供借貸、信用集資新形式。藥業與金融緊密結合,在藥業商貿領域已取得深厚成果之下,提出藥業的金融運用議題,向藥業經濟縱向深度進發是必然選擇,匯兌與撥賬則成為解析傳統藥業視角下的金融演變重要線索。

民國時期,學界已經注意到“藥業中的金融因素”重要性。1931年,鄭合成曾重點介紹祁州藥市之中錢莊銀號的撥碼子、放貸等金融活動②;1934年,《四川省之藥材》專列“金融”一節介紹重慶藥商的融資方式 ③ ;1944年,《甘肅之特產》更是提出“藥業金融”概念,稱其為“藥材運銷研究上之一大問題”,解釋其含義是“藥材于未達到最后消費者以前,亦即藥材尚未售出及收回售價以前,運銷上甚至生產上所需要之資金”④,并按照生產之借貸、集散關系之借貸、運銷關系之借貸名目詳細介紹了甘肅藥材產地的藥農、藥販等藥業經營組織之間的借貸活動。以上著述雖有理論運用不到位等瑕疵,但關注到藥業經營中的金融運用,仍有一定前瞻性,為當前學界繼續探討傳統藥業的金融運用鋪墊根基。

新中國成立后,學界重點關注祁州、禹州藥市發展過程中的金融因素。牛良臣稱錢莊銀號的銀錢碼子周轉是祁州繁盛的七大原因之一。③劉新龍等在研究山西藥商時,提到山西藥商群體之間使用“匯兌借貸”方式籌集資金。?各地史話之中也有關于“藥業金融”的零碎片段③,然整體來看,相關成果較少且層次不高,有關傳統藥業的金融運用仍在起步階段,這與傳統藥業的重要民生地位及其全國性長途貿易特征極不相符,因此有必要加強研究。

此外,在商業金融史研究之中,學界雖未能重點分析傳統藥業的金融運用,然早已從商業史、金融史宏觀視角出發討論工商業資金來源、金融資本參與工商業運營等問題。劉秋根專門探究明清時期商人的生產性、資本性、經營性借貸方式,實證商人群體借貸行為的普遍性,為繼續深入探討經濟發展動力原因做好準備。③謝秀麗分析清代前期商業信用的應用特點③,趙國壯剖解西南糖業、井鹽業生產運銷階段的融資問題?,推進了不同地域行業、商人生產運銷環節融資方式研究進程,為學界進一步全面分析并上溯長途貿易、白銀貨幣調撥背景下的傳統藥業對金融工具的運用打下基礎。

不同行業的經營方式各異,各環節資金需求不同,其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金融支撐要素自然迥異,當前學界從宏觀角度出發,或關注商人群體借貸、信用橫切面,或關注地域行業商人不同經營環節的融資需求,故僅運用“資金籌集”概念即可。然當面對規模巨大,具有自主循環優勢,且需長時段考察的清代民國時期傳統藥業之際,單純的商人資金籌集議題已無法概括。因此,本文從傳統藥業視角出發,深入探討傳統藥商、藥市機構對金融工具的運用與發展,對于學界理解傳統藥業經濟規模之盛,乃至明清時期商業運作過程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學界從“商業 + 金融”結合角度判斷近代中國經濟轉型過程提供行業案例。

二、由兼營白銀匯兌發展來的匯兌借貸

“匯兌借貸”是異地借貸的進一步發展,是寓借貸于匯兌之中的一種信用借貸方式。自晚明白銀貨幣化與貨幣白銀化趨勢到來之際,白銀匯兌因素順勢滲入到信用借貸之中,繼之出現藥商兼營匯兌業務,利用總分號組織經營長途貿易之便,憑借自身信用開展“匯兌借貸”業務,至遲在清光緒中期又產生以藥商群體為主導的“匯兌借貸”金融市場。

明代嘉靖年間,白銀匯兌在特定領域及路線上已有運用,時有徐氏官肆在北京、淞江間辦理官款匯兌?,萬歷年間徐光啟曾數次進行匯兌?,崇禎年間陸世儀所稱“委錢于京師富商之家,取票至京師取值,謂之會票”表明晚明商業匯兌已較為普遍。③隨之,依附于匯兌,屬于信用借貸范疇的“匯兌借貸”出現,明末清初小說《豆棚閑話》記載徽商汪華在平江經商失敗后,在平江借取同鄉親戚銀兩并出具“會稟”,由同鄉親戚攜帶前往徽州汪華父親處兌現,由此完成徽州與平江之間的異地債務清償④,這便是“匯兌借貸”,簡稱為匯借。③

清代康熙年間徽商日成祥記謝氏家族所兼營匯兌業務已相對成熟,且有將匯兌與異地借貸清償結合跡象。康熙二十三年(1684)謝惟寬向京師日成祥謝定五匯去九八色銀300兩,用途是“將鼎謙號布價兌付無誤”@,該筆匯兌或是謝惟寬先貨后款,或是休寧謝氏總號從外埠鼎謙號處買布,委托謝惟寬匯銀代償債務,休寧謝氏總號與謝惟寬之間同樣屬于匯兌借貸范疇。康熙年間,太谷贠成望創辦志成信,往來于京蘇廣之間,經營絲綢、藥材、雜貨等,亦當兼營匯兌業務,方才有志成信票號。①從日成祥、志成信的匯兌史實推論,凡是販運商應普遍性兼營匯兌,也都會應用到“匯兌借貸”。藥商的兼營匯兌、“匯兌借貸”業務經營,應當與日成祥、志成信兼營匯兌情形發展進程相一致,具體史實有待進一步證實。

道咸年間,專業化的票號匯兌業已相對成熟。?向工商業提供先收后交、先交后收兩種匯兌服務,按銀兩交付時間又分為現銀與期銀。先收后交,屬于常見業務,類似于現代銀行匯款,先交后收,類似于票號出貸。咸豐十一年(1861)二月,日升昌平遙總號與藥商廣聚盛太谷總號約定,三月底由日升昌三原分號向廣聚盛三原分號交付足紋銀2000兩,等待祁縣春標時,再由日升昌總號向廣聚盛總號收取鏡寶銀,“凈合得期,兩無貼費”。②這便是票號所開辦的先交后收業務,可稱作是專業化的“匯兌借貸”。

在票號專業匯兌之外,藥商依然保留有兼營匯兌業務,相應的“匯兌借貸”運作機制更加制度化,藥商總分號之間通過匯兌借取款項。咸豐十年(1860)廣成瑞廣州分號借取日升昌廣州分號銀700兩,約定由廣成瑞太谷總號在咸豐十一年(1861)春標之時還給日升昌平遙總號,則是一起典型的藥商總分號匯兌借貸事例,其中還涉及日升昌總號意圖抵扣貨物傾向。①咸豐年間平遙某花布店漢口分號通過“匯兌借貸”聚興成、會成玉銀兩,再由其總號在平遙交付還款。②光緒中期的杜盛興廣州分號向日升昌廣州分號借款銀3000兩,隨后杜盛興廣州分號突然“事壞伙逃”,另有日升昌準備查扣杜盛興上海、漢口分號貨物等事,都顯示出道咸之際分號“匯兌借貸”,總號或其他分號償還的運作模式已經成型。

“匯兌借貸”是異地借貸的進一步發展,藥商在“匯兌借貸”之時,其發起者常常是分支機構,總分號內部秉持代借代還原則。1898年7月6日藥商廣慶和廣州分號致信其總號稱“咱號收匯到協成乾谷明春標期銀六千兩,每千兩補咱水銀廿兩,費由廣結,與伊立去憑信一紙,平色照舊”,廣慶和廣州分號明確提到收匯到票號協成乾廣州分號的銀6000兩,約定明年春標期間由廣慶和總號交還給協成乾太谷總號,廣慶和廣州分號每千兩收取“水銀”即匯費銀20兩;1898年11月4日廣慶和廣州分號再次致信總號稱“內報與乾記定匯到谷明夏標期銀六千兩,每千兩補咱水銀五十兩。”也即是廣慶和廣州分號收匯到協成乾廣州分號銀6000兩,及至1899年太谷夏標時,再由廣慶和太谷總號交付給協成乾太谷總號。④

在票號研究之中,廣慶和承匯協成乾票號銀兩的行為,被稱為是一種與“逆匯”相結合的放貸,自然將之歸入前文所提票號匯兌先交后收之列。?然而,廣慶和并非單純使用匯兌術語描述借貸,而是兼營匯兌業務,在匯兌票號銀兩之外,也承攬其他商人的匯兌業務。1898年9月1日廣慶和廣州分號收匯到德興行銀3000兩,“每千兩補咱水銀75兩”,德興行 ? 是廣源興所設廣州分號,專門經營參茸,以上屬于先收后交;另有先交后收,1898年11月4日廣慶和天津分號稱已與祁縣長盛湧定妥,先交給其西公砝化寶銀1000兩,明年春標“在谷交咱鏡寶銀”。?可見,廣慶和的匯兌業務有來有去,較為齊全,不單是借貸,而是一種“匯兌+ 借貸”的雙重資金籌集行為,是在兼營匯兌業務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融資方式。

兼營匯兌側重于融通資金,且在藥商運營資金籌集份額之中占比較大。1898年廣慶和為準備祁州、禹州冬會所需洋廣藥材,共籌集銀19000兩,其中太谷總號所匯銀、廣州分號“匯兌借貸”分別有銀10000兩、銀9000兩,各占總數的 52.63% /47.37% ;為準備1899年祁州、禹州、百泉春會所需洋廣藥材,共籌集銀21680兩,其中太谷總號所匯銀、廣州分號“匯兌借貸”銀分別有銀10680兩、11000銀兩,各占總數的 49.26% 人 50.74% 。分號按采購所需舉債,總號按標期清償運行,并且“匯兌借貸”仍需支付利息,所支付利息隱藏于銀色差異、匯費高低、交付期限之中, ? 即便是如前文“凈合得期,兩無貼費”,也只是特定表現,并非單純商業信用,抑或稱“匯兌借貸”之中仍有部分屬于信用借貸與商業信用混合性質。

通過“匯兌借貸”獲取資金的方法具有普遍性,藥商群體據此還發展出了“做開”“做開某標盤”等集體性“匯兌借貸”行為,猶如為金融市場提供一種金融產品。1898年12月末廣慶和廣州分號致信總號稱,12月21日廣升遠廣州分號收匯到協成乾廣州分號銀10000兩,每千兩收取匯費銀68兩,廣恒懋“隨市用二千兩”,12月22日廣升蔚廣州分號“做開谷明秋標期盤”主動招攬匯兌,另有4家藥商廣州分號參與此次標盤,1899年太谷秋標到期之時再由各總號交匯。?藥商所設“標盤”展現的是平祁太與廣州之間的金融關聯,票號與藥商雙方共同構建一個資金融通鏈條,票號得以將銀兩匯回總號減少銀色損失,藥商則可獲得一定時期資金使用權,雙方合作共同構建出相匹配的金融市場與資金扶持方式。

“匯兌借貸”除由藥號開辦外,金融機構、行棧等亦可代辦,同時為藥商提供存款服務。1898年廣慶和禹州分號將貨款1000兩存入禹州巨成元銀號,由其代為匯往太谷,當年6月9日巨成元致信廣慶和稱“由榆邑泉盛源兌去寶銀二百兩正,言明五月初十日見票交付,又向貴谷三同茶店兌去寶銀三百兩正,除兌下存之銀,大約趕秋標還往下兌銀五百兩”。?行棧代持藥商存款開展經營,1931年太谷廣盛慶還曾致信禹州廣隆昌藥行,詢問是否有出借“做太谷冬標期之款”業務,其后還就匯費一項討價還價,最終定妥匯借廣升譽銀1000兩。③

民國時期,票號衰微后,“匯兌借貸”仍然存在,1919年某藥號廣州分號收匯到大德通“番銀二千六百五十三兩八錢八分,匯至太谷,本秋標原平照交”。 ?1931 年廣盛慶禹州分號收匯到廣升譽禹州分號禹會平銀1000兩,“每千兩貼伊匯費十六兩”,太谷冬標時由廣盛慶太谷總號交廣升譽太谷總號。 ?1946 年廣升遠天津分號準備將存款匯往太谷,然“津款甚松,概無用主”,無法出借招兌,對于用主而言,自然屬于“匯兌借貸”。

由此來看,“匯兌借貸”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發展脈絡,自晚明商業中的匯兌行為普遍化發展而來,長途貿易商人兼營匯兌之時出現“匯兌借貸”行為,清代道咸之際“匯兌借貸”因符合總分號資金管理模式而發展成型,成為藥商總分號經營組織中的分號的重要融資方式。③至遲在光緒中期,地域藥商群體內部已經發展出具有近代借貸資本性質的“匯兌借貸”金融市場及金融產品,且具有去中心化特點,凡有需求即可開盤。此外,從杜盛興被扣押貨物等事來看,“匯兌借貸”還有從信用借貸向抵押借貸轉化趨勢,抑或超出信用借貸范疇,摻雜信用、抵押雙重性質。抵押借貸也有融合匯兌因素傾向,即是學界所稱之“押匯”。

三、撥賬結算與商業信用

清代前期,商業信用的運用已發展成熟,繼之受實銀交易弊端及交易頻率等影響,金融機構介入,提供撥賬服務解決交易用現問題,與牙人共同擔任商業信用運轉核心,金融機構主導的撥賬結算成為商業信用新因素,后又結合匯兌,在同城撥賬之外,發展出異地之間的“撥賬 + 匯兌”即匯劃業務,極大拓展商業信用。且隨著同光之際,祁州、禹州相繼從綜合性貿易轉向以藥材貿易為主,撥賬結算與商業信用在藥市貿易中的表現更為顯著。

撥賬,又稱撥兌,因在賬面票據上寫作為“卜”“兌”“撥”字樣故名,是一種通過賬面劃撥來完成交易支付的結算方式。③清代中期,撥兌行為已在歸化城出現,道光年間已普遍使用,其后形成由寶豐社主持的譜撥定期結算制度。③嘉慶末年,蒙古國、新疆各地鹿茸等珍貴藥材大部分由大盛魁等每年冬季運抵歸化城開盤交易,其后運往祁州出售③,適時正值冬標過標時節,其時大盛魁應已參與撥賬環節。咸豐八年(1858)北京永錫號賬局經營存放款、撥兌業務, ? 同治三年(1864)寧波過賬制度已全面系統實施。①嘉道時期乃至更早,撥賬結算應已初顯端倪,在票號專業化匯兌背景下,撥賬結算多屬于錢莊、銀號、賬局等機構所開辦業務,在白銀調動與結算分工之中處于發起或結尾環節,如圖1所示。

晚清民國時期,錢莊銀號等將撥賬與匯兌業務結合,開發出匯劃制度。光緒初年天津撥碼已經通行?,清末已應用“撥賬 + 匯兌”的匯劃制度?;1890年上海開始使用匯劃制度。④1904年恒隆光賬局經營存放款、撥賬、匯兌業務。各地撥賬制度雖起源不同,演進路徑各異,迨至清末,各地撥賬制度已相當成熟,尤其是匯劃體系的出現,將早先以票號為中心的白銀調撥與結算環節,統一至錢莊、銀號、賬局業務之內,可稱作近代傳統金融發展新標志。

山西商人應在撥賬制度的推廣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歸化城金融業多為山西人開辦,晉商在北方的金融行業地位可作為旁證。嘉道年間,祁州、禹州藥市相繼大興土木,同光之際祁州、禹州藥市走向鼎盛,其背后或已借鑒歸化城譜撥,都應有撥賬行為,道光年間祁州的興盛號已頗具影響力,后發展出“銀錢號會”,多為山西人經營?,清末民國時期禹州有“錢鋪幫”,多為山西太谷人操持。?由此可見,祁州、禹州金融業以錢莊銀號為主,且被山西金融商人所把持,兩地藥市中的定期撥賬制度應用與此不無關系。

圖1清代票號專業匯兌背景下的白銀貨幣調撥結算分工環節示意圖

說明:清代前期錢莊銀號已兼營匯兌發行匯票、錢票等,在票號專業化經營匯兌之后,賬局、錢莊、銀號承擔著票號出納角色,票號的存放款業務需依托銀號等進行,起是指業務發起,止是指業務結束,由此觀察到撥賬所處位置,票號也有撥賬功能,但應用較少。參考文獻:黃鑒暉:《山西票號史》,山西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頁;陳添翼:《清代民國時期賬局研究》,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2020年博士學位論文。

1931年社會學家鄭合成稱祁州藥市有一種結算方式,稱為“撥銀子”,其辦法是買賣雙方交易完成后,不付現款,乃是由經紀人報告銀號通過賬面記賬劃撥方式結算。 ?1932 年天津《益世報》報道祁州藥市時稱“藥材交易,均為銀碼,完全記賬,每年分春冬兩會,結束賬目。結束之時,均用撥帳,概不起現。”③禹州錢莊可以辦理存放款、撥款業務,按買賣雙方交易記錄撥出款子。③王燦藜曾以史話描述禹州藥會期間生意人相互對賬之后或付現或撥某商號清償情形。③以上俱是撥賬狀況,實質是藥業金融中的商業信用運作邏輯。

祁州、禹州藥市中的錢莊銀號在辦理撥賬之前,一般先要求交易雙方開設賬戶、辦理存款,如此方可根據交易信息提供賬面劃撥結算服務。③具體程序是藥商在完成交易后,乃由牙人報告給金融機構,后者根據牙人報告,登記債務人出款若干,債權人入款若干,之后按照藥會時節結算,再匯總制作撥賬單,交由債權債務人保管,1924年山西藥商聚協昌在禹州藥市春會期間共收到三份撥賬單。③三份撥賬單的書寫內容形式基本一致,包括各賣家商號名稱、應付銀錢若干,以及賣家所加蓋圓形或方形押款章。其中《三月十五日聚協昌記與39家商號撥賬單》(封面有“卜賬單”題字并加蓋財神章)有33家是撥賬結算,共銀3015.67兩、錢2130485文,屬于交易后通過賬面劃撥延期支付,有總結性“賬卜清”字樣,代表著金融機構向聚協昌報告賬面劃撥完成;另有6家是現賣現付,共錢18594文、大洋4元,屬于本屆藥會期間金融機構收到交易信息后直接現錢交付。

其后,聚協昌又通過廣盛公銀號 辦理兩次撥賬事宜,分別收到《春會聚協昌與9家商號撥賬單》《春會聚協昌與19家商號撥賬單》等,其封面都有“春會,聚協昌記,卜賬單”,并加蓋“廣盛公記”簽名章,明顯都屬于廣盛公向聚協昌報告撥賬性質。③以上撥賬環節所顯示的即是:聚協昌作為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賒購賒銷,金融機構則為雙方提供存取款、記賬服務,乃至開出撥賬單作為一種票據式信用,緩解資金短缺、現金交易不便問題。

錢莊銀號在接到債務債權人交易信息之后,首先是支取存款,依次撥賬與債務人存款相抵消,若有余款則付給債務人,不足則由債務人補償。然常規撥賬之外,藥商不帶或少帶現款亦可使用撥賬 ,于是產生賒購賒銷業務,且債務人所欠債務多由牙人經紀墊付,天津《益世報》稱撥賬“均記牙紀之帳,牙紀并負銀根責任”@,“此項經手人向例擔任貨款,且多代為墊付”。@牙人是藥市撥賬重要一環,1921年直隸安國縣商會重點強調祁州藥市“四方之所以會萃者,以經手人員交易辦法,款項撥兌,便于外商,故也”。③

牙人在為債務人擔保之時,同時還可提供代購代銷、沖銷債務業務。1931年祁州冬會期間,牙人張建明代替廣盛慶太谷總號購買藥材,貨款則由興盛銀號先行墊付,其后張建明致信廣盛慶太谷總號稱其將代廣盛慶所售杏仁之款償付完后,仍需撥付興盛號銀10.44兩,如表1所示。牙人代購代銷,收取傭金,然一旦買主無法還債,牙人作為擔保人需擔負償債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禹州藥行代客買賣,買賣雙方僅憑藥行一紙便條即可取貨、付款,若買方無法償還時,藥行便需代為清償,1925年同慎德、廣泰昌藥行便為此分別賠付80、35萬銀元。民國后期樟樹鎮藥市的慶隆藥行老板因無法償所欠永祥錢莊5.6萬銀元而自殺。?以上禹州、樟樹鎮藥行史話實際即是牙人、牙行參與撥賬,作為擔保代償債務等商業信用情形。

表1《民國二十年桂月吉立陳宅陸德堂信稿雜志課本》所見祁州藥會中的撥賬內容表
資料來源:《民國二十年桂月吉立陳宅陸德堂信稿雜志課本》,河北大學劉秋根教授藏本,第39、40、45、55、66頁。

錢莊銀號亦可代債務人墊付撥賬資金,且其往往將撥賬與匯兌相結合,為藥材市場長途販運、區域貿易提供一個復合型金融網絡。如表1所示,1930年祁州冬會之時,興盛銀號代廣盛慶墊款,迨至1931年祁州春會結束之際,興盛銀號致信廣盛慶太谷總號稱“茲為安地勢將下廟,各賬理應結束。刻結尊賬,除一應收支丁外下來,凈欠1220兩”,要求廣盛慶太谷總號將所欠貨款交太谷宏義銀號轉來。1931年6月正值祁州春會結賬之際,恒慶公銀號致信廣盛慶太谷總號稱“撥兌銀價”低落在于正值“匯款時期”,祁州藥市大洋過多,出現銀貴洋賤情形,然為保持兩家情誼,仍給予廣盛公按大洋0.681作合銀兩優惠,匯費則按“又每千按六元,加谷祁匯水三元六角,共計谷夏標現洋六百零三元八角”,另要求廣盛公太谷總號將另外一筆所欠大洋500元交由太谷東來銀號匯來結賬。銀洋比率以金融機構為中心,若大洋價高按銀兩還賬,若銀價過高則按大洋計算,這實際就是鄭合成調查祁州時所稱銀號利用利率差異賺取經手費慣習。@

藥市中的錢莊銀號還與貨棧合作為藥商提供代購代銷、存款與支取業務,展現了一個復雜的長鏈條信用接受與實現過程。1931年太谷廣盛慶委托三原乾裕永銀號代購藥貨,貨款則從其在恒慶店存款中取用,不足者“長使多寡與小號兌來,期至年底明春均可”?,然此時正值三原動蕩之際,三原乾裕永銀號無法代購,遂致信廣盛慶稱“所有祁太平客存項,家家皆有,俱是撥兌之銀,刻下原地撥項,一律不周現款,伊店存款暫刻不能指事”。@三原是西北藥材集散中心,外來客商采購藥材交易量大,所需資金均由各地匯來存入銀號、錢莊①,祁太平客商即是如此,且其存款都是撥賬與匯兌銀兩,因局勢動蕩無法周轉為現款使用。

除了牙人、錢莊銀號、貨棧等主體外,藥商本身亦可辦理代購代銷,代為償還債務等事項。1931年廣茂新禹州分號致信廣盛慶太谷總號,稱其已代廣盛慶向瑞盛昌藥行購買藥材,并代墊“三誠、告成棧房兩家發貨用銀”,要求廣盛慶為其結算。?1946年廣升遠天津分號提到醇縣崇義成在津曾向其買貨“欠津洋193500元”,而廣升遠天津分號曾欠太原仁育堂之款,遂要求廣升遠太谷總號向哼縣崇義成“寄信著兌并照交仁育堂”也即是由哼縣崇義成將貨款匯往太原,代廣升遠天津分號償還債務。③以上實際是一種“三角債”的清償方式,并且用到了“兌”即撥賬結算。

在銷售環節還有“拋賣預貨”即“先款后貨”預先售貨回收資金做法以及拖欠貨款情形。清代前期中俄大黃貿易之中已經出現預售現象,雍正十二年(1734)政府曾下令停止出售已經預售給俄國人瓦斯的大黃。?清代懷藥幫有一種預售方法稱為“望交”,即是當賣家的藥貨已經到了一部分,并給出了價格,買家若愿貪進,可以請賣家預先售賣定下交單,“望交”術語取望之于途的含義。③清末民國時期旅渝廣土字號在將川藥運至上海之前,就已找好買家,在運抵之前即將貨款通過匯兌方式調回重慶。?1898年在禹州冬會結束之際,廣慶和禹州分號提到“咱擁下期現共售洋貨直銀七千兩之譜”即是期銀與現銀共7000兩 ,所謂期銀即是債務人拖欠賬款(應收應付賬款)。預購、預售互為一體,與賒購賒銷、代購代銷等信用方式共同發揮作用,組成復合型商業信用網。

此外,祁州藥市中的錢莊銀號在信用借貸結算上也用到撥賬。1930年祁州冬會,恒慶公銀號借給廣盛慶祁州分號銀700兩“按月以一錢三分五厘”行息,五個月后至1931年祁州春會時,應還“七百四十七兩二分五厘”,遂請廣盛慶太谷總號“仍如數付往東來號,囑收蔽賬以資應用為荷”,即是由廣盛慶太谷總號交給太谷東來號,再由東來號記載于恒慶公賬戶名下,也即是撥賬給恒慶公。與前文所述恒慶公要求廣盛公將500銀元交付給太谷東來銀號匯來結賬,可以發現恒慶公與東來號、宏義銀號互立戶頭,祁州、太谷之間存在一個金融機構“撥賬 + 匯兌”網絡,由此完成異地債務清算,這與天津撥碼、上海匯劃性質相同,相較以票號為中心的匯兌體系更為便捷,代表著近代金融發展新高度,清末票號衰落也與此相關,與新式銀行業一道對票號產生沖擊。?

表2《民國八年某藥鋪銀錢往來賬》所見太谷某藥號委托祁州錢莊銀號買賣申匯內容表
資料來源:劉建民主編:《晉商史料集成》第41冊,商務印書館2018年版,第426頁。

祁州藥市中的藥商還委托祁州銀號通過匯劃方式參加上海申匯交易。早在1904年既有大量商號通過張家口恒隆光賬局將大量款項匯往上海買賣申匯。再如表2所示,1919年4月15日,太谷某藥號祁州分號交給興盛號“做申”,也即是匯往上海買賣申匯票,參與短期資金借貸賺取利息,5月4日再將該筆款項銀1359.4兩從上海匯往廣州,至此一筆申匯買賣交易結束。另有同德號、慶連昌、公集成、廣運昌、通盛號等銀號參與“做申”,1919年太谷某藥號祁州分號先往上海匯劃參與申匯,后再匯至其廣州分號的銀兩共計祁藥平九五八銀29874.4兩。?祁州藥市中的錢莊銀號實行匯劃制度的時間至少可推演至民國初年。并且參與匯劃的時間“四月半”“臘月半”等正值祁州春、冬季藥會即將完結之際;匯劃結束轉往廣州時間“五月初四”“六月八日”等又是山西藥號廣州分號集體采購洋廣藥材日期。①

祁州藥市中的撥賬匯劃還使用到了“匯條”,再有前文所述禹州“撥賬單”,都是撥賬中票據結算的一種表現,并且“撥賬單”是撥賬總結,其上游環節應當有類似于天津“照交碼”的單張支票,先經單張票據書寫,之后再總結為“撥賬單”應是基本流程。抗戰時期毫州藥市有兌換店,買賣天津聯合票、華東儲備票、法幣等,每當商人前來交易時,都會將現金換成各類票據,帶至毫州先賣給兌換店獲取相應貨幣,以上實際就是撥賬制度之中票據交易的進一步發展,兌換店即是票據交換所。天津還有“華賬房可供埠內票據清算使用,其后日偽為控制天津金融主權,強行廢止撥碼制度。③1931年鄭合成調查祁州時稱其春會五月十七、十八、十九;冬會十二月十七、十八、十九,參與撥賬的銀號會相互劃算,類似于銀行之清算所。?但具體史實仍有待考證。祁州、禹州本為地方小縣,卻能一躍成為全國性藥市,撥賬結算與商業信用、借貸的結合應當發揮重要作用,且清末撥賬結算成熟時間與同光之際祁州、禹州走向鼎盛階段相匹配,兩者之間必然存在著相互支撐聯系。

六、余論

明末清初,藥商兼營匯兌之下“匯兌借貸”已有應用跡象;乾隆年間,祁州、禹州、亳州藥市仍在緩慢發展階段,傳統藥業視角下的金融運用發展進程尚不清晰。迨至嘉道時期,各地藥商踴躍參會,祁州、禹州亦隨之大興土木修建廟宇,進入迅速發展階段,毫州藥市中的江寧藥幫亦表現出較強發展態勢?,藥業經濟越發興旺。相對應著道咸之際,從藥商兼營匯兌發展而來的“匯兌借貸”運作方式成型,與總分號內部分號經營、總號核算企業制度相匹配。各地撥賬制度與商業信用已有所發展,道咸時期歸化城已盛行撥賬結算,主要應用在同城結算環節。傳統藥業迎來對金融的運用的首個重要發展階段。

同光年間,祁州、禹州藥市相繼從綜合性貿易轉以藥材貿易為主,同治四年(1865)武安藥商在祁州藥王廟所立碑刻記載“凡藥商載藥來售者,各分以省,省自為幫,各省共得十三幫,而河南彰德府之武安幫獨闕其間”?顯示參會藥幫來源之廣,同治十二年(1873)至光緒五年(1879)參加祁州藥會的各路藥商所捐款項遠超前代,祁州藥市輻射范圍遍及華北、東北,已完全有華北三大藥市之一的繁榮景象。?晚清民國時期山西藥商的洋廣藥材貿易也于此間愈發興盛。③藥市、藥商、藥材貿易因素共同展現出清末傳統藥業商貿領域盛狀。與之相對,至遲在光緒中期,藥商所設分號已發展出“匯兌借貸”金融市場及相應金融產品,可以作為白銀匯兌與異地借貸結合的完善發展形態,也是白銀匯兌背景下藥業金融之中信用借貸的進一步發展。晚清同光時期各地撥賬制度全面系統成熟,清末已出現從埠內撥賬向埠際“撥賬 + 匯兌”匯劃制度的發展趨勢,促進商業信用與借貸結算方式更為便捷。民國初年,中國藥業銀行的誕生,更是商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最高階表現。以上構成傳統藥業的金融運用的第二發展階段。

綜合來看,嘉道時期傳統藥業經濟迎來快速發展階段,隨后是道咸之際藥商所設分號“匯兌借貸”成型運用;同光之際傳統藥業經濟走向鼎盛階段,至遲在光緒至民初“匯兌借貸”金融市場、“撥賬 + 匯兌”匯劃制度已經相當成熟。更為宏觀視角則是同光中興,開埠通商刺激商品經濟規模再度擴張,推動更為高效的匯劃制度廣泛實施。以上便是清代民國時期傳統藥業視角下的金融運用,從商業的角度分析金融融入行業發展過程。從晚明匯兌商業化伊始,先后經歷白銀匯兌、撥賬結算兩大因素影響,雖尚未能明確各地撥賬制度起源,兩大因素卻明顯有內生本質,都來源于商品經濟規模的日益擴張因素。傳統藥業視角下的金融運用具有“內生性”制度創設與應用,立足于行業本身吸收外來影響因素特質,而這正與傳統藥業商貿領域的自主內生循環優勢不謀而合。

注釋:

蔣竹山:《人參帝國:清代人參的生產、消費與醫療》,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許檀:《清代的祁州藥市與藥材商幫一以碑刻資料為中心的考察》,《中國經濟史研究》2019年第2期;許檀:《清代晉商在禹州的經營活動一兼論禹州藥市的發展脈絡》,《史學集刊》2020年第1期;劉秋根、劉新龍:《晚清民國時期旅粵山西藥號經營研究》,《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7期。 鄭合成:《安國縣藥市調查》,李文海主編:《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宗教民俗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167頁。③ 重慶中國銀行編:《四川省之藥材》,中國銀行總管理處經濟研究室1934年版,第99—107頁。④ 甘肅省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甘肅之特產》,蘭州俊華印書館1944年版,第36頁。⑤ 牛良臣:《祁州藥都形成的原因》,《河北學刊》1983年第5期。 劉新龍、劉秋根:《晚清民國時期山西藥商的洋廣藥材經營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2024年第2期。⑦ 《亳州中醫藥文化研究》編委會編著:《亳州中醫藥文化研究》,黃山書社2018年版,第21頁。⑧ 劉秋根、[英]馬德斌主編:《中國工商業、金融史的傳統與變遷——十至二十世紀中國工商業、金融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183頁;⑨ 謝秀麗、韓瑞軍:《清代前期商人之間的商業信用關系研究》,《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⑩ 趙國狀:《抗戰時期四川手工行業融資問題研究》,重慶出版社2015年版,第120頁。① 孫強:《晚明商業資本的籌集方式、經營機制及信用關系研究》,吉林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頁。? 徐光啟:《徐光啟集》卷11,中華書局 2014年版,第483、494—496頁。? 《魏源全集》編纂委員會編校:《魏源全集》第15冊,岳麓出版社2004年版,第822頁。(204 ? 艾衲居士編著、張敏校點:《豆棚閑話》,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2—33頁。(20 ? 劉秋根:《中國封建社會資金市場分析—以高利貸資本為中心》,云南大學中國經濟史研究所等編:《李埏教授九十華誕紀念文集》,云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431—439頁。? 汪宗義、劉宣:《清初京師商號會票》,《文獻》1985年第2期。? 穆雯瑛主編:《晉商史料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6—291頁。① 黃鑒暉:《山西票號史》,山西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頁。? 劉秋根、謝秀麗:《明清民間商業信用票據化的初步發展——以匯票、匯兌為中心》,《中國錢幣》2006年第1期。?? 黃鑒暉等編:《山西票號史料》,山西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第 850、851,1030頁。? 晏雪蓮:《日升昌廣州分號〈咸豐十一年二月立平遙來信底稿〉整理》,劉平清主編:《廣州大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176貝。? 晏雪蓮、周超宇:《晚清山西商人與河北棉花貿易研究——以商業文書為中心》,《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22年第1期。 劉建民主編:《晉商史料集成》第11冊,商務印書館2018年版,第221、316,227、318、352、536頁。? 黃鑒暉:《山西票號史》,山西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頁。? 鄧廣彪:《廣州中藥業史料》,《廣州文史資料》第25輯,廣東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77頁。 《民國二十年桂月吉立陳宅陸德堂信稿雜志課本》,河北大學劉秋根教授藏本,第3、10、11,4,13、14,51、52頁。? 劉建民主編:《晉商史料集成》第41冊,商務印書館2018年版,第428頁。? 王學坤:《清代民國太谷藥業字號經營研究—以廣升遠信稿為中心》,河北大學歷史學院2020年碩士學位論文。? 劉新龍:《晚清民國時期山西藥號的資金管理研究》,《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22年第5期。?? 陳鈺亞:《中國本土商業銀行的截面:寧波錢莊》,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66頁。 榮曉峰:《近代天津撥碼制度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2023年第2期;張國坤:《近代歸化城譜撥制度研究》,《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4年第2期。? 內蒙古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內蒙古文史資料》第12輯,政協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1984年,第10、121頁。 陳添翼:《清代民國時期賬局研究》,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2020 年博士學位論文。? 天津市檔案館等編:《天津商會檔案匯編(1928—1937)》,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51頁。 左海軍:《轉賬與匯劃:20世紀初中國傳統錢業形態演進研究》,《湖南社會科學》2020年第5期。? 石濤、張軍:《上海錢莊匯劃制度探析》,《人文雜志》2004年第2期。? 黃鑒暉:《明清山西商人研究》,山西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頁。? 安國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安國縣志》,方志出版社1996年版,第377頁。 王燦藜:《漫談小禹州的藥材騾馬大會》,載《禹州文史資料》第6輯,政協禹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90年,第158—161頁。? 《安國藥材市場年來營業日益衰落》,《益世報》(天津)1932年6月12日。 孫彥春主編:《禹州中藥志》,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頁。 楊繼偉:《清至民國禹州藥幫初探》,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2005年碩士學位論文。 劉建民主編:《晉商史料集成》第60冊,商務印書館2018年版,第546—578頁。 趙英:《清末及民國時期安國金融業概況》,《保定文史資料》第17輯,政協河北省保定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2001年,第84—93頁。 天津市檔案館等編:《天津商會檔案匯編(1912—1928)》第4冊,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842、3843頁。⑥ 郭文玉、謝興良:《藥都樟樹》,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頁。⑥ 中共三原縣黨委研究室:《中國共產黨三原縣簡史》(1925—1949)第1卷,陜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4頁。 王彩紅:《晚清民國時期晉商經營中的撥賬研究》,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2023年碩士學位論文。 朱光輝、徐述先:《解放前三原縣商業概況》,載《三原文史資料》第1輯,政協陜西省三原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5年,第38一44頁。 [俄]特魯謝維奇著,徐東輝、譚萍譯:《十九世紀前的俄中外交及貿易關系》,岳麓書社2010年版,第99頁。⑦ 何銀堂:《懷藥志》,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2年版,第361頁。 劉建民主編:《晉商史料集成》第41冊,商務印書館2018年版,第426頁。 杜雪波:《日偽統治時期毫州的匯兌行業》,載《亳縣文史資料》第4輯,政協毫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90年,第107—110頁。⑧ 許檀:《清代中葉山陜、江寧商人在亳州的經營活動——以碑刻資料為中心的考察》,《安徽史學》2023年第3期。

作者簡介:劉新龍,燕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講師,河北秦皇島,066004。

(責任編輯劉曉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欧美一道本|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麻豆a级片|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下载|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1024国产在线| 日韩在线1| 99资源在线|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91小视频在线| 国产美女叼嘿视频免费看|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呦女精品网站|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欧美区日韩区| 婷婷亚洲视频|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久久精品视频一|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香蕉网久久|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在线|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性欧美精品xxxx|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免费在线色| 国产乱肥老妇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亚洲成人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日韩国产另类|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黄色成年视频| 91成人精品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欧美性色综合网|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97成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亚洲区欧美区|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日韩欧美中文|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摸夜夜操|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