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高度重視基層建設,指出基層是部隊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抓基層打基礎保穩定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要想把基層建設搞扎實,凝聚官兵斗志士氣,就必須在糾治基層傾向性問題上下功夫,弄清原因矛盾,提出針對性措施,切實解決基層官兵急難愁盼。
一、基層傾向性問題存在的現實表現
所謂傾向性問題,一般是一個單位一個時期內發生在思想、工作、作風等方面的普遍性問題,通常具有普遍性、典型性、頑固性、復雜性等特點。通過對一些發生問題單位進行分析,發現這些單位多數建設基礎薄弱,涉事人員多是干部骨干,時間多在“八小時以外”,平時就有各種苗頭和跡象。剖析這些基層單位建設情況,主要存在四個方面傾向性問題:
一是日常制度落實不嚴。習主席強調做好經常性思想工作和經常性管理工作,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和純潔鞏固,確保部隊安全穩定。但是日常工作中,不少單位對“兩個經常\"強調多、落實少,很多壓在基層末端但沒有落到官兵身上。有的單位組織思想匯報流于形式,滿足于會議開了、本上記了,官兵的真實想法根本不了解;有的單位對臨時借調人員管理存有漏洞,機關只使用不管理、基層只派遣不管教,“兩頭管”成了“兩不管”;還有的單位組織隱患排查,關注點位數量不關注具體內容,對于一些異常征兆不夠警覺。基層的安全穩定工作是長期的、持續的,要靠“兩個經常\"等制度的嚴格落實,需要長抓不斷、久久為功,如果有制度不落實、有規章不遵守,出問題是遲早的事。
二是干部骨干能力不足。調研發現,一些基層一線帶兵人能力偏弱,軍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這是制約基層建設發展的關鍵。有的部隊反映,一些年輕干部出現進退走留的“困惑”,有的信奉既不“躺平”“擺爛”也不挺直奮斗,甚至出現了和同年兵比待遇、比享受的情況,感覺“官不如兵”;有的軍士視野局限于自身,對身邊戰友不關心、對特殊情況不報告。基層干部骨干身處一線,是基層建設的中堅力量,理應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既要做遵章守紀的模范,又要做干事創業的先鋒,不斷在實踐中錘煉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質。如果干部骨干事業心責任感缺失,表率作用不好,單位的風氣建設必然會受影響。
三是黨組織發揮作用不夠。當前,部隊類型多樣,部署分散,任務多元,對基層黨組織自身建設提出了很高要求。反思一些發生問題的單位,黨組織建在基層但沒有強在基層,僅有架子缺少里子,對于發生的棘手問題束手無策,甚至有些單位是接二連三發生問題,黨組織忙于救火,卻未真正剖析原因、尋求對策;有的沒有把組織生活作為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和載體,而是作為任務完成,甚至按綱建設形勢分析會議記錄存在編造現象,組織生活會就是走走過場;有的抓黨員骨干教育管理上不夠有力,想當然把中高級軍士當作“放心人”,片面認為技術上好自然思想上不會差,重用輕管甚至只用不管,思想不教育,管理沒跟上,結果導致違規問題發生。
四是優良傳統傳承缺失。習主席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恢復和弘揚政治工作優良傳統。尊干愛兵、官兵一致歷來是我軍的政治優勢和優良傳統。當前基層一些問題案件的發生,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優良傳統缺失,干部骨干不知兵、不愛兵,帶兵方法簡單粗暴。有的談心交心流于形式,對官兵真實情況不掌握,“四個知道、一個跟上\"變成了情況不清楚、行動沒跟上;有的不注重開展“五同”“三互\"等活動,把單位當成賓館,把戰士當成職員,缺少甘苦與共、生死與共的革命情誼。可以說,科學帶兵、文明帶兵、以情帶兵等好傳統,不是不管用而是沒用好。
二、基層傾向性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發生問題的基層單位大多組織功能弱化、干部骨干動力不足、各項制度踏虛踩空。分析基層存在傾向性問題的原因,既有基層工作統籌不夠、全面抓建能力不強的原因,也與黨委機關指導基層工作不務實、方法不科學有關。
一是基層全面統籌工作能力不夠,忽視抓經常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不少官兵認為“兩個經常\"不經常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任務重,精力顧不上,不是不想干而是沒有精力干。一些單位精力全放在大項任務上,認為大項任務上級關注、時限明確,誰也不敢怠慢,容易忽略經常性基礎性工作。尤其是這幾年大項任務交叉集中,很多事關形象榮譽,不少單位把大項當中心,片面認為“只要任務完成好,其他工作也會好”。有的基層領導認為“有任務牽著部隊才好抓”,就盼著上級賦予任務,卻沒意識到抓經常打基礎的重要性。實際上,大項任務與日常工作都是基層的任務,前者是牽引,后者是基礎,既要抓重點,又要帶全局。否則,必然是顧此失彼。
二是個別基層軍官動力活力不足,事業心責任感弱化現象明顯存在。基層工作頭緒繁多,責任重大,需要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隨著軍官制度的改革,基層軍官的任職時間相對以往延長,有助于打牢任職基礎、提高管理能力,為后續發展蓄力,但同時也存在任職時間偏長,有的基層軍官扎根基層、奉獻部隊的熱情有所降低。一些基層單位反映,有的基層主官在“想調輪不上、想走走不了\"的糾結中消磨了意志,少數人年紀輕輕就選擇“躺平”等待達齡,想盡辦法脫軍裝走人;有的營級單位主官高配后,往上有機會普升、轉業有保底,少數人產生了松勁歇腳思想,對于工作不再像以前那樣盡心盡責、親力親為,很多工作喜歡交給部屬,只當甩手掌柜,不當前沿干將。
三是動態分散成為基層單位常態,靜態抓建的方式無法滿足需要。隨著部隊遂行多樣化任務頻次增加,在外時間長、流動性大,基層黨組織多點分散、人員難集中、管理教育要求高等特點逐漸顯現,但一些機關依然沿用靜態抓建思維,習慣于老經驗、老辦法,忙于發文電、下通知,抱怨“很難集中開會搞教育”“不能現場統一抓落實”。近年來,部隊緊貼實戰抓訓練,圍繞打贏提能力,任務多樣化,人員多地有,常常是多點位部署、多狀態運行,集中搞教育、全員搞檢查很難落實,必須發揮組織功能,積極探索動態抓建的新模式。動態抓建和靜態抓建面對的情況有很大區別,一個是多元分散,一個是單一集中,應對方式必須有所區別,如果一味沿用以前的老辦法、老經驗,看似是完成了抓建工作,實則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四是機關指導幫建缺少針對性,重檢查輕指導導致無所適從。調研中,一些官兵講“不怕苦不怕累,就怕上面想一出是一出,就怕領導瞎折騰”。有的為了顯示工作認真,翻箱倒柜找問題、沒有問題硬湊數,發現問題不論前因后果,根本不給解釋機會;有的重指標輕成效,滿足于去過了、住過了、談過了,“任務式幫建”“打卡式指導”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對新規新矩吃不透本意、拿不準余量,搞“一刀切”“大呼隆”,執行規定簡單粗暴,推動工作死板僵化;令出多門、各自為戰的現象還一定程度存在,尤其動不動拉問題清單、定整改措施,看似面面俱到、措施詳細,實則問題都一樣、整改都相似,反而是主要矛盾沒抓住、突出問題未解決。可以說,基層真正歡迎的是能夠指導解決問題的工作組,最反感的是只通報問題、不幫助解決問題。
三、糾治基層傾向性問題的思路舉措
糾治基層傾向性問題就要緊貼部隊轉型建設,摸清基層建設規律,堅持標準、體系發力、求實創新,不斷在提高黨委機關指導質效和基層自建能力上下功夫,推動基層建設高質量發展。
一是正確分析基層建設形勢,解決問題重在實事求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基層建設整體形勢。看一個單位建設情況,要從整體上看、全局上看、發展上看,不能只盯著一個問題、只看一個方面,不管事情的前因后果,不顧事情的是非曲直。要堅持唯物辯證的認識方法,觀大勢、看主流,不能一出問題就全盤否定,重在實事求是地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要把落腳點放在正確解決問題上,堅決防止把個別問題當成普遍問題、把一般問題當成政治問題。要找準單位建設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發功用力,是哪方面的問題就解決哪方面的問題,堅決避免一人生病全體吃藥。
二是用活用好各種政策紅利,充分激發干部骨干工作活力。近年來,隨著政策制度持續改革,從工資待遇、個人成長、住房制度到醫療改革等,總體上看,政策紅利越來越多、越來越貼近實際,尤其是向基層一線工作的官兵進行傾斜。要做好政策宣講,每年要組織對新進官兵進行宣講,確保政策人人知道,尤其是和基層官兵密切相關的政策,更是要第一時間做好宣講工作,讓官兵切實感受到上級對基層官兵的關心和厚愛。要切實落實各種政策,凡是符合條件的,要確保不落一人進行落實,絕不能因官兵執行任務或其他原因而錯過,引導基層官兵深刻理解政策的導向作用,激勵官兵扎根基層、建功基層,通過自己的努力拼搏取得發展進步。
三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始終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習主席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部隊凝聚力戰斗力來自組織。基層黨組織是一線戰斗堡壘,抓住它就抓住了要害、抓住了根本。基層黨組織要適應動態分散的新局面,提高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的質量,始終把備戰打仗作為第一要務,不斷增強把方向、抓大事、謀全局的政治自覺和實際本領。要用好基層“三大組織”聯建聯創成果,堅持以黨建帶群建、以共建推動自建,形成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體系,不斷增強一線戰斗堡壘的組織優勢。選優配強書記,堅持優中選優,防止遷就照顧,高標準抓好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堅持缺什么補什么,強化管黨治黨責任和能力。
四是改進機關指導基層方式,重在提高基層自建能力。瞄準未來戰爭發展,部隊新的體制呈現扁平式結構,機關人員大量減少,一抓到底、事事都管的模式顯然無法適應形勢,而且長此下去,必然導致基層自主能力弱化,形成遇事就會等靠要的尷尬局面。各級黨委機關既要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更要進一步更新理念、改進指導,下大力提高基層自建能力。各級黨委和機關要堅持扭住黨的組織抓基層、堅持扭住戰備訓練抓基層、堅持扭住官兵主體抓基層、堅持扭住厲行法治抓基層,把領導、指導和幫建的著力點放在提高基層自建能力上,尊重基層工作安排權、人員使用權、財物支配權,健全運行機制、加強工作統籌,實行按級負責,形成順暢高效的抓建基層工作格局。
【作者單位:海軍潛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