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來臨,天氣炎熱,冷飲成了孩子們的最愛。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孩子們手捧冰激凌,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然而,這看似平常的場景背后,卻隱藏著諸多健康隱患。
不少家長對此感到憂心忡忡,紛紛道出自己的無奈:“孩子只要一看見冰激凌,那眼睛都直了,哭鬧著非要吃,不給就不罷休,無奈之下,只能選擇妥協。可孩子剛吃完冰棍,就開始咳嗽,緊接著又拉肚子,可下次看到冷飲,還是一點自控力都沒有?!?/p>
“冷飲帶來的‘一時爽快’,背后的健康隱患可不容小覷。據調查,約60% 的兒童急性腸胃炎與過量食用冷飲密切相關?!眱嚎漆t(yī)生提醒道。
那么,如何讓孩子既能享受夏日清涼,又能避免冷飲帶來的健康風險呢?看看醫(yī)生怎么說。
“ 孩子過量吃冷飲從短期來看容易引起喉嚨紅腫、疼痛以及刺激性干咳,引發(fā)急性咽喉炎;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同時減少胃酸分泌量,造成食物滯留發(fā)酵,產生腹脹、噯氣等消化不良癥狀,引發(fā)兒童消化不良;導致孩子出現劇烈腹痛,引發(fā)腸痙攣。從長期來看容易增加孩子患齲齒的風險,造成孩子脾胃功能下降,導致營養(yǎng)失衡,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發(fā)育?!贬t(yī)生解釋道。
建議孩子吃冷飲必須依據年齡和體質來科學把控攝入量。
3~6 歲幼兒:每日攝入量應≤1份。這里的1 份大約相當于100 毫升的冰激凌球,或者半根冰棍。最佳的食用時間是午后3~4 點,這個時間段孩子的腸胃相對活躍,且避開了空腹和睡前,能減少對身體的不良影響。特別要注意的是,不宜讓孩子直接啃咬冰塊,因為冰塊過硬,很容易損傷他們稚嫩的牙釉質,一旦牙釉質受損,牙齒就容易受到細菌侵蝕,導致齲齒發(fā)生。
7~12 歲學齡兒童:可以隔日攝入≤1.5 份。1.5 份大概是150 毫升。此外,在孩子劇烈運動后15 分鐘內,不應吃冰棍或喝冷飲。因為此時孩子的血管處于擴張狀態(tài),吃冷飲會使血管突然收縮,極易引發(fā)身體不適,比如頭痛、腹痛等。
醫(yī)生強調,當孩子處于感冒或者發(fā)燒期間,冷飲可能加重呼吸道疾病癥狀。另外,如果孩子正處于腸胃敏感期,比如近期有腹瀉、消化不良等情況,也應暫停食用冷飲,給腸胃一個休息的機會。
建議家長可以動手自制一些健康的冰品。比如酸奶水果冰,將無糖酸奶與草莓、藍莓等水果混合后,倒入冰格進行冷凍,這樣制作出來的酸奶水果冰,既美味又富含營養(yǎng),完全可以替代高糖的冰棍。還有綠豆冰沙,把煮爛的綠豆湯(少放糖)冷凍后打碎,不僅口感沙爽,還具有清熱解暑的功效,是夏日消暑的佳品。
需要強調,如果孩子吃冰品后出現以下癥狀,家長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去醫(yī)院就診:持續(xù)腹痛超過2小時,可能意味著腸道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問題;嘔吐物帶血絲或膽汁,表明孩子的消化系統(tǒng)可能受到了損傷;高燒不退伴腹瀉,這種情況可能是身體感染了病菌,需要盡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