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芋又名洋姜、鬼子姜,是一種耐寒耐旱作物。其根莖中含有豐富的天然菊粉膳食纖維,兼具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菊芋生產中常見病害有白粉病、葉斑病、根腐病、赤霜病等。基于病害發生規律,總結了菊芋常見病害及其防控技術。
1白粉病及其防控措施
1.1發病癥狀白粉病發生初期,葉片正反面出現白色粉狀小斑點,中期粉斑擴展成片,覆蓋葉面,病葉變黃、卷曲、干枯。后期病害蔓延至莖、花,植株光合作用受阻,矮化枯萎,塊莖減產。
1.2發病規律白粉病由真菌引起,主要以分生孢子借氣流、雨水飛濺傳播,農事操作也可攜帶病原。環境濕度較高、通風不良、氮肥過量或栽植過密易導致病害爆發,干濕交替環境下病情發展迅速。
1.3 防控措施
1.3.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性較強的菊芋品種,比如蘭芋、青芋2號等。合理密植,保持株距 50~60cm ,行距 60~80cm ,增強田間通風透光性。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鉀肥。盡量采用滴灌系統,避免漫灌積水。及時摘除病葉焚燒,收獲后徹底清除病殘體,深翻土壤。
1.3.2化學防治預防期噴施保護性殺菌劑 80% 代森錳鋅600倍液。發病初期選用內吸性藥劑 25% 吡唑醚菌酯2000倍液,每 7~10d 噴1次,連噴2~3次。輪換用藥以避免抗藥性,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避免在高溫強光時段噴藥以防藥害,雨后及時補噴,確保藥劑持效期。
1.3.3生物防治噴施枯草芽孢桿菌、哈茨木霉菌等微生物制劑,抑制病原菌擴展。也可噴 0.5% 小蘇打溶液或 1:10 稀釋牛奶,破壞菌絲結構。
1.3.4生態調控與豆科或蔥蒜類作物輪作套種,降低病原積累量。噴施硅酸鉀或殼聚糖誘抗劑,激活植株抗病性表達。
2葉斑病及其防控措施
2.1發病癥狀初期葉片出現黃褐色小斑點,逐漸擴大為圓形或不規則病斑,中心灰白色,邊緣深褐色,伴有黃色暈圈。嚴重時病斑連片,葉片枯黃、卷曲、早落,光合能力下降,塊莖發育受阻,產量顯著降低。
2.2發病規律葉斑病由真菌引起,高濕環境下病斑表面可能產生黑色霉層。病菌通過風雨、灌溉水、農事工具或昆蟲傳播,病殘體和土壤帶菌是主要侵染源。環境溫度較高、持續陰雨導致田間濕度較大、種植密度過大、氮肥過量時易爆發。
2.3 防控措施
2.3.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性較強的菊芋品種,比如蘭芋、青芋2號、魯芋1號等。與非菊科作物如玉米、豆類等輪作1~2年,減少土壤病原積累。合理密植,株距 50~60cm 行距 60~80cm ,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均衡施肥,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采用溝灌或滴灌,避免葉片沾水。及時摘除病葉并集中銷毀,收獲后徹底清除田間病殘體,深翻土壤 25~30cm ,減少病原菌傳播。
2.3.2化學防治雨季前噴施保護性殺菌劑 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70% 代森錳鋅600倍液等預防。發病初期選用治療性藥劑 50% 多菌靈800倍液、 10% 苯醚甲環唑1500倍液等,每隔 7~10d 噴1次,連噴2~3次。不同作用機制的藥劑交替使用,噴藥時選擇無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
2.3.3生物防治噴施枯草芽孢桿菌、放線菌等微生物制劑,抑制病原菌繁殖。使用 5% 大蒜素、 1% 苦參堿等植物源藥劑,減少化學藥劑依賴。2.3.4生態調控與驅蟲作物薄荷、萬壽菊等間作套種,降低病原傳播風險。可噴施 0.1% 水楊酸或 5% 殼聚糖溶液,激活植株抗病性表達。
3根腐病及其防控措施
3.1發病癥狀感病初期根尖變褐,逐漸蔓延至主根,出現水漬狀腐爛,根系變黑、萎縮,嚴重時根皮層脫落。地上部分葉片自下而上黃化萎蔫,植株矮小,莖基部變褐,最終整株枯死。
3.2發病規律根腐病由真菌或卵菌引起,高濕環境下病部可見白色菌絲或粉紅色孢子堆或棉絮狀霉層。病原菌通過帶菌土壤、灌溉水、農具傳播,病殘體和未腐熟的有機肥是主要侵染源。溫度較高、土壤濕度較大、連作重茬、土壤黏重板結或排水不良時易爆發。
3.3 防控措施
3.3.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性強的品種。與非寄主作物禾本科、十字花科等輪作1~2年,減少土壤病菌積累。播種前深翻曬垡,增施腐熟有機肥,黏土地摻沙改良,起壟種植以利排水。采用滴灌,避免大水漫灌,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發現病株立即拔除,帶離田間焚燒,病穴撒生石灰(每穴 50~100g) 消毒。農具使用前后用 10% 次氯酸鈉溶液浸泡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3.2化學防治播種前用 50% 福美雙可濕性粉劑3kg/ 畝或 70% 敵磺鈉 5kg/ 畝與細土攪拌溝施,對土壤消毒。發病初期用 30% 甲霜·惡霉靈水劑1000倍液或 50% 氯溴異氰尿酸800倍液灌根處理,每株200mL ,間隔 10d 再灌1次。地上部出現萎蔫時,噴施 25% 嘧菌酯1500倍液和 80% 乙蒜素2000倍液,兼顧根頸部保護。三唑類藥劑易抑制生長,苗期慎用。灌根后不能立即澆水,以免稀釋藥液,降低防效。
3.3.3生物防治定植時用哈茨木霉菌或枯草芽孢桿菌微生物菌劑拌土,抑制病原菌擴散。每畝沖施5L海藻酸或腐殖酸類有機液肥生物誘抗劑,增強根系抗逆能力。
3.3.4生態調控 與蔥蒜類作物間作,利用其根系分泌物抑制病原菌活性
4小結
菊芋病害的防控須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田間管理、科學用藥和生態調控相結合,可顯著降低病害發生風險和危害程度。生產中應定期巡查,尤其需注意雨季前后的巡查,早發現早處理,這是保障菊芋高產優質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