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開門七宗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前我對古人把“茶”作為“七宗事”之一,不甚理解。
在不產茶的地方,茶不能算是生活必需品,甚至稱得上奢侈品。喬家大院的馬幫把武夷山的茶販運到山西,把云南、四川的茶販運到西藏,因此以前茶葉很難走進尋常百姓家。
我小時候沒喝過茶。遠在城市工作的大伯偶爾會給我父親帶回來一點兒茶,被父親視若珍寶,來了貴客才會拿出來,根本輪不到我喝。但出于好奇,我曾嘗過一口,又苦又澀,再無喝的欲望。
因為沒有茶喝,我也就不喜歡茶、不了解茶。前幾年,與一個朋友追憶各自的陳年糗事,竟然都和茶有關。我說,我曾收到一套普洱茶制成的工藝品,看后不知怎么喝,放了兩年,以為過期了就扔掉了,殊不知普洱茶是可以長期保存的,做成工藝品還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朋友說,她有一次收拾房間,看到一方用紙包裹著的茯茶,里面長了一層亮晶晶的黃點兒,以為發霉了,便隨手扔進了垃圾桶,哪曉得那些黃點兒叫作金花,只有上好的茯茶才能長出來。老公得知后心疼得跳著腳罵她傻。說罷,我倆相視捧腹,直笑得眼淚都出來了。
那時,在我看來,茶確實不能與柴米油鹽相提并論。
二
對茶產生興趣,是在書上看到有關茶的介紹之后。陸羽《茶經》中說:“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茶的形態很美。“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茶與人的道德品質有關,飲茶者都是高潔之士。“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喝茶之后的奇妙功效讓人神往。
還有唐代文學家元稹寫的《一七令·茶》: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后豈堪夸。
翻遍《全唐詩》,這種寶塔詩形極為罕見,用之于寫茶則巧奪天工。細讀內容,茶香芬芳,茶形如白玉、如紅紗,楚楚動人;喝茶時可邀明月相陪,有朝霞為伴。此情此景,光想想就美死了。
再有唐代盧仝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讀了這些詩句,誰能忍著不馬上泡一杯清香的茶呢?
文人大多喜茶,觀其茶可識其人。汪曾祺說他每天起來第一件事,便是坐水沏茶,然后端坐在沙發里浮想聯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聲音,一些顏色,一些語言,一些細節,會逐漸在眼前清晰起來、生動起來。這樣連續喝上、坐上幾天,一篇小說或散文就落于紙上了。老舍先生喝茶很勤,而且很釅。有客人來訪,他必親自沏茶,親自執壺為客人倒茶。他到莫斯科開會,沏了茶,剛喝了幾口,一轉眼,服務員就給倒了。先生笑了:“他們不知道,中國人是一天到晚喝茶的。”熱情好客、親切隨和的老舍先生就浮現在眼前了。印象最深的是錢鐘書。錢氏是大戶人家,他從小有女傭照管一日三餐,據楊絳先生回憶,他們結婚后,發現錢鐘書連火柴都不會劃,生活上“拙手笨腳”,唯在茶上能大顯身手。每天早上用三種上好的紅茶葉摻合在一起:滇紅取其香,湖紅取其苦,祁紅取其色,是為三合紅茶葉,親手做成“又香又濃的紅茶”,直端到床前,吸引得正酣睡的楊絳先生跳起來享用,成了楊絳先生一生中最開心、最快樂的日子。
由此看來,生活中還真少不了茶。
三
身邊喜歡喝茶的女性朋友并不是很多,大多懼其提神作用,苦于失眠,對茶望而卻步。
青姐是個例外。青姐早年做生意,屬于先富起來的那批人。青姐喜歡用大玻璃杯子泡綠茶,每天上午一杯、下午一杯,一年四季從不間斷。茶葉是細小的芽尖,一看就價值不菲。有一年組織體檢,抽血檢驗,青姐的各項指標正常。體檢醫生嘖嘖稱奇,說青姐的血液清得如同二八少女,實在少見。而實際上,青姐那時已50多歲,當奶奶了,還面若桃花。再看看自己的檢查結果,血壓偏高、血脂偏高、動脈硬化、靜脈多處長斑塊,焉有不對茶動心的道理?
抵擋不住茶的誘惑,我也嘗試著學習喝茶。一次和幾個朋友相約到一茶館喝茶。茶藝師姓劉,唇紅齒白,俊眉秀目,妝容化得一絲不茍,頭發梳得一絲不亂,身著鵝黃色中式服裝,裁剪得十分得體。她安靜地坐在鋪設精美的茶臺邊,一手輕叩桌面,一手執壺,鳳凰三點頭,金色的茶湯冒著熱氣滾落進潔白的陶瓷茶杯中。只見她雙手捧杯,一臉凝重,嘴角微微上翹,非笑似笑,在茶香氤氳中,好比天女下凡一般美不可言。我一時恍然,竟有些癡了。更意想不到的是,兩位同行的朋友過后成了劉粉兒,跟著劉老師學茶藝,并考取了茶藝師資格證。
不知不覺喝茶漸成風尚。大街小巷,茶藝館、茶餐廳比比皆是。茶與柴米油鹽比肩而立,合作越來越緊密。老朋友隔三岔五,相約聚會聯絡感情,一般不說吃飯,要說喝茶。說吃顯得俗,容易增加人的心理負擔,畢竟“吃人家的嘴短”,對女性來講,還有增肥發胖的擔憂。而喝茶從雅,屬閑情逸致,是有品的體現。“茶中三寶”茶多酚、咖啡堿、茶氨酸,抗氧化、降血壓、解毒抗癌、提神醒腦,常喝去脂瘦身、美容養顏,對養生保健確有幫助。
市場上適合女性喝的茶品種越來越多,有美容養顏的、調經暖宮的、暖身驅寒的、祛濕排毒的、安神助眠的、清熱解毒的,可根據個人需求自由選擇。
開門七宗事,大有茶米油鹽醬醋柴之勢。
四
我裝修房子時,特意在陽臺設置了一個茶臺,閑暇時靜坐喝茶。茶香升騰中,不知不覺思緒飄忽,靈感乍現,優美的詞句便隨著茶湯汩汩流淌。有時也邀親朋好友一起喝茶。沏茶倒茶,啜飲品評,談興正酣中,忽然觸動某一根敏感的心弦,一個新的命題就出現了。
喝茶講究茶境。一日,親戚來訪,喝茶間,說她剛搬了新居,也像這樣在陽臺設了茶臺。我問:“喝沒有?”她說:“一次也沒用過。”“為啥?”她略略有點兒窘:“每天送了大的送小的,接了小的接大的,家里的、單位的、朋友的事連事,學校、幼兒園、興趣補習班連班,渴了端起涼白開牛飲了事,哪個有空兒坐那兒洗茶、沖茶、品茶?”
喝茶還要講求茶品。有的茶室裝修極其奢華,氣派十足,中間不免滋生腐敗,讓茶憑空蒙受不白之冤。有的茶館以喝茶之名,行博彩之實,忽一日,檢查人員從天而降,讓人恍然大悟,無端玷污了茶的清白。還有的以喝茶為名,唾沫飛濺,粗言穢語,家長里短,與茶的清雅靜美格格不入,失了情調,染了俗氣。
開門七宗事,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