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場景學習,是引導幼兒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通過積極探究、集體討論、合作解決問題等積累知識經驗,內化認識情感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關注幼兒的經驗與情感體驗、交往與社會性發展,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與幼兒的學習意愿和潛能具有較高的契合度。
幼兒生活化場景學習有哪些重要價值?
1.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生活化場景學習的價值在于能有效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游戲中健康成長。生活化場景與幼兒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讓幼兒在玩樂中將所見、所聞、所得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學習效率。
2.促進幼兒對知識的理解
在生活化場景中,幼兒學到的知識不再是深奧、抽象的知識,而是生活化、形象化的知識。把知識與生活化場景掛鉤,讓幼兒的生活體驗和學習知識聯系起來,容易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有意識、有目的地主動去理解、記憶,真正做到活學活用,把所學的知識當作有力的工具去認識世界。
比如去超市購買物品,幼兒可以了解到消費的環節,清晰地辨別商品、比較價格、進行錢物交換。菜園栽種小苗,幼兒觀察小苗的生長,了解生命的奧秘,很容易掌握自然方面的科學知識。
3.提升幼兒的交往能力
生活化場景學習多為集體活動,幼兒在獲得經驗的同時,會自然而然地練習社交技巧。出現沖突時,幼兒會嘗試協商、合作,讓社交能力和合作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增強。
4.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
家庭聚餐、鄰里間友愛互助等生活化場景來源于幼兒的日常生活,能夠帶給幼兒真實感,有助于幼兒體驗親情,增強歸屬感。
幼兒生活化場景學習該如何實施?
1.創設多元場景,激發探索欲望
教師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認知水平以及興趣愛好,創設豐富多彩的生活化情境。可以將幼兒園的不同區域規劃出相應主題的功能空間。
比如“娃娃家”,幼兒可以在這里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比如“醫院”和“警察局”,讓幼兒在游戲中了解這些機構的主要功能和社會規則。
教師可以利用身邊的資源,帶領幼兒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如逛超市,認識數字與數、認識人民幣;去圖書館,了解圖書的分類,感受閱讀的魅力;參觀消防站,認識消防人員、消防器材。
2.引導式探索,啟迪幼兒的思維
教師是幼兒學習知識的主要引導者,應鼓勵幼兒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積極動手動腦進行創新和探索。
在“種植園”這類生活化場景中,教師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和思考。比如,教師問:“為什么有的植物長得高、有的植物長得矮?”讓幼兒仔細觀察植物的生長環境、葉子的形狀,猜測導致植物高矮的因素。
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察植物的生長周期,提問:“為什么有的植物開花早、有的開花晚?”激發幼兒積極思考,大膽猜測。
3.鼓勵自主參與,激發創造潛能
讓幼兒擁有更大的自主空間,是幼兒發展個性、獲取內在學習動力的重要途徑。讓幼兒自主選擇活動內容、操作材料、游戲伙伴,可以幫助他們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方式。
在“建構區”,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想象,自由選擇玩具,如積木等建構材料,搭建不同的建筑,有的搭建出“城堡”,有的搭建出“宇宙飛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的是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尊重幼兒的每一個想法,幫助幼兒建立自信。
在“角色游戲區”,幼兒可以自己選擇角色及道具,模仿生活中的各種場景。比如做“醫生”,用玩具聽診器給“患者”看病;比如做“廚師”,用橡皮泥做“美食大餐”。幼兒在游戲中練習想象、創造、交流、合作。
4.家園社區聯動,共創成長環境
家庭、幼兒園和社區需要相互配合,共同營造教育環境。
比如,父母和幼兒一起做飯,讓幼兒做一些簡單的輔助性工作,如擇菜、打掃衛生等;與幼兒共同制作手工,如制作節日賀卡,在增強幼兒手工制作能力的同時,也能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社區可以組織一些文化活動,比如故事會、節慶活動等,讓幼兒在活動中認知以及傳承文化;可以將社區中的圖書館、公園等公共設施面向幼兒開放。
幼兒園作為專業的教育機構,應起到紐帶作用,推進幼兒園與家庭、家庭與社區的聯系。比如幼兒園、社區、家庭一起組織幼兒開展環保系列活動,或組織家長來幼兒園做志愿者、參加垃圾分類體驗活動等。
生活化場景的創設、問題式探索與實施、幼兒自主探究與創造,以及加強家園共育與社區共建是實施生活化場景學習的有效途徑。在幼兒園教育中,幼兒園和教師應提倡生活化場景學習,不斷探究有效的實施手段,充分發掘其教育價值,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生活化場景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新城幼兒園)
【編輯:陳 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