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覺不老實怎么辦
問:我家孩子睡覺特別不老實。我把他哄睡,剛想躺下,孩子就來個“霸王翻身”,把我的腿壓住;睡到半夜,他的小腳丫突如其來地踢到我的臉上;天快亮?xí)r,我醒來看見他四仰八叉地躺在床的中間。唉——真煩人!
請問,孩子睡覺到處滾、不老實,是不是在故意調(diào)皮搗蛋啊?
毛女士
答:孩子睡覺不老實,不是調(diào)皮搗蛋,而是在用肢體語言向您傳遞3個信息。
1. 身體正在發(fā)育
孩子睡覺到處滾、不老實,是因為他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還沒有發(fā)育好。6歲之前是孩子的大腦神經(jīng)鏈接高速建立的時期。此時,孩子的大腦像一臺正在高速運轉(zhuǎn)的發(fā)動機。白天,他通過說話、看電視、和小朋友打鬧等方式接收各種信息;晚上,他的身體靜下來,但大腦還在工作,忙著處理各種信息,所以夜晚睡眠時,他很難保持長時間的深睡眠,有時會動來動去。但這壓根兒不是調(diào)皮搗蛋,而是他的身體正在發(fā)育。
2. 睡覺黏人,是孩子在尋求安全感
不知您發(fā)現(xiàn)沒有,孩子翻身總會朝著媽媽翻去,不是壓著媽媽的手就是把腳丫子搭在媽媽的身上。這不是調(diào)皮搗蛋,而是在尋求安全感。
3歲前的孩子非常敏感,他暫時還分不清“媽媽離開一會兒”和“媽媽不要我了”有什么區(qū)別,只要看不到媽媽,他就會感到焦慮不安。夜晚,四周漆黑一片,他最容易感到不安,所以睡著了也要貼過來,抱住媽媽、挨著媽媽,這其實是為了確認(rèn)媽媽還在他的身邊。他可能會說話了,但還不能清晰地表達(dá)“媽媽,我怕黑”“我做噩夢了”等內(nèi)心憂慮,于是靠近媽媽、感受媽媽的氣息和體溫,是他的本能依賴。您以為的煩人動作,其實是孩子在用另一種方式對您說“我愛你”。
3. 白天太興奮,晚上無法安靜入睡
有些孩子精力充沛,特別能折騰,從早到晚跑個不停。這時,媽媽就要做好心理準(zhǔn)備:晚上,孩子可能會把白天沒有釋放完的精力帶進(jìn)夢鄉(xiāng),尤其是有這幾種情況的:睡覺前玩得太瘋、太興奮;睡覺前情緒波動較大,比如哭鬧、受了委屈;看了刺激的動畫片或玩了電子游戲;睡覺環(huán)境太嘈雜、光線太亮或室溫不適等。
這些原因都會導(dǎo)致孩子入睡難、入睡淺、動作多。這不是孩子不想好好睡覺,而是他的身體還沒有學(xué)會放松和自我調(diào)節(jié)。
看到孩子睡覺不老實,有些家長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去糾正孩子。其實,在這件事上,家長還真管不了孩子,也不需要管,只需要讀懂孩子這些小動作背后的真正需求就行。
建議家長這樣做:
1. 給孩子睡前“儀式感”
每天重復(fù)一套固定的睡前流程,能讓孩子的大腦更快地進(jìn)入休息狀態(tài)。比如:洗個溫水澡;關(guān)掉電子產(chǎn)品;給孩子講個溫情故事;抱一抱孩子,對他說“我愛你”。每天睡覺前重復(fù)一遍這個流程,孩子習(xí)慣后就會形成條件反射,知道流程走完就該睡覺了,于是閉上雙眼,情緒安穩(wěn)下來,動作也會減少。
2. 給孩子提供足夠的空間
入睡后,孩子翻身、滾動,不僅是在調(diào)整姿勢,也是在釋放壓力。家長不必強行讓孩子睡覺時老老實實,可以給孩子提供足夠的空間,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比如,床大一點,讓孩子有地方翻滾;用護欄把床圍住,避免孩子翻身摔下床;床上放一個孩子喜歡的毛絨玩具,讓孩子摟著毛絨玩具睡覺,以安撫他的情緒;被子不要太沉,睡衣要舒適、透氣。
3. 媽媽也要照顧好自己
媽媽半夜被孩子打擾,不能得到好的休息,第二天卻依然要早起,做飯、上班、帶娃,真的很辛苦。在這種情況下,媽媽一定要想辦法照顧好自己。比如,和老公商量,輪流照顧孩子;中午,給自己安排一次小睡,補充精力;和閨蜜聊聊天,釋放一下壓力。媽媽只有先保證自己的健康,才能更好地照顧家人。
最后,我想告訴您,孩子長大是非常快的。等有一天他不再貼著您睡覺,說不定您就該懷念他年幼睡覺時冷不丁地踢你一腳時的親密和溫暖了。
【編輯:楊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