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是天色微亮雨蒙蒙,
大街上人煙稀少霧層層。
一個貨郎挑著擔子走得快,
直奔石家莊日本駐軍大本營。
說話間來到了大門口,
這貨郎邁步就要往里行。
只聽得崗亭內突然有人喊“站住”,
原來是睡眼惺忪的一個哨兵。
關鍵這哨兵的名字一聽就是睡不醒,
他名字就叫小野正懵。
只見他戴正了帽子門前站,
還不住地打著哈欠揉眼睛。
(白)“你的,什么的干活?”
這哨兵小野他端起槍來忙發問。
卻聽見那籮筐里頭出了聲,
(日語)“別殺我們,我們是日本人。”
(白)日語?別殺我們,我們是日本人?
嘿,哨兵他聽到了喊聲猛一愣,
這小野正懵他更懵(啦)。
他低頭看見筐里有兩個女孩真可愛,
一大一小挺分明。
這位說難道這貨郎是個人販子,
那位說送孩子來學日語也有可能,
嗨,咱這彈幕評論先暫停吧!
話說小野他盯著筐里頭仔細看,
見兩個孩子沖著他是可憐巴巴地眨眼睛。
這一眨一眨的不要緊,
倒勾起了小野的思鄉情。
“這多像我的兒子小野二懵。”
(白)懵一塊去了!
“二懵啊,我多想回到家里把你疼,
我多想回家帶你去旅行。
我多想蒸好了飯團來喂你,
我多想為你淺草寺里頭求太平。
我多想······”
啪,他一巴掌差點把自己又打懵。
“我多想,我想多了,
小野君,你現在要跟隨軍隊把這中國來占領。
兒女情長的可不行!”
想到這,小野他回過神兒來再發問,
還端起了三八大蓋往上迎。
(白)“什么的干活,不老實交代死啦死啦的!”
但只見貨郎他面不改色很淡定,
不緊不慢地發了聲。
“我要見你們司令官,
八路軍讓我把這封信送到他手中。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請你把來意說給他來聽。”
小野他回到崗亭撥電話,
電話里司令官下令來放行。
小野他聞聽連忙打立正,
緊接著押著這貨郎進了兵營。
這家伙跟在后邊還直琢磨呢,
“說不定這位是特高課的也有可能。
帶著倆日本孩子做掩護,
原來這搞情報也得從娃娃抓起不放松,
嗨,這小野正懵他凈胡蒙啊!”
小野他胡思亂想的正發愣,
抬頭看,日軍司令站在那臺階之上出了聲。
(白)“這位先生從哪來啊?”
小野心說我哪知道啊,
不光我不知道,您瞧瞧,
就連咱們評論區里都沒了聲。
您要問這事兒到底是啥劇情,
咱還得從頭復盤往下聽。
話說這個1940年,
日本的侵華戰略有調整。
調動了主力向咱的根據地來進攻,
八路軍為粉碎日軍的囚籠政策有行動,
調集了百團作戰來反攻。
日軍在華北戰場節節失利,
各部隊被分割包圍在甕中。
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委聶榮臻,
戰績輝煌數不清。
正太鐵路破擊戰,淶源作戰出奇兵,
八路軍越戰越英勇,
還把這個井陘煤礦的鬼子來肅清。
可鬼子全都消滅凈,
突然間廢墟中傳來孩子的嚎哭聲。
原來是兩名日本遺孤,嗷嗷待哺,
他們一大一小的鬧不停。
據調查孩子的父親就是煤礦的副礦長,
夫妻倆全都死在了戰火中。
聶司令員聞聲趕來把5歲的姐姐來抱起,
美穗子驚恐地踢蹬著雙腳想脫掙。
仿佛在說別殺我,
我只是無辜的小孩童。
聶榮臻把孩子輕輕來放下,
轉身叫來了衛生兵。
“趕緊把孩子來救治,
給他們穩定情緒別放松,
伙食上一定要注意,
肉蛋奶都要選的精。”
身后的警衛小吳有情緒,
“司令員,您這么安排可不行!”
“為什么?”
“司令員,他們可是鬼子的小雜種,
對他們這么優待我想不通!”
“他們還都是小孩童。”
“小孩童?我的兒子沒滿一歲就死在了鬼子的刺刀下,
俺娘她被活活淹死在井中。
俺爹他被鬼子開膛來破肚,
俺媳婦被畜生們糟蹋喪了生!
俺跟鬼子的冤仇深似海,
看見他們我一腔的血氣就往上沖。
俺一家四口死得慘,
我要拿這倆孽種給死去的同胞祭英靈!”
說到這,他掏出了手槍推上膛,
看到這,倆孩子的哭聲更震驚。
就在那扳機扣動的一剎那,
“住手!”聶司令握住小吳的手腕舉過頭頂,
“啪”的一聲槍響震長空。
(白)“來人,把小吳給我抓起來關禁閉!”
警衛排長一聲令,
戰士們把小吳摁在了正當中。
“放開他。”聶司令分開了眾人走向前,
握住了小吳的雙手發了聲。
“你們一家四口死得慘,
你對鬼子的仇恨我心里清。”
“司令員,我知道今天太沖動,
可我······”
“小吳啊,你的心情我理解,
可我得把善待這孤兒的道理來說明。
小鬼子侵略中國惡貫滿盈,
中華兒女是保家衛國來抗爭。
咱們是正義的軍隊講人性,
虐待這孩子理不通。
戰爭有罪,孩子無辜,
這一點咱要分得清。
要連這孩子咱們也不放過,
那咱和小鬼子的獸行還有啥分明?
正義的軍隊終將把法西斯軍隊來戰勝,
咱不能讓兩國人民把世代的仇恨來傳承。
咱要向世界來宣告,
中國人自古以來愛和平。
我們不好戰,也不怕戰,
可我們絕不會把刺刀對著老人、女性和兒童。
我要讓這些孩子長大以后做見證,
讓他們深刻反思法西斯分子的侵略罪行。
今天誰也不準把你關禁閉,
我只希望這一番道理你能想通(啊)。”
一番話說得小吳淚流滿面,
他端正的行了個軍禮表赤誠。
“司令員,感謝您給我上一課,
我明白了咱靠啥才能把這場戰爭來打贏。
這兩個孩子交給我,
我絕不會犯糊涂再做傻事情。”
從那天起,衛生員為孩子來看病,
小吳他為孩子每日三餐忙不停。
聶司令行軍途中也不忘把她們來照應,
還經常削了水果喂到她倆的小嘴中。
美穗子感動得流眼淚,
一歲的小妹吃飽了“咯咯”樂不停。
她倆都望著司令心里暖,
那眼神就好像望著父親一樣那么動情。
就這樣過了幾天整,
司令員把警衛小吳叫到屋中。
“考慮到前線戰事緊張多危險,
我真怕炮火傷了倆孩童。
我派你化裝成貨郎把人送,
把他們平安送回日本兵營。
讓敵軍把孩子們轉交親屬去撫養,
送他們回到家鄉得安寧。
這封信你牢牢身上帶,
也一并交到日軍司令他的手中。”
說完話聶司令把孩子裝在了籮筐里,
撫摸著臉蛋細叮嚀。
“美穗子,你是姐姐要聽話,
我讓人送你們回家不飄零。
這筐里的甜瓜削好了皮兒,
你渴了就沖小吳叔叔喊一聲。”
說完話,司令員向著她們招招手,
含淚送別了倆兒童。
一歲的小妹哇哇的哭,
心里頭好像明白這“離別”倆字啥感情。
美穗子的哭聲更心痛,
兩只小手還沖著聶司令員抓不停。
這情景印證著一句話,
是人他都有感情。
只有畜生太冷血,
侵略者殺人心不疼。
這就是故事開始的那一幕,
警衛小吳化裝成貨郎為送孩子進兵營。
再看那日軍司令展信宣讀出了聲,
這封信,句句叩問似警鐘……
(白)“日閥橫暴,侵我中華,戰爭延綿于茲四年矣。中日
兩國人民死傷殘廢者不知凡幾,輾轉流離者,亦不知凡
幾。此種慘痛事件,其責任應完全由日閥負之。”“余此
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僅五六齡,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
無依,情殊可憫,經我收容撫育后,茲特著人送還,請轉
交其親屬扶養,幸勿使彼輩無辜孤女淪落異域,葬身溝
壑而后已。”“我八路軍本國際主義之精神,至仁至義,
有始有終,必當為中華民族之生存與人類之永久和平而
奮斗到底。”
日軍司令看完信仰天嘆了口氣,
目光又看向了倆兒童。
看孩子無辜的雙眼心觸動,
在耳邊又回蕩起凄慘的嚎哭聲。
腦海中止不住地來浮想,
想起來怎么就那么心驚。
腦海中火光沖天房屋倒,
腦海中中國人妻離子散血色紅。
東北、華中和華北,
獸行屠城在金陵。
想到此他不敢再細想,
抬眼望那貨郎已消失在視野中。
日軍司令面對著他遠去的方向默默無語,
脫下了軍帽深鞠一躬。
這一躬是要向英勇的中國人民來道歉?
這一躬還是向偉大的中國軍人來致敬?
這一躬這日軍司令到底怎么想,
這一躬的答案就在法西斯宣告投降的歷史中!
這就是恩同再生的故事一段情,
咱們以史為鑒愛和平!
賞析:
“戰爭受難者”是指那些沒有參與戰爭或者已退出戰爭的人員,既包括戰火下絕望無辜的平民,也包括戰場上命懸一線的傷者、病者,以及已經交出武器的戰俘。這些受難者是戰場上的弱勢群體,而最能體現人類文明和人性溫情的莫過于交戰雙方對戰爭受難者的人道保護。但從古至今,在殘酷的戰場上,總會有很多人拋棄人性。古羅馬時期,羅馬統帥蘇拉就曾在一次戰役后,下令用標槍射死8000多名戰俘;11世紀末十字軍東征時,天主教教宗烏爾班二世就煽動說,“去把那些邪惡的種族消滅干凈。”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絕大多數交戰方無視已有的戰爭倫理,使戰爭迅速淪為獸性的屠殺和毀滅,其中的“佼佼者”當屬侵華日軍,甚至日本的學者江口圭一也曾評價,“(他們)侵華日軍是一群野獸、惡狗,發了瘋狂病的強盜”。而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全面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
1980年,《解放軍報》《人民日報》先后刊登了文章《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尋找在1940年被聶榮臻元帥救下的一對日本小女孩。本作就是根據“聶帥救孤”的真實歷史改編而成的。
“人性”是本作一以貫之的主題,但作者在圍繞主題鋪設情節、構筑矛盾時,對立的“二元”并不是“有無”而是“多少”。在出場人物中,編者最感興趣的日本哨兵小野正懵。他看著兩個小女孩也忍不住動了思鄉情,想帶著孩子小野二懵去旅行,為他做飯團、求太平。這其實體現出了以他為代表的一部分侵華日軍士兵并不是毫無人性的畜生,也有著一定的人性底線。但這種“小我”的人性在八路軍的“大我”面前就顯得殊為淺薄。
全家慘死在日軍的屠刀下,警衛員小吳就是全面抗戰時期受苦受難中國人民的代表。因此看到兩個日本女孩時,“掏出手槍推上膛”也是情理之中的反應。但就在此時,聶榮臻元帥登場,給小吳擺事實講道理,“要連這孩子咱們也不放過,那咱和小鬼子的獸行還有啥分明”更是振聾發聵,道出了我軍和侵華日軍迥然不同的本質。而接下來小吳的轉變更是與上文中的小野正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后者對正在遭遇苦難的中國軍民毫無同理心,而前者則成為了兩個日本女孩的保姆,“這筐里的甜瓜削好了皮兒,你渴了就沖小吳叔叔喊一聲”是聶帥的叮嚀,更為小吳的轉變做了一個精到的總結。
在作品最后,日軍部隊長的脫帽鞠躬是一個“開放式—肯定”情節。日軍部隊長的鞠躬理由或許多種多樣,但真實歷史的最終結果卻是肯定的。這種處理方式與前文遙相呼應,更強調了人性之于戰爭的可貴。
儒家學說認為,仁者必有勇。這一方面強調了勇氣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確定了“仁”是“勇”的限定條件—在孔子眼中,“勇”是一種中立性品質,它要成為美德,必須要有所節制、有所導范。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武裝,就是“德性之勇”的典范。而在觀照當前紛繁復雜的國際局勢時,我們會由衷覺得,“德性之勇”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