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上海評彈團攜“江南雅韻醉春風”文化交流項目橫跨太平洋,在美國洛杉磯、舊金山、紐約、亞特蘭大4城展開文化交流活動,唱響吳儂軟語的東方曲韻;6月,“中華曲藝海外行”赴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交流訪問,藝術家們盡展南北曲藝之妙、說學逗唱之能,受到海外觀眾的歡迎。活動的成功舉辦如同一曲跨越山海的文化交響,在異國他鄉激蕩出動人的回響,不僅鮮活彰顯了曲藝藝術魅力,更承載了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文化使命。
曲藝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經千年的傳承與發展,凝聚著中華民族的集體智慧、情感記憶與審美追求。從市井街頭的說唱藝術,到如今登上國際舞臺的文化瑰寶,曲藝始終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講述著中國故事,傳遞著中國聲音。
在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文化多元碰撞的今天,曲藝的海外傳播已超越單純的藝術交流范疇,成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曲藝海外傳播,我們向世界展示一個立體、多元、真實的中國。相聲的詼諧幽默展現出中國人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評書的波瀾壯闊勾勒出中華民族跌宕起伏的歷史畫卷;評彈的溫婉細膩傳遞著江南水鄉的詩意情懷……這些極具中國特色的藝術表達,讓海外受眾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隔閡,直觀地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從而打破西方話語體系下對中國的片面認知,構建起更加客觀、全面的中國形象。
文化傳播的關鍵在于引發共鳴,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眾,其審美習慣、價值觀念和接受方式存在顯著差異。曲藝要在海外傳播,需在保持文化內核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內容和表現形式進行本土化改編,以更加貼合海外受眾需求的表達方式,跨越文化隔閡。例如,將中國傳統故事與海外受眾熟悉的文化符號、生活場景相結合,讓故事更具代入感;借鑒海外流行的藝術表現手法,如音樂劇、脫口秀等元素,為曲藝注入新的活力;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打造沉浸式的觀賞體驗,讓海外觀眾更直觀、更深入地感受曲藝的魅力……創新不是對傳統的背離,而是為了讓曲藝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和海外傳播的需求,以更開放、包容的姿態走向世界。
曲藝海外傳播的目標,是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互鑒,推動人類文明的共同發展。在傳播過程中,我們要秉持平等、尊重、包容的態度,既要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也要尊重和學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優秀文化,實現文化的雙向交流與互動。通過曲藝演出、文化講座等形式,搭建文化交流的平臺,讓海外民眾不僅能欣賞精彩的曲藝表演,更能深入了解曲藝背后的文化內涵等。同時,鼓勵海外藝術家與中國曲藝界開展合作,共同創作融合不同文化元素的作品,增進相互理解與友誼,為構建更加和諧、包容的世界文化格局貢獻力量。當中國的曲藝藝術家與海外藝術家攜手,用音樂、語言、表演等藝術語言,講述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傳遞著人類共通的情感與價值,文化的隔閡便在藝術的交融中逐漸消解,文明的火種也在交流互鑒中熠熠生輝。
站在文明交匯的歷史潮頭,以文化自信為帆,以創新思維為槳,以開放包容為舵,曲藝必將在世界文化的汪洋中乘風破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將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為人類文明的星河增添更多璀璨的東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