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續2024年上揚行情,A股銀行板塊今年再創新高。Wind(萬得)數據顯示,截至7月14日,銀行指數年內累計漲幅已達21.4%。但與此同時,非上市銀行股權遇冷、拍賣價整體下行的趨勢還在延續。
“目前因為經濟增速放緩、同行競爭激烈,股權轉讓市場上賣方多、買方少,中小銀行股權拍賣價格整體都在降。一家福建地區的農商行,2022年10月每股還賣到6.3元,最新一筆股權拍賣每股只有2.1元,降了超六成。”從事銀行股權交易超十年的李文近日向《財經》說道。
擁有八年銀行股權交易經驗的張展也表示,當前非上市中小銀行股權拍賣價處于低位。他經手的一家浙江地區分紅穩定的農商行,7月初剛成交的一單股轉單價為5.53元,而兩年前每股拍賣成交價還在8元上下。
還有更多中小銀行股權掛牌后無人問津。近年來,中小銀行股權多次流拍、打折出售甚至1元起拍的現象屢見不鮮。據阿里拍賣平臺,僅7月中旬,就有至少四家地方農商行二次拍賣的股權掛出1元起拍價。
“買銀行股,主要看其分紅率和成長性。”多位受訪人士介紹,目前,諸如北京、廣東、浙江等區域,部分穩定分紅的城農商行股權相對搶手,而西部、中部地區部分城商行、農商行已連續數年不分紅且有一定比例的壞賬,估值向下壓力更大。
“股價漲得太快,連自家大股東都沒來得及上車。”近期,成都銀行擬增持數千萬股的大股東,因股價長時間持續超過增持價格上限等因素未能實施計劃,成為A股銀行股“牛市”的一面側寫。
而另一面,許多未上市銀行面對的則仍是股權持續流拍、降價的現狀。
《財經》在阿里拍賣平臺以“銀行股權”為關鍵詞搜索,當前大多數正在進行或已結束的股權轉讓,被數百上千次圍觀卻無人報名。例如廣西龍勝農村商業銀行26.8萬股股金,6月5日開拍,起拍價32萬元,截至7月14日被超過1360人次圍觀,但無人報名;安徽渦陽農村商業銀行8.78萬股股權,二拍起拍價9.8萬元,較一拍折價近30%,依然流拍。
據多位承辦人員總結,轉讓規模大、金額高、股權有糾紛是不少標的流拍主因,反之,自然人轉讓、無債務糾紛、拍賣額較小的標的普遍成交概率高,銀行資產規模、經營情況、發展前景及受讓條件等也會綜合影響競買方。
不過即便股權成功轉讓,當前成交價亦普遍縮水。
目前,李文手上有一筆福建某農商行10萬股股權,掛牌價21萬元,折合每股2.1元。她告訴《財經》,該行股權轉讓成交價近年持續下滑,2022年10月交易了一筆4000股股權,成交價2.53萬元,折合每股6.3元;到2023年初,一筆9300股股權以4.47萬元轉讓,每股成交價降至4.8元,也低于該行每股凈資產(同期為4.9元),意味著機構的資產情況被市場給以較低的估值。
談及價格趨勢,張展也有相似的觀察。他經手的浙江一家農商行,7月初剛成交了一單12.43萬股股權轉讓,成交價69萬元,折合每股5.5元。“這家銀行股權成交價最高是2017年、2018年,單股價格曾達到近10元,前兩年降至6元-8元。這個成交價已經算穩定,因為該行近年穩定分紅和配股,而疫情期間,不少地方銀行已經暫停分紅,贈股也減少了。”
這都是中小銀行困境的反映。一位行業資深研究人士稱,近年來,銀行業隨經濟轉型處于調整過程中,盈利水平提升的空間有限,中小銀行面臨更多經營和新興科技的挑戰,估值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
不過多位受訪人士提到,非上市中小銀行亦有分化,內控相對完善、經營穩定、信披透明、股權流通性高及所處區域經濟發展潛力大的銀行股權仍比較搶手;而有的地方銀行十余年未分紅,近年還在消化大額不良資產,對投資者吸引力就比較低,股權流拍的概率更高。
進入低利率時代,以銀行股為代表的高分紅資產已成為投資者追求穩健收益的重要標的之一。由分紅額除以股價得到的銀行股息率指標,近年持續跑贏理財收益率。
今年以來,部分上市銀行股息率超過8%,而據普益標準數據,上半年理財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2.65%,“買理財不如買銀行股”聲音再起。
“持有非上市銀行股權也是看分紅率或成長性。”李文稱,雖然有的銀行因利潤變薄減少分紅,但還有一些銀行每年保持10%乃至15%以上的綜合分紅率,加上股權轉讓單價下降,股權年化收益率還能達到4%左右的水平。不過非上市銀行股權交易限制相對更多,例如有的股權只在股東間轉讓,有的限定同省籍購買,有的需到柜臺交割。
而在成長性方面,據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團隊今年初復盤,過去三年至四年,很少有銀行能夠憑借高成長性給投資者帶來回報,投資回報主要來自高分紅銀行的股息以及無風險利率(習慣上用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下降后的價值重估。大行中長期持有收益好于大多數中小銀行,且大行收益穩定。
不過該團隊認為,2025年高分紅和高成長主線都有機會。“2025年上半年凈息差繼續下行,但降幅收窄,下半年有望企穩,此輪業績下降周期進入尾聲,但預計改善幅度有限。風險溢價或將成為2025年投資主線之一:由于政策的積極轉向以及2025年經濟復蘇的預期不斷增強,投資者對高成長銀行所要求的風險溢價將有所下降,利好成長銀行估值修復。”該團隊表示。
另有銀行業資深人士提到,中小銀行可從幾方面提升股權吸引力:一是明確自身的戰略定位和比較優勢,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保證業務穩健增長和盈利能力提升;二是完善公司治理和經營管理機制,強化信息披露和市場監督,持續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改善資產質量;三是提升市值管理能力,密切關注股東的價值訴求,在監管允許的框架下運用分紅等工具回饋投資者。
(應受訪人要求,李文、張展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