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39.4;F49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1069(2025)04-0124-03
1引言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引下,高質量發展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主要任務,會計師事務所對于捍衛資本市場秩序、改善會計信息質量、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隨著《“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得到落實,數字化轉型成了各個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會計師行業也積極回應國家數字化戰略,向著信息化、智能化邁進。2024年,《會計師事務所數據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得以出臺,又進一步對行業數據安全經營加以規范,從而為數智化轉型構筑了安全根基。在此情形之下,探尋數智化助力會計師事務所改善審計質量的途徑,既符合國家戰略需求,也是促使會計行業達成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之舉。
2會計師事務所提高審計質量的意義
2.1適應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
隨著經濟結構變革以及資本市場飛速發展,企業財務活動變得越發繁雜,審計風險不斷攀升,會計師事務所身為資本市場關鍵的“守護者”,提升審計質量有益于保證財務資訊真實透明,規避財務舞弊及系統性金融風險。在全球化浪潮涌動、監管日益嚴格的大環境之下,高品質的審計既鞏固了檢查報告的公信力,又給資本市場的良性運作構筑了穩固根基,進而推動國家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2.2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
數字經濟浪潮之下,傳統審計形式無法適應繁雜業務及海量數據的處理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利用數智化途徑提升審計品質、改進流程并管控風險,可以有效地應對行業變革帶來的難題,依靠智能化技術做到經營更新和服務提升,事務所在加強自身市場競爭實力和長遠發展潛力之際,也能促使整個行業朝著高效、智能、規范的方向去發展。
3數智化背景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建設現狀3.1推動審計流程數字化
當前,會計師事務所正加快數字化進程,采用智能化審計工具和平臺,達到在審計流程中“人機協同”的新形式,像普華永道中國就布置了Aura審計平臺和Halo數據分析工具,可以對大量財務交易實行自動識別和異常檢測。此外,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銀行函證電子平臺接入會計師事務所和金融機構公告》,截至2024年,全國 80% 以上的特大型事務所已廣泛運用電子審計函證系統,避免了傳統紙質函證存在的造假風險,增強了函證回饋的時效性與真實性。
3.2運用智能化數據處理平臺
面對海量的非結構化數據,事務所運用文檔解讀和智能轉化工具來達成重要信息的自動獲得以及風險的深刻挖掘。事務所在不斷采用OCR(光學字符識別)系統及NLP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去辨別并解析合同、發票之類的非結構型文本,從而達成信息的自動抽取和對比。例如,安永(EY)研發的EYHelix平臺,在金融領域審計的時候已經能夠處置超過20萬筆交易記錄,只需十分鐘就能達成原先人工兩個小時才能做完的工作。
3.3構建智能協作與客戶管理平臺
事務所在智能審計和協作平臺上下功夫,使得內部協作和客戶交流更為迅速,做到數據共享并讓審計進程變得可視化,客戶關系經營系統有利于隨時察覺風險并改善審計方案,相關調研顯示,超過六成的頭部事務所憑借集成CRM系統,把客戶溝通響應時效提升了 35% ,而且使審計報告初稿提前了1.8天交付。
4數智化背景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建設面臨的挑戰
4.1事務所結構問題顯著
當下,中注協發表的《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仍存有 45% 以上的大中型事務所沒有設置內部審計質量監控的專職部門, 60% 以上的項目質量復核工作集中在項目結束之際,缺少事前、事中的動態監管。審計時,信息傳達鏈條偏長,很可能產生指令走樣、回應遲緩之類的狀況,從而左右審計決策的效率和準確性。還有不少事務所沒有形成完備的審計質量管控體系,缺失全面化的質量管理準則及流程,質量監管大多依靠項目收尾之后的事后核查,并非全過程的動態守護。這樣的結構弊病既會干擾審計的效率,又極易造成風險點在項自進程中遭到忽略,使得審計結論的可靠度下滑,限制了事務所總體審計質量的穩定優化。
4.2事務所資源配置不足
數字化轉型大環境之下,有些會計師事務所陷人技術難題與人力不足的雙重困局。根據貝哲斯咨詢出版的《2024-2029年中國會計數字化轉型市場調研報告》,有67% 的中型事務所每年用于IT方面的支出不到其總收入的3% ,而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這一占比平均值卻達到了8.4% 。一是受資金壓力所限,很多事務所無力持續投資先進審計技術以及智能化平臺,使得自身數智化創建止步不前,難以符合現代審計對于高效、精確的要求;二是數字化復合人才極度短缺,當前在職的審計人員大多出身于傳統會計專業,缺乏數據分析、信息技術等跨領域技能,造成更新后的數智化審計軟件和工具不能完全施展作用。此外,部分事務所存在技術培訓及資源整合不到位的情況,加劇了審計工具使用率較低的情況,事務所“工具閑置、人工低效\"的不良狀況越發普遍,甚至會影響到事務所參與行業競爭時具備的核心競爭力。
4.3審計人員存在心理困境
數智化進程加快時,不少審計人員遭遇技能更新難題,2024年安永中國的內部調查表明,在接觸新審計工具的員工當中,多于 40% 存在“操作繁雜,怕犯錯誤\"的心理壓力,接近32% 的人覺得缺少系統培訓支撐,只是被動應對平臺改變,這就給數智化工具的推廣帶來阻礙。事務所在經營方面依舊采取傳統的任務推動手段,漠視了員工工作的自主性及其革新能力的發揮,使得審計人員更多時候處在消極執行的狀況之中,缺乏自發思索和預先防范風險的意識,從而影響到審計質量提升的內部動力。更糟糕的是,在高度緊張且具有固定標準的檢查程序之下,一些人極易養成機械般作業的習性,忽略了對審計質量更深層次的關注,質量觀念變得麻木。這種心理層面的問題,會影響團隊的整體執行力和工作熱情,成為束縛事務所審計質量建設的重大安全隱患。
5數智化助力會計師事務所提高審計質量的路徑
數智化轉型不斷向前推進時,會計師事務所若想改善審計質量,不能僅僅依靠傳統方式,而要憑借立體度的數智化支持系統來做到全方位加強。當前,結構優化、資源配置以及調節人員心理成了審計質量改進的主要途徑,具體如圖1所示。在數智化背景下,事務所在結構、資源和心理這3個層面產生良性循環,可以幫助事務所創建起有效、智能又可持續的審計質量管理體系。

5.1助力結構優化
5.1.1搭建智能協作平臺
會計師事務所實施審計質量管理時,可憑借智能審計平臺和智聯協作系統的創建來重新塑造項目經營及交流形式,例如,德勤的ZoraAI智能分析平臺和安永的EYHelix數據審計平臺,都可以把審計計劃、執行、復核統統放進一個動態可視的平臺上,用數字化手段把整個審計流程各部分都放到同一個系統里面,沖破項目小組成員之間的消息壁壘,做到審計數據的即刻分享、動態更新和分層控制。審計人員可以從這個平臺明確任務分配情況和進程,避免傳統紙質文檔或者零散交流造成的消息遲緩及缺失狀況。管理層和合伙人同樣可憑借此平臺,隨時查看審計資源調配及關鍵節點風險狀況,從而加強對項目全盤把控能力并及時作出決策。
5.1.2應用數字化工具
數字化工具得到深度應用之后,會計師事務所就會具有以往不曾有過的應對海量多種化數據的處理和分析能力。類似德勤開發的“ZoraAI\"智能分析系統與安永的“EYHelix\"數據審計平臺,都可以跟被審單位的ERP系統對接起來,包括SAP、用友、金蝶等系統,從而很快把主數據、明細賬以及憑證數據給提取出來,審計人員可以憑借這些工具去完成批量化的憑證檢測、三角校對、收人認定分析之類的任務,在數據準備這個階段的工作效率至少能提高 60% 以上,還可以采用流程挖掘工具和智能算法,如Celonis或ProcessGold,給審計人員賦予強有力的風險識別以及數據關聯分析手段,幫助他們更深層次地探尋交易背后潛藏的邏輯關系,找出不正常的交易,潛藏的財務舞弊風險還有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擴展審計的深度和寬度。
5.2助力資源配置
5.2.1強化“硬\"資源投入
會計師事務所在推動審計質量提升時,不斷加大對數智化技術的硬件資源投人,這已經成為一種明顯的行業走向。當下,事務所能夠采用大數據分析平臺、人工智能輔助系統、自動化數據處理設備等先進工具,例如,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建設的Cortex大數據平臺,在2018年《會計師與國際會計公報》獲得了年度審計創新大獎,該平臺把數千萬條財務數據同經營數據進行建模和可視化分析,找出收人確認同存貨變動之間非線性的聯系,沖破傳統審計模式中數據處理和風險識別的瓶頸,讓審計工作由僅僅依靠人工經驗的操作轉變成依靠技術助力的科學、系統的流程,大幅優化審計作業的智能程度。大數據平臺可迅速整合并剖析企業各方面的經營數據,準確找出潛藏的財務風險及異常交易;人工智能輔助系統則依靠機器學習算法,自動發覺復雜的業務邏輯和異樣情況,加強風險警示的前瞻性以及決策支撐的精確性;自動化設備被用在數據收集、存檔、分析等環節上,可以縮減審計期限,改善工作效率。
5.2.2夯實“軟”資源建設
數字化轉型給審計人才帶來新需求時,會計師事務所應把\"軟\"資源創建當作加強審計質量的關鍵部分。事務所需鞏固校企合作,踴躍加人高校課程安排和應用教學,促使數字化審計知識和技能在教育階段預先部署,做到人才供應同行業發展需求精確對接。如根據重慶理工大學會計學院官網顯示,該校與UiPath公司聯合舉辦“互聯網 + 會計\"特訓營,課程包含Python財務建模、NLP合同分析、審計數據可視化等,推進產教融合。內部培訓上,立信事務所搭建了數字審計人才成長路徑圖,據其官方電子刊顯示,該路徑利用“數智化人才學習平臺”提供 60+ 門AI審計微課程,包含ACL、IDEA、PowerBI等軟件工具,審計人員可以借助虛擬仿真實訓系統開展真實項自場景演練,2023年的數據顯示,該平臺的覆蓋率超過 85% ,使用者平均審計效率提升了 22% ,技術適配能力也得到了明顯的加強。
5.3調整人員心理
5.3.1提升審計人員數字化素養
會計師事務所邁進數智化進程時,要把優化審計人員的數字化素養當作關鍵任務來抓,通過系統培訓、實際操作以及文化引領,助力員工跨越新技術認知方面存在的障礙。通過不斷的技術加持和經驗積淀,使得審計人員漸漸對數智化工具產生一種熟識感和駕馭感,減輕遭遇技術變革時產生的抵觸情緒。事務所還要營造出一種開明、寬容的學習環境,促使員工自動去探尋并運用各種智能工具,讓數智化觀念轉變成員工平日工作中的思維定式。當員工真切感受到技術所帶來的效率改進和風險把控好處之后,就會提升對技術應用的信心,進而喚起整個團隊踴躍加人創新型審計模式當中,推動事務所的數智化轉型朝著良好方向前進。
5.3.2激發內生動力與審計責任感
智能化工具得到廣泛運用之后,會給審計人員省去許多重復勞動的時間,事務所應該順勢推動員工朝著以價值為導向的審計工作方向前行,通過完善授權經營機制以及差別化獎勵制度,給予審計人員更多決策余地和責任擔當,從而讓他們在項目開展過程中變得更為積極主動且富有責任感。當員工碰上繁雜審計事務時,能夠依托技術支持,發揮專業判斷與創造力,提升風險識別與問題解決能力。事務所塑造起來的這種具有自主性的工作氛圍,既能改善員工的職業滿足感和歸屬意識,又能切實提升審計質量。
6結語
在數字化浪潮之下,會計師事務所正在利用數智化工具來重新塑造自身的審計質量經營體系,從結構優化、資源整合到人員心理激勵,全面提升審計工作的效率與精準度,促使事務所朝著高效、智能、專業的方向不斷發展。今后,數智化也會繼續給審計行業增添力量,幫助會計師事務所更好地守護資本市場的健康運行,進而在助推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進程當中起到更為重大的作用,邁向越發規范、智能、可持續的審計新格局。
【參考文獻】
【1】王海洪,王藝璇.數字化賦能會計師事務所提高審計質量之路徑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24(12):102-106.
【2】周婷.智慧審計助力中小會計師事務所高質量發展[J].中國注冊會計師,2024(12):107-110.
【3】洪磊.用新發展理念指導審計質量提升的思考[J]中國注冊會計師,2024(10):92-96.
【4】高靖宇,魏蕊.會計師事務所數字化轉型與審計質量一一來自數字化人才招聘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24(03):88-101.
【5】鄭登津,武健.會計信息質量檢查與審計質量[J].審計研究,2021(01):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