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學習任務群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圍繞新課標中提出的“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六大學習任務群,設計分層作業,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探索知識,助力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與發展。
一、任務群視域下小學語文分層作業設計思路
(二)遵循循序漸進原則
受學習基礎、認知水平等因素影響,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存在顯著個體差異。統一的作業要求難以滿足全體學生的發展需求,易導致學困生因無法完成作業而喪失學習信心,學優生則缺乏拓展提升的機會,不利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培養。因此,在任務群背景下設計作業,教師需秉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基礎型、發展型、拓展型任務,為學生構建階梯式學習平臺,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作業內容,靈活運用知識儲備完成任務,確保各層次學生在作業實踐中均能有所收獲,切實提升語文學習效果。
(一)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在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教師作為作業設計的主導者,需依據學生的語文基礎與課堂表現,布置具有針對性的學習任務,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提升學習效率。在任務群視域下進行小學語文分層作業設計,應將學生置于核心位置。教師不僅要細致觀察學生課堂表現,梳理知識薄弱環節,還需挖掘課程內容的趣味性,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形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促使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技能遷移應用到新情境中,高效完成作業任務。
(三)創新作業形式
傳統小學語文作業多以書面抄寫、練習冊習題為主,形式單一、內容枯燥,易使學生對語文學科產生排斥心理,難以充分發揮作業的教學輔助功能。在學習任務群視域下,教師需更新教育理念,突破傳統作業模式的局限,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為出發點,從實踐性、趣味性、綜合性等多個維度創新作業形式,通過豐富多樣的作業設計調動學生的探究熱情,促使學生主動完成作業,在多元練習中提升知識運用能力,實現預期學習目標。
二、任務群視域下小學語文分層作業設計策略
(一)立足學生學情,精準設定分層作業目標
在任務群視域下,保障小學語文分層作業質量的首要任務是立足學生學情,科學設定分層作業目標,為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奠定提升語文學習效率的基礎。教師需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細致觀察學生課堂各環節表現,綜合考慮學生的語文基礎、認知規律和思維特點,制定個性化的分層作業目標。同時,在學習任務群的指導下,突破傳統語言文字訓練的局限,設計探究性分層作業,引導學生深入鉆研學習內容,豐富學習體驗,推動語文素養全面發展。
以統編版五年級上冊《少年中國說(節選)》教學為例,教師結合文本內容、學生學情與學習需求,制定分層作業目標:(1)精準掌握“瀉、鱗、潛”等生字的讀音、書寫及用法,能在不同語境中靈活組詞,夯實語言基礎;(2)通過多元探究任務,深入理解文章內涵,感悟作者的熾熱情感,體會文章句式整齊、氣勢磅礴的語言特色;(3)培養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為祖國發展努力奮斗的精神。作業設計聚焦文章語言特色,針對排比、比喻、對偶等修辭手法和類比、對比等表現手法開展專項訓練,充分體現了學習任務群對分層作業設計的指導作用。
(二)整合課程資源,豐富分層作業元素
基于學習任務群優化小學語文分層作業,教師需注重課程資源整合,豐富作業元素,為學生創設優質的學習環境。課程資源整合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挖掘生活資源,讓語文與生活緊密相連,教師可圍繞課程主題,提煉生活化元素,引導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完成作業;二是融合學科資源,從道德與法治、科學、勞動等學科選取相關素材,鼓勵學生將跨學科知識技能遷移到語文作業中,拓寬學習思路,培養跨學科學習意識。
以六年級上冊《竹節人》教學為例,文章介紹了竹節人的制作與玩法。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生活材料設計玩具,動手實踐并撰寫操作流程;或結合科學知識,用飲料瓶、乒乓球等材料制作玩具飛機,并撰寫介紹語。教師通過整合課程資源,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還深化了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助力語文核心素養提升。
(三)銜接教學環節,細化分層作業任務
1.設計先學性作業,增強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課前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環節,有助于學生初步掌握新知識,為課堂深度學習做好準備。教師可設計先學性作業,深入研讀教材,依據新課標要求確定教學重難點,結合學生學情布置預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文本,標注生字詞與疑難問題,并通過知識串聯完成作業,積累語言知識,筑牢深度學習基礎。
以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為例,教師設計的先學性作業涵蓋課文填空、生字組詞、反義詞填寫及句子賞析等內容。學生通過完成此類作業,有效積累語言知識,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充分體現優化作業設計對提升學習效率的積極作用。教師設計的先學性作業具體內容如下:
1.認真讀課文,然后填空。
(1)這篇課文的作者是( )。
(2)作者先介紹了爬山虎的葉子,是從葉子的、、幾個方面講的。
(2)作者在介紹爬山虎的腳的時候,先講爬山虎腳的和( )。再講爬山虎是,最后講了爬山虎的腳與墻。
2.加上偏旁組成你學過的字,再組詞。
(1)甫 );(2)占(3)艮 )。
3.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相當( );牢固( );休想( );新鮮( );舒服;均勻。
4.朗讀你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說一說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設計趣味性作業,引領實用性的閱讀與交流
“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旨在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判斷文本信息,并在不同情境中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可挖掘文本中的場景、人物、情感等元素,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設計趣味性作業,為學生提供自主閱讀與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分享閱讀見解,有邏輯、有感情地復述課文,提升口語表達能力,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發展。
以四年級下冊《小英雄雨來(節選)》教學為例,教師設計的趣味性作業包括內容填空、人物品質分析及角色扮演朗讀等任務。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深入分析課文內容,積極交流討論,在閱讀與交流中深化對文本的理解。教師設計的趣味性作業具體內容如下。
閱讀材料:雨來半天才喘過氣來…,濺在課本那幾行字上:“ _。”鬼子打得累了…嗷嗷地叫:“槍斃,槍斃。拉出去,拉出去。”
(1)把選文中橫線上的內容補充完整。
(2)從雨來面對鬼子毒打的表現中,你能感受到雨來怎樣的品質?與同桌分享自己的感受。
(3)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朗讀材料,可以根據具體情境加入適當的肢體動作,用視頻記錄表演過程,并發送到班級微信群里。
3.設計合作類作業,提升思辨性閱讀與表達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對比、推理、討論等方式解讀文本,把握深層內涵,培養辯證思維能力。考慮到小學生思維與認知發展特點,教師可結合課程主題、知識要點與教學目標,設計合作類作業,將學生劃分為3\~5人小組,鼓勵學生合作探究作業答案,在交流討論中發表觀點、質疑反思,提升思辨能力,完善思維品質。
以五年級下冊《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為例,教師針對文章重點段落設計判斷類合作作業,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深入剖析文本內涵,充分發揮語文作業的育人價值。教師設計的合作類作業具體內容如下:
“第二天早上,秘書來到毛主席的臥室。毛主席已經出去了,簽過字的電報記錄稿被放在了枕頭上,下面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并給出你的理由。
(1)從選文中可以看出毛澤東是偉人,不是凡人。(2)從選文中可以看出毛澤東是偉人,也是凡人。(3)畫線句子讓我們感受到毛澤東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4)“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這句話既是對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評價,又表明了毛澤東對兒子遺體安葬問題的態度,即把遺體運回國埋葬。
4.設計層次性作業,推進整本書閱讀
“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根據自身語文基礎選擇讀物,合理規劃閱讀時間,將課堂所學遷移到閱讀實踐中,把握書籍內容與作者情感,提升整體認知能力。由于整本書閱讀耗時長,且學生能力存在差異,教師需設計分層作業,合理控制任務難度,確保全體學生在閱讀中均有收獲,豐富精神世界。
以六年級下冊《魯濱遜漂流記(節選)》教學為例,教師布置整本書閱讀任務,并設計基礎型、發展型、拓展型分層作業。不同層次的作業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保障了閱讀效果,充分體現了分層作業設計對提升學習效率的重要意義。教師設計如下分層性作業。
基礎型作業:請用兩三句話概括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發展型作業:魯濱遜獨自一人在荒島上生活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的?以“制作面包”為例,設計一張流程圖,體會其中的艱辛。
拓展型作業:北京2022年冬奧會,中國自由式滑雪運動員谷愛凌和中國單板滑雪運動員蘇翊鳴嶄露頭角,為國爭光,勇奪金牌,他們也具備魯濱遜身上那種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品質,讀完《魯濱遜漂流記》整本書,你決定今后怎么做呢?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分層作業設計中,教師應以學習任務群為框架,以學生基本學情為核心,以課程重難點內容為載體,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引導學生多角度、深層次地探究所學內容。在增強語言文字積累的同時,幫助學生明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其能夠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內心真實感受,充分發揮作業的育人價值。這種方式打破了傳統作業模式的束縛,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探究中順利完成各項作業,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虹.學習任務群視角下小學語文單元作業創新設計研究[J].教師,2023(24):27-29.
[2]劉華恩,江華.學習任務群視域下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作業設計策略[J].名師在線,2023(23):43-45.
[3]苗紅珠.學習任務群視域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策略研究[J].家長,2023(23):156-158.
[4]高羽佳.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方法[J].小學生作文輔導(下旬),2023(07):81-83.
[5]彭青美.“學習任務群”視角下小學語文單元作業設計探析[J]教師博覽,2023(18):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