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行業發展與落地
什么是人工智能?這個問題似乎還沒有統一的答案,但圖靈測試已成為公認的檢驗人工智能水平的重要標尺。
圖靈測試,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人機對話來判斷機器的智能水平。其標準是,如果機器能回答由人類測試者提出的一系列問題,且回答讓測試者誤認為是人類所答,則可認為該機器具備一定思維能力。圖靈測試得分越高,意味著人工智能水平越接近人類。
過去,盡管人工智能有許多應用場景,但在圖靈測試中的表現都不理想。如何提升圖靈測試的成績?此次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譚建榮的答案一語道破關鍵——生成式人工智能。
以美國OpenAI、中國DeepSeek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典范,近年來峰匯2025SUMMITHIGHLIGHTS2025OPENINGS已成為網上熱議的焦點。生成式人工智能創作的文章,不僅可以通過圖靈測試,甚至比一般人寫得還要好。這一突破源于其成功融合了大數據與大模型技術。
高質量發展要有高質量的產品,高質量的產品需要高質量的技術。在譚建榮看來,創新設計、提升工藝、強化質量、延伸服務、拓展市場,是人工智能技術落地的關鍵要素。
經濟學家黃奇帆曾對中國制造業進行分析,他認為生產環節是當前制造業的主要短板之一。在此次論壇上,關于人工智能的討論則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有效方案。
通過專家的介紹,記者得知,目前人工智能應用已取得諸多成功案例。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張立人的團隊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在一定程度上預測了小麥條銹病的發展;西門子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顯著降低了編程的門檻并提高了編程效率;IBM則使用數據與人工智能幫助眾多中國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可以預見,人工智能必然會進一步扎根產業的土壤,在實現科技效率提升和產品優化等諸多方面,發揮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合作:凝聚共識共創未來
要說這次論壇的最高頻詞匯,“合作”一詞當之無愧。
越南FPT集團日本公司董事總經理陶清平感觸頗深。在他看來,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人工智能發展各有優勢,而這些都是FPT公司的合作和學習機會。
在這樣一次求合作、促雙贏的論壇上,他滿懷激情地描繪著企業的發展藍圖——尋求合作伙伴,探尋更多的機遇和方案,爭取在2030年躋身人工智能企業全球前50強。
陶清平的愿景并非空談,眼下,人工智能跨行業合作的案例比比皆是:
IBM與國內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合作,利用人工智能為企業實現復雜產品的研發需求數據管理;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人工智能大幅節約了試驗成本,實現了預測預報功能……
浪潮集團副總裁顏亮的發言頗發人深?。骸扒皫啄?,大家采取‘作坊模式’做了很多嘗試,但始終不成熟;要想使人工智能真正提升效率,需要有一個載體——人工智能市場,來將大家聯結起來。”
這一想法得到了專家的一致認同。毫無疑問,這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必由之路。
還有一個問題也備受在座學者關注——新的國際形勢下,中國和國際人工智能企業如何開展合作?
張立人對中國的競爭優勢十分看重,在他看來,中國和世界誰也離不開誰。對于人工智能,中國有中國的解決方法,尤其是在網絡傳輸等方面,中國有獨特的相對優勢,這是中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支撐。
比如IBM,十多年前在為中國部分銀行提供系統服務時,發現中國的銀行對于數據傳輸性能和雙活系統的高可用性要求極高,這也倒逼IBM的產品不斷創新迭代。
合作,是人工智能發展領域的共識。論壇上,所有人都充分認識到,無論是技術、市場,還是產品迭代、豐富應用場景,都離不開行業內的合作、離不開跨領域的合作。這次論壇既深化了合作共識,又為企業牽線搭橋,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
邀約:齊魯沃土等你來贏
為什么這次論壇會選在山東?
因為山東是中國人工智能的重要高地。
2024年,山東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增速超過30%,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千億元,已初步構建起從算力、數據、算法模型到應用的人工智能產業鏈。同時,濟南、青島均建有國家級超算中心,算力資源豐富。在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山東大有可為。
在論壇推介環節,山東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祝恩元向世界發出誠摯邀請——
希望院士專家們立足山東實際,為山東科技創新把脈問診,為山東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希望跨國公司持續加強與山東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下游的交流合作,共建開放共贏的產業生態;希望各市加快研究配套政策,強化省市聯動,推動政策落實落細;希望企業、高校與科研院所充分利用政策紅利,搶抓人工智能發展“超級風口”,加速各領域科技創新突破……
近些年,山東更是將人工智能作為發展的重要抓手,一系列務實舉措為全面推進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賦能應用提供便利。這一系列舉措,既有對各類人才的支持與激勵,也有對項目立項、科技研發方面的支持扶持;既有對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載體的建設支持,也有貸款融資等方面的金融支持……
山東可謂是從全方位、多維度做出了實際行動。
其實,顏亮在論壇中提出的“人工智能市場”,山東已捷足先登。
據山東省創新發展研究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于浩介紹,為了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建設高水平技術交易市場,山東省委省政府于去年5月啟動運行山東科技大市場。大市場集中了資源匯聚、研發攻關、成果交易、概念驗證、中試孵化、金融投資、落地產業、科技招商等核心功能。
為了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大市場重點采取聚資源、搞活動、搭平臺、優服務四項舉措。一年來,大市場深入對接企業2.7萬家,金融賦能企業2.16萬家,重大成果掛牌數1539項,成交數1321項,成交金額13億元;轉化重大科技成果2000多項,京津冀、長三角及港澳地區科技創新資源實現互通,簽約合作100余家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及技術交易機構。
為邀請更多企業、科研院所、專家學者關注山東,山東可謂是拿出了最大的誠意。
在科技革命的澎湃浪潮中,人工智能正引領新一輪產業變革。峰會上的思想火花不斷閃耀,這份光彩將不斷照亮人工智能引領帶動各領域發展的前行之路。面向全球人工智能發展新格局,中國將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務實的舉措,與世界各國攜手共繪智能時代的美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