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搜任何一個詞,無論有多少結果,百度顯示的網頁最多只有 76 頁?換句話說,最多只呈現 760 個結果,為什么?
你把搜索引擎換成搜狗,換 成 360, 換 成 Google, 結 果有限是一樣的,唯一的差別,是頁數不同。
既然沒任何人規定,那為什么所有的搜索引擎都齊刷刷地搞一個固定數量的結果?
思考的出發點,應該是公理。
搜索引擎的公理是什么?
是快,是點開就用、用完就走。不能說我今天搜了一個烤鴨,三天之后有人給你來個電話說搜到了,看看有喜歡的沒。
用戶的耐心極其有限,有時候網頁加載超過 5 秒,他們就直接關閉,才不管內容好不好。
所以搜索引擎的工作速度必須快,最好在 0.0012 秒內找到結果,然后做好排序,將結果交給用戶。可難點就在于,它的數據量太龐大了,幾千億的存儲量,它的算力再強,也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時間內全部搜完。
那怎么辦?
兩個字:放棄。
它不需要找所有的結果,不需要把 1000 億個結果都拿出來排序,只需要抓一把,這一把抓準就行了。所有的排序,都在這一把里進行,這樣一來,效率就會有質的提升。
這一把最多是多少個呢?760 個。
搜索任何詞語,只需要計算這 760 個結果的排序,就好了。
這就是為什么無論你搜什么,最多都只能翻到 76 頁。
這個用專業術語說,叫搜索召回。
永遠無須做到 100% 的精準,分清最大權重,就好了。
你說,哎,有點意思。
別著急,接下來要講的,可沒那么有意思。
比如說,那一把如果抓錯了呢?
如果它召回的數據是錯誤的,會有什么后果?
后果就是,后面無論付出多少努力,用多先進的算法,再加上多少修正,不過是在一堆錯誤的結果里無限精進。
你覺得我在說搜索引擎?
不,我說的是你。
你在人生中,有沒有第一把就抓錯,但是你自己不知道,然后用了一輩子的時間去縫縫補補的情況呢?
(老痣摘自《突破》人民郵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