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啟迪智慧,科技創造未來。為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播撒科學種子,激發青少年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熱情,今年以來,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區科協開展了科普進校園系列活動,讓青少年在體驗科技的過程中感受科學的魅力。
科技展示進校園。今年3月以來,解放區科協先后在解放區映湖路小學、環南二小等開展“學習雷鋒精神,點亮科學夢想”“科技童行、筑夢未來”等為主題的“科技志愿服務進校園”系列活動。通過無人機飛行、液氮實驗、機器人編程等科技展示和互動體驗,為小學生們帶來一場集趣味性與科技體驗于一體的科普盛宴。同時,該區環南一小創新科學教育方式,以校園科技節為載體,讓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在活動中落地,為學生們搭建了一個可以近距離接觸科學、體驗科技的平臺。
AI科普潤童心。該區科協聯合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機械工程與動力學院在豐澤園小學、王褚中心小學和學生路小學開展AI主題科普講座。通過展示多種AI應用場景以及生動的案例,使學生們深刻體會到AI技術的應用價值。同時,智能教學助手、個性化學習計劃、VR/AR沉浸式學習等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們對未來課堂充滿了向往。
科技運動會是科普進校園的重要實踐。該區科協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聯合轄區內多所小學共同打造這一科普品牌活動,以“科技+體育”的跨界模式,將科普教育有機融入校園文化建設。
5月30日,焦作市學生路小學在解放區科協的支持及助力下,舉辦“智趣科技·創想未來”科技嘉年華活動。本次活動以六一兒童節為契機,通過前沿科技展示、互動體驗、競技比賽等形式,為全校學生打造了一場沉浸式的科學盛宴。此次活動一天時間,全校學生分年級進行,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近距離觸摸科學實踐的平臺,也是學校科技活動特色品牌的打造,更是進一步構建了解放區多元化的科學教育生態。
解放區科協主席楊瑞林表示:“科普教育是‘雙減’政策落地的重要抓手,我們要讓科學走出課本,走進孩子們的實踐與夢想。”
“小小科學家伴飛”科普研學活動自4月啟動以來,已成功舉辦9場。該區科協與焦作市科技館、學生路小學、環南一小、團結街小學等單位建立協同育人機制,構建起“館校結合”的科普研學新模式,組織學生探秘科技館,深入探究電磁實驗的奧秘、風力發電的綠色能源原理以及光學迷宮的視覺科學等知識,通過“觀察—提問—實踐—總結”的科學探究流程,有效培養了青少年的科學思維方式和創新實踐能力。參加活動的學生紛紛表示,這種走出課堂、親身體驗的學習方式,讓他們對科學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和更深刻的理解。
此外,該區科協還聯合河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與動力學院共同舉辦了“觸摸科學感知未來”主題科普研學活動,幸福街小學120名小學生走進河南理工大學校園沉浸式感受高校科學教育,觸摸未來。
科普進校園系列活動是解放區深化科普教育、助力“雙減”政策落地的生動實踐。通過整合多方資源,為學生量身打造“玩中學、學中悟”的實踐課堂,有效培養了青少年的團隊協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未來,解放區科協將持續創新科普形式,為培育新時代科技人才搭建更廣闊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