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深度學習是指幼兒在教師的支持下,圍繞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運用分析、綜合、評價等高階思維,遷移自身已有經驗來解決問題的有意義學習過程。依托戶外探究活動,鼓勵教師在“理論解析一活動參與一反思進階”中持續探索,在實踐中支持幼兒達到深度學習的狀態。
理論解析:從表層到深層的理解
研究之初,我園采用案例剖析和共情體驗兩種形式,支持教師由淺入深理解“深度學習\"這一概念。首先,以案例“小球滾滾”和“鳥窩繩梯”為切入點,組織教師觀看視頻、閱讀文本資料。圍繞“游戲中蘊含的深度學習”“幼兒深度學習的表現”等問題進行研討,幫助教師總結深度學習的特征。與此同時,在戶外課程改革過程中,通過“搭帳篷”和“室外多米諾”的共情體驗活動,支持教師以幼兒身份參與游戲,以幼兒視角找尋難點,在情感上和幼兒產生共鳴,為后續支持幼兒深度探究奠定基礎。
活動參與:從理解到實踐的轉化
在戶外探究活動中,我園教師基于觀察,從動機、認知和社交三個維度梳理出幼兒深度學習的能力框架。在動機層面,強調激發并關注幼兒參與活動的內驅力;在認知層面,促進幼兒高階思維的發展及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在社交層面,支持幼兒與同伴有效溝通、相互協作來解決問題。
為激發幼兒參與戶外探究活動的熱情,教師鼓勵幼兒使用問題收集表,通過“眼晴看一看,小手摸一摸”來發現問題,并與其他幼兒共同討論。教師及時捕捉幼兒的興趣,根據幼兒的需要及時補充材料,保持幼兒探究的好奇心。
當幼兒遇到困難和挑戰時,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以解決主問題為核心,形成逐層深化、逐步遞進的問題鏈,支持幼兒自主思考主問題與子問題間的關系,激發幼兒基于真實問題而深入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遷移已有經驗。如在“我給小雞搭個家”活動中,幼兒提出了“如何給小雞搭一個結實、溫暖、自由的家”這一核心問題。教師組織幼兒開展圓圈會議,圍繞核心問題,在討論中理清“在什么位置搭建小雞的家”“使用什么搭建材料”“怎樣用混凝土將磚頭砌起來”“怎樣保證小雞自由散步”等一系列遞進的子問題。
在幼兒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鼓勵不同幼兒組成小組,相互配合協作?;顒咏Y束后,幼兒將自己的游戲過程進行繪畫表征,并在與同伴的分享過程中主動梳理、歸納和總結自身的游戲經驗。教師通過傾聽幼兒的表達、參與幼兒的思維共創等方式,全面評估幼兒在活動參與度、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情感社交等方面的發展水平。
反思進階:從經驗到認知的內化
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能夠促進教師對自身實踐的深度思考,加深對教育理論的理解,發現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通過梳理教育實踐的經驗,提煉教育實踐智慧。
園所鼓勵教師帶著教育實踐中的困惑和發現,梳理幼兒逐步探究的過程、問題解決的過程、教師的回應與支持等,將自己的觀察、思考以及對幼兒的支持過程轉化為詳細的教育活動案例,并與其他教師交流。教師在分享中發現,幼兒在深度學習后,能夠更加細致地觀察事物,注意到更多的生活細節和環境變化。通過在實踐中與幼兒共同活動、同頻共振,觀察并追隨幼兒的發展水平,教師逐漸找到支持幼兒積極主動、持續思考、解決問題的教育策略,在獲得專業成長的同時,進一步支持了幼兒的探索與發展。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單位資助校本研究專項課題“戶外探究活動中幼兒深度學習的路徑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CDBB2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