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傳統的市場監管模式和企業工商管理模式受到極大挑戰,數字技術的發展在推動著市場規律發生變化的同時,對市場監管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要想跟上時代步伐,市場監管部門同樣需要信息化、智慧化,企業也要完成工商管理信息化升級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數字化手段將會大大節省生產資料和人力資源成本,幫助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獲取更強的競爭優勢?;谝陨戏治?,文章提出如何以數字化賦能市場監管與企業工商管理的工作思路。創新監管和管理理念、加強數字化建設和人才建設是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市場監管和企業工商管理要加強數據共享和系統互聯,從理論借鑒和實踐經驗兩種角度入手,實現協同發展,提升市場監管效率和企業管理水平。
一、數字經濟時代市場監管面臨的挑戰
數字經濟背景下,市場監管難以適配,傳統市場監管模式因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而顯得適應性不足;當前多數部門的監管信息化水平偏低、各部門各系統的信息數據不能互通共享,導致監管部門難以互相協作聯動;部分地方在工作上仍采用手工操作的傳統工作方式,不能實現精準實時化管理;市場監管部門的部分人不能充分認識數字技術,不具備大數據、云計算等相關知識技能,也無法運用新興的技術手段去提高監管能力[1]。
二、數字經濟時代企業工商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一)企業工商管理現狀
首先,滯后于數字化轉型進程,即便有少部分企業已經開始了數字化轉型,引進數字化管理工具、方法,以提升企業管理效率,但大多數企業還處在傳統經營模式當中。其次,數字化建設不同步。大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的信息化系統、數據管理系統完備,信息化、數據化程度高,可以通過高效收集數據、使用數據、分析數據來支撐管理決策。而大多數中小企業的信息化能力建設不足,由于缺乏統一的信息系統和科學規范的數據管理制度以及信息共享機制,導致很多數據都無法被采集、整合、歸檔、利用,最終形成“信息孤島”。再次人才的匱乏。企業必須具備數字技術和創新思想的高級管理人員來進行數字化轉型,現在很多企業管理人員還是停留在傳統的經驗管理模式之下,對于新事物、新技術的理解和支持都滯后;雖然有些企業引進了一些技術人員,但是在相關人才培養與使用機制方面還不完善,也很難發揮好引進人才的優勢作用。
(二)企業工商管理存在的問題
第一、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僅依靠傳統的經驗和直覺去進行管理,難以有效應對挑戰。同時數據驅動下的管理又受到企業的數據分析能力以及技術投入不夠的因素制約。第二、企業內部沒有形成完善的信息流通以及協同工作制度,導致了很多不必要的問題產生。另外,由于風險防控措施不到位,企業難以應對市場和技術的威脅。第三,企業員工綜合素養不高,阻礙了數字化轉型的進程,比如銷售人員不會使用數據分析工具,技術人員不懂市場動向等,導致企業管理效率低下,因此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刻不容緩。第四,員工主體性意識薄弱。一些企業習慣采取由上至下的管理模式,忽視員工自身感受及需求。與此同時,對于那些激勵機制還不完善的企業而言,其會導致無法有效發揮員工的能動性,使企業面臨著人員離職率高企的現象[2]。
三、數字經濟賦能市場監管與企業工商管理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一)市場監管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1.創新監管理念
數字經濟背景下,創新監管理念是實現市場監管高質量發展的首項任務,這就要求監管部門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開展以數據為中心的監管工作,通過對市場的各類主體進行實時跟蹤監測和智能分析,及時發現和應對各類風險,提高監管工作的精確度和透明度,剔除人為因素干擾,確保市場秩序穩定,實現市場競爭公平公正。
2.加強數字化建設
市場監管部門可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開展智能化監管。一是運用大數據技術實現精準化監管,可以通過抓取市場相關信息數據,來開展市場監測,及時發布風險預警,并利用大數據開展違規行為識別。二是將人工智能運用于海量的文本文檔與交易信息的數據自動化分析處理之中,應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快速識別投訴等相關的不良信息并轉交相關部門處理,同時也可以應用機器學習技術進行自動分析比對,在大量的行業交易記錄中找到一些涉嫌操縱市場、價格歧視等行為。三是運用區塊鏈技術增加監管的公信力,保證相關數據的真實性。
3.提高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
市場監管部門要通過培訓與引進人才相結合的方式,提高監管人員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一方面要定期開展數字化技術培訓,使監管人員熟悉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應用方法,提升技術應用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學的人才引進機制,吸引一批高水平的數字技術人才加入監管隊伍。同時還要完善監管人員的工作激勵機制,激發監管人員的學習熱情,激發監管人員自主創新的意識,提高監管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3]。
(二)企業工商管理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1.創新工商管理理念體系
在數字經濟時代,企業要圍繞著數字技術打造一個全新的管理生態,把數字化思維應用到每一個環節,從過去的經驗式管理轉向基于大數據的數據化管理,從以前單一組織的內部管理變為跨部門、跨企業的協同綜合管理。
2.加強數字化建設
首先,公司應該加快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建設的步伐,有效整合和管理企業的各種業務,比如財務、采購、生產和銷售,進而使ERP能提供實時的信息以及高效的運行決策。其次,建立數據分析平臺,將大數據分析應用于各項業務數據,挖掘業務中存在的問題或機會,助力企業管理人員作出合理的管理決策;另外,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的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及水平。
3.提高管理人員整體素質
企業應強化管理人員專業能力及創新能力培養。首先,經常組織數字化管理培訓,使管理人員學會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開展管理工作。其次,要建立起一套科學的獎勵機制,鼓勵管理人員勇于創新、改進工作。最后,還要重視管理人員的職業發展問題,通過健全和完善人才培養、晉升等有關制度來吸引、保留高素質的管理人員,這樣才能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4]。
(三) 市場監管與企業工商管理的協同發展
一是共贏,通過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協同監管,實現互惠互利的成效。同時也保障企業合規穩定的生產。二是信息共享。信息是市場監管的重要資源,要大力促進市場監管部門與企業的信息共享,讓雙方可以及時獲取并使用市場信息。三是透明公開。市場監管部門要做到信息公開,明確企業需要達到的監管要求,企業也要主動公開相關信息,共同營造良好的市場化環境。四是科技創新。雙方都應積極促進數字技術應用于市場監管與企業工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實現數字化與智能化監管治理方式的轉型升級,提高治理效能和企業管理水平。五是要注重倫理規范。雙方應共同遵循倫理規范,在技術研發與協同發展過程中恪守互不侵犯原則,切實保障彼此合法權益,建立聯合理論審查機制,確保技術創新合法合規。
(四)加強數據共享互通
1.數據共享的必要性
首先,依托數據共享,市場監管部門可獲取企業經營情況,對企業經營風險做到早發現、早處理;企業根據市場監管部門發布的市場數據對自身進行調整,調整經營方向。數據共享能夠調動市場創新的動力。
2. 實現路徑
第一,政府應該牽頭建立一個統一的數據共享平臺,規范各個部門、企業接入和使用的數據,平臺應該具備高效的數據處理和分析功能,支持多角度的數據查詢和利用。二是要制定完善的數據共享政策,對數據的共享范圍、方式及雙方責任進行規范,保護好個人隱私與企業商業秘密等數據不被濫用。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到數據共享中來,并給予一定的激勵。三是做好數據安全保障工作,這是前提,市場監管部門與企業可以結合實際狀況,構建起數據安全保護機制,保障數據的傳輸以及使用過程的安全性,利用加密技術、訪問控制等措施確保數據不被竊取或篡改。四是強化數據質量管理,作為大數據歸口管理部門,市場監管部門應該督促企業保證所采集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要有一套統一的數據標準,并且要能夠規范數據的格式和內容,便于數據進行共享和應用[5]。
(五) 強化系統互聯互通
1. 系統互聯互通的必要性
首先,系統互聯互通便于監管部門了解市場的變化情況,并能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其次,系統互聯互通還可以提高監管部門和企業之間的協同效率,監管部門可以直接調用系統對企業某些方面的行為采取相應的措施,企業須按系統要求配合落實。最后,系統互聯互通更便于監管部門的智能管理,提高企業的工商管理工作水平。
2.實現路徑
一是政府部門和企業要制定統一的系統接口,使各個單位、各個企業的系統都可以互聯互通。標準化接口需要符合數據格式、傳輸協議、安全等方面的統一標準,以實現無縫對接。二是政府部門要搭建一個統一的市場監管平臺,各個部門、各個企業都可以通過此平臺系統進行對接,平臺有較強的處理與分析能力、多維度監管功能,并有開放接口可讓企業加入與使用。三是市場監管部門和企業應共同加強數字技術培訓,既提升監管人員數字化監管能力,又幫助企業人員掌握數字技術以提高管理水平。四是鼓勵市場監管部門和企業共同研究開發新技術,推動市場監管和企業工商管理數字化轉型,雙方研發更多的數字工具用于市場監管和企業工商管理,通過數字化建設提升整體治理水平。
(六)制定保障措施
1.政策支持
政府要出臺支持市場監管和企業工商管理協同發展的政策措施,明確發展方向和目標;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簡化行政審批事項,減少企業合規成本;建立激勵機制,鼓勵企業參與到市場監管中來。
2.人才培養
第一,市場監管部門、企業要注重對相關人員開展數字技術培訓,進一步提升雙方工作人員數字技術運用能力;第二,培養市場監管與企業工商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這些人才應當具備一定的法律法規以及工商管理知識,并且能夠熟練掌握數字技術,為協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第三,引入一些高精尖的數字技術人才,提高市場監管部門和企業的技術應用程度。政府可以根據具體的人才實際情況給予一定的住房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政策,以激勵其積極主動參與市場監管以及企業工商管理工作中來。
3.資金投入
首先,政府應加大對市場監管和企業工商管理的投入,通過財政資金支持建設數據共享平臺,開發對接系統,并開展數字技術培訓等。其次,要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可以設立專項資金或者采取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向數字化轉型和創新項目傾斜。最后,要合理安排好各項資金,確保轉款專用,定期組織績效評價工作,確保資金發揮最大效益[6]。
四、結語
數字經濟時代的市場監管和企業工商管理工作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和機遇。需要創新監管理念,打造監管新體系,樹立數字化思維,以大數據為抓手,做好監督工作,同時提升企業和工商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其適應數字化時代發展潮流。只有市場監管、企業工商管理協同發展,做好數據共享、信息互聯互通,利用政策支持、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化先進技術手段,才能有效推動市場及企業工商管理工作協同發展。
未來,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市場監管將與企業工商管理深度融合,基于大數據構建的智能管理生態系統將逐步完善,能夠更好地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助力企業創新,最終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穎軒,高樂.市場監管數字化轉型:機理、模式與實現路徑[J].中國行政管理,2024,40(9):91-99.
[2]張桂龍,陳童.數字賦能市場監管協作升級[J].質量與標準化,2024(8):10-12.
[3]吳葉乾.數字市場監管的實現邏輯:理念變革與路徑選擇[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5):51-60.
[4]劉睿.新時期國有企業工商管理現狀及優化策略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4,23(22):221-223.
[5]孫雅婷.數字經濟時代企業工商管理的現狀及優化策略[J].市場周刊,2024,37(28):37-40.
[6]李珍珍,黃利坤.經濟結構轉型發展下企業工商管理模式的優化策略分析[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4(23):173-175.
(作者單位:壽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