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化浪潮的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正加速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與此同時,國企職工隊伍結構日趨年輕化、知識化,其利益訴求也呈現多元化、個性化特征。傳統工會的服務模式已難以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需要走智慧工會的發展道路,即以數字技術為支撐,以滿足職工需求為導向,優化工會工作方式、提升工會服務水平。
構建智慧工會平臺,實現服務全面數字化
國有企業工會要抓住數字化轉型機遇,加快構建集會員管理、教育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工會云平臺。一方面,完善電子工會建設,實現會員信息數字化采集、存儲、更新。其次,打造線上工會,將日常工會業務從線下搬到線上。開發移動端工會APP,方便職工隨時隨地參與工會事務,享受工會服務。另一方面,推動線上線下互動融合,開設網上課堂、心理咨詢等服務項目,拓寬工會聯系服務職工渠道。通過智慧工會平臺的構建,將持續提升國企工會服務的數字化水平,為職工帶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體驗。
引入智能軟件,提升辦公效率與決策科學性
智慧工會的內涵不僅是數字化,更包含智能化。國企工會要善于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用好用活智慧工會平臺,加快推進工會工作智能化。一方面,引入智能辦公軟件、移動協同平臺,打造數字化工會工作系統。利用云視頻會議、電子審批等工具,讓工會干部能夠隨時隨地處理工會事務,提高辦公效率。另一方面,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多維度洞察企業發展態勢和職工隊伍狀況,增強工會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話語權。基于海量數據分析,優化工會經費使用、培訓項目等服務供給,做到資源跟著需求走、服務跟著職工轉。通過智能化工具的應用,推動工會工作向更加高效、科學的方向邁進。
強化線上線下融合,
打造全方位服務體系
智慧工會的應用價值在于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打造全方位服務格局。國企工會要創新工作方式,統籌線上線下資源,推動文體活動、教育培訓等服務項目向網上延伸、向移動端拓展。依托智慧工會平臺,開設網上工會,為職工提供政策咨詢、技能提升等服務。聚焦職工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提供點對點、零距離幫扶。利用節假日、重大活動等時間節點,組織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通過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讓工會服務真正實現全方位、無死角的覆蓋。
注重用戶體驗,持續優化服務流程與內容
以用戶體驗為核心,才能不斷提升工會服務的溫度與深度。智慧工會建設要始終堅持以職工為中心,將優化用戶體驗作為著力點。要廣泛聽取職工意見建議,及時發現并解決工會APP操作不便捷等問題,推動服務向精準化、精細化邁進。在服務內容設置上,針對不同崗位需求,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確保服務項目精準滴灌。對高技能人才,著重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對生活困難職工,重點強化幫扶救助;對青年職工,側重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增強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服務投放渠道上,運用大數據分析等手段,精準識別職工需求偏好,推送個性化服務,提高供需匹配度。建立服務質量評估機制,暢通職工反饋渠道,根據職工評價持續改進服務。
建設智慧工會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把握職工利益訴求新變化的重要舉措。國企工會要以智慧工會建設為契機,加快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運用智能手段提高工作效能,持續優化服務供給,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把廣大職工群眾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責任編輯: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