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飛入\" 干行百業
花開時節,游客乘坐空中賞花專線,在直升機上就可獲得獨特的觀賞體驗;農忙時節,農民依靠裝載“AI大腦”的農業無人機便可輕松完成播種、管理作業;無人機送貨到家門口,配送效率由“天”變成“小時”如今,低空經濟正加速“飛入”千行百業。
花開時節,游客乘坐空中賞花專線,在直升機上就可獲得獨特的觀賞體驗;農忙時節,農民依靠裝載“AI大腦”的農業無人機便可輕松完成播種、管理作業;無人機送貨到家門口,配送效率由“天”變成“小時”如今,低空經濟正加速“飛入”千行百業。
拓展空中文旅新體驗
場景進一步拓展。“五一”假期期間,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祥源齊云山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區內,約1100架無人機每晚準時騰空而起,展現仙鶴、寶劍、榔梅花等文化元素,吸引游客“打卡”;在“山城”重慶,每逢周六和重大節假日,“魅力重慶”無人機燈光秀在兩江四岸核心區常態化展演,上千架無人機在夜空中“作畫”,為觀眾帶來震撼的視聽盛宴。
隨著色彩繽紛的熱氣球緩緩升起,秀麗的山水美景與錯落有致的村落盡收眼底。“從空中看麻江的風景,就像打開了一個新世界!”5月30日,在貴州省麻江縣藍夢谷景區舉行的熱氣球試飛儀式上,吉林游客牟女士體驗熱氣球后難掩內心的興奮。
新”,類似驚險、難忘的體驗正全面展現“低空魅力”。不久前的吉林省長白山腳下,“天空之城”飛行基地推出3條特色飛行航線,為游客提供獨具特色的游玩體驗;上海浦東的星野直升機飛行基地內,游客搭乘直升機將上海迪士尼樂園的絢爛煙花盡收眼底;在廣州市白云區的一家風洞跳傘基地里,游客專程體驗“自由飛翔”的感覺……
熱氣球項目結合旅游、競技、廣告等場景,已成為低空旅游的“新寵”。麻江縣熱氣球基地飛行總監周美辰表示,“低空旅游不僅以高空視角賦予了傳統景區全新魅力,而且豐富了游客的旅行體驗,因此受到許多年輕群體追捧。”
釋放農業新質生產力
眼下,隨著各地低空文旅項目“上
“今年芒果喜獲豐收,畝產約5000當夜幕降臨,“低空 + 文旅”的應用斤,每畝較去年增產近 25% 。要說今年豐產的秘訣,與無人機實施的3次促進果實拉長膨大的作業是分不開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朔柳村村民黃日寫對于今年的豐收既意外又欣喜。他種植的300畝芒果,今年首次采用無人機進行全程植保管理。
與黃日寫有著相同經歷的,還有安徽省亳州市趙橋鄉的村民。
每年4月的農忙時期,30多臺無人機在3天內就可以完成趙橋鄉8萬畝小麥的植保作業。“原來農民噴灑農藥,每天只能完成 10~15 畝,如今一臺植保無人機一天的作業量就能達到1000畝左右,鄉親們都夸作業質量高,不漏噴、不重噴。”趙橋鄉植保無人機隊長焦瑞說起無人機的田間實踐贊不絕口。
以農用無人機為代表的智慧農機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編織起低空經濟的“田園夢”。
目前,無人機已廣泛應用于農業作業,成為水田播種、施肥、防病蟲、除草以及旱田中后期病蟲防治、施肥作業的主力軍,未來還將在漁業、農業病蟲害檢測以及農業生產資料運輸方面發揮作用。
據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國內無人駕駛航空器保有量已超過16.67萬架。“農用無人機市場在近年來呈現出爆發式增長。”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產業政策研究所所長王昊介紹, 2019~2024 年間,國內農用無人機市場保有量持續增長,特別是在新疆、江西等地,由于其獨特的農業特點、地形條件及政策支持,農用無人機的銷量占比顯著。
構建物流時空新格局
4月1日,穗莞跨城低空物流航線啟動,搭載跨境電商貨品的無人機從廣州黃埔綜保區順利起飛,標志著全國首條跨境電商低空物流跨城航線試飛圓滿完成;4月28日,廣西首個“低空經濟 + 智慧物流”項目暨崇左市江州區“鎮一村低空快遞”首飛儀式在崇左市江州區馱盧鎮舉行…如今,低空經濟正悄然融入物流領域,重塑物流時空的格局。
“您好,您的快遞已放在取件處,請及時來取。”在杭州西湖科技園上班的小劉接到順豐小哥的電話,頗為驚喜:當天凌晨下單的小電器這么快就送達了。這次愉快的購物體驗得益于去年開通的由余杭夢想小鎮至西湖科技園的物流航線。
“快速便捷無疑是無人機物流配送的最大優勢。快遞從夢想小鎮到西湖科技園,無人機配送只需要10分鐘。”浙江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衛華介紹。
“低空 + 外賣”又會碰撞出哪些火花?在距離廣東省深圳市人才公園直線距離約1公里外的海岸城商圈附近,黃黑涂裝的無人機起起落落,工作人員將周邊商戶新鮮制作的餐食放入特制的包裝盒后,放置在無人機下,在后臺系統的指揮下飛向深圳人才公園設立的智能空投柜。依托美團在深圳設立的無人機送餐航線,顧客從點完單到拿到商品,只需要約15分鐘。“美團在2017年啟動無人機配送服務。相比于人工配送,無人機配送更加便利。目前,騎手平均一天送30單,但未來無人機與人協同,一天可送300單,效率實現極大提升。”美團無人機公共事務負責人閆琰說。
探索應急救援新模式
“北山鎮北山村北山書屋附近有一70多歲老人被困山林,無法確定被困人員具體位置,請立刻開展救援。”4月初,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星城無人機航空應急救援隊收到消息后,迅速出動無人機。僅僅30分鐘,救援隊利用無人機紅外熱成像鏡頭從高空全面對山溝和人員難以到達的地方展開了地毯式搜索,成功將被困老人救出山林。
如今,以無人機為代表的低空飛行器,還在消防救援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以高層建筑滅火為例。隨著城市高層建筑數量呈爆發式增長,傳統救援手段在應對高層火災、救援時存在諸多局限,但消防無人機可以精準飛抵失火樓層,向房間內投放滅火彈,還能避開地面擁堵,提升救援效率。
近年來,消防部門還積極發揮無人機的“千里眼”作用,將其應用在城市防火巡查任務中。在云南昭通,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操控無人機在市區上空執行防火巡查,20分鐘便可完成過去依托人力需耗費半天的工作量。在湖南長沙,當地已建成18個無人機機場,覆蓋住宅區和人員密集場所,實現24小時待命,4分鐘即可抵達直線距離5公里范圍內的事故現場。
此外,無人機還在重大自然災害中“大展身手”。如2024年4月,廣州市白云區遭遇強龍卷風,廣州市無人機應急救援中心先后安排兩批隊員參與救援保障,使用無人機提供現場照明,并使用噴火無人機清除了多處高壓線上的飄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