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構建節約型社會已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綠色財政稅收政策作為推動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在分析節約型理念與綠色財政稅收政策內涵的基礎上,探討二者互動關系,提出優化綠色財政稅收政策的相關策略,旨在為我國綠色財政稅收政策的完善提供參考,推動節約型社會建設。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正式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為我國社會各領域邁向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然而,在經濟快速發展進程中,環境與能源領域問題愈發突出。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加劇,已成為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此形勢下,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成為當務之急,從長遠看,更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決定》明確提出“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以及“完善綠色稅制”等內容,為我國優化調整綠色財政稅收政策提供清晰指引。
一、節約型理念與綠色財政稅收概述
(一)節約型理念
在我國現階段,節約型理念已成為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的核心指導方針。其主要涵蓋兩個關鍵層面:一方面,在生產運營過程中,通過優化生產流程、運用先進技術等方式,最大程度降低資源損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在減少資源投入同時,積極開展創新活動,優化資源配置,創造出至少與以往等量甚至更多的價值,以此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強調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高效利用資源,最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從產業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節約型理念是對傳統發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主體,不能僅關注經濟效益的提升,還需將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納入重點考量范圍,努力實現三者的均衡協調發展[1]。
(二)綠色財政稅收
在節約型理念的大背景下,綠色財政稅收政策借助多種財政稅收工具,有效激發企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例如,政府可以對環保技術研發和應用給予一定額度的財政補貼,鼓勵企業積極采用綠色生產技術,降低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時,稅收政策的調節功能可以對高污染、高耗能企業施加成本壓力,促使其改進現有生產方式,從而推動整體經濟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升級[2]。
二、節約型社會與綠色財政稅收政策的互動關系
(一)綠色稅收政策促進節約型社會的形成
在節約型理念的宏觀背景下,綠色稅收政策與節約型社會的建設緊密相關。該政策運用稅收手段,一方面對環保產業實施稅收減免優惠,減輕其發展負擔;另一方面對高污染、高耗能產業增加稅負成本,充分發揮稅收杠桿作用,引導資本和資源流向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產業和活動,為綠色經濟發展提供動力,為節約型社會奠定基礎。從微觀層面深入分析,綠色稅收政策的激勵與調控機制,能引導企業在日常生產、消費活動中,注重資源利用率降低對環境的影響,主動選擇節約型和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在當前復雜的環境治理和經濟調控體系中,綠色稅收政策能化解政策執行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降低執行成本。此外,綠色稅收政策還承擔著平衡社會財富分配、增進環境福祉的功能,通過對高污染、高耗能產業征稅,有效遏制生態環境惡化和資源過度消耗[3]。
(二)節約型社會為綠色稅收政策提供了社會基礎
綠色稅收政策的穩步發展離不開節約型社會這一堅實基礎。節約型社會的核心理念和行為模式與綠色稅收政策的目標高度契合。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無論是個人還是各類組織機構,都將資源高效利用和環境保護視為重要使命,為綠色稅收政策的推行提供有力支持。例如,當節約和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綠色消費、綠色投資等新興行為模式就能得到大眾的廣泛擁護和認同,這不僅能增強綠色稅收政策的實施成效,還能在全社會范圍內提升其公信力[4]。
(三)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
在當今時代,社會可持續發展是節約型社會與綠色稅收政策共同的價值追求。綠色稅收政策通過調節各類經濟行為,將資金和資源精準導向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領域,全方位提升資金和資源利用效率,為綠色稅收政策有效實施提供有力支撐,二者協作互補、同向發力,共同構建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協同體系[5]。
三、節約型社會視角下的綠色財政稅收政策優化策略
(一)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財政體系
在新時代,我國應結合自身國情,構建全面且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財政體系。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在資源稟賦、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承載能力等方面有明顯差異,故而綠色財政政策需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比如,資源富集地區可以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手段,大力扶持資源節約型產業,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的資源開采和利用技術,提高資源回收利用率。經濟發達地區則可重點支持綠色金融創新,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產業的信貸支持,推動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金融工具的發展,為綠色產業提供多元化融資渠道。同時,我國要充分發揮政府在綠色財政政策中的主導作用,加強政策引導,加大資金投入,確保政策有效落實。可通過設立專項基金、產業引導基金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有序參與綠色產業發展,以資金引導為紐帶,逐步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廣泛參與的綠色財政體系[6]。
(二)完善綠色稅收政策體系
我國應進一步完善綠色稅收政策體系,使其更加科學、合理、有效。一方面,擴大綠色稅收征收范圍,將一次性塑料制品、高耗能電子電器等高污染、高耗能產品,以及高污染、高耗能服務類型納入征稅范圍,利用稅收手段抑制不合理消費,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另一方面,深化稅收優惠政策,加大對環保產業和綠色創新技術的支持力度。例如,對從事環保技術研發和生產的企業給予企業所得稅減免、增值稅優惠等政策;對購買環保設備、使用清潔能源的企業給予稅收抵扣、加速折舊等優惠。引導企業加大環保投入,推動綠色技術的研發創新和場景應用。此外,我國還應強化綠色稅收政策的協同性,確保各項稅收政策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比如,將資源稅、環境保護稅、消費稅等綠色稅收政策有機結合,通過稅收杠桿引導企業減少資源浪費和污染物排放,實現經濟綠色轉型[7]。
(三)強化綠色財政政策的執行與監管
綠色財政政策的有效實施離不開嚴格的執行與監管。我國應建立職責清晰、部門協同聯動的綠色財政政策執行機制。財政部門需強化對綠色財政資金分配和使用的全流程管理,確保專款專用,提升綠色資金配置效益。環保部門要強化對企業環保行為的監管,嚴格執法,對違規企業進行處罰,保障政策實施效果。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多部門需協同合作。財政部門通過預算安排、財政補貼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源向綠色產業和環保項目傾斜,如設立綠色產業發展專項基金,支持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的技術創新和項目實施。同時,要加強綠色財政資金的績效管理,建立動態監控機制,確保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環保部門要加強對企業環保行為的日常監管,建立企業環境信用評價體系,將評價結果與綠色財政資金分配掛鉤,激勵企業自覺履行環保責任。此外,我國應加大對綠色財政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明確監督主體、內容和程序,強化執法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例如,建立政策執行情況定期報告制度,要求相關部門定期報告政策執行進展和成效,對挪用資金、虛假申報等行為依法嚴懲,情節嚴重的追究刑事責任。通過完善執行機制、加強部門協同和強化監督執法,有效提升綠色財政政策的執行效果,為我國節約型社會建設和綠色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8]。
(四)推動綠色財政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同創新
我國應加強綠色財政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同創新,形成政策合力,推動綠色產業發展。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政府要通過綠色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方式加大研發支持,同時依托產業規劃政策引導企業聚焦關鍵技術攻關,雙管齊下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助力產業快速發展。在制定和實施產業政策過程中,要始終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比如,在制定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政策時,要將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作為重要考量因素,引導傳統產業采用綠色生產技術,實現綠色發展。此外,我國需構建政策協同保障機制,通過建立跨部門政策協調小組、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強化財政、產業等部門溝通協作,精準解決政策實施堵點,保障綠色財政與產業政策協同創新落地見效。
(五)加強綠色財政稅收政策的宣傳與教育
圍繞綠色財政稅收政策落地需求,我國需強化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向全社會普及綠色發展理念,為政策實施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政府要利用多種媒體渠道,廣泛宣傳政策的重要意義、主要內容和實施效果,提高公眾對綠色財政稅收政策的認知度和認同感。同時,構建體系、優化執行監管、推進政策協同、深化理念教育,這些舉措環環相扣,從制度搭建到實踐落地再到社會共識凝聚,全方位驅動我國在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效。分層開展企業與公眾綠色發展理念教育。面向企業,針對管理人員和員工開展綠色發展培訓,推動綠色理念融入生產經營;面向校園,將綠色發展理念納入教育體系,培養青少年環保責任感,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四、結語
當前,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節約型理念同綠色財政稅收政策深度融合迫在眉睫。未來,需聚焦綠色財政稅收政策的精準化、協同化創新,緊扣節約型社會建設中資源高效配置、生態價值轉化等現實需求,持續優化政策工具與實施路徑,充分釋放其在發展模式轉型、生態保護協同中的支撐效能,為可持續發展筑牢制度基石。
參考文獻
[1]趙麗. 基于節約型理念的綠色財政稅收政策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5(1):57-59.
[2]林景芳. 基于節約型理念的綠色財政稅收政策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4(4):104-107.
[3]張紅梅. 節約型社會視角下的綠色財政稅收政策研究[J].廣東經濟,2024(6):4-6.
[4]朱本娟. 節約型社會視角下綠色財政稅收政策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4(2):87-90.
[5]張貴先. 基于節約型社會的綠色財政稅收政策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4(1):162-165.
[6]張曉靜. 基于節約型社會視角下的綠色財政稅收政策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4(11):69-72.
[7]李莎. 基于節約型社會建設視角的綠色財政稅收政策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4(19):39-41.
[8]肖遠菊. 基于節約型理念的綠色財政稅收政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3,26(7):153-155.
(作者單位:中共甘肅省委《黨的建設》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