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對全球主要貿易伙伴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對所有貿易伙伴加征 10% 的“最低基準關稅”,對中國、歐盟、越南等與之貿易逆差較大的經濟體加征額外關稅。該政策的稅率計算過程如同兒戲,名為“減少美國貿易逆差”,實乃特朗普政府奉行單邊主義邏輯的延續,試圖通過關稅杠桿,迫使國際資本回流美國、重塑全球產業鏈。
這一政策引發全球市場劇烈震蕩,全球主要股指顯著下挫,國際油價跌至低位,半導體、汽車等行業遭受沖擊。歐盟、中國、加拿大等主要經濟體迅速回應,將對美國采取反制措施;東南亞部分國家因產業鏈轉移成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重災區”。全球貿易體系面臨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嚴峻的挑戰。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中國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信心,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不動搖,繼續推動全球經濟朝著更加包容、更加開放的方向發展。
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具有三重必然邏輯
一是貿易保護主義不可持續。特朗普政府以“對等關稅”為幌子,實質推行“經濟民族主義”,試圖通過制造貿易摩擦達成三重目標:轉移國內矛盾,爭取“鐵銹地帶”選民支持;遏制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發展,維護技術霸權;特朗普在“美國最優”戰略中,重構全球產業鏈,迫使美國海外投資制造業企業將生產環節回歸美國。然而,這種“零和博弈”思維嚴重破壞全球產業鏈穩定,無論是歷史案例,還是相關研究機構的定量估算結果,都顯示關稅壁壘不僅無法解決美國制造業“空心化”問題,而且將損害美國消費者利益,是不可持續的。
二是中國產業鏈韌性已顯著提升。特朗普政府妄圖通過提高貿易壁壘、限制技術流動,遏制中國產業升級。但中國不斷鍛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韌性,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突圍路徑。一方面,中國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增強,成為帶動產業升級的“強力引擎”。例如,在半導體領域,寒武紀自主研發的AI芯片性能出色,廣泛應用于自動駕駛、智能家居、智能醫療等領域。在新能源領域,寧德時代自主研發的各類電池技術成果斐然,有力推動了新能源技術在多行業落地應用,帶動電池材料研發等相關產業協同發展。另一方面,中國不斷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為國家創新體系提供充足的“源頭活水”,推動中國持續取得基礎研究新突破。例如,在量子計算領域,“本源悟空”量子計算機上線運行,搭載72位自主超導量子芯片和首個量子計算機操作系統。在腦機接口領域,完成全球首例介入式腦機接口傳感器血管內取出試驗,為未來的臨床應用奠定基礎。
三是中國已進入制度型開放新階段。近年來,中國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制度型開放新格局。首先,以自貿試驗區建設為牽引。目前全國已形成22個自貿試驗區“雁陣”,在多個領域先行先試。例如,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推出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在北京、海南等四地開展增值電信業務對外開放試點等,為全國制度型開放提供寶貴經驗。其次,主動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我國以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為契機,推動多領域規則相通相容。《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已實施三年,為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注入了強勁動力。最后,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我國營商環境在全球的排名不斷提升。法治化建設成效顯著,出臺《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辦法》,保障各類經營主體享有公平的競爭環境。加速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修訂《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將限制措施減至29條,全面取消制造業外資準入限制,持續破除準入壁壘。
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把握好三對關系
一是把握好改革與開放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區獨特優勢,先行開展壓力測試,為全國其他地區積累經驗。
三是把握好國內與國際的關系。在國內,進一步激發消費市場內需潛力,打造應對外部沖擊的“穩定器”。我國擁有全球最大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要進一步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完善收入分配機制,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增強居民消費信心。在國際上,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空間。加快建設綠色絲綢之路和數字絲綢之路,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改革越深入,對開放水平的要求就越高;開放水平越高,對改革的促進作用就越大。要以改革保障制度型開放。通過深層次改革破除制約深化對外開放和高水平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優化升級監管體系,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要以對外開放促進改革。繼續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在產權保護、產業補貼、環境標準等領域實現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相通相容。進一步推動服務業有序開放,加大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度。
二是把握好開放與安全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是開放越要重視安全”“要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在對外開放中維護國家安全的本領”。對外開放不是無底線的妥協,要堅守安全底線。一方面,要提升監管能力。轉變監管理念和管理方式,強化對金融、數據等敏感領域的動態監測和預警能力,完善外資安全審查、出口管制合規等制度,確保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另一方面,要提升風險防控能力。以高水平自主創新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積極參與新興領域國際規則、技術標準的制定。充分發揮自由貿易試驗搭建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平臺。以“硬聯通”夯實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以規則標準“軟聯通”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以“心聯通”將發展成果轉化為共建國家人民的獲得感。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是過去一段時間內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蔓延的縮影。其出現,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從長期來看,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以關稅壁壘阻擋開放潮流的舉動終將失敗。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中國應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戰略定力,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不動搖,繼續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維護開放合作的國際環境,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正確方向發展。
(編輯宋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