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藝術作為一門綜合性極強的藝術形式,其舞臺呈現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導演的精心策劃與巧妙構思。導演在戲劇創作中扮演著“總指揮\"的關鍵角色,肩負著將劇本轉化為鮮活舞臺形象,并打造出別具一格藝術呈現的重任。導演所具備的獨特藝術構思與鮮明美學風格,已然成為保障舞臺藝術高品質的核心要素。因此,深入探究戲劇導演“創作性”思維與“創藝性”表征的內在邏輯和外在呈現形式,對于提升戲劇導演的專業素養,推動舞臺藝術實現創新性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本文將從導演對生活的深度洞察與感悟,以及舞臺布局與調度的創造性這兩個層面,剖析戲劇導演“創作性”思維的具體表現;從主題立意的創新表達、個性化藝術語言塑造這兩個維度,探討戲劇導演“創藝性”表征的展現方式。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提升戲劇導演\"雙創\"能力的有效路徑,包括提升舞臺掌控與藝術駕馭能力,創新舞臺呈現方式以凸顯獨特藝術風格,運用個性化藝術語言打造經典佳作,拓寬審美視野以提升人文素養。唯有持續不斷地提升“雙創\"能力,戲劇導演才能引領舞臺藝術持續攀登新的高峰。
一、戲劇導演“創作性”思維的表現
(一)導演對生活的深人觀察和感悟
戲劇藝術源自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導演對生活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與深刻的感悟力,是開展戲劇創作的重要前提與根基。一部堪稱優秀的戲劇作品,必然深深扎根于現實生活的土壤之中,大力弘揚真善美的價值觀,同時深刻揭示社會存在的矛盾問題。所以,導演務必切實立足生活實際,深度體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真切感受生活里的喜怒哀樂。唯有如此,才能夠提煉出富有生活質感、能夠引發觀眾強烈情感共鳴的藝術形象。正如著名導演大師徐曉鐘所言:“藝術的生命力源自于從現實生活出發,且比現實生活更為豐富、更為集中?!庇纱丝梢?,對生活進行細致入微的體驗與深刻透徹的領悟,乃是導演進行藝術提煉以及創造性轉化的源頭活水。
以青年導演王創排話劇《雷雨》為例,他多次前往劇中所描繪的鄉村場景實地走訪,與當地百姓傾心交談,親身去體驗生活、感悟人生。正是基于對民間疾苦的切身體會,王巧妙地將人物之間的情感糾葛與宏大的時代背景緊密結合,使得舞臺呈現出極為強烈的批判現實主義色彩,成功引發觀眾對于罪惡現實的深刻反思。由此可見,導演只有深深扎根于生活的肥沃王壤,以敏銳的洞察力精準捕捉生活中的閃光點,以寬廣包容的胸懷感悟生活的真諦,才能夠實現從生活素材到舞臺藝術的創造性飛躍。
(二)導演在舞臺布局和調度中的創造性
舞臺調度與布局堪稱導演藝術創作的核心環節。導演需要依據劇本內容,對舞臺時空展開藝術加工與創造性改造,精心設計出精妙絕倫的舞臺景觀。這就要求導演必須具備敏銳的藝術感知能力與卓越超凡的空間想象能力,在舞臺時空布局中充分展現出獨具匠心的創造性。一方面,導演要嚴格遵循舞臺美學規律,妥善處理好各場次之間的銜接與過渡,著力營造出連貫流暢、引人入勝的舞臺節奏感;另一方面,導演要勇于突破舞臺的固有局限,運用新穎獨特的空間造型、燈光布景等手段,創設出令人眼前一亮的舞臺意象,引領觀眾進人新奇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藝術時空。
以著名導演林兆華的作品為例,他尤為擅長采用“意象詩化\"的舞臺處理手法,借助抽象簡練的舞美設計、靈動跳躍的場景調度,營造出意蘊悠長的舞臺美學意境。在京劇《貴妃醉酒》的創作中,林兆華巧妙運用鋼絲繩、鏡子等道具,配合變幻莫測的燈光效果,營造出夢幻迷離的舞臺意境,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令人眼前一亮。而在話劇《日出》里,林兆華采用流動開放的舞臺空間,憑借若隱若現的光影變化、童話般的造型設計,創設出象征人性困境的迷宮,成功引發觀眾對于人性困境的深邃思考。可見,導演在舞臺布局與調度中的奇思妙想,是彰顯其創作個性、提升舞臺藝術品位的關鍵所在。
二、戲劇導演\"創藝性\"表征的體現
(一)主題立意的創新表達
主題作為戲劇藝術的靈魂所在,導演在藝術創作過程中,應當緊密立足時代發展,緊緊扣住社會現實,以創新的藝術視角深入闡釋作品主題,充分彰顯自身獨特的藝術個性。一方面,導演要深入透徹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內涵,精準提煉出鮮明突出的主題立意;另一方面,導演要勇于突破常規的思維定式,運用創新的藝術表現手法,賦予主題以全新的時代內涵與藝術魅力。只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持續創新,以新穎獨特的藝術形式升華主題內涵,戲劇藝術才能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以導演田沁鑫的代表作《青蛇》為例,該劇改編自經典民間傳說,但田沁鑫并未因循守舊地照搬原有故事情節,而是從女性主義的獨特視角重新解構神話原型,將白素貞塑造成為敢于反抗封建禮教束縛、勇于追求自我價值的新時代女性形象,充分彰顯了劇作鮮明的現實針對性與人文關懷精神。再如,導演孟京輝在創排《戀愛的犀?!窌r,將原著放置于荒誕風格的舞臺空間之中,運用幽默詼諧的戲劇語言,巧妙隱喻世俗社會的種種荒誕現象,成功引發觀眾對于生存困境的深入思索。由此可見,主題立意的創新表達,是彰顯導演藝術個性、引領戲劇審美潮流的重要標志。
(二)個性化的藝術語言塑造
戲劇語言是導演進行藝術表達、彰顯美學個性的重要載體。一部優秀的舞臺作品,必須創造出富有感染力與震撼力的戲劇語言,才能夠成功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這就要求導演在立意構思、舞臺呈現等各個環節,力求實現語言形式的創新,運用鮮活生動、韻味悠長的藝術語言,塑造出個性鮮明的舞臺形象。具體而言,導演可以在臺詞設計、人物動作編排、舞臺調度等方面,融入新穎別致的語言形式,以獨特新奇的藝術表達方式,展現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近年來,以“小劇場”為代表的先鋒戲劇蓬勃發展,年輕導演們憑借大膽創新的藝術語言,創作出眾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舞臺佳作。以青年導演王的作品《如夢之夢》為例,該劇采用夢境與現實交錯的敘事手法,通過荒誕離奇的臺詞設計、夸張變形的肢體語言,營造出超現實主義的舞臺意象,讓觀眾在如夢似幻的藝術時空中深刻感受人性的困頓與救贖。又如,導演賴聲川在創作《如夢之夢》時,巧妙融合京劇程式化表演與當代舞蹈肢體語匯,生動再現劇中人物的心理困境,成功塑造出讓人過目難忘的藝術形象。個性化藝術語言的塑造,充分彰顯了導演的語言駕馭能力與藝術表現能力,為舞臺藝術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
三、提升戲劇導演“雙創\"能力的路徑
(一)提升舞臺掌控和藝術駕馭能力
舞臺表演作為舞臺藝術的核心展示形式,涵蓋舞蹈、戲劇、戲曲等多種藝術類型,其目的在于精準展示作品的核心思想、深層含義以及豐富情感。然而,舞臺表演往往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雙重制約,這種制約具體體現在舞臺固定的展示區域以及有限的演出時長上。因此,導演必須全方位提升在舞臺調度、藝術語言運用等方面的專業能力。一方面,導演要加強舞臺調度訓練,著力增強時空布局、節奏把控等關鍵能力,憑借精準的舞臺掌控力確保演出能夠有序進行;另一方面,導演要高度注重藝術語言的學習與實踐,切實提高臺詞設計、形體訓練等能力,以嫻熟的藝術駕馭力塑造出個性鮮明的舞臺形象。只有在不斷的舞臺實踐中持續磨礪專業技藝,提升舞臺掌控與藝術駕馭的硬實力,導演才能真正成為舞臺的“掌舵者”,以高超的專業能力引領舞臺藝術實現創新發展。
(二)創新舞臺呈現方式突出藝術特色
戲劇舞臺的呈現方式直接關系到藝術品質與審美價值。面對觀眾日益提升的審美需求,導演必須牢固樹立創新意識,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穎獨特的舞臺呈現方式,以鮮明突出的藝術特色吸引觀眾的目光。一方面,導演要立足傳統,充分吸收、借鑒傳統戲曲的表演程式、舞臺調度等經典元素,使舞臺呈現既蘊含傳統藝術的獨特神韻,又富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另一方面,導演要放眼全球,廣泛汲取現代戲劇的先進表現手法,以開放包容的藝術胸懷,將多元藝術形式有機融合,創造出極具創新精神與時代特色的舞臺景觀。唯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持續創新,以創新的舞臺呈現方式彰顯獨特的藝術魅力,戲劇藝術才能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引領時代審美潮流。
(三)用個性化的藝術語言打造精品佳作
舞臺表演藝術具有全面性與時代性的顯著特征,當前的舞臺表演藝術強調在遵循藝術法則的同時,深度融合時代精神,以期達到豐富觀眾內心世界、提升觀眾精神層次的效果。一部優秀的戲劇佳作,必須具備個性鮮明的藝術語言,從而引發觀眾的強烈情感共鳴。為此,戲劇導演要深入挖掘語言的藝術潛力,以創新的語言形式升華戲劇主題,充分彰顯藝術個性。一方面,導演要善于從生活中提煉藝術語言,將質樸的生活語言升華為富有詩意的舞臺語言,用貼近生活又極具美感的藝術語言打動觀眾的心靈;另一方面,導演要勇于突破語言慣性思維,在劇本臺詞、人物肢體語言等方面力求創新,以新穎奇特、充滿想象力的語言形式,營造出獨具韻味的舞臺意象。導演只有以創新的藝術語言塑造經典形象,才能譜寫舞臺藝術的嶄新篇章。
(四)拓寬審美視野提升人文素養
導演的藝術視野與人文底蘊,直接影響著其藝術創作的深度與高度。因此,導演必須不斷開闊藝術視野,全面提升人文素養,以高遠的藝術境界和深邃的人文關懷,引領戲劇藝術實現創新發展。一方面,導演要深入生活,親身去體驗世間百態,不斷增強對人性、社會的洞察力;另一方面,導演要廣泛閱讀各類書籍,深入涉獵文學、哲學、美學等人文學科知識,切實提升藝術品位與審美情趣。唯有以廣闊的藝術視野俯瞰人生百態,以深厚的人文底蘊解讀古今變遷,導演才能站在時代的高度,創作出思想深邃、藝術精湛的不朽佳作。
四、結語
戲劇導演肩負著引領舞臺藝術創新、傳播優秀文化的神圣使命。在新時代,面對戲劇藝術發展的更高要求,導演必須持續增強“創作性”思維,提升“創藝性”表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積極運用創新的藝術理念和先進的舞臺技術,奮力譜寫藝術創新的嶄新篇章,為推動戲劇藝術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演藝集團話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