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瘦肉型豬;核心群;生長速度;繁殖性能;飼料轉化率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0769(2025)03-0007-02
瘦肉型良種豬的選育對提升我國生豬生產效率和豬肉品質具有重要意義。核心群作為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成效的關鍵,其選育水平直接影響種豬生產性能提升的速度。本試驗以瘦肉型豬核心群為研究對象,圍繞后備豬的生長速度、母豬繁殖性能及飼料轉化率三個關鍵指標開展系統性評估,旨在通過科學量化核心群選育成效,為后續良種選育提供數據支撐,推動瘦肉型種豬繁育體系的優化升級。
1材料與方法
1.1數據來源
試驗數據來源于某豬場2022—2023年核心群飼養記錄,包括后備豬生長性能、繁殖性能和飼料轉化率等指標,共采集393頭豬(其中長白豬242頭,大白豬151頭)的相關數據。
1.2指標計算方法
1.2.1后備豬體重達到 100kg 的年齡
以后備豬出生日期與達標日期(達到 100kg 體重時的日期)的時間差計算。
1.2.2母豬年斷奶仔豬數
母豬年斷奶仔豬數(pigs weaned per sowperyear,PSY)指每頭母豬每年所有胎次合計提供的斷奶仔豬數,用以評估母豬的繁殖性能。
1.2.3豬體重在 30~100 kg育肥階段的飼料轉化率
根據后備豬在 30~100kg 體重階段的總采食量和增重情況,計算其飼料轉化率,計算公式為:飼料轉化率 Σ=Σ 期間采食量增重。
1.3統計方法
收集的數據用Excel進行處理,隨后用GraphPadPrism9.5.1繪制圖表,對各生產性能指標進行系統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體重達到 100kg 時的年齡分析
242頭大白豬體重達到 100kg 時的平均年齡為154日齡,標準差為7.5d;151頭長白豬體重達到100kg時的平均年齡為154日齡,標準差為7.5d,生長速度較快(圖1)。
2.2種母豬繁殖性能分析
大白種母豬的PSY平均為33.0頭,長白種母豬PSY平均為32.4頭,部分母豬年斷奶仔豬數超過30頭,表現出優異的繁殖性能。
2.3體重 30~100kg 階段的飼料轉化率分析
在體重 30~100 kg育肥階段,2022年,大白豬的飼料轉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e,FCR)平均為2.39,長白豬的FCR為2.40;2023年,大白豬的FCR平均為2.28,長白豬的FCR為2.32;總體平均飼料轉化率均低于2.5,且兩個品種種豬的FCR均較上一年度顯著降低(圖2)。

注:A圖為大白豬體重達 100kg 的年齡分布圖,B圖為長白豬的年齡分布圖。

3討論
本試驗結果表明,核心群后備豬的生長速度整體符合瘦肉型豬的標準要求,表明群體遺傳潛力優良,飼養管理水平較高。母豬年斷奶仔豬數雖總體達標,但個體間差異較大,后續仍需加強種母豬的系統選留與淘汰。育肥豬的飼料轉化率整體良好,但仍有部分育肥豬的FCR偏高,可能與個體體況、日糧配方及飼養管理有關,可通過加強育種選配、精細飼養和疾病防控進一步提高整體生產性能。
4結論
本研究系統評估了瘦肉型豬核心群的主要生產性能指標。結果表明,生長速度、種母豬繁殖性能及飼料轉化率較為優秀。整體來看,該豬場核心群的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后續良種選育及推廣應用奠定了良好基礎,后續可進一步優化選種策和精細化管理措施,持續提升核心群質量。
基金項目:云南省重大科技專項(202202AE090032)
作者簡介:陳博赫(2001一),男,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豬的遺傳育種;E-mail:1485004623@qq.com
*通信作者:馬海明(1972一),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豬的遺傳育種;E-mail:mahaiming@hun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