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To implement archival lawsand regulations and the deployment of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China,and to strengthen the informatization of archival work,the Beijing issued the /mp/ementingMeasuresforAdvancingtheConstruc tion of Digital (Trial Implementation) in light of the city's actual conditions. The paper aims to leverage institutional guidance to advance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archival work and contribute to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through archival efforts.The paper provid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formulationbackground,process,overall considerations, and main contents of the Measures.
Keywords:Digital archives; informatization;Digitaltransformation
為貫徹落實檔案法律法規和國家檔案局部署,服務首都高質量發展,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檔案局在前期廣泛調研和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于2025年4月15日印發了《推進數字檔案館建設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
一、《辦法》編制背景及必要性
一是貫徹落實檔案法律法規的需要?!吨腥A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以下簡稱《檔案法》第四十條規定,“檔案館負責檔案數字資源的收集、保存和提供利用。有條件的檔案館應當建設數字檔案館。\"《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第一款規定,“檔案館應當積極創造條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設、運行維護數字檔案館。\"《檔案法》和《實施條例》均對數字檔案館建設提出要求,為數字檔案館建設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政策支撐[3]。檔案部門積極推進數字檔案館建設,是貫徹落實檔案法律法規,依法管檔治檔,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二是貫徹落實國家檔案局部署的需要。2025年3月,國家檔案局印發了《推進數字檔案館建設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其中第六條第二款明確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檔案主管部門負責統籌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數字檔案館建設工作,依據本辦法制定推進本行政區域內數字檔案館建設實施辦法,推進數字檔案館認定工作\"4]。檔案部門制定《辦法》是落實國家檔案局部署的必要舉措。
三是推動檔案事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下,傳統檔案管理模式已難以滿足新時代發展需要。建設數字檔案館,突破傳統模式的局限,實現檔案數字資源的高效整合、安全保存和便捷利用,通過資源數字化、管理智能化、服務網絡化,實現檔案工作與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是推動檔案事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檔案工作適應信息化時代社會需求的必然選擇,是落實《“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中“加快全面數字轉型和智能升級\"的關鍵抓手。
四是檔案工作服務首都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建設數字檔案館是檔案部門緊跟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步伐,全力推動檔案工作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制定《辦法》,發揮制度引領作用,將有力推進檔案數據資源共建共享共用、充分發揮檔案存史資政育人作用,為首都高質量發展貢獻檔案力量。
五是解決檔案信息化薄弱問題的需要。數字檔案館建成數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客觀反映檔案信息化水平。2014年,國家檔案局印發《數字檔案館系統測試辦法》,2015年正式開展測試。截至2025年2月底,全國已有245家數字檔案館通過國家檔案局認定,而尚無1家建成高水平數字檔案館,這與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科技創新中心定位不符,與“十四五”規劃確定的各區全部建成數字檔案館的目標任務還有不小差距。以數字檔案館為抓手,帶動檔案信息化建設,是解決檔案信息化薄弱問題的現實需求。
二、《辦法》編制過程
一是前期廣泛咨詢充分調研,形成初稿。檔案局咨詢國家檔案局、天津市檔案局、山東省檔案局等有關部門,就各省市制定數字檔案館建設工作實施辦法的思路進行了解和探討。同時對16個區檔案館開展調研,掌握全市數字檔案館建設情況,結合“兩館建設\"推進情況???、2024年7月至9月開展的專項檢查及日常實地指導所掌握的情況,深入分析各區工作實際,對照《實施辦法》,形成《辦法(征求意見稿)》。二是后期多方征求意見,不斷完善。檔案局經過多輪討論,書面征求了市檔案館,市城建檔案館,區檔案局、檔案館,以及有關專家的意見,吸納各單位和專家反饋意見共22條,通過反復修改和不斷完善,最終形成《辦法》。
三、《辦法》編制原則
檔案局在《辦法》編制過程中始終堅持四項原則:一是嚴格落實中央、市委有關要求,避免出現創建示范評比內容,優化認定模式,完善認定指標設置,采取自愿認定方式,切實為基層減負。二是堅持問題導向,針對認定前對建設質量掌握不全不準等問題,實行關口前移,在認定程序中增加預檢環節,提升建設質量;針對建成后運行管理、服務效能可能下滑問題,加強事后監管,確保數字檔案館建成后發揮實效。三是增強可操作性,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以《實施辦法》整體框架為基礎,進一步細化部門職責、確立認定程序等,增加可操作性,確保《辦法》制定和落實有法可依、協調有度。四是充分結合實際,明確了數字檔案館建設是助推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的實際行動,設立建設和認定指標時既結合當前工作現狀也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同時為將來優化預留升級空間,確?!掇k法》更符合實際需求。
四、《辦法》主要內容
《辦法》以《實施辦法》為基準,大部分條款基本一致,部分條款結合實際作適當調整。正文共十四條,闡明了數字檔案館的定義及開展建設和認定工作的意義,明確了適用范圍,明晰了市、區檔案部門各自的職責,設立了認定標準,規范了認定程序,強化了數字檔案館建成后的監督檢查。正文后附《數字檔案館建設和認定指標表》(以下簡稱《指標表》),對數字檔案館建設和認定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一)正文主要內容
《辦法》正文第一條闡述了編制目的和依據,闡明編制《辦法》是為了加強本市數字檔案館建設和管理,明確《辦法》編制的法律法規基礎和上位制度依據,即根據《檔案法》《實施條例》《實施lt;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gt;辦法》等法律法規,遵照《實施辦法》,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明確了數字檔案館的定義,此條直接引用《實施辦法》的第二條。該定義源于《數字檔案館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且根據近年來的實踐經驗進行了補充和擴展,更加全面準確、符合實際
第三條和第四條分別闡明了數字檔案館建設和開展認定工作的意義。強調數字檔案館建設是檔案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是推動檔案事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關鍵舉措,同時凸顯北京特色,點出數字檔案館建設是助推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的實際行動,要求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包括檔案館和各區檔案館)、專門檔案館應當積極建設數字檔案館:提出數字檔案館認定工作是對數字檔案館建設質量和服務效能進行把關的關鍵環節,能夠全面檢驗基礎設施、系統功能、檔案數字資源、保障體系建設情況,驗證服務效能,確保檔案工作數字化轉型規范發展。
第五條明確了《辦法》的適用范圍,《實施辦法》第七條明確規定“國家檔案局對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副省級城市國家綜合檔案館建設的數字檔案館開展認定工作\",據此,檔案館建設的數字檔案館可直接適用《實施辦法》,由國家檔案局組織開展認定工作。因此,本《辦法》進一步明晰適用范圍,規定各區國家綜合檔案館應當開展數字檔案館建設,自愿申請數字檔案館認定,同時提出本市專門檔案館開展有關工作可以參照本辦法,為專門檔案館開展數字檔案館建設和認定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
第六條闡述了檔案部門的職責要求,在國家檔案局規定的省級檔案主管部門職責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明確了市、區兩級檔案部門各自的職責并對區級檔案部門提出具體要求。市檔案局負責統籌管理、監督指導數字檔案館建設工作,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推進并組織各區開展數字檔案館認定工作,每年向國家檔案局報送認定工作情況。各區檔案局、檔案館應當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和本區有關規劃要求,依法依規、優質高效共同推進區數字檔案館建設。區檔案局應當加強統籌協調,履行監督指導職責;區檔案館應當履行主體責任,扎實開展數字檔案館建設。
第七條明晰了認定標準。檔案局根據申請開展認定工作,列明指標項和標星指標項的數量及認定結果的要求?!吨笜吮怼饭灿?0個指標項,其中包括標星指標項12個;認定結果分為兩個層級,分別是合格數字檔案館和高水平數字檔案館。合格數字檔案館需要符合 80% 及以上指標項要求,即至少要有72個指標項達到“符合”,但對于標星指標項沒有額外要求;高水平數字檔案館需要符合90% 及以上指標項要求且標星指標項必須全部符合,即至少要有81個指標項達到“符合”,同時12個標星指標項必須全都符合。
第八條提出了申請認定工作的四個前置條件,如果出現數字檔案館建設項目未通過整體驗收、未建立全部館藏文件級目錄數據庫、未接收電子檔案或開展電子檔案保管服務、近5年發生過重大信息安全事故或存在嚴重信息安全隱患等任何一種情形,都不能申請數字檔案館認定。此處提及的電子檔案保管服務,指按照《實施條例》第四十條第三款規定“國家檔案館可以為未到本條例第二十條第二款所規定的移交進館期限的電子檔案提供保管服務\"8
第九條闡述了如何組建認定專家組,規定市檔案局組建由檔案和信息化領域專家組成的認定工作專家庫,每次開展認定工作前,抽選5人組建認定專家組,具體負責認定工作。專家庫的選擇范圍是以下四個領域:一是曾經參與國家檔案局組織的數字檔案館或數字檔案室系統測試或認定工作的專家;二是在京部屬和市屬高等院校的檔案及信息化專業教師或檔案館有關同志;三是在數字檔案館建設中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區檔案館相關科室負責人或業務骨干;四是入選國家檔案局‘三支人才隊伍”、“131\"檔案人才隊伍中檔案信息化建設相關領域的人員。
第十條規范了認定程序,對國家檔案局的認定流程進行了細化,進一步明晰認定工作全過程和各項工作要求。規定認定程序包括提出申請、開展預檢、現場認定和結果反饋四個步驟。各區檔案館對照《指標表》自評,符合相應要求的由區檔案局向市檔案局提出數字檔案館認定申請,并附數字檔案館建設情況、自評情況等相關材料。市檔案局接到認定申請后,通過審看材料、實地檢查等方式對申請單位開展預檢。預檢工作完成后,市檔案局組織認定專家組依據《指南》和《指標表》,通過聽取匯報、觀看演示、查閱材料、抽查數據、現場操作等方式,開展現場認定工作?,F場認定工作完成后,市檔案局根據專家組認定意見進行結果審定,對通過認定的申請單位書面反饋認定結果。沒有通過認定的申請單位,可以再改進完成后重新申請認定,前次認定結果不會影響后續認定工作的開展。
第十一條和第十二條強化了數字檔案館建成后的工作。一是鼓勵各區建成數字檔案館后,積極運用新理念新技術,不斷提升數字檔案館建設和運行管理水平,進行系統升級和功能優化等。對于當前建設條件下滿足合格數字檔案館認定標準的,可以在未來迭代升級、滿足更高標準要求后自愿申請高水平數字檔案館認定。二是明確市檔案局對已經通過認定的數字檔案館進行日常監督檢查,并且每5年進行一次復認,復認時仍以《指標表》的指標要求為依據,重點查看檔案業務是否全部依托系統開展、各項制度是否嚴格執行并根據實際需求及時修訂、服務效能是否得到提升等,對存在工作停滯、安全隱患突出等嚴重問題的數字檔案館,及時提出整改要求,對沒有在規定時限內按要求完成整改的,撤銷其認定結果。
第十三條和第十四條明確了《辦法》的解釋權和施行日期。
(二)附件主要內容
附件《指標表》內容與《實施辦法》的附件《數字檔案館建設和認定指標表》基本一致,個別指標根據征求到的意見建議,結合實際進行了調整。
《指標表》共設置四級類目,分別為指標項、指標、指標要求和結果。指標項為一級類目,包括基礎設施、應用軟件系統功能、檔案數字資源、保障體系和服務效能五部分;隨后又按每部分工作內容不同設置了17個指標作為二級類目,分別為基礎設施部分的機房、網絡平臺、硬件設備、基礎軟件、檔案數字化設施設備和國產化要求,應用軟件系統功能部分的接收、管理、保存、利用和系統管理,檔案數字資源部分的檔案資源建設和檔案資源管理,保障體系部分的制度制定與實施和條件保障,服務效能部分的服務能力和效能提升。三級類目為指標要求,即對應前兩級類目,進一步細化出90項具體工作要求。四級類目為認定結果,對90項指標要求的認定情況,分為符合或不符合兩種情形。
90項指標要求中有12項進行了標星設置,作為高水平數字檔案館的必備要求項,旨在進一步強化基礎業務和保密安全管理等工作,同時鼓勵新技術應用。標星項主要分布在檔案數字資源部分,設置了7個,占比達到 58.3% ,引導各檔案館加強對檔案數字資源建設和管理的重視。在保障體系部分設置了2個,強調建立完備的應急預案,不斷提升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鼓勵參與檔案信息化方面課題研究,在探索中深化認知,用創新成果賦能檔案信息化建設。此外,在應用軟件系統功能部分設置了2個、服務效能部分設置了1個,這3個標星項的設置都與人工智能、大數據應用相關?!丁笆奈錦"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數字檔案館(室)建設中的應用,推動數字檔案館(室)建設優化升級\",對于數字檔案館建設而言,新技術應用勢在必行。而作為高水平數字檔案館,在業務工作必須達到一定標準的基礎上,更要能夠積極順應信息技術發展,回應社會公眾對于獲取所需信息的便捷性、及時性、準確性、智慧性等更高需求,通過人工智能、數據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服務效能。
與已經廢止的《數字檔案館系統測試指標表》(2014年11月印發、2023年10月修訂的《數字檔案館系統測試辦法》附件,以下簡稱《測試指標表》)相比,《指標表》指標設置更簡潔、導向更明確,指標要求表述更規范,內容更細化,可操作性增強,更符合當前信息技術發展和實際工作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指標表》類目設置有調整,工作要求有更新,但從表格本身考量,框架結構和內容要求改動幅度不大,最顯著的變化是在評估方式上,由之前的百分制評分測試改為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不評分、僅做符合性判斷的認定方式。這種認定方式簡化了認定工作1,但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達成難度,即《測試指標表》為百分制評分,一個指標要求可以細化出幾個得分點,測評時按實際工作開展情況分別得分,未達到要求的部分不影響其他部分得分;而《指標表》是符合性判斷,對一個指標要求進行整體評估,結果只有“符合\"或“不符合”,任一部分未達要求,都為“不符合\"。例如,《指標表》第12個指標要求“接入政務網,支撐開展檔案數字資源接收、共享利用和在線監督指導等業務\",與《測試指標表》中1.2.3指標項要求一致,《測試指標表》中此項共0.4分,接入政務網得0.1分,開展檔案數字資源接收、共享利用和在線監督指導各得0.1分,一共可細分為4個得分點,測試時按每個得分點實際情況評分。而此項在《指標表》中作為一個指標要求項,必須4個要點全部滿足,結果才能認定為“符合”。因此,一定要仔細對照《指標表》內容,逐條逐項梳理,從每一項指標要求出發,抓好數字檔案館建設。
《辦法》的印發,為各區數字檔案館建設和認定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工作遵循。各區檔案部門要積極貫徹落實《辦法》要求,優質高效推進本區數字檔案館建設。下一步,檔案局將以《辦法》為制度引領,以數字檔案館建設和認定工作為抓手,加大監督指導力度,全方位、高質量地持續推進各區數字檔案館建設,有序組織數字檔案館認定工作,不斷夯實檔案基礎業務水平,豐富檔案數字資源、提升資政惠民服務效能,奮力開創檔案事業數字化轉型、服務首都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注釋及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檔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EB/OL].(2020-06-20)[2025-06-03].https://www.saac.gov.cn/daj/falv/202006/79ca4f151fde470c996bec0d50601505.shtml.
[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檔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條例[EB/OL].(2024-02-29)[2025-06-03].https://www.saac.gov.cn/daj/sstl/202402/567ba1175f14487f90283bbfb040251c.shtml.
[3]劉璐.《推進數字檔案館建設實施辦法(試行)》解讀[J].北京檔案,2025(4):44-50.
[4]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檔案局.國家檔案局辦公室關于印發《推進數字檔案館建設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EB/OL].(2025- 03-14) [2025- 06- 03].https://www.saac.gov.cn/daj/tzgg/202503/3d1cbfbab73f4738985c25c49303bcb5.shtml.
[5][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檔案局.中辦國辦印發《“十四五\"全國 檔案事業發展規劃》[EB/OL].(2021-06-08)[2025-06-03].https://www. saac.gov.cn/daj/yaow/202106/899650c1b1ec4c0e9ad3c2ca7310eca4.shtml.
[6][10]馮劍波.加強制度規范供給推進高水平數字檔案館建設——《推進數字檔案館建設實施辦法(試行)》解讀[J]中國檔案,2025(4):24-25.
作者單位:檔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