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ized Treatment of Sitagliptin and Metformin in Early Macroangi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LIU Xiaoping XUE Shirong* (Liangzhou Hospital,WuweiCity,GansuProvince)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the efectof sitaglipt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macroangi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early type2 diabetes with macrovasculardisease admited toLiangzhou Hospital,Wuwei CityGansuProvince fromJanuary 2O23to December 202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metformin standardized treatment,and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sitaglipt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standardized treatment.Bloodglucose indexes,serumcystatin C,homocysteine,C-reactive protein,andthe incidence of adverse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fastingblood glucose,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HBAlc valu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 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cystatin C,homocysteine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groups (Pgt;0.05) .Conclusion: Sitaglipt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macroangiopathy in patientswith type2diabetes.
Keywords: type 2 diabetes; macroangiopathy; sitagliptin; metformin; standardized treatment
0 引言
2型糖尿病是發病率很高的慢性疾病,病程長、無法治愈,確診后需要終身治療,以控制血糖,保持穩定\"。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導致體內生成過量的糖基化終產物,結合血管壁上蛋白質后使得結構發生改變,功能下降。高血糖狀態增加了機體的氧化應激反應,自由基釋放增加,對血管內皮細胞造成損傷。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影響機體代謝功能,容易出現膽固醇升高,引發動脈粥樣硬化,在多種機制作用下會引起大血管病變。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治療效果不理想,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危害患者生命安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大血管病變的臨床治療以控制血糖、預防心腦血管并發癥為基本原則,延緩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二甲雙胍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常用藥物,降糖效果顯著、安全性高。患者用藥后有助于減輕體重,尤其適用于肥胖的患者。但是,單獨使用二甲雙胍治療具有局限性,一般需要采取聯合用藥方案,以提高治療效果。西格列汀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具有廣泛應用,降糖效果溫和、持久,餐后血糖控制效果好。聯合用藥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降糖作用,協同增效。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間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變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0例。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35\~78歲,平均( 56.54±5.78 歲,糖尿病病程2\~7年,平均 (4.78±1.05) 年,體重指數 23.5~26.7kg/m2 ,平均 (24.68±1.02)kg/m?2 。研究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35\~77歲,平均 (56.52±5.89 )歲,糖尿病病程2\~7年,平均 (4.83±1.08) )年,體重指數23.6\~26.8kg/m2 ,平均 (24.70±1.05)kg/m2
納入標準:(1)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2)對研究內容知情;(3)精神、認知均正常;(4)超聲結果顯示早期大血管病變。
排除標準:(1)患有精神疾病;(2)語言或聽力障礙;(3)依從性差;(4)藥物不耐受。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平時控制飲食,少食多餐,控制糖分攝入。在醫生建議下適度運動。遵醫囑服用鹽酸二甲雙胍片,口服用藥,每天早飯、晚飯隨餐服用,各 0.5g 治療時間1個月。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患者遵醫囑服用西格列汀片,每天服藥1次,口服, 100mgo 治療時間1個月。
1.3觀察指標
(1)對比血糖指標。治療前、治療1個月,對患者抽血化驗,測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值。使用一次性采血針快速刺破手指,輕輕擠壓手指后血液自然流出,滴入血糖儀試紙中以后,插入血糖儀進行測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使用該方法測量。糖化血紅蛋白值測定采用靜脈血生化檢驗方案,測量方法為高效液相色譜法。
(2)對比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治療前、治療1個月對患者進行血清生化檢驗。檢驗前一天晚上12點后禁食、禁水。第二天8點開始采血,抽取靜脈血 3mL ,離心 10min 后分離血清(離心半徑 10cm ,轉速 2500r/min )。酶法測定同型半胱氨酸。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胱抑素C、C反應蛋白。
(3)對比組間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惡心、嘔吐、腹瀉。
1.4統計學處理
將數據納入SPSS25.0系統軟件中進行計算,( 為計量方式,予以t檢驗, [n(%) ]為計數方式,予以 χ2 檢驗。 Plt;0.05 ,表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討論
2.1血糖指標組間對比
研究組血糖指標相比于對照組明顯更優 (Plt;0.05 ),詳細數據見表1。
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組間進行檢測水平對比,研究組治療1個月后低于同期對照組 (Plt;0.05) ),詳細數據見表2。
2.2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組間對比
2.3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不良反應發生率兩組間對比,研究組、對照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ΦPgt;0.05 ),詳細數據見表3。
2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是該病的發病機制。年齡、遺傳、飲食等多方面因素均與該病的發生有關,病情復雜。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大血管病變的風險高,原因是患者存在胰島素抵抗,降低了胰島素的敏感性,機體發生代謝紊亂,出現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在血管壁沉積并形成斑塊。另外,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會造成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導致血管彈性下降。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大血管病變治療原則是控制血糖、血壓,調節血脂,必要時需要進行抗血小板治療。同時,患者需要注意控制飲食,科學運動。控制血糖是治療早期大血管病變的基礎,可以服用降糖藥物。二甲雙胍降糖效果好、用藥安全,能夠起到穩定血糖作用,對大血管病變的治療起到輔助作用。但是,由于患者病情不同,藥物耐受不同,單藥方案降糖效果有限,治療存在局限性。西格列汀是一種降糖效果顯著的藥物,可以與其他降糖藥聯合使用,增強降糖效果,彌補單藥降糖的不足。
本研究中,組間血糖指標相比較,研究組相比于對照組優勢明顯。分析原因:二甲雙胍可以將患者肝臟中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予以激活,從而形成對糖異生過程中葡萄糖-6-磷酸酶等關鍵酶的抑制,減少肝臟產生的葡萄糖,減少人體葡萄糖的來源[2;二甲雙胍可以使得人體外周組織(肌肉等)攝入、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增加,進而改善外周胰島素抵抗,促使葡萄糖轉運蛋白4從細胞內轉移至細胞膜表面,葡萄糖進入細胞的量增加,進而降低血糖水平。西格列汀可以抑制二肽基肽酶-4活性,減少胰高糖素樣肽-1的降解,通過依賴葡萄糖濃度的方式在血糖濃度升高的情況下促進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3;西格列汀還可以抑制胰島 ∝ 細胞分泌胰高糖素,減少肝臟產生葡萄糖的量。兩種藥物合用通過不同途徑實現了降血糖的效果,協同增效,降糖效果更好。
本研究中,對患者進行為期1個月的標準化治療。治療后,研究組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C反應蛋白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聯合用藥在控制早期大血管病變方面有較好效果。分析原因: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普遍升高,會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的炎癥過程,使得血管壁斑塊形成加快,造成血管損傷。同型半胱氨酸對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有促進作用,容易形成動脈硬化性斑塊,加上患者內皮細胞功能下降,加速大血管病變的進程。C反應蛋白反映患者的炎癥反應。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高,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啟動了機體的炎癥反應機制,導致C反應蛋白水平升高。聯合用藥標準化治療方案可有效降低血糖,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內,減少了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從而減輕炎癥反應,使上述指標水平隨之降低,恢復至正常范圍。
此外,兩組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差異不顯著,是因為兩種藥物雖然都有惡心、嘔吐、腹瀉等臨床案例,但是總體發生率很低,在醫囑下科學使用藥物可保證用藥安全。
綜上所述,西格列汀聯合二甲雙胍標準化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大血管病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萬紅玉.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規范化管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標準化,2021(8):142-144.
[2]趙慧霞,王淑霞.西格列汀聯合鹽酸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變的臨床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22,31(4):700-703.
[3]周文旭,莊鵬暉,魏挺,等.西格列汀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變的臨床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21,37(19):3332-3335.
作者簡介
劉曉萍,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為糖尿病。
薛仕榮,通信作者,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為血管介入。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