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婚俗文化創新
山東泰安新泰市清音公園舉辦了一場特殊的“人生儀式”。8對新人完成婚姻登記后,共同參與“海誓山盟·愛在新泰”集體頒證婚禮。在碧水青山的映襯下,新人們以簡約莊重的宣誓取代傳統婚宴的喧器,展現了婚俗改革與文明新風的生動實踐。
新泰市此次舉辦的集體頒證婚禮,正是當地深化婚俗改革的創新實踐。當地通過打造特色頒證儀式、開設婚姻家庭課堂等系列舉措,逐步構建起“重登記、強責任、崇節儉”的新型婚戀文化體系?!拔覀內∠嗽ǖ木频暄缦?,選擇旅行結婚和集體儀式相結合的方式。這樣既保留了儀式感,又踐行了節儉理念,家人們都很認同這種新風尚?!毙氯私鹣壬倪x擇,折射出當地婚俗觀念的積極轉變。
此次推出的“登記 + 頒證 + 宣教”三位一體模式,通過將婚姻服務嵌入公園、紀念館等公共文化空間,既強化法定登記程序的莊嚴性,也讓傳統婚俗文化煥發新生機。“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進婚俗文化創新,深化婚姻登記服務與文明實踐的有機融合,讓文明婚戀觀真正成為市民的自覺選擇?!毙绿┦忻裾指本珠L許志剛表示。
在菏澤市鄄城縣舉辦的“鄄邑有禮·愛沐新風”5.20新時代文明實踐集體婚禮上,10對新人執手相伴,在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浪漫儀式中開啟人生新程。新人代表現場宣讀婚書,并向全社會發出“婚事新辦、儉辦、簡辦”的文明倡議,承諾“以小家帶動大家”,共同破除鋪張攀比、天價彩禮等陳規陋習。
活動特別邀請5對金婚老人到場,他們相濡以沫五十載的愛情故事,為新人們傳遞婚姻經營的智慧與堅守的力量。集體婚禮尾聲,新人騎著裝飾紅氣球的電動車組成文明婚俗宣傳車隊,向市民展示新時代婚嫁新風。“集體婚禮既有儀式感又充滿溫情,讓我們卸下籌備婚禮的繁瑣壓力,更深刻領悟到婚姻的責任與擔當?!毙履飬桥空f。

2025年5月19日,山東省聊城市在平區舉辦集體婚禮。
推動移風易俗,倡導婚俗新風。今年5月,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喜氣滿滿的“520公交婚車”引得路人紛紛圍觀點贊。婚車車頭懸掛著一朵喜氣洋洋的大紅花,車身是喜慶的大紅色,外部印著“我們結婚啦”的字樣,洋溢著濃濃的幸福喜悅。
據介紹,“520公交婚車”將移風易俗與綠色低碳相結合,引導廣大青年選擇公交車等“低碳”方式迎親,以文明簡約的婚慶方式詮釋新時代的幸福內涵、破除陳規陋習。截至目前,已有近30對新人定制使用“520公交婚車”。
這是山東省各級婦聯深入推進婚俗改革、倡樹文明婚育新風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山東省婦聯大力實施“新型婚育文化培育行動”,廣泛開展“移風易俗幣幗先行”主題活動,倡揚移風易俗、婚事新辦簡辦,引導廣大家庭和青年樹立正確的婚戀觀、生育觀、家庭觀,在齊魯大地營造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婚俗改革的創新實踐
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婚俗革新是在傳承優秀傳統婚俗文化的基礎上,摒棄其中的糟粕,注入符合時代精神的新元素。傳統婚俗中蘊含著尊老愛幼、家庭和睦等價值觀,是應當傳承和弘揚的寶貴財富。相關職能部門應積極引導,挖掘傳統婚俗中的優秀文化元素,結合現代審美和生活方式,打造具有時代特色的婚俗文化。
山東多地在這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沂水縣制定出臺婚俗改革指導意見,明確彩禮、婚車、宴席等標準,全縣新式婚禮采用率超 90% ,并通過集體婚禮等形式傳遞文明新風。淄博市淄川區則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新婚禮主題宣講,以小儀式引領大變革。曲阜市魯源新村將婚俗改革納入村規民約,贈送《家風家訓》給新人。這些舉措既保留了傳統文化的禮儀溫度,又注入了現代文明的價值內核,讓移風易俗成為群眾自覺行動。
早在2018年,青島市立足群眾對“減負”婚禮、新式婚禮的需求和期待,在城陽區試點建成全省首家新時代結婚禮堂,簡約時尚的婚禮形式一經推出便深受市民歡迎。
近幾年,政府依托青島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在景區景點、網紅打卡地等,建成包含奧帆中心、八大關景區、即墨古城、沙灘、嶗頂、里院、郵輪母港等極具“青島范兒”的新時代結婚禮堂132處,像李滄區的“禮樂青城”,嶗山區的“海誓山盟”等時尚浪漫的婚戀品牌,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簡約婚嫁新風尚。
在青島的膠州、平度等地,公交婚車成了年輕新人們的接親新選擇,被裝飾得新穎喜慶的公交車載著一對對新人由此開啟“愛的旅程”。新郎孫先生認為這樣的接親形式儀式感滿滿:“現在講究低碳環保,公交婚車能讓我和親友們一起分享喜悅,這才是我們年輕人的選擇!”
像這樣的婚禮環節,與當代年輕人熱愛環保、熱心公益等不斷提升的個人素養形成共鳴。婚禮形式還包含了名人主持、領導證婚、道德模范寄語、新人宣誓、志愿者演出等流程,組織個體或集體、中式或西式婚禮,按照個性化定制模式,滿足新人不同需求。同時青島市還在關鍵節點舉辦主題婚禮,例如為金婚銀婚夫婦舉辦慶祝儀式、為因抗險救災延遲婚期的新人補辦婚禮,連續舉辦五場“七夕”主題集體婚禮。
近年來,乳山市聚焦婚姻登記場所創新,積極推行“文旅 + 婚俗”場景融合,在臺依湖旅游度假區設立“海誓山盟一乳期而遇”婚姻登記巡回點,打造銀灘沙灘婚禮、臺依湖酒莊草坪婚禮、海上婚禮等特色場景婚禮,年均舉辦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集體婚禮、集體頒證儀式30余場;推出“婚姻家庭輔導”、“我們結婚啦”公交婚禮等35個文明實踐品牌項目,創新“幸福520路”公交婚車,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此外,乳山市還盤活村級活動中心、文化禮堂等資源,在全市20余個村依托暖心食堂等場地,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結婚禮堂等特色陣地,打造“共享喜宴廳”85處,年均承辦婚禮200余場。
文化的力量不止于場景創新,更在于以柔性方式浸潤人心?;鶎尤罕娮跃幾匝莸摹蹲尣识Y歸于“禮”》《這個婚到底怎么結?》等40多部小戲小劇,將“天價彩禮”“鋪張婚俗”等現實痛點轉化為文藝作品中的幽默諷喻與深刻思辨。這些帶著泥土氣息的演出,將婚俗改革的話語權交還群眾,讓文明新風從政府文件倡導轉化為百姓口中“家常話”,讓新婚男女在潛移默化中從看重“面子婚禮”轉到更關注“里子幸?!?。
為推進婚俗改革,乳山市建立了“市統籌、鎮主推、村自治”全域機制,制發系列文件方案,為婚俗改革提供了明確的行動指南,讓婚俗改革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乳山市發揮紅白理事會的積極作用,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將喜事新辦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讓文明新風成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
婚禮中的“中式浪漫”
中國傳統婚俗本應是文化的瑰寶,卻在某些地區異化為沉重的經濟負擔。集體婚禮的舉辦,正是對這種異化現象的勇敢糾偏。當新人們擺脫物質枷鎖,以真誠和簡約詮釋愛情時,他們實際上是在恢復婚姻的本真意義一一兩個靈魂的相遇與結合,而非兩個家庭財產的較量與交換。
移風易俗從來不是對傳統的全盤否定,而是對文化精髓的創造性轉化。中國古代早有“婚禮不賀,人之序也”的智慧,強調婚禮的莊重而非喧鬧:《禮記》中記載的“六禮”雖程序嚴謹,卻無一處提及奢靡浪費。集體婚禮創新性地傳承了這一精神內核:巧妙保留了傳統婚禮中“拜天地”“合禿酒”等具有文化內涵的環節,取消不必要的排場以彰顯新時代的務實精神;用集體婚禮儀式代替繁瑣流程,以公共見證強化婚姻的神圣承諾。這種“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文化態度,既守護了傳統的溫情,又注入了現代的活力,為傳統婚俗的現代化轉型提供了生動樣本。
曲阜市以“喜結良緣、中式浪漫、以孝為先、責任擔當”為主題,在婚姻登記處建設婚俗文化墻,宣傳優秀傳統婚俗文化,弘揚“風雨同舟、相濡以沫、責任共擔、互敬互愛”的婚姻理念,引導新人樹立正確的婚姻觀和家庭觀。組織新人開展移風易俗承諾,帶頭遏制婚俗陋習,反對鋪張浪費,踐行文明新風,用莊嚴神圣的頒證儀式代替大操大辦的婚禮儀式。打造石門山蝸牛谷、石門山綠色休閑風景區、儒源小鎮3處“最美愛情打卡地”,“以愛之名”提升景區知名度,引導新人樹立健康婚戀觀。
曲阜市大力宣傳推廣“儒風婚尚、緣定圣城”新時代中式婚禮,從以周制、漢制為代表的古典婚禮中汲取精華,推動形成有章可循的標準化流程,制定并積極申報《新時代中式婚禮慶典禮儀規范》,彰顯感念長輩、親慈子孝、夫妻恩愛、敦親睦鄰等傳統美德,體現“與時俱進、一脈相承”。同時,著眼當代青年審美需求,在服飾、音樂、布景中融入“龍鳳呈祥”等美學設計元素;創新婚禮流程,以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禮”為基礎,摒除陳規陋習,創新打造飲醴合德、家風傳承、印信盟誓等特色環節,實現“莊重典雅、美而不奢”。“儒風婚尚·緣定圣城”新時代中式婚禮被評為全省“我最喜愛的婚禮模式”一等獎。
推動婚姻家庭領域移風易俗,不僅要抵制大操大辦的婚嫁習俗,更要幫助廣大青年樹立正確的婚戀觀、生育觀、家庭觀,形成弘揚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近年來,山東深入開展“幸福護航”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累計為80.3萬對婚姻當事人開展婚姻家庭關系輔導。積極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全省婦聯舉辦“幸福聯線·我們一起走”“牽緣”等青年交友聯誼活動近500場,促成1800余對青年男女成功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