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經濟金融格局發生深刻變化,金融體系日益復雜,有擔保屬性的債券融通業務對金融市場穩定運行和資源配置效率的核心作用逐漸增強。擔保品管理作為債券融通業務的基礎,市場對其精細化、高效化的需求日益提升。深化擔保品管理服務,賦能債券融通市場創新發展,是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債券融通已成為國內外金融市場最重要的流動性管理工具。2008年金融危機后,國際金融市場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愈發受到重視,貨幣市場融資渠道從同業拆借轉向債券回購,資本市場中債券借貸的重要性顯著提升。債券融通市場規模迅速增長,美國回購市場流動性已遠超聯邦基金市場;產品類型逐漸豐富,除了傳統的雙邊回購和雙邊債券借貸業務外,三方回購和集中債券借貸等因其低成本、高效率等優勢發展成為主流交易品種。美聯儲通過債券回購市場傳導貨幣政策,基于日交易量大、流動性高的回購市場形成的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逐漸替代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成為市場基準利率。國內來看,債券回購和債券借貸交易規模逐年攀升,交易制度和設施不斷完善,產品和制度創新不斷涌現,已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公開市場逆回購是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的主要工具,銀行間存款類金融機構以利率債為質押的7天期回購利率(DR007)也被視為最主要的貨幣市場基準利率。
高效的擔保品管理是推動債券融通市場發展的重要抓手。債券融通業務中,發揮風險緩釋作用的核心機制是由債券擔保品提供履約保障。隨著市場規模擴大、產品類型豐富,市場對擔保品的要求從簡單的押券融資轉向全生命周期、多維度的精細化管理,由專業擔保品管理機構提供的估值、逐日盯市、自動增補退還、違約處置等服務成為債券融通業務安全高效開展的核心支撐。在近年市場風險復雜化、監管要求升級、區域合作深化等趨勢下,抵質押債券估值波動和風險評估難度加大,金融機構對擔保品跨市場聯通、跨區域合作和多資產整合等需求也不斷顯現。尤其是在三方回購和集中債券借貸等業務中,由中央托管機構按統一業務規則或事先確定的參數規則自動選取、質押,并提供期間管理服務,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防控風險。
持續完善擔保品管理服務體系,為我國債券融通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加快落地三方回購、積極發展集中債券借貸業務,發揮中央托管機構專業優勢,進一步豐富我國債券融通產品體系。積極融入全球金融市場,立體式推動金融基礎設施跨境互聯,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多層次、多渠道與境外合作,提高擔保品跨境應用的便利性。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和綠色轉型趨勢,我國金融基礎設施在區塊鏈數字債券、綠色債券等領域的部分研究成果已處于國際前沿,近年推出的綠色擔保品業務深受市場歡迎。未來可探索將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應用于擔保品管理,推動擔保品管理平臺數字化轉型,同時進一步完善綠色擔保品管理平臺,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編輯:劉思敏 廖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