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特別節儉。她的口頭禪是:“放著,放著,這些還可以用!”
有一次,媽媽收拾了一些我的舊衣服,正準備放進衣服捐獻箱時,外婆一路小跑追上來,一邊擦著裝衣服的塑料袋,一邊念叨:“放著,放著,這些我還可以用呢,可以去田里干活兒時穿!”回到家,只見她戴著老花鏡,坐在竹椅上,把衣服一件一件拿出來,翻來覆去地看看這兒,瞅瞅那兒。媽媽無奈地町著外婆,爸爸摸著額頭,笑著搖頭,我卻躲在門后偷笑。外婆的老花鏡滑到了鼻尖上,鏡片后的眼睛亮晶晶的,她喃喃道:“唉,現在的年輕人,衣服還沒穿幾次就想著扔。‘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不能忘了呀!”
外婆對電的珍惜更是到了極致。我放學回到家,總喜歡把家里所有的燈都打開,覺得亮堂堂的才舒服。外婆完全相反,她恨不得全天都不開一盞燈。每次傍晚回到家,客廳總是十分昏暗,我一開燈,外婆就立刻從廚房探出頭:“子軒回來啦,現在才幾點鐘,天都還沒黑呢!”說著,指指窗外。“不要亂開燈,光線還很好,費電就是費錢,你媽賺錢多不容易呀….”她邊說邊快步走來,輕輕把開關按回去。橙紅色的光灑在外婆的臉上,把她的皺紋都染成了暖金色。
我經常被外婆連珠炮似的“省電經”念得一愣一愣的,不由得犯嘀咕:外婆到底是節儉呢,還是小氣呢?
浙江省溫州市城南小學指導老師 余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