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實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觀剖析與批判

2025-08-02 00:00:00王偉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 2025年4期
關鍵詞:伊格爾頓知識分子馬克思

關鍵詞:新實用主義;理查德·羅蒂;馬克思主義;剖析與批判摘要:羅蒂對馬克思既有贊揚也有批評,這源自其反形而上學的哲學立場。羅蒂把馬克思納入與系統哲學相對立的教化哲學陣營,稱贊后者不斷推動哲學對話、刷新哲學話語;羅蒂認為馬克思與尼采分別可于公共維度與私人維度上發揮社會公民與人格典范的作用,兩者需要等量齊觀,應拋棄那種將其融為一體的形而上學做法。羅蒂批評馬克思的歷史必然性理念以及與之緊密相關的無產階級—資產階級范疇、實現社會正義的階級斗爭與暴力革命設想等,主張資產階級民主福利國家與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問題是,這些片面的指責忽視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本身的豐富性與復雜性,伊格爾頓在這方面給出了頗為出色的辯駁。羅蒂之所以否定馬克思主義,還可追溯至他早年生活中蘇式馬克思主義誘發的精神創傷。剖析與批判新實用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的誤讀,有益于認清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對當今社會的重大意義。

圖分類號:B0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2435(2025)04-0031-11

nalysisand Criticismon theMarxist ViewofNeo-Pragmatism-TakingRorty asanExample

WANG Wei(InstituteofLiterature,FujianAcademyofSocial Sciences,Fuzhou35ooo1,China)

Keywords:neo-pragmatism;RichardRorty;Marxism;analysisand criticism

Abstract:Rorty'sassessmentofMarx involvesbothpraiseandcriticism,allofwhicharerooted inhisanti-metaphysical philosophical position.Rorty included Marx inthecamp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opposite to system philosophy, praising the latter for continuously promoting philosophicaldialogue and refreshing philosophical discourse.Rorty believed that Marxand Nietzsche could playthe roles ofsocial citizensand personality models in both the public and privatedimensions,and that the two needed tobe viewed equally.Themetaphysical approachof integrating them shouldbeabandoned.RortycriticizedMarx'sconceptof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anditscloselyrelatedproletarian bourgeoisie category,as wellasthe idea of achieving social justice through classtruggle and violent revolution,dvocatingforabourgeois democratic welfare stateand bourgeois reformism.The problemis thattheseone-sidedaccusationsoverlooktherichnessandcomplexityinherentinMarxistthoughtitself,apointthatEagletonadressswith considerable force.Rorty's rejectionofMarxismcanalsobe traced back tothepsychological trauma caused bySoviet styleMarxism inhisearlylife.Dissecting and criticizing the misreading of Marxism by neo-pragmatism is beneficial for clarifying the enduring significance of classical Marxist theory for contemporary society.

作為新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羅蒂把杜威視為自己的精神導師,選擇并闡揚了杜威哲學遺產中反形而上學的內容,批判并舍棄了其中形而上學的內容。羅蒂“建構”杜威——區分杜威思想中“活的東西”

與“死的東西”①——的標準是反對形而上學與堅持社會希望。通過有選擇性地建構杜威,羅蒂展現出自己的哲學旨趣與哲學形象。很大程度上,這一旨趣與形象也決定著羅蒂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與臧否。目前為止,這一問題仍需全面而深入的討論。②我們的論證理路是:先簡要梳理羅蒂對馬克思的褒贊,然后重點剖析并批判羅蒂對馬克思的批評。

一、哲學天才與教化型哲學家

1979年,羅蒂發表了成名作《哲學和自然之鏡》,大張旗鼓地提出其反柏拉圖主義、反觀念鏡子說的主張。這部系統性的著作雖然僅有幾處談及馬克思,但都是以贊美的口吻把馬克思引為同道。具體而言,羅蒂建議作為一門學科的哲學不必在那些永恒問題上耗費精力,而是要把哲學作為一種推動人類對話的文化形式。哲學“在某一時期專注一個話題而非另一個話題,不是由于論證的需要,而是由于發生于談話中其他領域的種種事物(新科學,法國大革命,現代小說)的結果,或提出了新事物的個別天才人物(黑格爾、馬克思、弗雷格、弗洛伊德、維特根斯坦、海德格爾)的創造,甚而或許是若干這類力量合成的結果”。③在羅蒂看來,有意義的哲學變化并非以新方法去處理舊問題,而是以新問題取代舊問題。這也意味著舊的問題不是得到了新的解答而被擱下,而是因在新語境下失去意義而被棄置一旁。換言之,哲學的發展乃至進步在于問題范式本身的變遷。譬如,“笛卡爾告訴我們不應該討論經院哲學問題,康德告訴我們不應該討論笛卡爾問題,黑格爾告訴我們不應該討論康德問題,而尼采、詹姆斯和杜威告訴我們不應該討論形而上學問題(包括由黑格爾的‘證明實在的品格本質上是精神的’這個企圖所產生的那些問題)”。④唯有問題范式的不斷轉換,哲學方可不再徒勞無功地追索某個神秘莫測的本質,而是能夠保持介入時代的生機與活力,保持思想的推進與鋒芒。在羅蒂看來,馬克思是創造哲學新問題的天才級人物之一。

羅蒂還稱這種不斷創造哲學新話語、新描述的哲學家為教化型哲學家:“當馬克思、弗洛伊德和薩特這類教化型哲學家對我們證明自己行為和陳述的通常型式提出新的解釋時,以及當這些說明被接受和吸收進我們生活之中時,我們就獲得了有關思想的變化著的詞匯和行為這一現象的突出事例。”所謂“教化”(Edification),指的是“發現新的、較好的、更有趣的、更富成效的說話方式的這種構想”③。羅蒂認為,與其說教化是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不同學科之間建立聯系的解釋學活動,不如說它是探索新目的、新語匯、新學科的詩性活動。因此,教化型的語匯熱衷于打破慣常語匯,重新描述紅塵俗世與男男女女,讓人們刷新舊我、成就新我。不難預料,教化型的語匯甫一問世,即便不一定會產生石破天驚的效果,也極有可能是有違常識的反常話語。不過,隨著時間的淘洗,這些新語匯就可能或快或慢、或多或少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正常話語與下一輪被挑戰的對象。若是秉持著這種教化的理念,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放下不變本質的想法,放下想方設法去準確再現本質的念頭。

教化哲學的對立面與參照物是系統哲學。后者以認識論為中心,是哲學的主流,而前者則以懷疑、解構認識論為出發點,是哲學的外圍。羅蒂指出,認識論之所以作為系統哲學的本質而現身,是由于它“企圖把正常話語內的證明模式看作不只是這樣一個模式。它企圖把這些模式看成掛鉤在某種要求道德承諾的東西之上,這就是實在、真理、客觀性、理性”,而“教化哲學的目的是維持談話繼續進行,而不是發現客觀真理”。①實際上,所謂客觀真理,在羅蒂眼里是截至目前人們就事物所能給出的最好說明、最好觀念,不過是一個贊美之詞而已,而不是說它牢牢抓住了事物不變的本質。正因為他不愿讓哲學成為一門接替認識論的學科,不愿哲學沉迷于發現永恒的研究構架,所以,羅蒂批評同時代人仍在構造認識論體系的做法:“那些把馬克思、弗洛伊德,或把他們兩人,看作應被納入‘主流哲學’的大多數哲學家,都企圖發展準認識論的體系,這些體系都以馬克思和弗洛伊德兩人突出強調的現象為中心,即行為的改變,緣自自我描述的改變。這些哲學家把傳統認識論看成致力于使人類‘客觀化’,而且他們渴望有一種接替認識論的學科。”②這種做法往往在有意識地避開舊式先驗論或形而上學道路的同時,又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了新的先驗論或形而上學道路。有鑒于此,羅蒂在處理公共話語與私人話語之間的張力時,批評站在各自的立場上相互指責對方的做法——譬如,以追求人類社會正義的名義而挺伐私人完美的追求為病態或非理性,或者以自我創造為中心而拒斥任何的社會化。羅蒂認為,盡管不能如柏拉圖那樣從形而上學或神學的視角把公共與私人融為一體,但“我們不應該非此即彼,而必須對他們兼容并蓄,等量齊觀,將他們運用在不同的目的上”,馬克思、杜威、哈貝馬斯等人的用處“在于他們是社會公民的一分子。他們共同參與一項社會任務,努力使我們的制度和實務更加公正無私,并減少殘酷暴虐”,而克爾凱廓爾、尼采、波特萊爾等人的用處則“在于他們是人格的模范,告訴我們私人的完美——亦即自我創造的、自律的人生——到底是怎么回事”。③這也就是說,馬克思與尼采所在的兩大陣營之間無須劍拔弩張,而是完全可以亦此亦彼、相輔相成。

二、馬克思的歷史必然性并非宿命論

羅蒂指出:“杜威斷定,馬克思受到了源之于古希臘的黑格爾不良影響,這一方面是指相信歷史的必然規律。他認為,馬克思、孔德和斯賓塞都屈服于一種從現在推知未來的虛假科學的誘惑。”④換句話說,在整個社會歷史形態的演進問題上,杜威與羅蒂眼中的馬克思明顯帶有形而上學的殘余——馬克思主張的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思想是一種總體化的歷史觀,忽視了歷史的復雜性與多樣性。羅蒂指責馬克思的歷史必然性排斥了或然性與多元論,其實是指責馬克思相信存在無可抗拒的歷史規律,從而把馬克思主義當成了一種剝奪人們自由的宿命論。針對這一流行的觀點,伊格爾頓強調,不論是生產方式、無產階級還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等概念都并非馬克思的首創,“馬克思思想的獨特之處在于他將階級斗爭和生產方式這兩個概念結合在一起,從而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歷史觀”。①這一歷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就歷史長期變化的理論主張與實踐指導,當然也引發了巨大爭議。伊格爾頓承認,馬克思的確相信資本主義的衰落、社會主義制度的出現與工人階級的勝利均不可避免,“但這并非因為馬克思相信歷史深處的神秘法則會自然而然地將人類帶入社會主義,無論人們是不是為之付出了努力”。換言之,篤信社會主義無論如何都會到來而消極等待、無所作為,才是歷史宿命論。伊格爾頓認為,20世紀共產主義運動之所以未能及時挫敗法西斯主義的陰謀,這種歷史宿命論難辭其咎。伊格爾頓也承認,馬克思相信資本主義終將滅亡,似乎并未充分意識到資本主義可以借助改革來抵御、延緩無產階級的政治反抗,也未充分意識到資本主義制度隨著科技的發展、籠絡人心的工具不斷更新,其自我維系能力也不斷增強。因此,如果僅是著眼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推動社會的變遷,那么,很容易就把馬克思當成宿命論者。

伊格爾頓提醒,考察社會形態的更替時,還應充分考慮階級利益的要素。廣為人知的是,馬克思與恩格斯都長期強調階級斗爭是歷史發展的直接動力,而“階級斗爭的一個重要特點在于其結果是無法預知的,因此宿命論也就失去了根據”③。伊格爾頓進一步解釋,一旦看到馬克思堅持每一種社會形態、每一種生產方式都有其獨特性,一旦看到馬克思警告不能為了命運確定的一般性道路而犧牲不同國家的不同歷史環境,那么,就會明白馬克思的歷史觀絕非那種按照線性軌跡機械發展的歷史,明白那種指責馬克思將整個人類歷史歸于一種規律之下的觀點恰恰是馬克思所極力反對的。

三、無產階級/資產階級范疇并未過時

羅蒂將《共產黨宣言》與《圣經·新約》相提并論,凸顯兩者作為預言的失敗。他敦促世人應該關注的是其中表達的光榮希望,關注其中建構更為美好未來的幻想,但強調不需要這樣的歷史預言、歷史知識——它們都仍然或多或少地幻想與永恒性、形而上的事物打交道。④不言而喻,其中凡是不同程度染有形而上色彩的范疇,也理應被毫不留情地拋棄。或者按照羅蒂喜愛的說法,舊的范疇或概念工具必將被新的描述與范疇所覆蓋與替代。“正如異教徒和基督徒的區分已經過時,現在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區分可能也已經過時了”,“我們已經無法繼續用術語‘資本主義’來意指‘市場經濟’和‘所有當代不公正的根源’了”,“我們也已經無法繼續使用術語‘工人階級’來意指‘在市場經濟中被給予最少金錢和最少保障的人’和‘體現了真正的人類本質的人民’”。③這里涉及以下幾個問題:馬克思使用的舊范疇是否真的過時或失效?羅蒂用以替代它們的是什么?能夠完全替代嗎?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與羅蒂迥然相異的是,伊格爾頓重申:階級標示著稠人廣眾在特定生產方式中的大致方位,階級的具體構成雖然在或小或大地發生變化,但這并不意味著階級會在轉瞬之間香然無蹤。而且,“唯有深刻地認識階級的存在,承認它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社會現實,而不是虔誠地希望其主動消失,才有可能將其摧毀”。換句話說,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注階級的初衷是為了讓世間男女有朝一日能夠擺脫階級剝削,擺脫異化的生活狀態。馬克思的工人階級,是指所有那些在資本主義制度壓迫下向資本出賣勞動力的人們,其中既有產業工人也有白領工人。伊格爾頓指出,那些急于宣告工人階級消亡的學者,往往訴諸的證據是因服務、信息與通訊行業的迅猛發展而導致的社會巨大變化。“從工業資本主義到‘晚期’、‘消費主義’、‘后工業’或‘后現代’資本主義的轉變,確實帶來了一些顯著變化。但我們也看到這種轉變并沒有改變資本主義財產關系的基本性質。恰恰相反,這些變化大多擴大和鞏固了這種基本性質。”①更重要的、也是羅蒂未能注意到的一點是,不像當時諸多正統的政治經濟學學者,馬克思很早就敏銳地談及中產階級數量的持續增長。伊格爾頓鞭辟入里地說道:“這些人‘位于工人和資本家中間’——這句話應該足以打破那種認為馬克思把現代社會的復雜性簡化為兩個極端分化的階級的迷思。”②換句話說,馬克思在理論上預見到了工人階級成分可能發生的變化,預見到了工人階級與中產階級之間的界限可能會相互跨越與相互交叉。然而,不論是工人階級的中產階級化,還是中產階級的無產階級化,都不會徹底改變資本主義的財富流向與結構,都實實在在地說明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階級的堅固存在,說明工人階級仍在遭受資產階級的壓榨與剝奪,說明工人階級等相關概念對解釋現實生活仍有不可小覷的價值。

接著來看第二個問題。羅蒂既然說資產階級/無產階級這套語匯過時了,那么,他拿出的相應語匯是什么。令人有些始料未及的是,羅蒂亮出的答案是‘ 20% 最富階層” 1 “其他 80% 的階層”,或者,再簡單一些說,富人/窮人。③問題是,從實質上講,富人/窮人與資產階級/無產階級談論的都是階級斗爭,只不過前者顯得業余而后者更為專業了。④值得一提的是,在為馬克思的階級斗爭觀點辯護時,伊格爾頓將其追溯至奧利弗·戈德史密斯的詩作《荒村》、約翰·彌爾頓的詩歌《科瑪斯》、莎士比亞的劇作《李爾王》以及伏爾泰與盧梭的相關論述。無一例外,他們都或直白或隱晦、或生動或抽象地揭示出富人與窮人之間的財產沖突與斗爭。也就是說,富人窮人概念是馬克思的階級斗爭觀點的思想淵源。

再來看第三個問題,羅蒂提出的富人/窮人這組概念,果真能夠完全取代資產階級/無產階級這對范疇嗎?回答這一問題,需要先明白語匯工具的意義以及羅蒂如何看待新舊工具的更替。作為積極的反柏拉圖主義者、反形而上學家與反基礎主義者,羅蒂反對把對事物的描述區分為實在與表象,或者被發現之物與被制作之物,而主張用較為有用的討論方式與較無用的討論方式來進行替代。它們分別與不同的愿望相連,或者說,不同的愿望通過不同的語匯來實現。關于這一點,羅蒂還以數字17為例來進行闡明:描述17的方式難以盡數,但這些描述中沒有任何一個攫住了17的本質或內在的17性。“你在這些描述中間作出的選擇顯然是一件涉及你是出于什么目標的事情”③,一種描述連接著一種愿望或目的。用實用主義先驅者詹姆斯的話來說,真理必然含有人的因素在內,“一個實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形成概念,以適應我們的目的”。?根據這一真理觀,實在與現象的認識論問題,就被為誰服務、有何需要的政治問題所取代。既然如此,那么,可以合乎邏輯地推論說,已有的舊描述之所以被拋下,是因為它不再適合我們的現有目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描述已然窮盡或失效,相反,伴隨著新的目的,新的描述終有一朝會閃亮登場。我們需要繼續追問的是,為什么要扔下舊描述呢?羅蒂以梯子作比說:“我們的祖先登上過一把梯子,而我們現在恰好處于想扔掉這把梯子的位置上。我們之所以扔掉它不是因為我們達到了一個終點,而是因為我們有與令我們的祖先困惑的問題不同的問題要去解決。”①“拋棄過時的術語使我們對我們的生活更敏感,因為它有助于我們停止切割新的、難對付的材料以符合舊模式的企圖。”①也就是說,問題范式的轉換促使我們扔下舊描述。按照這一邏輯,羅蒂當然有充足的理由把那些與其懷有不同目的、關注不同問題的前人話語拋諸腦后。然而,考慮到羅蒂與馬克思都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一面,考慮到兩人都共同關注如何實現社會正義問題的一面,那么,我們就沒有理由在贊成羅蒂的同時而否定馬克思。殊途同歸,同一個問題可以用不同的語匯進行描述,這不正是羅蒂一直在申述的嗎?②

其實,承認富人/窮人概念的有用,不僅不能否定、反而可以更加證明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概念的有效。羅蒂有時明確承認,“馬克思主義者在一件事情上是正確的:核心政治問題是富人和窮人的關系問題。”③顯而易見,這是以富人/窮人對資產階級/無產階級的再描述。而談到全球化時,羅蒂還引人注目地啟用了“全球上層階級”概念:“全球政治體制的缺乏意味著上層富人可以為所欲為,不用考慮除了自己利益以外的任何其他利益”,他對這個現狀頗為不滿并呼呼世界需要“發展出對抗上層富人力量的某種力量”。④在批判的意義上,羅蒂的這些言辭與伊格爾頓的論述有一些相似之處。伊格爾頓痛心疾首地指出:“在西方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其原因在于它所對抗的資本主義社會秩序不僅沒有絲毫軟化,反而變本加厲地愈發無情和極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也因此而愈加中肯。從全球范圍看,資本的集中度和侵略性都有增無減,而工人階級的數量也在實際上大大增加了。照這樣的態勢發展下去,我們甚至可以想象在未來的世界里,超級富豪們居住在守衛森嚴的私人社區里,而數以億計的窮人則蜷縮在散發著惡臭的茅屋里勉強度日,終日生活在燈塔和鐵絲網圍成的包圍圈中。在這樣的情況下,斷言馬克思主義已經退出歷史舞臺,就像說縱火的手段比以往更狡猾、更多樣,因而救火已然無用一樣不可理解。”③與馬克思、伊格爾頓不同,羅蒂并不認同工人階級是能夠對抗沒有良知的上層富人的力量。他竟勉為其難地將希望寄托于美國:“雖然美國財力有限,且疲于奔命,難以充當全球警察,但是隨著越來越多軍閥獲得核武器機會的增加,對這樣一個警察的需要也正在變得日益迫切起來。”客觀上,這是在為美國的帝國主義行徑提供論證,難逃為美國世界霸權進行哲學辯護的嫌疑。

值得補充的是,與羅蒂主張拋棄馬克思主義的一套概念工具不同,以弗朗德斯為代表人物的美國工人世界黨,仍在為實現社會主義理想而奮斗不息。他們呼呼,在美國與全球資本主義制度危機愈演愈烈時,為應對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種族主義與性別歧視等問題,工人階級應團結起來進行階級斗爭,開展重建共產主義運動。?

四、非理論化描述與后現代知識分子

相比之下,馬克思重塑了富人/窮人這對范疇并重新勘定了兩者的歷史方位,而羅蒂則還是在較為原始與樸素的意義上使用兩者。羅蒂不僅對此心知肚明,而且還賣力地張揚這種“平凡的非理論化的描述”:“與其討論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不如討論貪婪和自私;與其討論勞動的商品化,不如討論入不敷出的工資和失業,與其討論社會階級分化,不如討論攤到每一位學生身上的不同教育經費和實行醫療保健的不同途徑。”③需要強調的是,羅蒂選擇這些描述,是在堂而皇之地與馬克思大唱反調。他把上述一系列概念視為“馬克思主義元敘事話語”或本質主義話語,而作為一個新實用主義者、一個激進的反本質主義者,羅蒂自然不愿用任何新的元敘事話語來加以替代。因此,“我們將不得不以‘貪婪’、‘自私'和‘仇恨’之類非理論而平庸的方式來規定人類苦難的根源。除了‘好運氣’以外,我們將找不到表示‘一股拯救力量’的名稱”。①問題在于,元敘事或宏大敘事必然失效了嗎?我們能不能全盤否定宏大敘事,從而怡然自得于眾聲喧嘩、四分五裂的小型敘事。即便認可馬克思的話語是宏大敘事,斷言它已然失敗是不是還為時過早?進一步的問題是,當羅蒂意氣飛揚地宣稱給出的是非元敘事話語時,有沒有構建出另一種元敘事呢?

瀏覽伊格爾頓對后現代主義思想的批判,有益于我們觸類旁通,廓清這些疑慮。伊格爾頓滿含諷刺地說,社會主義思想的確存在宏大敘事:“關于迄今為止的歷史,最有力地打動社會主義者的東西就是,它展示了一種相當明顯的連貫性——亦即,受苦和剝削的頑固持續的現實。當然,這些東西采取了多種不同的文化形式。令人震驚的是,竟然存在著這么多被剝奪的和被統治的方式,它們足以滿足后現代主義者們對多元性的渴望。”②也就是說,社會主義視野中既有宏大敘事,但它同時又包含著后現代主義者心心念念的微型敘事;社會主義既有歷史的必然性,又有歷史的多元性。假若只看到其中之一,就定然會東向而望,不見西墻。伊格爾頓強調:“不尋求總體性正是不正視資本主義的代碼。但是,一種對于總體性的懷疑,無論是左的還是右的,通常都是完全假冒的。它通常轉換成為意味著對某些種類總體性的懷疑和對某些種類總體性的熱情認可。”③總體性如此,宏大敘事亦如此。因此,給馬克思主義貼上宏大敘事的標簽,決不意味著它就會自動失效。

羅蒂之所以選擇如此平庸的描述語匯,跟他對知識分子的定位有緊密關聯:“以如此粗俗方式講話使我們知識分子難以繼續相信我們的特殊天賦適合于我們占據反對不公正斗爭的先鋒位置。因為我們了解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似乎沒有什么特別之處。”④站在反本質主義的立場上,人們可以理解羅蒂意在解構手握不變真理的知識分子形象,理解羅蒂企圖將知識分子拉下神壇的做法。問題是,這并不必然導致知識分子會泯然眾人的結果,也并不必然導致知識分子復雜的理論話語必然失去用武之地的結局。知識分子的專業性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仍能成就其區別于蕓蕓大眾的獨特性。意料之中的是,羅蒂的這種話語取向,遭到多位學者的嚴厲抨擊。譬如,理查德·伯恩斯坦責備羅蒂非理論化的描述“也許令人感到開豁,可是,在幫助我們弄明白應該做些什么方面,它卻沒有啟示性”。換言之,它在修辭上顯得簡單而直截了當,但缺乏整體的視野與謹慎的理論反思。無獨有偶,另一位新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舒斯特曼,也一再指斥羅蒂傲慢地無視社會科學,而這類話語“從事的正是對那些現實、規范以及習俗的經驗研究”。就連羅蒂的弟子韋斯特也認為,羅蒂新實用主義的一個顯著缺陷是帶有粗暴的反理論傾向,因混淆了抵制宏大理論與憎恨理論本身之間的區別而不信任理論。“成熟的新實用主義的目標,應該根據目前最好的社會理論、文化批判和歷史洞見,以譜系學方式來思考具體實踐,并且在政治上根據有效的戰略和戰術積極行動,以實現一定的道德結果。”①

羅蒂所談的知識分子角色轉變問題,實際上展示出現代型知識分子與后現代型知識分子的分野。在《立法者與闡釋者》這部享譽學界的著作中,鮑曼專門以解釋社會學的方法細致研究了轉變的社會條件。只要讀一讀鮑曼的著作,羅蒂觀點的狹隘與偏頗就會顯得更為清晰。具體而言,鮑曼在全書開篇導論的第一句話就明言:“‘知識分子’一詞在20世紀初剛被創造出來的時候,是為了重申并復興知識分子在啟蒙時代的社會核心地位,重申并復興知識分子在啟蒙時代的與知識的生產和傳播相關的總體性關懷。”①這種知識分子形象在典型的現代型世界觀中孕育生成,這一世界觀把世界視為有序總體,對世界的解釋不斷累積為一種預見與控制事件的手段。因而,知識的普遍性與正確性與評判、控制的有效性直接掛鉤,知識分子作為“立法者”的權威自不待言。或者用福柯的話來說,知識或直接或間接地關聯著多個向度的權力。這種立法者角色“由對權威性話語的建構活動構成,這種權威性話語對爭執不下的意見糾紛作出仲裁與抉擇,并最終決定哪些意見是正確的和應該被遵守的。于是,社會中的知識分子團體比非知識分子擁有更多的機會和權利來獲得更高層次的(客觀)知識,他們被賦予了從事仲裁的合法權威”。②隨著后現代社會的降臨,知識的普遍性、客觀性飽受質疑,而知識的特殊性、相對性則備受青睞。與之相應的是,一種作為“闡釋者”的新型知識分子形象不脛而走。鮑曼特別強調,解釋的目的是讓不同共同體傳統之中的話語系統之間能夠相互理解,以防止、澄清理解活動中可能發生的各種誤解。因此,即便是這種解釋性的工作,也需要特殊的專業素養與專業能力,非知識分子恐怕難以勝任。

更為關鍵的問題在于,如何看待現代性與后現代性這兩種不同歷史境遇下的知識分子形象,如何處理兩種不同的知識分子策略的關系。正是在這里,羅蒂與鮑曼分道揚鑣、愈行愈遠。羅蒂在解構了立法者形象之后,甚至連闡釋者形象也不愿放過。于是,知識分子悲慘地淪為沒有什么特別之處的平常人。鮑曼不像羅蒂那樣激烈地解構,而是較為平和地展示知識分子立法者形象在什么歷史條件下被解構,被解構到何種程度,以及取代者與其有著怎樣的關系。鮑曼強調,現代與后現代是劃分知識分子實踐的不同歷史時期,“毫無疑問,‘現代’和‘后現代’這兩種實踐模式是共存的,它們處在一種有差異的和諧中,共同存在于每一個歷史時期中,只不過在某一個歷史時期中,某一種模式占主導地位,成為主流”。③鮑曼重申:“至關重要的是,后現代性策略并不含有排斥現代性策略的意思;相反,如果沒有對現代性策略的繼承,后現代性策略也不可能被構劃。后現代性策略雖然拋棄了作為知識分子自身傳統的普遍主義的野心,不過,后現代性策略并沒有放棄針對他們自身傳統的普遍主義的野心;在他們自身的傳統中,他們依然保持了作為元職業成員的權威,他們制定程序性法則,這些程序性法則使他們可以對爭論不休的意見糾紛進行仲裁,作出有約束力的論述。”④在這篇簡短導論的尾聲,鮑曼再一次辯護道:“需注意的最后一點是,我決沒有認為后現代模式是對現代模式的一種提升,也決沒有認為兩者可以被納入到一種進步序列中去”,“我認為,后現代性的來臨并沒有完全取代知識分子實踐的現代性模式,前者也沒有駁倒后者的有效性(盡管人們可以駁倒那些一貫站在后現代立場上的觀點)。”③之所以不厭其煩地頻頻征引鮑曼不無重復的論述,是因為這個問題無論是對鮑曼、對羅蒂還是對我們而言,都事關重大。一言以蔽之,現代性與后現代性兩種范式、立法者與闡釋者兩種知識分子形象,兩者前后相繼、各有側重、相互交織。

五、資本主義自由民主并未終結歷史

羅蒂否定馬克思主義元敘事話語,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政治判斷與政治想象。羅蒂贊成福山提出的歷史終結說,認為資產階級民主福利國家是人們所能想象的“最好的政治制度”。由此,我們要拋棄馬克思式的終結非正義的重大理論道路,拋棄總體的革命。“古老而宏大的朦朧幻想消逝了,我們只是保留了一些細小而具體的幻想,我們習慣于把它們看作小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表現。”①不論是羅蒂的論據還是結論,都值得進一步商榷。因為“無論美國還是歐洲共同體都沒有達到普遍國家的完善或自由民主制度的完善,不僅沒有達到,甚至它們離這個理想還差得很遠呢”。①德里達語帶嘲諷地說,福山的著作《歷史的終結與最后的人》是一部“新的福音書”,一部關于作為歷史終結的馬克思主義的滅亡這一主題“最喧鬧”“最中立”“最成功”的著作。②之所以稱其為一部福音書,是因為福山并未認真審視人類歷史是否是連續的和有目的的這個問題,就輕率地提出自由民主制度是人類的美好終點;是因為福山雖然也承認資本主義自由民主所帶來的遍及全球的諸多災難,但依然信心滿滿地堅持用自由民主的終極理想來對抗這些歷史經驗。在德里達看來,福山的言論不過是“馬克思主義過氣了”這一獨斷論的一張縮影,它彌漫于西方政治修辭、傳媒話語與學術文化之中。德里達提綱挈領地指出,這一無恥的獨斷論建立在可疑的與充滿悖論的依據之上,在其理想性的終極目標與經驗性的現實之間存在著扎眼的矛盾與斷裂。既然福山的歷史終結論有些牽強,那么,羅蒂以之為根據得出的結論自然也說服力不夠。不應誤解的是,羅蒂并未認為自由市場一攬子解決了所有的社會問題。因此,現實中的資本主義制度還需要持續改良。而且,他也清楚地意識到:“局部的解決方案清除一種痛苦遭遇的同時在其他方面加重了另一種痛苦”,“這種情況將繼續發生,直到永遠。所有的社會倡議都有始料未及的、經常是糟糕的副作用。”③盡管改良的社會變革在解決舊問題的同時又引發了新問題,但這對羅蒂而言不可避免,也不妨礙細碎的改革需要一直進行。無論如何,羅蒂不樂意進行整體性的革命式變革。

羅蒂的這種取向與其對哲學家政治角色的界定直接關聯:“作為杜威主義的社會民主主義者,哲學家可以同詩人、劇作家、經濟學家和工程師一樣在政治上發揮作用。這些不同專業的成員可以在特定時候對特定項目提供零星的忠告而為改革主義的社會民主政治服務。但這種零星的政治功用并不是馬克思主義者、后馬克思主義的激進主義者和新保守主義者要求于哲學家的那種全面的作用。后者把政治理論和哲學看作是基礎的,因為他們認為它深入到了當代現象后面的實在。”④羅蒂這種向改革一邊倒的態度,連羅蒂的精神導師杜威也不會贊成。杜威強調兩點:一是自由主義的“實驗方法并非只是磨磨蹭蹭,浪費時間,也不是零敲碎打地做些瑣碎的事情,以求改善事態。與在自然科學中一樣,實驗方法意味著一組用以對行動提供指導的觀念或理論”;二是“如果激進主義意味著它采取的政策會造成急劇的、而不是一點一滴的社會變革,那么在作為一種社會哲學的自由主義和作為一種行動哲學的激進主義之間并沒有原則上的對立”。③杜威雖然反對依靠暴力推翻現存制度、進行社會變革的激進主義,但他同樣看不上羅蒂式的零碎改革。如果說杜威的實驗方法有著一套自覺的規劃、明確的理論,而且還會根據社會效果來檢驗、修正與改進,那么,羅蒂的改革則給人以偶然隨性之感,走一步算一步,缺乏具體的方案與整體性的謀劃。

羅蒂之所以反對馬克思,與馬克思主張暴力革命、拒絕溫和變革息息相關。問題是,這一對馬克思的認識是簡單化的。伊格爾頓先是糾正道,不論是改革還是革命,都既有暴力的可能又有平和的可能。人們經常誤以為革命是暴力的混亂的,而改革是溫和的漸進的。事實上,除了暴力革命外,還有非暴力革命、較為平和的天鵝絨革命;而有些改革倒是伴隨著暴力沖突,如美國的民權運動與19世紀拉美的自由主義改革。伊格爾頓指出,暴力程度并非馬克思主義定義革命的標準,而革命的發生往往要經過長期循序漸進的醞釀,革命恰恰是漸漸形成的。“時下,無疑多數西方人聲稱自己的立場是反對革命的。這其實意味著他們反對某些形式的革命,卻偏愛另一些形式的革命。”①換句話說,他們反對的是社會主義革命,而不是資產階級革命。伊格爾頓忠告,馬克思不僅從未拋棄社會改良的道路,而且還提出了諸多具體的社會改良措施。伊格爾頓著力爭辯的要害是,“改良是為社會注人活力的一種手段,但改良總會在達一個極限之后舉步維艱。馬克思主義認為,這意味著生產關系不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程度;或者不客氣地講,這意味著統治階級不愿交出自己控制的生產資料。這就是改良和革命的轉折點”。②換言之,資本主義的改良洋溢著一種樂觀主義氣息,它可以滿足一時之需。然而,改良終歸是一種短期行為,它不容回避以下問題:誰來推動改良?改什么?改多少?每一次改良都能奏效嗎?改良的盡頭在哪里?要不要考慮更為長期的改良或革命?

六、余論

若要理清羅蒂為何否定馬克思主義,除開上文文本層面的長篇剖析之外,還應從心理層面關注到理論家所經歷過的風雨浪濤。在這方面,伊格爾頓作出了示范。在評論以賽亞·伯林散文集《最先的與最后的》時,伊格爾頓犀利地指出,伯林童年遭遇的“布爾什維克暴力”對其哲學生涯有著深遠的影響。“伯林持久不變的思想主題——一元論、自由、多元主義、宿命論等等——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由其早期受到的政治創傷造就的。”③伊格爾頓還批評伯林在或隱或現的政治創傷驅使下,很多時候把斯大林的馬克思主義與經典馬克思主義混為一談,從而使其反共產主義、反馬克思主義無的放矢、欠缺學理性。伊格爾頓的這一批評案例可謂知人論世,人情入理,其結論同樣適用于羅蒂。

羅蒂回憶說,自己在孩提時代就跟著父母讀馬克思。④由此可知,馬克思著作是羅蒂的啟蒙讀物之一,這導向了羅蒂親和馬克思主義的一面。不應忽視的是,羅蒂對馬克思主義的接受,與對共產黨的關系相互糾纏。羅蒂的父母曾是美國共產黨的同路人,但后來因發現美國共產黨受到莫斯科的擺布而毅然與之決裂。在父母的影響下,羅蒂對共產黨與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與蘇聯緊密相關。以至于多年以后,羅蒂形成了如下刻板印象:“沒有列寧和斯大林,就很難讀懂馬克思。”這也意味著,羅蒂理解的馬克思主義,帶有無法抹去的列寧與斯大林底色。?羅蒂特別談到在他年少時,他父母周圍友人一—紐約知識分子圈——的言論與遭遇所塑造的“斯大林形象”,一直伴隨著他的成長。這些言論與遭遇包括:胡克、特里林發表的反斯大林言論,蘇聯特工盜走“莫斯科審判”調查委員會的文件,錢伯斯害怕被斯大林派遣的職業殺手清算,哈特曼為躲避契卡的迫害而奔赴美國,卡廷森林大屠殺,斯大林謀殺波蘭工會領導人,如此等等。③對幼年的羅蒂而言,斯大林形象無疑代表著令人恐懼的事物,并在其心靈深處留下深刻的創傷。正因如此,羅蒂才堅稱“冷戰是一場非打不可的正義戰爭”,希望通過發動冷戰能夠“阻止瘋狂暴君統治的邪惡帝國的擴張”。①斯大林形象是極左思潮或蘇式僵化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鮮明表征,“那些僵化的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只有那些堅信資本主義必然被推翻的人才是左派人士,其他任何人都不過是軟弱無能的自由主義者和自欺欺人的資產階級改良者。我們應該排斥這種觀點”。②羅蒂對極左思潮的批判,不免帶有以部分否定全盤的傾向,但可以讓我們反思社會主義建設因偏離馬克思主義指導所走過的彎路。

概而言之,羅蒂對馬克思的贊揚停留在原則性的哲學取向層面,并未進入馬克思經典著作的內部肌理。羅蒂對馬克思的批評,同樣也很少深入討論馬克思的具體作品,而是直接沿襲并進一步申述了杜威對馬克思的批評。因此,羅蒂否定馬克思的歷史必然性。與之密切相關的是,羅蒂斷定馬克思的無產階級/資產階級范疇、實現社會正義的階級斗爭與暴力革命設想等也一樣過時了。問題在于,杜威對馬克思的認識本身就是道聽途說的,是籠統的、模糊的、印象主義式的。羅蒂的學生韋斯特為此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他在梳理美國實用主義的興衰歷史時十分確鑿地指出,杜威“沒有認真地與馬克思主義傳統進行正面地接觸”,他曾向埃斯特曼承認“他從未閱讀過馬克思的著作”,因此,“關于馬克思主義,杜威仍然是一個外行,一個新手,一個極端的批評者”。③有意思的是,羅蒂也公然宣稱:“馬克思的許多書我從未讀過,而且也不會有雄心再去閱讀了。”④既然如此,作為杜威的精神傳人,羅蒂對馬克思的理解與判斷究竟有多少可靠性,就成了一個讓人疑惑的問題。實際上,羅蒂忽視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本身的豐富性與復雜性,他片面的指責匯人了西方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潮之中。而讓人贊賞的是,特里·伊格爾頓選取十種典型的反馬克思主義論調,條分縷析地展開了較為系統的辯駁。這些出色的辯駁雖然并未逐一指名道姓,但依然有助于我們看清羅蒂的偏頗與舛誤所在。剖析并批判新實用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的誤讀,有益于認清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對當今社會的重大意義。

責任編輯:錢果長

猜你喜歡
伊格爾頓知識分子馬克思
高校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實效研究
《白門柳》的創作生成與傳統知識分子精神的當代傳承
粵海風(2025年3期)2025-08-12 00:00:00
“文學本質”內涵探析
今古文創(2025年22期)2025-07-29 00:00:00
21世紀以來東北城市中的徘徊者
名家名作(2025年14期)2025-07-28 00:00:00
全民族抗戰時期黨的知識分子政策論析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亚洲最大|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1美女视频在线| 国产欧美高清|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国产99精品久久|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美女国产在线| 亚洲欧美另类色图|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全部毛片免费看| 99精品欧美一区| 免费a级毛片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97|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亚洲一级毛片| 激情亚洲天堂|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欧美性久久久久| 国产高清在线丝袜精品一区|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一级毛片基地|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91麻豆久久久| 国产色图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不卡| 99草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色综合综合网| 日韩二区三区|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婷婷亚洲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操操操综合网|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色欲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 中文字幕资源站|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熟熟女| 成人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一级爱操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99激情网|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 成人在线亚洲| 青草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中国丰满人妻无码束缚啪啪| 亚洲天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