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意義重大。
一方面,要大力提振消費、提升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重點關注改革系統集成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暢通國內大循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改革系統集成是重要關注點。進一步注重改革的系統集成,將統一大市場建設和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完善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體制機制、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等相結合,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把握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要素市場體系完善、地方招商制度創新、完善有效投資機制和健全擴大消費長效機制完善等具體任務和關鍵問題,積極推進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撐。
以品牌為紐帶推進統一市場建設
以品牌建設推進統一大市場建設,要求以品牌為紐帶推動規則、標準和信任體系的全國統一。
一是要以品牌標準化推動市場規則統一。強化統一品牌認證體系,建立全國統一的品牌質量認證、地理標志保護和知識產權標準。
二是要以品牌競爭公平性保障市場競爭公平性。通過公平品牌競爭,推動資源向優質企業集中;另一方面,要防止頭部品牌濫用市場地位壓制中小企業創新,維護市場活力。
三是要以品牌國際化倒逼國內統一大市場建設。對標國際品牌標準,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際認證,形成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相互促進的雙向賦能機制。
推動企業從“拼價格”轉向“比價值”
縱深推進統一大市場建設,綜合治理“內卷式”競爭不可忽視。
“內卷式”競爭體現出國內需求不足。低層次供給大于需求,需求側消費不振與降級。
品牌本質是產品、服務差異化的標識,這種差異化來自于基于創新(包括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等)帶來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增值。
加強品牌建設,無疑是綜合治理“內卷式”競爭的一個關鍵抓手。這要求政府培育更好的良性競爭生態,強化科技創新驅動的品牌建設,推動企業競爭從“拼價格”轉向“比價值”,實現競爭維度的躍遷,讓品牌力量成為綜合治理“內卷式”循環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