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抽動障礙(tic disorder,TD)是一種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中醫藥基于獨特理論與豐富臨床經驗,在治療兒童TD方面優勢顯著,可有效改善癥狀、促進心理康復、提高治療安全性與療效。本文全面梳理近年來中醫藥治療兒童TD的病因病機病位、基礎證型研究,著重對內治法、外治法及其他療法進行綜述,為TD的基礎研究與臨床中醫藥治療提供參考。
[關鍵詞] 中醫藥;兒童;抽動障礙;病因病機;分型;治療
[中圖分類號] R272.6" """"[文獻標識碼] A """""[DOI] 10.3969/j.issn.1673-9701.2025.18.032
抽動障礙(tic disorder,TD)是指機體的一個或多個部位不自主、反復發作的突發、快速、重復、無節律的,以運動抽動和(或)發聲抽動為特征的一種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1]。研究顯示中國兒童TD發病率約2.5%,多見于5~10歲兒童,男童發病率高于女童[2-3]。TD不僅影響患兒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還給患兒的心理造成壓力,且加重患兒家庭負擔[4-5]。
現代醫學認為TD與皮質–紋狀體–丘腦–皮質環路有關,可能是遺傳、免疫、過敏、感染、心理及社會環境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6-7]。目前,TD治療以對癥治療為主,多選擇抗精神病類藥物;但部分患兒可能出現惡心、頭痛和嗜睡等不良反應[8]。中醫藥治療TD的療效已得到臨床驗證和社會肯定,可有效緩解癥狀,減少發作次數,降低復發率,促進患兒心理康復,且無明顯不良反應。
1" 兒童TD的病名溯源
中醫學中無TD病名。根據TD的發病特點和類似癥狀,將其歸為“瘛疭”“慢驚風”“肝風”“筋惕肉瞤”等[9]。《小兒藥證直訣》記載“目連扎不搐,得心熱則搐”。
2" 兒童TD的病因、病機與病位
TD與先天稟賦不足、情志不暢、飲食失宜、疾病影響、學習壓力過大、疲倦勞累、久看電視、久玩電子游戲等因素有關[10]。風痰膠結、肝亢風動為病機關鍵[11]。病理因素可概括為“風、火、痰、瘀”。①風邪作祟:TD主要表現為肌肉群異常抽搐,這與中醫“風勝則動”理論相符。肝在體合筋,若肝失疏泄,調達不暢,易致肝風內動。肝風可分為內風與外風,內風多由肝腎陰虛、肝陽上亢、陽亢化風所致;外風則常因外感邪氣、侵襲肌表、引動內風而發病。②火邪內盛:情志不舒,肝郁化火;或飲食積滯,蘊而化熱生火;肝火上炎,引動肝風,風火相煽,加重抽動癥狀;火邪易煉液為痰,使痰火交結,病情更為復雜。③痰邪阻滯: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膩,損傷脾胃,脾失健運,水濕運化失常,聚濕生痰;痰邪阻滯經絡,氣血運行受阻,與肝風相互勾結,導致抽動癥狀反復發作。④瘀血阻絡:病程遷延不愈,久病入絡,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經絡。瘀血既是病理產物,又可進一步阻礙氣血運行,導致筋脈失養,抽動癥狀頑固難愈。TD主要表現為肌肉群異常抽搐,肝在體合筋,與肝失疏泄,調達不暢,肝風內動密切相關。本病的主要病位在肝,但與其他各臟器亦聯系緊密[12]。
TD常是肝旺風動,病久正氣易虛,累及脾肺或外風犯肺,引動內風,脾虛生痰,風痰膠結,主張脾肺同治[13]。劉焯認為TD的發生與“肝風”和“痰火”密切相關,治以滋陰柔肝,平肝熄風,健脾化痰[14];另外由于精血同源,肝腎同源,腎精腎陰不足,則肝血虧虛,肝陽上亢,內風伺機而動,治以滋腎柔肝,平肝潛陽,鎮肝熄風。
3" 兒童TD的辨證分型
相關診療指南將TD分為6個類型,分別是肝亢風動證、外風引動證、痰火擾神證、氣郁化火證、脾虛痰聚證和陰虛風動證[15]。此外,張欣等[16]將TD分為一個主型(外風襲肺,肝風內動型)和三個兼證(兼氣郁化火型、兼脾虛痰聚型、兼陰虛風動型)。李偉元等[17]按病機虛實對TD進行分類,實證有氣郁化火型、痰火擾心型;虛證有肝腎陰虛型、肝郁脾虛型。崔芬芬[18]獨自提出發聲性TD根據臨床表現和證候可分為痰火擾神型、肝亢風動型、脾虛肝旺型、陰虛風動型。馬融基于五臟辨證體系和病性虛實,將TD分為感受外風型、肝氣郁滯型、脾虛生痰型、心血不足型、腎精虧虛型[19]。
4" 兒童TD的中醫治療
4.1" 內治法
內服中藥湯劑作為最常見的給藥方式,具有藥專、力強、作用迅速的特點。內服中藥湯劑通過全身氣血運行,充分發揮藥性,扶正祛邪,標本兼顧。小兒臟氣輕靈,隨撥隨應,對湯藥效果反應靈敏。郭延昭等[20]運用熄風止動湯治療60例肝亢風動型TD患兒,結果治療組患兒的有效率(93.33%)高于對照組(75.00%),治療組患兒的耶魯綜合抽動嚴重程度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表明熄風止動湯治療效果好、安全性高。郭玉清等[21]運用熄風滌痰湯治療觀察組風痰擾動TD患兒36例,對照組36例口服鹽酸硫必利片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中醫癥狀體征總積分、中醫次癥積分較對照組顯著降低,表明熄風滌痰湯治療風痰擾動型TD優勢明顯,可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
4.2" 外治法
小兒配合度差,依從性低,湯藥不易喝下。鑒于此,中醫外治法則獨顯優勢。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肌膚柔嫩,反應靈敏,各種外治法便體現出“簡、便、廉、效”的特點。
4.2.1 "針灸治療 "夏雨等[22]將62例TD患兒分為兩組:對照組患兒采用鹽酸硫必利片治療,治療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予清心平肝法針刺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患兒的總有效率(93.55%)顯著高于對照組(70.97%),且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該針刺法治療TD的效果好、安全性高。宋瑤[23]將78例腎陰虧損–肝風內動型TD患兒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予鹽酸硫必利治療,治療組予電針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患兒的總有效率(95.12%)高于對照組(67.57%),治療后兩組患兒的耶魯綜合抽動嚴重程度量表評分雖均下降,但治療組下降更顯著,表明電針可更有效地緩解腎陰虧損–肝風內動型TD患兒的抽動癥狀。
4.2.2 "推拿治療 "紀媛媛[24]將66例脾虛肝亢型TD患兒均分兩組:對照組用逍遙散加減口服治療,實驗組用小兒推拿治療;結果實驗組的總有效率(96.875%)高于對照組(83.871%),隨訪3個月實驗組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米繼強等[25]將脾虛肝郁型患兒均分兩組:觀察組用推拿法,確定君、臣、佐、使穴及相應操作,對照組予靜靈口服液治療;觀察組治療3個月后的治愈率60.00%,對照組治愈率28.33%,表明小兒推拿治療TD效果好,可減少復發率且操作方便易被接受,適合長期使用。
4.2.3 "耳穴治療 "王思蒙等[26]利用Meta分析證實耳穴療法聯合常規療法治療TD有一定的療效,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4.2.4 "穴位貼敷 "牛倩等[27]將36例TD患兒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兒用氟哌啶醇治療,實驗組患兒采用中藥貼劑貼敷于涌泉、大椎穴,兩組均治療4個月后,對照組患兒的總有效率(66.7%)顯著低于實驗組(94.4%)。
4.3 "其他療法
4.3.1" 綜合治法 "中醫內外合治,表里兼顧,經臨床檢驗證實療效確切,比單用內治法或單用外治法更有效。杭金玉等[28]將64例脾虛肝旺型TD患兒均分兩組:治療組用加味緩肝理脾湯聯合易筋經鍛煉治療,對照組用可樂定透皮貼片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患兒的有效率(87.50%)高于對照組(59.38%),且治療后8周復發率低于對照組,證實該聯合療法可改善癥狀、降低復發率。沈紅巖等[29]將70例肝亢風動挾痰型TD患兒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口服中藥湯劑治療,觀察組應用中藥湯劑聯合安神寧志推拿法;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愈顯率(65.7%)高于對照組(40.0%),說明口服中藥湯劑加安神寧志推拿法療效更佳。
4.3.2 "心理治療 "對TD患兒,尤其要重視心理關注與治療。研究顯示TD兒童的心理行為問題比正常兒童更突出[30]。家庭矛盾可使青少年TD患兒心理狀態處于敏感、消極狀態,降低生活質量,患兒情緒一旦變化,心理行為異常,就可導致心因性抽動[31]。王素梅強調TD患兒生活作息應規律,起居環境應安靜,家庭管教應耐心,且強調要加強心理溝通,提前避免負面情緒和心理壓力,體現“重在預防,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治療思想[32]。
4.3.3 "五音療法 "殷麗娟等[33]將72例肝亢風動型TD患兒均分為兩組:對照組予耳穴貼壓和常規護理,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五行音樂療法,結果顯示治療組患兒的耶魯綜合抽動嚴重程度量表評分下降更明顯,且總有效率更高;表明基于“滋水涵木法”的五行音樂療法可有效改善肝亢風動型TD患兒的抽動癥狀,提高臨床療效。
5" 結語
目前中醫藥治療兒童TD的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①臨床搜集觀察的患者樣本數據相對較少,療效對比研究缺少大樣本、多中心、高質量、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②療效評價缺乏統一的中醫證候客觀評價標準,療效觀察持續時間較短。③中醫藥治療該病機制尚不清晰。因此,未來應加強中醫藥治療兒童TD的臨床研究,擴大研究樣本,采用統一的評估指標和療效評價方法,推動中醫藥治療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同時,加強對中醫藥治療機制的研究,探索其對神經遞質、免疫系統和神經網絡等的調節作用,為中醫藥治療兒童TD提供循證依據。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盧青, 孫丹, 劉智勝. 中國抽動障礙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解讀[J].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21, 36(9): 647–653.
[2]"" LI F, CUI Y, LI Y, et al.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school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Diagnostic data from detailed clinical assessments of 17 524 individuals[J].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2022, 63(1): 34–46.
[3]"" LIU Z S, CUI Y H, SUN D, et al. Current statu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 for tic disorders in China[J]. Front Psychiatry, 2020, 11: 774.
[4]"" 戎萍, 馬融, 張喜蓮, 等. 《中醫兒科臨床診療指南·抽動障礙》多中心一致性評價[J]. 天津中醫藥, 2018, 35(8): 580–582.
[5]"" 柯鐘靈, 陳燕惠. 抽動障礙相關共患病及治療[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20, 28(9): 1009–1012.
[6]"" 程燕, 郭崢, 馮秋菊, 等. 小兒抽動障礙的中西醫研究進展[J].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22, 28(13): 1029–1034.
[7]"" 翟倩, 豐雷, 張國富. 兒童抽動障礙病因及治療進展[J].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20, 35(1): 66–72.
[8]"" 胡彬文, 許楷斯, 譚雅婷, 等. 楊麗新運用“六字訣”治療小兒多發性抽動癥經驗[J]. 遼寧中醫雜志, 2018, 45(11): 2292–2294.
[9]"" 陳宏, 王素梅, 吉曉曉, 等. 類抽動障礙疾病的古籍文獻挖掘研究[J]. 北京中醫藥, 2021, 40(7): 773–776.
[10] 郭寧, 李亞平. 兒童抽動障礙中醫治療研究進展[J]. 陜西中醫, 2021, 42(7): 983–984, 封3.
[11] 馬銳, 王曉瑞, 孫奇, 等. 國醫大師盧芳教授運用自擬息風止動方治療抽動障礙的經驗總結[J]. 中國醫藥導報, 2023, 20(19): 125–129.
[12] 盧志遠. 基于五臟辨證探討小兒抽動障礙的病因病機[J]. 中醫兒科雜志, 2023, 19(2): 7–9.
[13] 周金翠, 楊青. 從“脾肺母子同治”論治兒童慢性抽動障礙[J]. 山西中醫, 2022, 38(10): 1–3.
[14] 康蓓蓓, 白曉紅. 劉焯教授從肝風痰火論治小兒多發性抽動癥經驗[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4, 16(5): 162–164.
[15] 戎萍, 馬融, 韓新民, 等. 中醫兒科臨床診療指南·抽動障礙(修訂)[J]. 中醫兒科雜志, 2019, 15(6): 1–6.
[16] 張欣, 虞堅爾, 吳敏. 抽動障礙患兒及其不同辨證分型的年齡分布情況研究[J]. 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7, 31(5): 48–50, 65.
[17] 李偉元, 莫珊, 黎燕珊, 等. 不同中醫證型抽動障礙兒童心理行為差異的分析研究[J]. 河北中醫, 2017, 39(12): 1819–1822.
[18] 崔芬芬. 發聲性抽動障礙中醫證型特點及中醫療效觀察[D]. 杭州: 浙江中醫藥大學, 2014.
[19] 劉璇, 張喜蓮, 馬融. 馬融運用五臟辨證體系論治小兒抽動障礙經驗[J]. 中醫雜志, 2020, 61(8): 672–675.
[20] 郭延昭, 惠歡, 李芳菲, 等. 熄風止動湯治療兒童肝亢風動型抽動障礙的臨床效果[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22, 7(20): 23–26, 31.
[21] 郭玉清, 劉媛媛, 韓新民, 等. 熄風滌痰湯治療風痰擾動證兒童抽動障礙的臨床評價[J]. 浙江中醫雜志, 2021, 56(11): 813–814.
[22] 夏雨, 王宏南. 清心平肝法針刺治療兒童多發性抽動障礙31例臨床觀察[J]. 中醫兒科雜志, 2022, 18(5): 89–93.
[23] 宋瑤. 電針治療小兒抽動障礙腎陰虧損–肝風內動型41例臨床觀察[J]. 中醫兒科雜志, 2022, 18(4): 87–90.
[24] 紀媛媛. 小兒推拿治療兒童多發性抽動癥(脾虛肝亢型)的臨床研究[D]. 長春: 長春中醫藥大學, 2019.
[25] 米繼強, 張小潔. 疏肝扶脾法推拿治療小兒短暫性抽動障礙(肝郁脾虛型)的臨床觀察[J]. 中國社區醫師, 2017, 33(26): 89–90.
[26] 王思蒙, 韓斐. 耳穴療法治療抽動障礙的Meta分析[J].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1, 41(10): 1594–1600.
[27] 牛倩, 穆志龍, 焦富勇. 中藥外用貼劑治療小兒多發性抽動癥36例[J]. 陜西中醫, 2016, 37(12): 1615–1616.
[28] 杭金玉, 方一珺, 韓虹鷹, 等. 加味緩肝理脾湯聯合易筋經治療脾虛肝旺型小兒抽動障礙32例[J]. 福建中醫藥, 2022, 53(10): 59–60, 63.
[29] 沈紅巖, 張子鶴, 王雪峰. 安神寧志推拿法聯合中藥治療兒童抽動障礙臨床觀察[J]. 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 2020, 12(4): 284–287.
[30] 沈赤, 蘇堂楓, 肖沛, 等. 抽動障礙兒童心理行為問題及相關因素研究[J]. 中國學校衛生, 2022, 43(10): 1535–1538.
[31] 韓麗彤, 呂琳琳, 李晶武, 等. 家庭環境矛盾性對青少年抽動障礙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9, 30(6): 765–766.
[32] 韓枝彤, 陳自佳. 王素梅教授多元辨治小兒多發性抽動癥經驗擷萃[J]. 現代中醫臨床, 2021, 28(4): 42–45.
[33] 殷麗娟, 袁方, 周崇斌, 等. 基于滋水涵木法五音療法聯合耳穴治療兒童抽動障礙臨床觀察[J]. 光明中醫, 2022, 37(21): 3919–3922.
(修回日期:2025–06–06)
通信作者:陳宏,電子信箱:chenrongsheng197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