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核心素養成為各學科教學的關鍵教育任務。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要求,探索適應學生發展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在這一大環境下,高中美術教學迎來了全新變革,場館式美術研學模式的提出,為高中美術核心素養的培育提供了新的路徑。基于此,本文立足核心素養,依托場館式美術研學模式,以“民間剪紙”內容教學為例,探索有效的高中美術教學策略,旨在提升整體教學效果。
1場館式美術研學對于高中美術核心素養培養的意義
1.1提升學生圖像識讀能力
場館式美術研學是一種通過實地參觀美術場館、博物館、藝術館等,讓學生親身體驗和感受美術作品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對于提升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場館式美術研學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美術作品。在美術館、博物館等場館中,學生可以欣賞到各種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包括繪畫、雕塑、裝置藝術、手工藝術等[。通過觀察和欣賞這些作品,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美術的發展歷史、文化背景以及藝術家的創作過程和技巧,并在此過程中增強自己的識讀能力。其次,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調動自己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來分析和評價作品,同時還運用自己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來理解和解讀作品,這對于學生圖像識讀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
1.2提升學生美術表現
場館式美術研學不僅是一種教育方式,更是一種資源整合的體現。通過將美術場館、博物館、藝術館等資源進行整合,場館式美術研學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加全面、多元化的美術教育環境。這種資源整合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美術表現,還能夠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場館式美術研學可以提供更加豐富、多樣化的學習資源,通過對這些學習資源與美術作品的欣賞、解讀與模仿,可以有效拓寬學生的美術視野,提升學生的美術表現力。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參與各種美術實踐活動,包括繪畫、創意手工等,鍛煉其實踐動手能力。總體而言,這種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進而提高他們的美術表現。
1.3提升審美判斷能力
場館式美術研學能夠將學生帶入美術館、博物館等場館進行實地學習。相較于傳統課堂上的圖片、視頻等美術作品資料,學生在場館式美術研學活動中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美術作品的魅力。首先,基于場館式美術研學,學生可以通過參觀和聽取專業講解,更加深入地了解場館美術作品背后的文化、時代背景以及藝術風格,從而更加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價值和意義。其次,在參觀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對作品的構圖、色彩、線條等元素的分析,來提高自己的審美判斷力。這種審美判斷力的提升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和欣賞,還能夠提升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美的敏感度和鑒別力。
1.4提升創新創造能力
場館式美術研學活動的實施并不止于場館內。在場館參觀學習完成后,還需要重視后續的學習總結與動手實踐,引導學生對在研學活動中所學到的知識及學習體驗進行交流與總結。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基于場館美術作品的基礎上,結合所學美術知識開展創意實踐活動,發揮自身的想象,制作相應的美術作品,有效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以及創新創造能力。
1.5提升文化理解和文化自信
在進行場館參觀過程中,學生將直面各種各樣的美術作品和藝術藏品,和這些優秀美術作品進行近距離交互,這是在傳統美術課堂中難以獲得的寶貴機會。在場館研學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在視覺層面與靈感層面對美術作品產生全新的文化理解,還可以通過三維空間(3D)的直接交互,實現想象力發展與思維延伸,在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等藝術情境中進行美術作品的欣賞與解讀,進而有效增強自身的文化理解能力。
2場館式美術研學視角下高中美術教學問題
2.1缺乏合作機制指引
當前,高中學校與博物館、藝術館、美術館等場館之間的合作還不夠緊密和深入,缺乏相應的合作機制指引,導致研學活動開展成效受到影響。首先,學校與場館之間的合作缺乏明確的責任分工和合作流程。這可能導致雙方在合作過程中出現溝通不暢、任務不明確、執行不力等問題。由于缺乏明確的合作機制,學校和場館往往只能依靠個人的關系和經驗進行合作,而這種合作方式往往缺乏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其次,學校與場館之間的聯系不夠密切。
2.2核心素養培育落實不足
在高中美術場館式美術研學中,還存在核心素養培育落實不足的問題。一方面,目前高中學校與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等場館之間的合作活動在頻率上具有偶然性,這意味著學校與場館之間的合作并不穩定,缺乏持續性和規律性。另一方面,在教學內容和課程關系方面也具有隨機性。這意味著教學內容往往只是根據場館的展覽和活動來確定,缺乏系統的教學計劃和課程設計。同時,與學校美術課程的銜接也不夠緊密,導致學生在場館中的學習與課堂學習脫節。
2.3評價體系不合理
教學評價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收尾環節,是在學生場館式美術研學活動結束后進行的總結評價與思考,能為后續教學互動的展開提供依據。但目前來看,其評價環節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缺乏多元化評價方式。以往的評價方式往往只注重學生的繪畫技能和創作成果,而忽略了學生在研學過程中的其他表現,如參與度、合作能力、創新思維等。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美術素養和綜合能力,也容易導致評價結果的片面性和不公正。另一方面,缺乏可行的、量化的評價方式和反饋機制。在現有的場館式美術研學評價體系中,往往缺乏有效的量化指標和評價標準,使得評價結果不夠準確和客觀。
3核心素養下高中美術場館式美術研學教學策略
3.1明確活動主題
在場館式美術研學活動中,明確活動主題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環節,對于后續活動的展開和教學內容的確定有著重要導向作用。在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美術教師在明確場館式美術研學活動主題時,應全方位考慮當前的課程教學進度、教學內容、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需求以及學生的興趣,在此基礎上結合場館資源來設計與實施研學活動[2]。在此過程中,應在保障場館正常運行和學校美術課程正常推進的前提下展開研學活動,保證研學活動主題符合美術整體學習的大目標。
例如,在向學生講解“中國民間美術”這一課內容時,教師便可以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結合當地的場館資源以及核心素養培養需求,進一步明確活動主題。其中“民間剪紙”作為我國民間的傳統手工藝,是我國非遺文化的重要組成,同時這項工藝美術頗受當下學生們的喜愛,很多學生都對此表現出了較強的興趣。對此,教師便可以根據這一特點,結合當地美術館、藝術館等場館中有關民間剪紙的展館資源進行主題明確的研學活動,如“璀璨文明,剪紙盛宴”。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主題的討論與制定中,提升學生的活動參與度,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3.2制訂活動計劃
在實施場館式美術研學活動之前,教師需要制訂詳細的活動計劃,以保障活動的順利展開,提升活動的有效性。教師應從研學路線、參觀內容、實踐環節、操作方式、活動進度等多個維度切入,進行全方位考慮,與場館方進行充分交流,協調好活動時間與各項活動環節的實施場地與隨行人員。
例如,在場館式美術研學活動的方案設計環節,教師應與場館負責人進行充分交流,通過實地考察,合作確定活動場地、實踐場地和活動開展時間,將傳統剪紙展廳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每種類型的剪紙作品留足講解、參觀和討論的時間與空間,避免預留時間太緊,導致學生只能“走馬觀花”式參觀的情況出現,影響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同時,教師要規劃好學生的實踐環節進度,保障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制作好 1~2 幅剪紙作品,切實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增強學生對民間剪紙藝術的深入感知,為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提供助力。
3.3強化活動實施
在高中美術場館式研學活動中,館內工作人員和教師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活動過程中,館內工作人員和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美術作品和藝術背后的故事;還需要通過互動和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在探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疑惑,促進學生的思考和探索。同時,館內工作人員和教師還應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支持,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術知識、技能和思維方式。這種支持和幫助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個人成長和發展,更有助于提升整個班級的美術素養和綜合能力。
例如,在“璀璨文明,剪紙盛宴”場館式美術研學活動的開展中,館內工作人員和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對于民間剪紙相關內容學習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不斷調整活動方案和內容,確保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4加強活動評價反饋
要確保場館式美術研學活動的有效性,應對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面的評價和反饋。通過對研學過程的全方位總結和客觀性評價,可以及時發現問題、改進方案,并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在評價方面,可以采用多種評價方式,以適應不同的研學內容和目標。
例如,在場館式美術研學活動結束后,首先,教師可組織各小組展開小組評價,讓各小組展示自己的剪紙作品,并對其他組的作品進行客觀評分,并根據學生的整體評分和教師評分評選出最優小組和最受歡迎剪紙作品。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生生互評,即讓小組內成員對其他成員進行評分,評分指標包括活動參與度、作品貢獻值、溝通合作能力、創造能力等多個層面,并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與交流,為學生的自我反思與迭代完善提供依據。通過課堂觀察、作品分析、綜合測試等方式,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進步程度,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同時也可以為改進研學方案提供參考依據。
4結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培養視角下,高中美術教育更加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場館式美術研學作為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新型學習模式,也是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抓手]。基于此,教師應從明確活動主題、制訂活動計劃、強化活動實施、加強活動評價反饋等維度探索場館式美術研學活動的開展策略,保障研學活動的順利實施,切實拓展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路徑。■
引用
[1]胡閩愷.項目化學習促進高中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J].學園,2024,17(2):80-82.
[2]王玉瑩.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美術項目式教學研究——以黑白木刻版畫為例[].美術教育研究,2023(20):162-164.
[3]胡家福.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美術核心素養的課堂構建[.試題與研究,2023(25):46-48.
作者簡介:曾濤(1981一),男,江蘇鹽城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就職于鎮江心湖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