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25)18-0087-04
【摘要】近年來,我國正致力于從制造大國向創新大國轉型。在此發展戰略的引領下,培養創新人才成為教育活動的關鍵目標。該文在對講授式教學法(Lecture-Based Learming,LBL)、問題式教學法(Problem一Based Learning,PBL)、案例式教學法(Case-Based Learming,CBL)進行解讀的基礎上,闡述了三軌教學模式的內涵,深入分析了人體運動學三軌教學模式的構建方法,即以講授教學法搭建知識框架,以問題教學法激發深入探究,以案例教學法強化實踐應用。此外,該文還從完善教學資源和優化教學流程兩方面闡述了人體運動學三軌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以期為該領域的教學活動提供積極的理論參考與實踐借鑒。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China has been committed to transformation froma \"big manufacturing power\" toa \"big innovative power\".Under the guidanceof this development strategy,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oal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Lecture-Based Learming (LBL),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and Case-Based Learning (CBL),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connotation of the three-track teaching mode,and deeply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the three-track teaching mode of human kinesiology, whichis to buildaknowledge framework with lecture teaching method,stimulate in-depth exploration with problembased teaching method,and strengthen practical application with case teaching method.In adition,thearticle also elaborates on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the three track teaching mode of human kinematics from two aspects: improving teaching resources and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process,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positiv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for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is field.
[Keywords] Innovative talents; Human kinesiology;Three-track teaching mode; Constructionand application
基金項目:2023年度贛南醫科大學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項目名稱:創新人才培養背景下人體運動學三軌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項目編號:jgkt-2023-86)。
作者簡介:李甜(1990一),女,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健康促進、體育教學。楊俊娜(1985一),女,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謝晨(1999一),女,碩士,初級康復治療師,研究方向為軟組織疼痛康復。
人體運動學作為高等院校的一門重要課程,與醫療、體育以及康復等行業的人才培養息息相關。在國家創新人才需求日益增長的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在提升人才實踐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而三軌教學模式作為一種融合講授式、問題式、案例式教學法優勢的全新教學模式,為教學活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三軌教學模式的內涵與價值
1.1三軌教學模式的內涵解讀
三軌教學模式,從內涵上而言,是指通過綜合應用講授式教學(Lecture-BasedLearning,LBL)、問題式教學(Problem-BasedLearning,PBL)案例式教學(Case-BasedLearning,CBL)這3種教學方法,構建的以理論為授課基礎、以問題為探究導向、以案例為實踐載體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1.1.1 講授式教學法
講授式教學法是在教育領域應用最為廣泛和普遍的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主體,以教材和講義為內容導向,以教師論述和講解為中心,通過灌輸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使學生在聽講、記錄的過程中接受知識。
講授式教學法具有內容完整、邏輯清晰、知識準確等特點[]。其對師生能力和教學環境要求較低,教師只需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學情,按部就班、穩步推進,學生便可清晰全面地獲取學科理論知識架構,教學進程易于把控,傳遞知識系統高效,在基礎理論教育環節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三軌教學模式中,通過LBL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奠定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為后續實踐和創新提供理論支撐。
1.1.2 問題式教學法
問題式教學法的核心在于通過問題驅動的方式推動教學活動的實施和知識的探究。該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講授式教學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的局限,教師通過提出一系列具有遞進關系的問題,推動學生自主對知識內容進行探究,將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2;還可提出一些專業應用領域的問題,配合使用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實踐操作等方式,讓學生分析知識內容、探索知識原理、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強化學生的知識應用和聯想能力[3]。
問題式教學法具有探究性強和設計邏輯嚴謹等特點,需要教師深入研究教學內容、精準把握教學目標,通過巧妙的問題設計和有效的引導,推動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學生承擔知識探究者的角色,在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推進教學活動。然而,由于該方法給予學生較多的自主探究權,教師要發揮好協助和促進作用,防止學生的探究活動偏離主題。同時,教師也要掌握靈活的溝通和評價技巧,以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可見,該方法的實施對于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有較高要求,否則會影響課程的順利推進。美國超過八成的高校在工程、計算機、醫學等專業中采用了PBL教學法;在德國,PBL教學法被廣泛應用于職業教育“雙元制\"教育體系中;日本的多摩美術大學早在2006年就在教學中廣泛推廣和應用了PBL教學法。我國的香港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等多所高校也都開展了PBL教學法的試點和推廣。
1.1.3 案例式教學法
案例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依托真實教學案例的分析或者營造相關教學情境,進行知識講解、原理分析和應用探究的新型教學方法。教學活動的中心是與知識有關的案例,教學活動的過程是案例原理的分析,教學活動的目標是知識的理解和應用[4]。案例設計水平直接關系著教學活動的實施效果,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實踐性強、關聯性強的典型案例,且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和組織學生參與案例分析和討論,并進行總結和聯想,通過有效引導及合理分析,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
案例教學法相較于講授法和問題法,更加生動且貼近現實,適用于應用學科中一些枯燥和理論性強的知識講解,能夠增進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作為案例講述者,適當與學生進行溝通、作出引導,鼓勵學生分析、比較各種案例中的成功和失敗經驗。案例法與問題法既有共同點,在方法和內容上也各有側重。兩者都是圍繞某一固定情境開展,而相比問題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可控性更強,但對案例的選擇和情境的構建有較高要求。
1.2三軌教學模式的價值
1.2.1 提升教學效果
三軌教學模式是將課堂教學、課外實踐和網絡教學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隨著教育工作者對這三種教學方法的持續應用和研究,三種教學方法各自的優勢凸顯。講授教學法有助于知識的系統化構建,問題教學法強調問題驅動學習,案例教學法注重情境創設和案例引導。因此,為充分發揮三種教學模式的優勢,將三者有機結合,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
1.2.2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軌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有效傳授知識,還能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契合創新人才培養要求[5]。以病理生理學教學為例,教師基于三軌教學模式的構建,在傳統授課的基礎上,通過問題教學法推動學生進行知識探究,并在教學過程中穿插真實的護理案例,引導學生進行知識聯想和思考。這不僅促進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也能讓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提升分工合作和溝通協調能力,還能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護理案例相結合,將自己的創新想法付諸實踐,提高創新能力。
2人體運動學三軌教學模式的構建方法
2.1講授教學法搭建知識框架
人體運動學涉及的知識點眾多且涵蓋領域廣泛。因此,在構建三軌教學模式時,可運用講授法幫助學生明確基礎概念、梳理知識邏輯、理解轉化原理等,為學生搭建整體的知識框架,助其了解人體結構與運動力學之間的關系。同時,應建立人體運動學與康復學、生物學、體育學等其他學科之間的跨學科聯系,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意識。學生既要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專業問題,也要能夠運用知識解決實踐問題,更要在實踐中作出合理聯想、創新解決辦法。
以人體運動學在康復領域的應用為例,在三軌教學模式下,其初級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基礎的運動康復原理;技能目標是讓學生運用這些原理評估診斷運動損傷等問題并制定干預方案;創新目標是促使學生優化評估手段、研發新型器械、思考潛在問題等,實現從理論向實踐、從模仿到創新的轉化。此外,還應關注職業道德、人文理念領域的專業綜合素養,將相關知識納入教學框架,確保教學活動的全面性[6]。
2.2問題教學法激發深入探究
當學生掌握基本理論后,可引入問題教學法,以問題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學習。這既能幫助學生深人理解人體運動學知識,又能鍛煉學生自主探究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講解肌肉運動的力學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基于講授教學法階段對肌肉的結構與功能的動畫展示,提出“運動員在長跑和短跑時運動肌肉的發力點有哪些區別”“不同類型的肌肉收縮在日常生活和運動中的應用場景有哪些”等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數據分析、實地調研等方式,對長跑和短跑運動員的運動軌跡、肌肉力量變化等進行研究,嘗試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從而深入理解肌肉的微觀結構、纖維類型、收縮原理等相關知識點。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肌肉發力的相關知識點和實際應用場景,設計一系列具有啟發性和挑戰性的問題。同時,教師要作為課程的引導者,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及時的建議和指導,既幫助學生順利推進探究活動,又防止探究方向偏離教學思路。
2.3案例教學法強化實踐應用
人體運動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僅掌握理論知識無法滿足創新人才的培養要求。因此,教師要基于講授教學階段對理論知識的闡述,依托具體案例創設相關的知識情境,幫助學生找到理論知識與實踐生活的聯系,增強其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和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注意案例的典型性、實用性以及與生活聯系的緊密性。同時,作為案例的講述者,教師要制訂完善的教學計劃,為學生提供詳盡的案例信息,并在學生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充當引導者,推動學生沿著知識線條梳理分析案例,把握教學重點、穩步推進教學實施,促進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深刻理解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例如,在講解運動損傷時,教師可以通過尋找運動員在比賽或訓練過程中引發損傷的臨床案例,幫助學生分析運動項目特點、損傷情況,引導學生找出案例與理論知識的關聯,并結合案例分析提出干預計劃建議以及損傷預防方案。讓學生在分析案例過程中,學會將運動人體運動學知識運用于運動損傷實踐。同理,也可將運動能力提升和運動康復領域的案例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生的知識運用與實踐能力。
3人體運動學三軌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3.1 完善教學資源
三軌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對應的教學資源建設。因此,在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要基于各個層次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基礎,整合人體運動學的教學內容,為講授教學法匹配相關的理論內容、為問題教學法設置合適的問題、為案例教學法選取恰當的案例,既要確保內容難易程度符合學生的接受范圍,也要推動教學活動的層層遞進,使教學內容與知識點聯系緊密[]
3.1.1深入挖掘教學資源,創新資源載體和內容
三軌教學模式的構建僅依靠教材和教輔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教師通過查閱學術資料、參與科研項目、開展實踐調查研究等多種渠道,廣泛搜集關于人體運動學的資源和案例。必要時,也可以邀請行業專家參與資源挖掘工作,確保教學資源權威、可用。同時,要發揮信息技術手段的優勢,通過視頻微課、線上教育等網絡平臺予以呈現。尤其是在解釋一些難以理解的運動原理時,可以借助3D模型、動畫模擬、資料視頻等形式進行展示,增加教學的生動性和可視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講授式教學階段的效率。
此外,學校也可以通過產教融合的方式,與運動場館、各級醫院、康復機構等臨床場所進行合作,拓寬技術訓練、運動損傷等各類相關案例的獲取渠道,為問題教學和案例教學積累素材,為問題教學和案例教學階段營造生動的情境提供資料[8]。以河南中醫藥大學為例,該校在運動學教學中,在傳統授課法的基礎上,利用慕課平臺向學生播放器官變化動態、演示病理狀態等內容,促進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以視頻教學為載體,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案例,拓展了三軌教學模式的資源基礎。
3.1.2加強資源庫建設,實施標準化管理
基于對教學資源的廣泛搜集,要優化資源結構、統一資源格式、拓展資源共享方式,為教師開展三軌教學構建統一的教學資源平臺。高校要組織專業教師按照教學大綱和知識框架對教學資源進行分類篩選和優化整理,實行模塊化、系統化管理,便于教師針對教學需求隨時取用。
同時,要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豐富教學資源庫的功能。教學資源庫不僅要針對教師開放,也要向學生開放查閱、下載、提問、交流等權限,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便利。教師也能夠通過調取學生的查閱、下載及提問記錄,獲取教學反饋,及時作出資源建設和教學活動調整。不同的高校以及高校與科研機構、體育醫療等相關機構之間也要建立合作關系,開展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活動,拓寬資源獲取渠道,提升資源庫的整體水平。
3.1.3推動產學研融合,開發多元化教學資源
高校要注重對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培養,通過設置專業科研項目等方式,調動教師編寫人體運動學教材的積極性,通過各種調研活動開發典型性教學資源和案例。同時,要制定激勵機制和培訓機制,提升教師使用三軌教學模式及相關資源的積極性。此外,還應當重視實驗室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并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手段,建設虛擬實驗室或模擬實驗項目,增強案例教學的靈活性。
同時,高校也應當學會借助社會力量,通過產學研合作的方式,借鑒科研機構的相關成果和體育醫療機構的病例資料,并通過共建實驗基地以及參與實踐項目的方式,增加實踐教學資源。以北京體育大學為例,該校為運動解剖學和運動生物力學提供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成為國家級虛擬教研室建設的成功試點,也為三軌教學模式實施奠定了資源基礎。
3.2優化教學流程
3.2.1 合理設置教學銜接
三軌模式下的三種教學方法呈現層層遞進、互相推動、相互配合的關系,以實現從理論傳授到原理探究再到實踐創新的逐步升華。講授式教學作為三軌教學的基礎,問題教學法的實施應當基于講授法階段的知識內容而提出,不能脫離教學主題。問題的提出和解答應當有助于印證前一階段知識內容,并且引發學生產生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究,幫助學生展開知識聯想。案例法既可以在講授某一知識點時切入,也可以用于印證某一問題的解決,通過案例分析推動理論向實踐、提出問題向解決問題的轉化。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合理規劃教學安排。
3.2.2 充分發揮教師引導作用
由于問題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給予了學生很強的自主性,為了確保學生的探究和討論活動始終圍繞教學目標及核心知識點,教師要全程監督、適時介入,及時針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思想上的引導和行為上的指導,防止學習活動偏離主題。同時,教師也要充分考量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更多指導和幫助,避免其由于遇到困難而停滯不前,也要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和創新。
3.2.3有序串聯相關知識
人體運動學知識點繁多且細碎。隨著講授教學法所傳授的知識面不斷拓展、知識點持續深人,要想實現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和體系建設,就應當依托于問題探究,促進前后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不斷鞏固和聯想。同時,還可以基于案例分析法,在教學中引入與日常生活聯系較為密切的球類、跑步、跳躍等基礎運動或體育項目,以分析運動規律、分析運動場景等方式串聯不同的知識點,找出相關人體運動規律,驗證所學知識點,并轉化為實踐應用能力。
4結語
綜上所述,在人體運動學教學中應用三軌教學模式,綜合運用LBL、PBL、CBL,為創新體育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因此,教師可通過深挖教學資源、構建教學資源庫以及推動產學研合作等方式完善教學資源,并通過合理設置教學銜接環節、充分發揮教師引導作用、有序串聯相關知識等方式優化教學流程,進而提升人體運動學的教學效率,為相關行業培養更多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袁良,張軍,孔維國,等.LBI + PBL+CBL模式在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5,23(3):12-14.
[2]鐘靜,韋燕飛,伍冠一,等.OBE視角下的“生理學\"教學實踐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5(2):121-124.
[3]梅淑元.PBL i+ CBL+TBL三軌教學模式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中的應用——以微觀經濟學為例[J].科教導刊,2024(16):53-55.
[4]楊星星,馮依虎.課程思政視域下\"CBL-PBL-Seminar\"三軌教學模式在數學文化課中的應用[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4,42(2):166-170.
[5]何宇,唐一龍,孫年怡,等.LBL+PBL+CBL三軌教學法用于傳統康復方法學的探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4,22(9):7-9.
[6]夏文芳,潘舟,姚智遠,等.PBL聯合CBL、LBL三軌教學法在重癥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24,38(1):69-72.
[7]彭舜華,蔣曉琴,符再立,等.“人體運動學\"課程建設探究與思考[J].科教導刊,2022(33):112-114.
[8]舒興盛,陳思,高毅,等.CBL、Seminar與LBL三軌立體模式在生理學教學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21,23(4):2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