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禁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嚴禁以任何名義和方式變相旅游,嚴禁超標準建設和豪華裝修一個“嚴”字貫穿始終,新修訂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鐵規矩、硬杠杠為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擰緊了制度螺栓,劃定了紀律紅線。在推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之際,《條例》進一步釋放了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也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延安時期,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住窯洞、吃粗糧、穿布衣,以身作則踐行勤儉節約。中國共產黨正是用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的“延安作風”,打敗了國民黨脫離群眾、奢侈腐敗的“西安作風”。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2013年,為推動中央八項規定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制定出臺《條例》,以嚴的基調糾治“四風”,有效遏制了“車輪上的腐敗”“舌尖上的浪費”“會所里的歪風”等突出問題。但要清醒看到,個別黨政機關大手大腳、鋪張浪費現象仍時有發生,個別黨員干部頂風違紀、隱形變異“四風”問題仍然屢禁不止。對此,新修訂的《條例》從經費管理、國內差旅、公務接待、會議活動等多個方面,對黨政機關提出了更高標準、更嚴要求,進一步筑牢反浪費的制度堤壩。
作為黨的紀律部隊,紀檢監察機關重任在肩。《條例》明確指出,紀檢監察機關應當加強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的監督,受理群眾舉報和有關部門移送的問題線索,及時查處違紀違法問題。要聚焦“關鍵少數”、關鍵節點、關鍵群體、關鍵問題,全面精準發現問題;要堅持立查立改、即知即改,把“當下改”與“長久立”結合起來;要把查擺問題同健全制度結合起來,實現作風建設由“治已病”向“治未病”轉變;要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定期督導跟蹤問效,多殺幾個“回馬槍”,多來幾個“回頭看”,步步深化、久久為功。
干部的作風正,群眾的心氣順。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不僅能節省財政資金,將更多資源用于改善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更能為全社會樹立節約的標桿,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換來的將是老百姓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