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部分學校、教師和學生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缺乏足夠的重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較為單一,無法滿足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難以有效培養學生的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而項目式學習以項目為載體,通過團隊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開展體育與健康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創新精神,還能夠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對此,教師應該積極探索項目式學習與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的深度融合路徑,并根據其實際應用效果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
一、基于項目式學習的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價值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具有重要價值,主要體現在驅動學生合作互動、知行合一及深度探究等方面。首先,項目式學習通過團隊任務和項目目標,有效驅動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在項目中,學生需要分工協作,共同解決問題,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溝通技巧,增強集體榮譽感。其次,項目式學習強調實踐與應用,有利于學生做到知行合一。在項目中,學生能夠親身體會體育運動的樂趣和益處,從而加深對體育精神的理解,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后,項目式學習鼓勵學生深度探究。在項目中,學生需要針對體育運動的技巧、策略等內容進行深人探究,這種學習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二、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應用項目式學習的策略
1.確定項目主題,設計真實問題
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選定合適的項目主題是實施項目式學習的首要環節。為此,教師應該深入研究《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和教材,綜合分析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和難點,并根據實際學情,確定一個具有挑戰性、啟發性的項目主題。此外,教師應該圍繞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核心素養培養要求,設計真實的驅動性問題,指引學生深人開展學習和實踐,為構建高效的體育與健康課堂提供有力支撐。
例如,在教學廣西師大版《普通高中教科書·體育與健康》必修全一冊“運動與體能發展”這一章時,教師應該細致剖析教材內容,特別關注那些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且能激發其興趣的部分,如運動環境對體能的影響、戶外運動中的安全與健康、體能鍛煉與環境保護的相互促進作用等。教師可以確定項目式學習的主題為“運動、體能與環境:互動與促進”,這一主題不僅緊扣教材內容,還具有一定的時代感和現實意義,能夠引導學生深人探究運動環境與體能發展的內在聯系,同時在實踐中強化終身體育意識。隨后,教師需要圍繞這一主題設計真實的驅動性問題,設計的問題應該能夠引導學生深人思考、主動探索,并促進他們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具體可以設計如下問題。
問題1:運動環境對體能發展的具體影響有哪些?
問題2:在戶外運動中,如何在確保安全與健康的前提下,最大化提高體能鍛煉效果?
問題3:如何制訂一個既符合個人體能發展需求,又兼顧環境保護的鍛煉計劃?
上述問題不僅涉及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的內涵,如運動能力、健康行為等,還要求學生開展數據收集、案例分析、方案設計等實踐活動,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項目式學習,學生不僅能夠深入理解課程知識,還能夠在實踐中提高能力和品質。
2.組織項目活動,引領深度探究
在確定項目主題、設計問題之后,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參與項目式學習活動,引領他們深度探究各項學習任務,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經歷“做中學”的過程,從而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項目小組,每個小組需要完成的任務難度或數量存在差異,幫助學生構建學習共同體,促進他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分析、思考并解決問題,高效達成項目目標。
(1)戶外運動與體能提升計劃。
在戶外運動與體能提升計劃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究戶外運動對體能提升的具體作用,并分組制訂個性化的戶外運動與體能提升計劃,重點培養學生資料搜集、體能評估,以及計劃制訂、實施與調整方面的能力。
首先,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個項目小組,每組 4~ 6人,根據不同小組的能力和興趣,為其分配不同難度的任務。有的小組負責搜集關于戶外運動對心肺功能產生影響的資料;有的小組負責調查戶外運動對肌肉力量產生影響的共性問題,如乳酸堆積過多的健康風險。這樣既能保證每個小組都有明確的任務,又能促進小組間的合作與交流。在活動開始階段,教師可以通過體能測試評估學生的初始體能狀況,鼓勵學生結合個人體能評估結果和興趣偏好,制訂個性化的戶外運動與體能提升計劃,包括運動項目、運動強度、運動頻率等。在計劃的實施階段,教師要指導各小組學生按照計劃進行戶外運動,并定期記錄體能數據變化。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時調整計劃,以符合學生的身體發育規律。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書面報告、視頻等形式,展示個人體能提升的成果和戶外運動的體驗、感受等。此外,教師可以定期組織成果展示會或分享會,讓各小組展示他們的計劃實施成果,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表達能力。
(2)運動環境優化與健康促進研究。
在運動環境優化與健康促進研究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究運動環境對運動效果和身體健康的影響,并鼓勵學生提出優化運動環境的建議,從而培養他們理論研究方面的能力。
首先,學生需要分組開展實地考察,對現有運動環境的特點進行全面、細致地觀察和記錄,并列舉出運動環境中存在的問題,如器材安全隱患、場地不平整等。教師要鼓勵學生對列舉出的問題進行深度思考,重點分析這些問題是否會對學生的運動效果和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其次,學生需要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收集關于運動器材使用頻率、使用滿意度、運動損傷發生率等方面的數據資料。同時,教師要指導各小組成員關注數據資料的客觀性和全面性,并推薦一些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評估運動環境對運動效果和身體健康的具體影響。隨后,學生要基于實地考察和數據分析的結果進行討論,并提出一些關于優化運動環境的可行建議,如調整部分區域的場地布局、增設安全系數高的運動設施、合理規劃綠化帶、加強安全監管力度等。最后,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運動環境優化建議,指導他們進一步制訂詳細的實施計劃,包括所需資源、時間安排、責任分工等方面,為優化運動環境的實踐做好準備。此外,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資源,如相關文獻、案例資料、數據分析工具等,全力支持學生深入探究并解決實際問題。
(3)環保運動器材的設計與制作。
在環保運動器材的設計與制作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究環保材料在運動器材制作中的應用,鼓勵學生設計并制作環保運動器材,從而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和實踐能力。
首先,學生需要了解各種環保材料的特點和用途。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相關資料,在學生了解了環保材料的特點和用途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參與分組討論,每組設計一款環保運動器材,以滿足特定人群的運動需求。同時,教師應該提示學生設計方案要包括器材的功能、形狀、大小、材料等方面的詳細信息。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揮創造力,設計出既實用又環保的運動器材。在確定設計方案后,各小組學生可以動手制作環保運動器材。在制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巡回指導,系統搜集各小組反饋的共性問題和個別問題。學生要選擇合適的材料,并將詳細的材料使用清單匯總給教師作為備份。各小組學生在按照設計方案進行切割、組裝和測試時,教師要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并指導學生安全、規范操作,避免出現意外傷害事故。在制作完成后,各小組要派代表展示環保運動器材的成品,分享設計思路和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成果展示環節,教師和其他學生可以共同點評該小組的創意點和器材的實用性。
3.關注項目效果,實施多元評價
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教師要關注項目式學習的實際實施效果,并從促進學生發展的角度引入多元評價方法和內容。教師可以采用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審視自己在項目中的表現,并讓學生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和反饋。為此,教師應該重視過程實踐與成果展示環節,鼓勵學生回顧在項目式學習活動中的收獲和不足,在此基礎上調整后續教學策略。
(1)注重過程實踐與成果展示。
注重過程實踐與成果展示,能夠體現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評價的全面性、客觀性和激勵性。在構建多元教學評價體系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全面、客觀地檢驗學生的項自學習效果,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
例如,在“運動、體能與環境:互動與促進”的項目式學習活動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參與過程,通過直接觀察、記錄學生在項目中的表現,包括他們的學習態度、合作精神、技能掌握情況等。同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份詳盡的觀察記錄表,用于記錄學生在上述三個項目活動中的具體表現。教師要鼓勵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定期組織小組互評會議,讓學生分享在項目中的觀察和感受,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撰寫反思日志,記錄自己在項目中的學習經歷、遇到的困難、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個人成長和收獲,借此為后續的個性化指導提供依據。在成果展示階段,教師應該及時給予反饋,指出學生的優點和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
(2)注重交流反饋與教學調整。
注重交流反饋與教學調整,能夠提升體育與健康教學評價的全面性、有效性和針對性。在項目式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反饋,及時了解教學效果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后續的教學調整提供依據。
例如,在“運動、體能與環境:互動與促進”的項目式學習中,教師可以營造良好的交流氛圍,鼓勵生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充分地溝通和交流。通過小組討論、匯報展示等形式,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這種雙向交流有助于增進理解,促進知識的內化和技能的提升。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反饋,指出他們的優點和不足,并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同時,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反饋和教學效果,適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以確保教學更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水平。當發現學生在某個知識點上普遍存在困惑時,教師可以增加相關內容的講解和練習,或者采用更直觀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此外,在多元評價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他們的不同學習風格和能力水平。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對于需要幫助的學生,教師應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輔導。通過個性化的評價和指導,教師可以幫助每名學生在項目式學習中取得進步。
在項目式學習中,教師注重過程實踐與成果展示、交流反饋與教學調整,再實施多元評價,不僅能提升評價的全面性、有效性和針對性,還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綜上所述,項目式學習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主要與項目主題、核心問題、項目活動、項目評價等要素有關。對此,教師應該創新教育理念,明晰基于項目式學習的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的價值,并依據教學內容,確定合適的項目主題,設計真實的驅動性問題,有序組織項目活動,引領學生深度探究。此外,教師還應該關注項目效果,實施多元教學評價,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顏偉托.探討項目化學習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高考,2024(34):174-176.
[2」康德峰,郭鳳遠.項目化學習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2024(27):84-86.
[3]陳堂,熊淋婷.大單元統攝下高中體育項目化學習模式設計與實踐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4,5(17):103-105.
[4]白雪.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體育項目式學習的創新實踐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4(9):116-119.
[5]陳英妮.大單元統攝下高中體育項目化學習模式研究:以扇舞丹青課程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24,14(28):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