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2367(2025)04-0149-08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開展師范類專業認證,確保教師培養質量”1.師范類專業認證是師范類專業學生準人教師行業或是取得教師資格的主要評價手段,也是能否辦好人民滿意教師隊伍的重要依據.2019年教育部出臺《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再次強調要“完善專業認證制度,有序開展基本要求檢測、合格標準認定、卓越標準認定的本科專業三級認證工作\"[2].上述文件的出臺表明了國家以師范類專業認證為抓手,著力推動教師教育改革發展,全方位提升教師素質能力的決心與期待.學業評價作為師范生培養的關鍵一環,在師范生培養過程中發揮著重要杠桿和導向作用.體育教育專業作為我國師范類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未來中小學體育教師的重要母機[3],術科課程在整個體育教育專業中占比接近 70%[4] ,因此對術科課程進行評價也成為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評價的核心和關鍵.而當前術科課程評價存在評價主體單一[5],評價內容多以理論知識和運動技能考核為主[6]、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考核較少涉及,評價方法簡單、多是對理論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單一定量評價[7],評價標準趨同[8]、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個性化發展[9]等問題,這與師范類專業認證的“學生中心、產出導向和持續改進\"三大理念及標準內容對學業評價體系的要求不相適應.因此,本研究以《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第二級)(以下簡稱《標準》)中“踐行師德、學會教學、學會育人、學會發展\"畢業要求為指標選取依據[10],試圖構建一套科學、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術科課程學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以期實現對術科課程學業質量的初步量化評價.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體育專業中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學業評價體系為研究對象.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作為培養中小學體育師資的“母機”,其人才培養質量直接決定著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整體水平,而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學業質量評價體系,可以作為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其次,體育專業中運動訓練專業不僅術科課程占比更高,而且畢業生的職業傾向更多是學校體育教練或教師.此外,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將運動訓練專業和人體科學專業申請為師范類專業,因此,基于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構建的體育專業術科課程學業評價體系也適用于非師范類體育專業.
1.2 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利用國內外電子文獻數據庫,收集國內外體育專業術科課程評價的相關文獻.同時,參閱國際培訓、績效、教學委員會(IBSTPI)教師能力新標準、丹尼爾森教學框架、國內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國外職前體育教師專業認證標準的指標體系,結合術科課程的內容、性質、特點,初步擬定術科課程學業質量評價指標框架.
德爾菲法:在預選指標的基礎上進行專家咨詢.按照精簡、邏輯合理、表述明確、避免重復等基本要求,對初篩的指標體系基礎庫指標,按照“李克特5級\"分別給“非常重要、比較重要、一般重要、不太重要、很不重要\"賦予 5~1 分.主要以電子郵件進行2輪次專家咨詢,對指標體系的指標進行篩選和優化.
層次分析法:考慮到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學業評價指標相對較多,部分指標不易定量的特點,本研究采用層次分析法對第2輪咨詢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以確定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學業評價各指標的權重.使用Yaahp12.O軟件對第2輪專家咨詢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充分有效的分析.
數理統計法:專家咨詢結果用 SPSS24.O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對咨詢專家的基本情況、權威系數和專家意見協調程度進行描述性分析.計算各指標可操作性、重要性的均數、變異系數、滿分頻率等.實證研究部分主要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和方差分析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 rgt;0.5 ,認為顯著性相關; rgt;0.65 ,認為極顯著相關.
2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學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2.1 評價指標的理論初選
采用邏輯分析法,對文獻資料進行梳理.根據專業標準確定學生畢業時應具備的各項素質和能力.根據畢業要求設置相應的課程目標.依據學生的實際學業成就來評估課程目標的達成度.從應用層面出發,擬定包含5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和39個三級指標組成的初選指標集.為保證初選評價指標的全面性、客觀性和合理性,需要結合教學實踐予以補充與完善.請專家對初選評價指標屬性、歸屬與架構劃分等方面進行論證,對初選指標集進行修訂和增減,確立包含5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和32個三級指標組成的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學業評價復選指標集.
2.2 評價指標的專家篩選
通過現場訪談及電子郵件發放問卷的形式對在課程評價、師范專業認證和一線術科教師共17位專家進行2輪咨詢.受邀專家包括教授8人、副教授6人、講師3人,來自北京、上海、武漢、南京、福州、長春、濟南、鄭州等地.其中部分專家長期從事學校教學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參與過學校的專業認證工作,對師范專業認證有較全面的了解.所有專家均承擔過術科課程教學,對術科課程性質、學生學業質量評價現狀具有較深入的實踐認識.
指標篩選過程:第1輪咨詢,篩選并初步修訂指標體系內容;第2輪咨詢,針對第1輪確定的指標內容,進一步咨詢專家意見并進行協調整合,確定第2輪指標體系.依據指標的“均數 gt;4.0 、標準差 lt;1.00 、變異系數 lt;0.25\" 入選參數標準的指標要求,對專家的評價結果取得一致性檢驗( Plt;0.01 或
的標準對指標進行篩選[11].
一級指標修改結果:專家對現有5個一級指標的認可率為 100% ,因此全部保留,將原來一級指標“運動能力\"改為“運動素養”,因為“運動能力\"不能涵蓋“體育品德”;增加“綜合育人\"指標(11位專家建議),理由是《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讓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12].
二級指標修改結果:將\"從教意愿、職業認同、關愛學生\"指標進行歸納和提煉,修改為“職業認同、職業責任”;將“專項技能和專項體能\"修改為“專項能力”和“體育品德”,因為有11個專家認為,術科課程不僅有能力教育,更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將“教學反思”修改為“反思探究”;增加二級指標“育人理念”與“育人實踐”(在一級指標“綜合育人\"下).
三級指標修改結果:增刪修改了部分三級指標.由對知識點的描述改為對學生能力點的描述.例如,將“專項鍛煉價值…\"修改為“知曉專項鍛煉價值\"體現評價重心由知識和技能轉向能力和素養.見附錄表 S1).
2.3評價指標權重的計算及一致性檢驗
確定各指標的權重主要是通過第3輪專家咨詢來實現.首先運用層次分析法建構層次結構模型[13];其次,構造了18對兩兩比較判斷矩陣(包含1個一級指標矩陣、5個二級指標矩陣和12個三級指標矩陣);最后,根據指標體系和18對判斷矩陣,自制專家咨詢問卷,請專家對18對判斷矩陣中指標重要程度進行兩兩比較打分.本輪共發放專家問卷10份,回收有效問卷10份.
一級指標(表1).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學業評價指標權重由重到輕依次為教學能力、綜合育人、運動素養、教育情懷、專業發展
,CR為 0.0441lt;0.1 ,滿足一致性檢驗.

為 0.0441lt;0.1教育情懷包含的二級指標見表2.B1職業認同權重系數為0.75,大于B2職業責任(權重系數為0.25)λmaxgt;0 ,CR小于0.1,滿足一致性檢驗.
專項能力包含的二級指標見表3.B4權重為0.6,大于B3和B5(權重系數均為
,CR 小于0.1,滿足一致性檢驗.

為0.0000.
采用同上的方法對教學能力、綜合育人、專業發展包含的其余二級指標權重計算,其 λmax 均大于0,CR均小于0.1,均滿足一致性檢驗.
職業認同包含的三級指標見表4.從表4可以看出,C1愿意從事體育術科教學工作的權重系數為0.75,大于C2認同體育術科教師的職業特點(權重系數為
CR小于0.1,滿足一致性檢驗.
從表5可以看出,C4具有關愛學生的仁愛之心的權重系數均為0.75,大于C3能夠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權重系數均為0.25).

為0.0000.
對專業知識、專項能力、體育品德等其余30個三級指標進行權重計算及一致性檢驗均采用同上的方法,結果表明,所有三級指標的 λmax 均大于0,CR均小于0.1,均滿足一致性檢驗.
2.4 指標體系的層次總排序
通過指標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可得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學業評價各指標的層次總排序(見表6).
教學能力權重最大,因為教學能力是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關鍵能力,體育師范生教學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我國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實效,并影響我國青少年身體素質.運動素養位于第2序列,也反映了術科課程“運動實踐”特征.
產生此結果的原因是師范類專業認證要求把“以立德樹人為己任,立志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放在師范畢業生要求的首要位置”,這也是對“教書育人\"的重新詮釋.
3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學業質量評價體系實證研究
3.1 調查對象的選擇與處理
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學業評價體系的設計與建構,最終是為了在實踐中應用該評價體系,而在實踐中應用該評價體系也是檢驗該評價體系科學性與合理性的必要步驟.選取河南省3所高校(鄭州大學(鄭大,Z校)、河南師范大學(師大,S校)、河南科技學院(科院,K校))作為實證研究部分的樣本.選取該3所高校的原因在于:第一,選取的高校具有不同的層次性和代表性.211高校、省重點師范高校和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各1所.3所高校的體育教育專業均開設有田徑、球類、武術、體操專項必修和專項普修課程.第二,鄭州大學和河南師范大學2所學校的體育教育專業均已通過中學教師專業認證(第二級),河南科技學院體育教育專業正在申報中學教師專業認證(第二級).研究結果可以為通過專業認證學校的后期整改提供參考,也能為準備申報專業認證的學校提供有價值的依據.
3.2學業評價體系實施結果與分析
對3所實驗學校的12個不同術科課程班級學生進行整體測評,了解每所學校學生學業水平整體發展情況及各子能力測評結果,并對測評結果進行信效度檢驗,通過實證判斷上述所構建評價體系是否科學、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
3.2.1不同學校學生學業水平整體測評結果分析
運用所構建的學業評價體系對3所高校學生的(田徑、體操、武術和籃球)學業水平進行測評.結果表明,對于S高校來說,學生學業水平“優秀\"等級人數為0,“良好\"等級占 48% ,“中等”等級占 52% ,而“一般”以下等級為。人;K高校,學生學業水平“優秀\"等級人數也為0,處于“中等”水平的占 86% ,而“良好”等級和“一般\"等級分別占總體的 7% ;Z高校 82% 學生學業水平處于“中等\"等級水平,“優秀\"等級占比為0,處于“良好\"等級的學生占 16% ,“一般\"等級占 2% .最終將3所學校學生學業水平等級進行整合,共有 76.3% 的學生處于“中等\"水平, 20.3% 的學生處于“良好\"水平,“一般\"水平占 3.4% .這說明3所高校學生學業水平等級整體上處于“中等\"水平.

將3所學校測評結果中5個一級指標得分方差分析,結果如下(見表7).
表7結果顯示,3所高校學生的5個學業子能力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由于 F 檢驗差異顯著,需要對A1、A2、A3、A4和A5數據的平均值進行多重比較.比較結果見表8.
其總體呈現,Al教育情懷指標得分與A5專業發展指標得分不具有顯著性差異,A1教育情懷指標得分與A5專業發展指標得分較高,優于A2運動素養指標得分,優于A4綜合育人指標得分,優于A3教學能力
指標得分.


3.2.3 不同學校學生學業水平總體得分的差異性分析
對3所高校學生學業總體水平(表9)進行方差分析,得到 F=16.484 , P=0.000lt;0.01 ,表明S高校、Z高校和K高校總分之間存在極顯著性差異.

由于 F 檢驗差異顯著,繼續對3所學校學生總體得分平均數進行多重比較(表10).S高校學生整體學業水平極顯著優于K高校( ΔP=0.000,Plt;0.01),ΔS 高校學生整體學業水平極顯著優于Z高校
0.01);K高校學生與Z高校學生的整體學業水平不具有顯著性差異( (P=0.252,Pgt;0.05) :

3.3學業評價體系實施結果的信效度分析
信度分析:利用學業評價數據結果對評價體系信度進行評估,得到Guttman折半信度系數分析統計結果為 0.832gt;0.7(Plt;0.001) ,參照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指標判斷準則,表明本研究構建的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學業評價體系具有較好的評價信度.
效度分析:研究隨機抽取參與評價實施的S高校2019級籃球專項班20名同學為評價對象,組織任課教師、學生本人和小組成員分別對 20名同學的5個一級指標得分進行差異分析,結果見表11.P均大于0.05,說明教師、學生、小組對同一組學生學業評價的結果均不具有顯著性差異.不同的評價主體運用本研究構建的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學業評價體系對同一組測評對象的評價結果具有很好的內在一致性,即該評價體系具有很好的評價效度。

4結語
本研究以專業認證標準為依據,經過多輪專家咨詢與修訂,構建了一套具有創新性和師范特色的指標體系,為驗證該評價體系的可行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選取3所高校12個術科課程班級進行實證檢驗,通過Bartlett的球形度信度檢驗和不同評價主體評價結果的一致性檢驗,結果顯示該評價體系具有較好的信效度,這說明該評價指標體系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實用性和有效性,可以作為體育教育專業術科課程學業質量評價的綜合性評價工具.
附錄見電子版(DOI:10.16366/j.cnki.1000-2367.2024.03.25.0001).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 年)[EB/OL].2023-03-22].h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803/t20180323_331063.html.
[2] 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EB/OL].[2023-10-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11_402759.html.
[3] 戴俊,劉躍,汪慶波.師范類專業認證背景下體育教育專業術科教學改革與實踐:以鹽城師范學院為例[J].體育學刊,2023,30(1):112-117.DAIJ,LIUY,WANGQB.hetechnicalteachingreformandpracticeofphysicaleducationmajorunderthebackgroundofeachertainingprofessioalcertification:TakingYanchengTeachersUniversityasanexampleJJouralofhysicalEducation:112-117.
[4] 黃漢升,陳作松,王家宏,等.我國體育學類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研究:《高等學校體育學類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研制與解讀[J].體育科學,2016,36(8):3-33.
[5] 張磊.基于P-PE-PCK 發展的術科教學改革研究:從理論到實踐[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6:32.
[6] 王明獻,詹建國,張玉寶.體育教育專業田徑課程存在問題及改革方向[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36(2):110-114.WANGMX,ZHANJG,ZHANGYB.Studyontheisuesinthetrackandfieldcourseoftephysicaleducation majorandreformdirec-tion[J].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20l3,36(2):110-114.
[7] JIANGYP,WANGYXEvaluationof teachingqualityofpublicphysicaleducationincollges basedonthefuzyevaluationtheory].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20l6,13(12) :9848-9851.
[8] BIN SHAHRILM1,BINSALIMINN,ELUMALAIGA.The validityand reliabilityof ISOtesttowards the performance asesmentoffuture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inteachingandlearnngproces[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0l5,9514-820.
[9] 張振東,李松璞,張文婧,等.青少年感知的體育教師自主性支持與學校幸福感的關系探究:堅毅品質的中介作用[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50(4):129-135.ZHANG ZD,LISP,ZHANG WJ,etal.Therelationshipbetween teenage perceived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autonomysuprtand
schoolhappnssthmediatigolefitJualofHenanalUiversityaturalienceEditio)22,)5.
[10]教育部教育工作司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工作指南(試行)[EB/OL].(2017-10-26)[2023-07-1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711/t20171106_318535.html.
[11]劉國立,李杰,馬世坤,等.不同運動等級散打運動員鞭腿技術的運動學特征分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50(3):150-156.LIUGL,LIJ,ASK,etal.AnalysisofkinematiccharacteristicsofwippngtehniqueinSandaatleteswithdiferentsportslevels[J].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22,5O(3) :150-156.
[12]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EB/OL].(2020-06-01)2023-07-01].h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13]張炳江.層次分析法及其應用案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15-16.
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academic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technical courses in sports major
Han Gailing1,Zhu Chunshan1,Han Cailing2,Sun Youping3
L.Departmentof Physical Education,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7,China;2.DepartmentofBasic Education, Henan Polytechnic, Zhengzhou 45oooo,China; 3.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East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oo24l,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crens and optimize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and Delphi method.After tworoudsofexpertconsultation,anindicatorsystemconsistingoffivefirst-levelindicators(educationalsentiment,sportslit eracy,teachingability,comprehensiveeducation,andprofeionaldevelopment),12second-levelindicators,and32third-level indicators isconstructed.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isused todterminethe weightsandrankingsofeachidicator.Toverifythe scientificityandfeasibilityof theevaluationsystem,theacademicqualitylevelof technicalcourses inphysicaleducation majors inthree universities in HenanProvince is evaluatedTheresultsshow that theoverallacademic levelof students is ata \"medium\"level,andtherearedifferencesineachsub-abilitylevel.Basedonthis,thereliabilityandvalidityoftheevaluation resultsof theoverallacademiclevelandeachsub-abilitylevelofstudentsaretested,anditisfoundthattheevaluationsystem hasgoodreliabiltyandvalidity.Thisindicates thattheevaluationindicatorsystemconstructedinthisstudyhasgoodpracticality,reliability,andoperability,andcanbeusedasanoperableevaluationtoolforthequalityoftalentcultivationinphysicaleducation majors.
Keywords:normalprofesional certification;physicaleducation specialty;techniquecourse;academicquality;index sstem
附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