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謝晉、秦怡、吳貽弓等電影藝術家共同見證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此誕生,也成為中國首個國際A類電影節。首屆金爵獎評委會由謝晉領銜,成員囊括奧利弗·斯通、大島渚、徐克等國際知名導演,他們從20部參賽片中評選出首部最佳影片《無言的山丘》。
上影節誕生之初,僅在8家影院、11塊銀幕上展映,如今已拓展至48家影院、1500場放映,觀眾近50萬人次,成長為亞洲最具規模的影展之一。本屆電影節以“電影之城,每一幀都是生活”為主題,上千部影片匯成光影長河,在回望歷史長河中注入當代活力。
今年是世界電影誕生13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今年上影節共征集到來自119個國家和地區的3900余部影片,創歷史新高。其中,報名參賽作品超過2800部。此外,本屆報名參賽作品中1820余部為世界首映,520余部為國際首映,也成為歷年最高。
本屆上影節金爵獎主競賽單元的12部入圍影片中,華語影片3部,11部世界首映,1部國際首映。中國導演曹保平的《脫韁者也》、仇晟的《比如父子》、王通的《長夜將盡》,與來自英、法、德等多國的9部電影一起,角逐大獎。意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領銜的本屆金爵獎評委團,由來自亞洲、非洲、美洲、歐洲13個國家和地區的21位評委組成,體現了金爵獎對全球視野與文化的包容。
同時上影節策劃推出“和合共生:中外電影的百年共振”特別單元,呈現中外影史上標志性作品的銀幕對話,還推出一系列品牌活動,包括金爵論壇、國際影視市場、電影項目創投、大師班、“一帶一路”電影周、科幻電影周、獲獎影片放映等活動。
作為中國電影的搖籃,上海與電影相融共生,互相成就,本屆電影節充分將電影融入影迷生活,在上海影城SHO大廳,電影節限時文創快閃店成為影迷打卡新熱點,30多個品類、60多款文創產品,僅在28家展映影院銷售。致敬大師系列中大衛·林奇的冰箱貼被搶購一空,電影票夾作為上影節王牌產品,被影迷視為觀影儀式感的最佳周邊。
同時以國泰電影院、大光明影院為代表的各家影院創意聯動百花齊放,包括紀念票根,蓋章打卡,影史特展等,讓電影盛會與線下文旅深度融合,首屆上海影迷節更是首創“Movie Walk”城市打卡體系,在大世界舉辦影迷嘉年華,聯動30多個影院、50個電影取景點和100多家商戶。讓觀影與生活無縫銜接。
電影節手冊也從《市民觀影手冊》升級為《電影生活手冊》,新增影院生活地圖、散場夜宵指南和Citywalk攻略,成為影迷的“生活寶典”,這場持續十天的光影盛宴以文化為媒,讓電影與城市生活共生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