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51.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5.17.041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for College Counselors'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tudent-Centered\"
LI Mingliang
(Yunn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AbstractWith the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guidance and value shaping of colege students has becomea top priorityinth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Asthe backbone of ca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ege students,college counselors havebecomean inevitable choice inthe new erato guide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withthe conceptof \"student-centered\".Thearticle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of student management bycollege counselors,clarifies the necessityof introducing the conceptof \"studentcentered\",and proposesaninovative path forcollegecounselorstudent managementbasedontheconceptof \"studentcenter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oing a good job in colege student management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wordsstudent-centered; college counselors; student management
高校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長期以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面臨諸多新情況新問題,主要表現為重管理輕服務、重控制輕引導等理念和方式滯后于時代發展要求。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新工作理念、改進管理方式,增強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已成為擺在高校輔導員面前的緊迫課題。
1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問題
1.1管理服務模式相對傳統,個性化精準服務水平有待提升
當前高校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仍存在服務模式創新不足的問題。部分輔導員的工作方式相對傳統,缺乏對學生實際需求的深入了解和精準把握。在面對不同學生群體時,他們提供個性化、差異化服務的能力不足,教育大數據的運用水平有限,難以及時、準確分析學生思想動態和行為特點,導致工作針對性不強,服務精細化程度不高[。1.2育人體系建設不夠完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目前,高校輔導員在構建“三全育人”體系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部分輔導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育人導向不夠明確,與任課教師的協同配合機制不夠健全,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有效銜接不足。同時,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建設滯后,輔導員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聯系不夠密切,對校外實踐育人平臺利用不充分,未能充分發揮各方育人合力,全員參與、全過程跟進、全方位覆蓋的育人格局有待進一步完善。
|科教導刊
1.3工作評價機制單一,持續改進和專業發展動力不足
當前高校輔導員工作評價體系存在評價指標不夠科學、評價主體相對單一的問題。學生滿意度和獲得感在評價體系中的權重偏低,缺乏多元化的評價機制,評價結果的運用效果有限。同時,部分輔導員自身專業發展規劃不夠明確,參與培訓學習的主動性不強,工作方法和育人技能有待提升,持續改進的內在動力不足,影響了輔導員隊伍整體專業水平的提升]。
2在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中引入“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的必要性
2.1“以學生為中心”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隨著高等教育由大眾化階段邁向普及化階段,大學生群體在規模、結構和個性特點等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傳統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適應學生成長需要。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內涵式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強調,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發展需求,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展,這已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主題。高校輔導員只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時代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需要。
2.2“以學生為中心”是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
我國高等教育正處于爬坡過坎、提高質量的關鍵階段,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已成為必須回答好的重大課題。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中堅力量,其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理念,關注學生成長需求,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輔導員工作的有效性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能否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將這一原則貫穿學生管理工作的全過程,通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全面發展,使其在增長才干的同時實現健康成長,從而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3“以學生為中心\"是提高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實效的實踐路徑
學生工作的價值取向決定學生管理的導向和實效。由于受傳統管理型思維和應試型教育影響,部分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管理輕育人的傾向,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一些做法和要求脫離學生實際,難以引起學生共鳴,管理實效大打折扣。輔導員只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工作理念,從學生需求和利益出發,加強與學生的平等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增進與學生的理解和信任,贏得學生的認可與接納,充分發揮學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中的主體作用,通過自我鍛煉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的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路徑
3.1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創新管理服務模式
高校輔導員要切實樹立“以學生為中心”工作理念,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主動轉變工作作風,創新管理服務模式,不斷提高服務精細化、精準化水平。高校要緊緊圍繞“三全育人”目標,構建“一體兩翼\"工作體系,即以立德樹人為主體,以學業支持和實踐育人為兩翼的工作體系。為此,輔導員要始終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引領和價值塑造貫穿管理服務全過程,加強學業指導和幫扶,建立學業預警、學習幫助、心理輔導“三位一體\"學業支持體系,為學生成長發展保駕護航;大力推進實踐育人,創新實踐育人機制,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砥礪品格;堅持分類指導,針對不同學生群體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精準服務;用好教育大數據,及時分析學生思想動態和行為特點,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完善資助育人機制,做到“三個精準”,即精準識別(準確識別需要幫扶的各類學生群體),精準幫扶(根據學生具體需求制定個性化幫扶方案),精準管理(建立動態跟蹤管理機制,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享受到適合自己的管理服務),實現更加廣泛、更加充分的發展。通過以上措施,輔導員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提高管理服務水平,能切實把“以學生為中心”理念落到實處。
3.2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輔導員工作體系,強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工作理念,構建全員參與、全過程跟進、全方位覆蓋的學生管理育人體系。輔導員要強化育人主體意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始終堅持育人導向,推動形成人人關心學生成長、事事體現育人功能的工作格局。首先,輔導員要充分發揮自身在第一課堂中的配合作用,主動與任課教師溝通學生情況,協助推進課程育人工作,同時用好第二課堂主陣地,精心設計和組織各類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中受教育、長才干。其次,輔導員要深化“三全育人”職能,將育人理念貫穿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全過程,通過在思想引導中體現價值塑造、在日常管理中融入品格培養、在生活服務中滲透人文關懷,把立德樹人要求落實到學生工作各個環節。最后,輔導員要推動構建家校社協同工作機制,主動與學生家長建立聯系,搭建家校溝通橋梁,引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結合。同時,輔導員拓展校外實踐育人平臺,組織學生深入社會、服務基層,使學生在實踐鍛煉中強化責任擔當意識、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3.3搭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輔導員工作平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輔導員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深入了解學生成長需求,搭建富有成效的學生管理服務平臺,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精準化指導和個性化服務。首先,高校要完善輔導員主導的第二課堂工作體系,鼓勵輔導員精心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推動課堂教學與實踐育人有機結合,通過主題教育、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載體,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強體魄、長才干、鑄品德。其次,高校要健全輔導員指導下的學生組織管理體系,充分發揮學生黨支部、班委會、學生社團等組織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功能,通過輔導員的專業指導和組織引領,增強學生的獲得感和責任感,促進學生在參與中成長、在實踐中進步。再次,高校要優化輔導員學生發展服務體系,建立涵蓋思想引導、學業輔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的“四位一體”工作機制,以便輔導員能精準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細致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機干預,全面加強學業規劃和就業創業指導,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堅強保障。最后,高校要健全輔導員自身能力提升體系,引導輔導員學會制定個人專業發展規劃,主動參與各類培訓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健全工作方法和育人技能,為更好服務學生成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4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輔導員工作評價機制,形成持續改進機制
科學的評價體系是保證輔導員持續改進、不斷提升學生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基礎。首先,高校要建立多元化的輔導員工作評價指標體系,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輔導員職責要求,制定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評價指標,增加學生滿意度權重,將學生獲得感作為評價輔導員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引導輔導員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工作理念,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方法,提高育人實效。其次,高校要拓寬輔導員工作評價主體范圍,改變單一主體評價模式,引入學生、家長、同事等多方主體參與評價,通過座談會、問卷調查、個別訪談等方式,多渠道聽取他們對輔導員工作的意見建議,并將反饋意見作為輔導員改進工作的重要依據。再次,高校要強化輔導員評價結果運用,將評價結果作為輔導員選拔任用、考核獎懲和職稱評定的重要參考,對優秀輔導員大力宣傳表彰,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對工作不合格的輔導員及時談話提醒,限期整改,形成優勝劣汰、能上能下的輔導員隊伍建設導向。最后,高校要建立輔導員工作持續改進機制,堅持以評促改、以評促建,根據評價反饋情況,及時總結工作經驗,查出存在的問題,制定針對性的整改措施,不斷提高輔導員工作的科學化、專業化水平。
4結語
“以學生為中心”是新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必須堅守的根本原則和價值追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高校輔導員只有主動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樹立“以學生為中心”工作理念,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才能不斷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高校輔導員要堅持問題導向,與時俱進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思路,改進工作作風,優化管理服務流程,健全評價反饋機制,努力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科學化、精細化、人性化水平。新時代賦予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新內涵和新使命,廣大高校輔導員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而不懈努力,為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參考文獻
[1]梁彩玲,申靖宇,張志儒.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標準路徑探索[J]大眾標準化,2022,4(21):163-165.
[2]遲殿鳳,吳高華.完全學分制下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挑戰與路徑探索[J].南方論刊,2016(2):59-60.
[3]閆婕.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評《探索與實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研究》[J].領導科學,2023(4):150-151.
[4]李思佳.新時代高校學生工作的概念根基與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4,11(45):204-211.
[5]趙雪.新時期化工院校思政輔導員工作技巧探析——評《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探索》[J].塑料工業,2022,12(50):184-184.